30

院线复工,我们与影院、片方、宣发、演员和经纪人聊了聊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0507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img_pic_1595840584_0.jpg

文/DoNews 翟子瑶

责编/杨博丞

1.09亿!

在停摆170多天后,影院终于等到了夏天。截至发稿前,在影院复工一周的时间里,猫眼数据显示票房1.09亿元。仅今天一天的票房数据显示1049.3万。其中高口碑新片《多利特的奇幻冒险》成为当周票房冠军,票房达到3567万元。

“《喋血战士》、《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7号定档时我就买票了。”黄福建对「DoNews」说。

黄福建是攒片的创始人,也是前豆瓣电影负责人,同时还是电影发烧友。无论作为用户还是从业者,影院复工的消息他早就期盼已久。

全国各地影院的负责人在等待和焦虑中不断徘徊,他们每天分享着各类不确定的小道消息,从希望中带来失望,终于在院线正式复工后走入正轨。

另外,也有部分院线因高额房租和水电成本仍在观望,尚未复工。还有阔别舞台的话剧演员们,以及影视圈的艺人们在尝试视频直播后,也开始进组,为荧幕上的新片做准备。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低风险地区影院可有序开放的通知:只要做好防控措施、实名买票和管控上座率等,低风险地区影院自7月20日起即可有序复工。

猫眼专业版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影院方面,复工率一周恢复至45%,场次数字翻了近10倍;在观众层面,观影人次与票房均在周日达到巅峰,127.5万观众贡献了3518.2万元票房。

「DoNews」在走访北京的影院情况时,得知了北京确定了从7月24日起,低风险地区影院开放的消息。

院线开工前后的焦虑与兴奋

等待、暴躁、焦虑、兴奋、激动、观望……

这几个关键词或许可以概括这半年以来全国院线的状态。

截至7月15日,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上半年共有约8400家影院相关企业注销或吊销。西部证券研报认为,因疫情停业有可能导致部分小型连锁影院倒闭,龙头院线公司资金实力强,在此过程中集中度将会提高。

「DoNews」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他收集了他所在各大影视群以及院线经理群的的聊天截图。从全国各地的院线经理的聊天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院线恢复前后的不同状态。

开工前的各种小道消息足以引起一个群内的激动讨论,有的在这个过程中撑不住退出了,有的在相互鼓励,也有互相调侃。无论真假,他们在即时分享各个渠道的小道消息。

最终,官方通知影院复工时,我们看到了院线一致的兴奋,积极分享防疫措施,开工筹备经验。

img_pic_1595840584_1.jpg

(开工后,各个院线负责人在积极筹备聊天截图)

img_pic_1595840584_2.jpg

(据了解,院线负责人们纷纷在群里发红包)

某院线经理告诉「DoNews」,她一天开了三场媒体采访,半年来院线经理无人问津,就在影院宣布复工的几天里,各院线经理都被媒体采爆了。昨晚忙完后,她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被影厅工作人员拦截下的零食照片。复工后的影院严格执行不让带零食饮料进入影厅的规定,该院线经理表示,他们的工作人员还在影厅不断巡视,不让观众在观影中吃喝。

阿里影业旗下的影院系统凤凰云智,正式在其管理系统中推出“一键隔座售票”的设置功能。在系统操作页面上,影院管理者只需通过一键设置,即可快捷地将售票系统改为隔座模式。

img_pic_1595840584_3.jpg

(左图为凤凰云智售票管理界面,右图为淘票票将呈现的购票界面)

但也有影院仍在观望,某影院管理公司负责人称,“票房不好,疫情不稳,不如不开,北京这边我还想观望一下。”

兴奋激动之余,业内也在讨论影院开与不开,亏损多少的问题。

“目前影院分为几种情况,对于一些大型的影院投资管理公司来说,说开肯定马上就能开了,无论是人力财力都可以驾驭。但对于规模小的影城,生存成本太大,影院复工后,钱还没赚到,可能房租、水电费等都会追来,有的还在观望,怕是开不起。”黄福建分析道。

