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停业178天后,影院极速复工的100小时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2007/457591.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停业178天,电影院“重生”了。

复工第一天,贵阳唯一开业的影院影厅,理应放映的《无以为家》变成了《误杀》。工作人员解释称,是技术原因,观众几乎都平静接受了这个理由,“无所谓,看什么都行”。

呼和浩特的一家影院,首映电影提前20分钟就已经开始播放。等到正点14点30分,观众落座,“龙标(电影公映许可证)”再次出现,电影又从头再放了一遍,没有人有异议。

开映时,在深圳一影院的周迪被吓了一跳,灯都没来得及熄灭,“龙标”突然就冒了出来,“电影开始得猝不及防”。

观众轻易就放过了这些失误。电影院复工首日,仅有一部新上映影片,其余均为复映片,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7月20日影院复工首日,仍拿下了358.56万元的总票房。严格来说,这算不上什么好成绩,去年的这一天,全国票房是2.29亿。

这种差别巨大的复苏既带来了行业的希望,也加重了担忧。

第一批开出预售的成都和平影院,17日预售当天卖出全部165张票,定价3.1元,除3块钱的售票平台服务费外,影院卖出每张电影票营收仅0.1元。和平影院经理柏翮把营收甚微的定价,当作是一种对观众的激励,“票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165个观众重新走进了电影院。”

但对大部分影院来说,开业很可能就意味着做了亏本生意。一位院线经理人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算了一笔账,按照恢复观影的要求,放映场只能有原先的一半,上座率最高为30%,这就意味着,不考虑其他因素,最高收入也只会是正常时期的15%。想要在这种状况下获得同等盈利,票价至少需要翻6-7倍,你觉得这可能吗?

“我们基本不指望赚钱,但是必须复工,反正都死过一次了。”柏翮和大多数院线经理人都明白,总要有影院冲在前面,即便亏损也必须踏出这一步,先跑起来给市场信心,给观众安全感。

极速复工100小时

好消息是7月16日传来的。

当天中午,电影局公布电影院恢复开放通知: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这个通知,电影行业和观众们等了半年。

rmYj6ba.jpg!web

满打满算,想要在复工首日就开门营业,留给影院不到100小时。

柏翮第一时间在微博刷到了消息,但当天下午,他什么都没有做,“不知道按照什么样的流程去实施”。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了解到,电影院复工实施属地化管理,一家电影院想要正式开业,前期准备步骤大概是:完成清洁消杀工作,达到防疫标准、向当地政府核准拿到批复、向电影发行方申请硬盘和密匙,走完这个流程,才能真正确定复工的时间。

17日早上,柏翮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给主管部门打申请报告上。中午12点,拿到批复后,影院排期立刻列出来,下午5点20分,虽然没拿到最终密匙,但柏翮断定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开始在售票平台发出预售,10分钟后,售票平台显示票务信息,成都和平电影院成了第一批发布网络预售的电影院。

5点40分,第一张网络电影票在淘票票售出,这也是全国电影院宣布复工后,卖出的第一张票。因为卖出这张票,成都和平影院成了“网红影院”,媒体、票务平台都想找到这个幸运的观众,但有意思的是,这位手速最快的观众选择了退票。

购票最快的前三名观众均出自成都和平影院。7月20日,柏翮专门到1楼等候,想看看谁顺延成为全国购票第一的观众。当19岁的大学生吴昊被柏翮“拦住”,被10多个媒体记者层层围住时,他还未弄清发生了什么。

柏翮承诺,未来一年吴昊可以在他们旗下的三家影院免费观影,并给吴昊起了一个代号“1号”,任何时候,只要说这个代号,就能为他免费预约大电影。

对很多电影院来说,复工并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

从7月20日的数据来看,第一天,全国仅有835家电影院复工,而截止2019年年底,国内影院数量共计12408家,也就是说,只有不到7%的电影院赶上了7月20日的复工日。

管理多家影院的院线经理吴奇就很犯愁,现在,他们正眼巴巴等着允许开业的批复。做了十一年影院职业经理人,吴奇很清楚,影院开业是没办法一次性完成的,二次开业意味着,需要重资金的投入,业主的房租、员工回来的薪资、包括物资采买,空调能否启动,座椅是否发霉了,任何一步都需要资金。

