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疫情过后在线教育用户活跃度下降 拿什么留住学生?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i/2020-07-14/doc-iivhvpwx521854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来源:工人日报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学生陆续回归校园,在线教育平台用户量以及用户活跃度有所下降

疫情过后,在线教育企业拿什么留住学生

阅读提示

周日中午吃过午饭,初中二年级的贝贝(化名)坐在电脑前开始上英语课。自从疫情发生以来,贝贝每周末的英语辅导课就变成了线上课程。

疫情期间,亿万大中小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停课不停学”,曾经被视作辅助角色的在线教育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更多的用户或者被动,或者主动地选择了在线教育的产品。

眼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广大师生陆续回归校园,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在线教育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持续保持热度?在线教育能否克服自身弱点,扬长避短,迎来真正的春天?

疫情期间迎来流量暴涨

“疫情期间我们平台的活跃度至少增长了五六倍,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一天有五六十万的用户增长。”提起疫情期间平台出现的爆发式增长,陈冬华的语气平静。

陈冬华是杭州博世数据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深耕在线教育18年,其公司是国内第一批专注教育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他在国内推出学乐云教学平台,旨在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深度挖掘教育大数据价值,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为12万余所的3000万师生提供了包括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考试、评价等“一站式”教育信息化服务。

“比如说,以前老师讲了一个问题,只能口头上问学生懂不懂,学生到底懂不懂、掌握了多少,有时候得靠老师去揣测。有了大数据支持,完全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可依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陈冬华说,3000万师生沉淀的海量数据,让他们可以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即时、精准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从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教学,这是在线教育优势所在,也是在线教育应该专注的方向。

“事实上,在线教育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很多年前就存在了,只是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相较于不断增长的数字,陈冬华更看重用户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此次疫情培养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使用习惯,普及了在线教育的若干理念。

难以保证学习效果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有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疫情期间多个在线教育应用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千万以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预测,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5亿人。在陈冬华看来,“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次疫情则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动力。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线上课程终究属于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学习氛围不足、孩子上网课缺少教师监督、学习质量不高等担忧始终让家长无法完全信任线上教育。

“我们也了解过,除了少数原本成绩就非常好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成绩都退步了,我们还是希望能尽快回到线下。”贝贝的母亲告诉记者。

对于不少课外辅导学校而言,线上课程同样成为特殊时期稳住人心和吸引客流的手段。

“线上课程是为了原本的学生不流失而不得已开展的,线上的形式难以保证学习效果。”课外辅导学校励尚教育崔老师告诉记者,在线下,老师可以随时关注班上学生的上课状态,同学们聚集在一起也更有学习氛围,但在线上,这些都变得不可控。

“在线下一眼看过去,学生有没有走神的就知道了,在线上往往很难掌握学生的状态,学生有没有在听完全没法掌握。另外,上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教师会根据课堂状态进行调整,这些在线上都办不到。”崔老师说。

在线教育何去何从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稳向好,学生们回归校园后,在线教育企业该如何继续保持热度?

“复学之后,我们平台用户量以及用户活跃度确实有所下降,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陈冬华说,疫情之下,很多用户将线上教育当成一种应急举措,虽然短期内涌入了巨大流量,但也可能会对在线教育行业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很多人以为在线教育就是一个直播系统,这样反而会影响市场原本的发展轨道”。

陈冬华说,在线教育企业能否留得住学员,继续保持热度,关键在于在线教学是否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效果。疫情过后,学生学习回到线下,在线教育企业若想“流量”变“留量”,必须要通过优质的教学内容、精细化的管理及高品质的运营实现。

有业内专家认为,在线教育并不是线下课程的简单线上迁移,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必须重新设计。“线上教学需要被重新设计,现场教学45分钟,你可以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可以和孩子们互动,但回到线上你只是看到一个屏幕和一个摄像头,孩子在远方接受课程,这个时候怎么样设计关键的教学环节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成了所有老师和教研中必须重点考量的一件事。”

陈冬华说,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在线教学也在倒逼广大教师提升在线技能,使在线教研得到快速普及,具有优势互补的OMO(线上线下相融合)混合式教学,可能成为未来教学的常态趋势。“今后的模式是孩子学习在线上,练习在线上做,知识点讲解也在线上,线下老师主要负责组织管理。”陈冬华认为,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在线教育对学生学习行为管理难度大的短板。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通讯员 张浩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