据了解,不少院线为了节省成本,半年内裁了大部分员工,临时复工,人力跟不上,在防疫、测温、检票等环节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员工执行这些工作。

而北京已经开放的为数不多的影院中,多部电影7月24日的场次票已经售罄。华人文化院线、UME集团市场部总监蔡晓雪表示,“这几天UME各家门店都在紧张筹备复工前的各项工作,为了让关注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影院在各个细节上做足了人情味。UME在全国54家门店里,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复工,北京的三家门店会会尽力在24号之前复工。”

第一制片人创始人刘向禹判断,观众在家里憋的太久了,只要控制疫情,观众没有了顾虑,院线电影市场会迅速恢复,到十一档期会和往年一样繁荣,如果十一前有大片定档,这个时间会更短。院线恢复,给行业人建立了信心,院线电影的、筹备、开机率也将猛增。

片方等来了夏天

1000万。

截止7月24日下午两点零三分,影院复工后单日票房破千万。

img_pic_1595840584_4.jpg

(猫眼电影版数据)

刘向禹分析称,目前上映的新片较少,旧片重映观众的兴趣度不大,从开300多万票房,到今天有新片正式上映的1500多万票房数据已经很不错,相信周末票房数据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在北京开放的影院中,电影《第一次的离别》7月24日的票近乎满座售罄。“现在来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看的都是情怀。”首都电影院总经理邓永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们现在要慢慢培养观众,让他们安心走进影院,观众上来后,片方信心提上来,市场就好起来了。”

“从收到复工消息到最终决定7月20日上映,这中间大概用了30分钟。”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出品人、总发行人吴飞跃告诉「DoNews」。

在这30分钟时间里,大象伙伴影业的团队跟整个产业链上相关的各个环节,从DCP的制作、拷贝复制、快递,再到中数这边的发行通知,都确认了一遍,确定大家是能够支持电影在7月20日之前把拷贝寄送到全国复工的影院手上之后,《第一次的离别》确定可以在7月20日上映。

“这一切发生得都非常匆忙,但这是我们整个团队都共同期盼的那一刻,它来了,它非常突然地来了,那我们就用最大的热情去接住它。”吴飞跃感慨。

目前影院上映的新片较少,电影档期没有竞争,对于电影票房来说也是一个转机。黄福建认为,此时上映的新片或许是一个好的机会。同时电影上映前不能各地做点映以及更多线上线下的宣传,几乎“裸发”的情况也节省了相应的成本。

刘向禹也表示, 档期没有竞争是一个好事,但是还要靠影片的内容和口碑传播,只有好的电影内容,才会有高票房,品质不高的片子想在此档期骗钱的投机行为不会得逞。“因为现在互联网的传播快速,内容不好的电影很难骗钱了,内容优质的中小成本电影现在是一个良机,竞争不大,放映周期也长,相信会有很好的收益。”

谈及《第一次的离别》的电影宣传,吴飞跃称,“这一次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可能就是我们将《第一次的离别》定档在影院复业首日上映。”用导演王丽娜的话说,就像影片的名字一样,这是中国观众与影院的“第一次离别”,也是“第一次重逢”。“希望以实际行动力挺影院复业,让第一场观影变成温暖的仪式。”

片方迎来了夏天与转机,缺少竞争档期对于宣发方来说,却并不是个好消息。电影营销活动减少预算的情况下,需要各电影档期的竞争热起来,才能温暖到冰冻已久的宣发公司。

影视营销等解冻

“院线复工了,我们依然很惨。” 黄福建感慨。

作为电影发烧友,黄福建是兴奋的,但作为影视宣发一环的从业者他又很焦虑。在攒片的盈利业务里,一方面是为影城提供自有电商平台,让影城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和会员系统(在这次疫情中显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技术为片方做宣发服务。

