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今日推荐 | 疯狂的DeFi:开发者仅一人,一天暴涨40倍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0072209095679972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文 | Tanya  出品 | PANews

DeFi有多疯狂?引爆新一轮DeFi热的代币竟然是由一人运维,且自称代币一文不值?上周末一个新的治理类代币YFI一天内暴涨40倍,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热潮推上新的巅峰。尽管其创始人也是唯一的开发者Andre Cronje再三强调他的治理代币“毫无价值”,但依旧阻止不了YFI从起初30美金的估值一度飙升到2374美金,随后两日价格又跌到822美元。

YFI是yearn平台的治理币,这是由Cronje独自一人开发的链上收益聚合平台。只要向他开发的一系列DeFi平台提供流动性就能赚取YFI,其中 yearn.finance就是旗舰产品。YFI可用来更改所有生态系统开发项目的机制、费用和规则。

总锁定价值和币价齐飞

yearn平台会自动执行在其他DeFi平台寻找最高收益的程序。有了YFI,用户就可以就yearn和其他系统的参数进行投票,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流动性挖矿最新进展,并管理各种协议。周五发布的激励机制通告一再强调这个代币并没有价值,但是市场并不这么认为。有人周六在Uniswap和Balancer上上线了YFI供投资者购买,也给了挖矿者出货的机会。价格一夜之间从30美金涨到2374美金。Cronj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实在的,我只是想把投票权分散出去,因为我不想再管理这些合约了。”或许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潜在因素就是对协议里“总锁定价值”(TVL)的衡量,这通常是评估一个DeFi项目估值的基础。

周末刚开始yearn的锁定价值约为800万美元,到周一这个数字已经炒上天,超过了1.47亿美元。CoinGecko研究分析师Daryl Lau指出,购买DeFi治理币的人就是通过TVL来评估一个项目的价值的。但是,在“流通性激励”的场景里,价值就是依靠币价本身来体现,因此也催生了一种“伪旁氏经济学”。价格越高,TVL就越高,而TVL越高,币价就越高,至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这种循环不会持久。话虽如此,一些正规的估值方式仍旧认为参与平台治理是赋予了其一定价值的。这类治理币也可以被烧毁,来赎回所有yearn各个平台上产生的“收入”。因此,这个币至少是有一定货币价值的。

DeFi系代币集体“暴走”

近几日,YFI并非一枝独秀,DeFi系代币的高调走势一扫比特币横盘波动。随着DeFi交易量持续飙升,不少项目的市值都超过了DeFi老将MakerDAO的代币Maker。Compound的市值稳居第一,新稳定币Ampleforth位居第二,Synthetix Network的市值排在第三,Aave (LEND)与Maker市值相近,甚至一度超过了Maker。就在昨天,Aave(LEND)和Synthetix Network(SNX)代币分别上涨到0.375美金和4.09美金,市值短暂地超过了MakerDAO(MKR)。

当然这个波动也只是暂时的,现在MKR已经重回到LEND、SNX以及COMP上方,以4.53亿美元的市值位列CoinMarketCap市值排行榜第28位。这些代币除了投机性收益外,不会给持有者带来直接的金钱利益,但是他们可以在协议决策过程中投票。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他们认为这就是激励,或者是对DeFi行业的一次长期押注。LEND的概念类似于MKR,他们的代币都会在协议变更中给用户投票权,其不同处在于借贷机会产生的方式不同。这在MakerDAO中尤其重要,需要社区紧盯以太坊的价格,确保DAI与美元挂钩。

Ampleforth原名为Fragments,Fragments是一个基于算法储备和货币供应策略的稳定货币,但Fragments团队认为他们的项目是一个低波动性的加密货币。SNX是Syntheti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底层代币,在这个交易所上用户可以交易锚定类似黄金和股票等资产价值的链上资产。一般情况下,SNX持有者可以通过抵押代币来创建这些可交易的资产,从而获得一定质押奖励作为激励。

近期Synthetix宣布了一款名为dHedge的新的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Aave的协议也推出了一些新的功能。随着DeFi热潮的持续发酵,不由得让人联想到2017年的ICO泡沫,而类似迹象已经产生,因为一些来历不明的项目也开始出现每周三位数的收益。饶是如此,机构投资者似乎已经将重心放到了这个金融新世界。

暴涨只是一时,DeFi泡沫何时破?

从6月25日DeFi刚超过60亿美元市值,而到7月21日,DeFi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00亿,不到一个月增长超过66%。这样的暴涨还能持续多久?连Cronje自己都认为这轮暴涨只是一时的,他表示,“在代币分发完成后就会冷静下来的,系统会逐渐恢复正常。”他强调他自己并没有代币,“价格涨跌跟我没关系”。价格也不会影响到系统的运作,所以“不存在实际的网络效应”。暴涨只是一时,关注DeFi的投资者更需要小心DeFi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

OKEx首席战略官徐坤向PANews表示,DeFi面临着三大挑战,首先是代码漏洞,可编程金融代表了科技的力量,但代码堆砌之后的漏洞总是难以避免;二是系统性风险,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可编程式金融,一定要思考到系统性风险,比如面临极端的行情波动时,DeFi生态是否能承载;三是资产上链,资产上链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对于整个DeFi行业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先行者做出尝试。“目前DeFi行业正面临关键抉择。DeFi的交易量突飞猛进几乎完全是夸夸其谈和营销泡沫。”

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FTX创始人Sam Bankman FriedDeFi(SBF)在推特上发文表示,但他也认为在某些方面,苹果也是如此。一旦泡沫破裂,可能会留下一个尴尬的残局,但也可能标志着金融真正去中心化的开始。出色的营销活动并不意味着没有实质内容。让泡沫有控制地落地非常重要,当前的情况下应该控制一下对于 DeFi 流动性挖矿的热情,包括逐渐减少流动性激励,直到它们达到更合理的水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