这也是一部分影院暂时不选择营业的原因之一。核算成本,尽力而为,毕竟根据国家电影局的统计,今年将会有3000多间电影院面临直接倒闭的结果,在市场上尚不明了的状况下,不营业只亏损房租成本,多数影院尚且在观望中。

电影业全员亏损

这两天,王文文最主要的工作成了做清洁工作,沉浸在消毒水的气味中。清洁消杀,是电影院复工最基本的条件。

王文文是重庆一家影院的运营主管,影院合作的清洁公司尚未复工,她只好和5位同事一起,动手做起了消杀工作。南方正值梅雨季节,长期未营业的影院,地毯和座椅上会有些发霉状况。她们需要做的,就是带着清洁剂、消毒液,清理每个座椅和角落并做好杀毒。

一整天下来,全部人加起来也不过只能清洁4个电影放映厅,“手都磨起了水泡。”过去几个月,影院只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王文文在肯德基和顺丰快递,兼职打两份工维持收入。

为了方便工作,她在影城附近租下一间单身公寓,房租、物管水电费,单靠影院给的最低补助金一千块根本无法支付。但王文文也不愿意放弃在影院工作的机会,靠着兼职度过了这半年。现在,电影回来了,王文文的兼职期终于结束了。

但仍然有大量的电影院员工拿着“打折”的薪资,或者领着最低生活保障,在等待影院的彻底复工。

一位电影集团副总认为,成本是最核心的考量是否开业的标准,“说到底,电影院是一个商业品。虽然电影局说可以复工,但大家都需要再自己评估有没有必要复工。收入能不能有效覆盖运营的成本,我们也在开考虑复工,但不必要非要赶着最早的那一波开工。”

实际上,在这半年时间内,曾多次有过复工的传言,3月27日算一次,6月18日算一次。

复工失败大大折损了市场及企业信心,院线经理吴奇告诉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3月复工失败后,公司决定对员工采取停薪留职的方式。过程中也尝试过为员工找到支撑收入的兼职,譬如与苏宁合作直播卖货、参与分销,与盒马、家乐福等做临时对接,做“共享员工”。

一位万达电影员工告诉Tech星球,疫情最开始的两个月,还在发奖金之外的全额基本工资。3月开始,公司告知每个店都要精简员工,留下主要人员,主管级发放城市最低生活费,1000+,店长级则给到工资的一半。

影院停摆,关闭的电影院流出的都是白花花的钱,止损变得尤为重要。金逸影视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逸影视亏损3.1亿元至3.9亿元。如果按照2019年,金逸影视旗下有186家直营院线估算,则意味着,每个院线每月将直接亏损27万至34万。

万达电影也同样处于亏损周期,万达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万达电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15亿元-1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5.24亿元。

而根据国家电影局估算,从短期看,全国电影院暂停营业,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直接经济损失巨大,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元。

「暑期档不会有爆发」

你上一部在影院看的电影是什么?

刘畅几乎没有思考,脱口而出:“《夺冠》”。

除夕前两天,成都影迷会会长刘畅组织了160人,到成都339电影城做提前观影活动,此时距离宣布新冠病毒人传人一天,前所未有的,所有人戴着口罩坐在大银幕前。

原本,那会是一个备受期待的春节档,包括《唐人街探案3》、《夺冠(中国女排)》等7部新片压在大年三十,初一上映,没曾想,最终不仅统统撤档,就连电影院都随之关闭。除了疫情期间曾帮助一些电影院帮忙吆喝卖卖饮料小吃,刘畅已经很久没有进影院了。

在2019年,她进电影院的频次基本保持平均两天一次。这一年,她一共组织影迷们参加了150次观影活动。7月20日,刘畅决定去看看久违的电影院门,从下午三点到晚上8点,刘畅花了5个多小时,在成都城里,打卡了成都首日复工的4家影院。

观众们总是各有各的仪式感。演员黄觉甚至在微博上说:想买张影院重开后首场电影票,找这部戏的导演、演员签个名,然后过塑收藏。

为了有与影院久别重逢的“仪式感”,在深圳的罗拉特意嘱咐她妈妈帮她熨烫为成人礼准备的小黑裙,7月20日这天,罗拉穿着小黑裙到电影院,接连看了两部电影。罗拉是刚刚高考完的电影迷,她连续买了三天的电影票,准备在电影院“报复性看片”。

但问题是,新片是否能跟上这个周期?