黄福建表示很尴尬,现在大部分的电影临时上映,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所做的准备都不够充分。等来了院线复工,看到希望的同时,还需要观望片方的宣发需求。

攒片平台中覆盖了全国200多个观影团,为片方提供请观众看电影获得好口碑的服务,目前来看仍无法进行。黄福建告诉「DoNews」,上半年公司开始在B站和西瓜视频分别做电影类的视频账号,希望把电影营销向线上转型。对于原创短视频内容的制作,目前团队还在摸索中。

刘向禹向「DoNews」分析称,“疫情的原因,线下的传统影片的主创路演会减少,会主打在线明星直播路演售票的方式,具备线上策划、运营能力宣发方会异军突起,营销的费用会大幅度集中在直播、短视频平台上。”

新片上映量有限不足以形成竞争、疫情防控下线下点映宣传活动难以开展、中小型成本电影相应会减少宣发预算……种种原因使得影视宣发方的日子仍没看到盈利的希望。目前攒片平台覆盖了全国1000多家影城,其中已有150多家影城目前已经回归使用攒片的票务平台。

“影院每售出一张票,我们可以从中拿一块钱。今天已经看到几十块钱的进账了。”黄福建调侃道。

对于电影营销宣传来说还需要等到电影档期有了竞争之后,片方才会更多考虑营销预算。黄福建觉得,这或许要等到八月份会慢慢有所起色。“目前,影视营销公司,大家都陆续动起来了,手头有项目的团队,已经开工,着手准备项目素材、开项目策划会等等;没有项目的,也都开始拜访客户了;还有的,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失,当务之急是招聘人才。”

刘向禹也很乐观,他告诉我们,“宣发方作为电影的服务宣传方,因为疫情的原因档期无法确定业务和收入有很大影响,随着影院的陆续恢复,半个月左右院线的票房起来后,宣传方会陆续进入繁忙期。”

演员有了更多可能

“穷!”

大半年没演话剧,Alex用一个字表达了最直观的感受。

“话剧演员的收入来源基本靠所演话剧场次计算。没有话剧演就没有钱赚。”国内某知名话剧团演员Alex说道。

从业7年多来,Alex每年要演100多场话剧,今年疫情对他的收入影响巨大。在不演话剧的日子里,Alex尝试过直播带货、游戏直播解说、以及影视刚开始复工时,接一些网大网剧的戏来增加收入。尝试了多种可能之后,Alex还是想做话剧演员。

他透漏,公司内除了演员之外的很多岗位都离职了。而大部分演员依然留在话剧舞台,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安排接下来的话剧场次。

Alex目前还在深圳,当影业陆续开放后,剧院也会逐渐开放。目前他们已经进行了第一场排练。“我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在排练厅嗨爆了。”Alex说道。

相比于话剧演员,有些电影以及网剧的艺人情况要好一些。

一位影视业经纪人告诉「DoNews」,他们今年状况还好,疫情严重的时候,虽无法拍戏但艺人刚好在组里。当疫情有所好转时,各剧组也相应开工。

“上半年无法拍戏时,部分艺人参与了微博、抖音等线上平台的合作,有艺人尝试直播带货,也有艺人上了综艺节目。”该经纪人说,目前公司对艺人的培养今年还是以剧为主,小的艺人还是会接触一些网大,因为网络播出目前的风险会比较小。

结语

当疫情趋向稳定,久未开工的影视圈也逐渐恢复,在「DoNews」的多方了解中,疫情期间演员、艺人们也在不断尝试多种职业方向。但当影视业逐步恢复后,他们终将回到难以割舍的舞台和荧幕中去。

无论是焦虑还是兴奋,整个行业的境况在不断向好,我们也可以看见,艺人们在疫情期间不断转型以应对不断发生的变化,影院老板和员工们的翘首以盼等待复工,片方和宣发行业在寒冬中迎来春天。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