《第一次的离别》 中国电影 史上最独特的影片,不仅因为在影院复工首日上映,它还见证了许多电影院的回归。在7月20日上档的影片中,除《第一次的离别》外,《战狼》《超时空同居》《飞屋环游记》《无以为家》等均为复映片。

换句话说,复映片并不需要经过分账的过程,税收、版权费统统免除。定价由各个影院自行决定,也是为了支持、鼓励复工给到影院和观众的“福利”,“也是对行业的支持”。

但多位电影行业的从业者都认为,今年将不会存在“暑期档”。吴奇表示悲观:“不要期待暑期档有什么爆发期,能在运营过程中不往外掏钱就已经很好。到9月份会是一个过渡,但国庆档能否推动一把。疫情成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一定有地区疫情爆发,形势又要有变化。但影片排期必然不会像往年一样满、多。我们现在能和影迷、平稳地走下去、活下来就很好了。”

柏翮同样认为,电影是淡旺季很明显的行业,旺季上座率高于30%、40%,平均50%上座率就会是上限,淡季则是2.3%。受到上座率最高上限仅有30%的影响,根本不会出现暑期档旺季。只有当包括《唐人街探案3》、《夺冠》等电影判断上市,解除或抬高30%的上座率上限后,电影市场才有可能真的恢复。

「复产不容易,但总要做」

在大多数城市电影院逐步复苏时,北京地区电影院开工仍然无望。

7月20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提出,“对电影院等密闭式场所要谨慎开放,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Tech星球也在近两天实地探访了北京多家电影院,发现均为关闭状态。在售票平台上,也没有任何购票信息。金逸影城双桥店原本直达影院楼层的电梯已经关闭,通往影院的门仍未开放,看起来未有重新开业的动作;金逸影城大悦城店门口张贴的通知落款还停留在1月23日;网传已经改为生鲜便民服务中心的朝阳剧场,门口的红色横幅也已经撤下。

Tech星球还注意到,金逸影城双桥店距离影城最近的五家店铺,有4家并未营业。

“对面的三家店,两家扛不住退租了,一家暂时歇业,靠近电影院房租本身就贵,人流量少了现在就更难了”,金逸影城双桥店周边一位小食店老板告诉Tech星球,影院不营业,加上疫情,现在收入仅有过去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现在就盼着影院赶紧开业。”

一位资深影视行业人士告诉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受疫情影响,现在电影链条封闭状态,投资人对这个市场有怀疑,一些合同、资金都暂停了。大环境、大背景下可做的项目减少了,投资资金自然也就少了。

他在重庆感受到的明显变化是,去年,有超过200等多个剧组到重庆各地拍摄,单是上半年就有7、80个,但今年他了解到的也就八九个剧组。

复产这件事并不简单,随时有可能反弹的疫情让从业者们都心有忌惮,他们可控的,只有一遍遍做好消毒。7月20日走入电影院的的观众一定都会留意到,刺鼻的消毒水味,停留在春节期间的电影宣传海报和座位上贴着的提醒隔坐的纸条。

从1955年开业至今,成都和平影院从未停业过如此长的时间。

这期间,他们曾经尝试过做一些“自救”措施,在影院门口摆摊卖起了鸡蛋、挂面。柏翮觉得,这甚至称不上自救,摆摊第一天,总收入367元,卖得最好的一天,也不过只是1068元,影院正常营业时,光是 爆米花 饮料就有这个数。

“我就是不想让大家忘记和平影院”,柏翮说。

6月初的时候,柏翮花了三万多买了一台冰淇淋机,想着等复工后,以赠送的方式作为营销方式为影院提供附加值。但影院复工指南明确规定,不能售卖零食和饮料。他现在就期待着,等一切恢复正常,再请第一批进入影院的人,吃一个冰淇淋。

(应采访者要求,吴奇、王文文、周迪均为化名,周逸斐对本文亦有贡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