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谈对事物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200702)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2z8li.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今天准备谈下事物认知和决策模型。在我最前面谈思维框架的时候已经谈到了,学习方法模式,问题分析解决,事物认知都是整体思维框架里面的子内容。对于学习方法模式,问题分析和解决我已经专门写了文章详细说明。

对思维框架和逻辑的回顾

fuUbqqa.jpg!web

在讲今天内容前,先回顾下我构建的思维框架内容分解后的各个部分间关系。

整个思维框架分解展开后我要阐述的内容就在上面部分。其中包括了学习方法模式,知识经验库积累,事物认知和决策,问题分析和诊断,最终解决和呈现逻辑几个方面的内容。在里面重点又需要强调两个点。

第一点:学习和实践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持续迭代过程

RFBJ3ib.jpg!web

你刚开始的学习可能是充实你自己的知识库,但是必须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具体实践,将形成的知识库内容应用到实践中,最终将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经验和模式。 在知识经验库形成中。学习,实践,总结复盘是最核心的三个内容。

人们不可能通过思考养成一种实践习惯,而只能够通过实践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个人经验模式库。

最近在自己头脑里面一直在思考证悟这个词,或者叫实证,即凡所有事,必须经过你亲自实践或验证,往往你才能够最终确定是否满足你的期望,是否能够满足他人期望。

第二点: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关键理解

fUv2aeJ.jpg!web

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实际上就两类,一类是事物认知和决策,一类是问题分析和解决。在这四类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可以看到,既有认知模型,决策模型;也有方法论和问题诊断模型,面对不同的问题类型我们实际采用的思考逻辑是不同的,这点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识。

给出上图整体思维框架内容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认识到,真正思维能力的提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上面谈到的学习,知识库,事物认知,问题分析,模式匹配,呈现能力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你自己构建的思维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完善。

而今天重点要讲的就是第三类事物认知和决策,对于决策后续单独起文章来谈,因此今天重点在事物认知模型的构造上面。

事物认知概述-从事物观察谈起

要谈事物认知,那还是得从最基础的事物观察说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最不缺的一个能力是认识和观察事物,我们会去观察一个事物的外在形状,颜色,组成(静态属性),也可能去观察事物的运动形态,包括是如何运动的(动态属性)。

要认识和改造自然,首先从事物认知开始。

要明白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是你后续进行事物归纳和抽象的基础,没有充分,仔细的观察,你就不可能真正挖掘出同类事物的共性并进行抽象归纳。

观察事物的两个维度

jqiyAba.jpg!web

对于事物的观察可以看到存在两个重要的维度,即我们常说的事物表现出来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

静态属性即外观,形状,颜色,部件组成,核心是静态3维结构

动态属性即事物的运行情况,事物的发展规律,核心是时间线条。

静的分析包括分类,分解,分层,架构,组成,组合等。其核心是通过分而治之的方法来研究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以全面的了解事物的构成和组成要素。动的分析包括阶段,流程,活动,步骤,方法,排序等。其核心的研究事物的生命周期和运行机制,以全面的了解事物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下表现出来的状态特征。

动静结合则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研究事物的动态活动,又研究事物静止状态的内部结构,同时将事物的外在动态表现深入到事物内部组件间的交互和协同。只有这种动静结合才能够深入理解事物。

RVV36bu.jpg!web

在我很早以前我就提到过,对于事物的观察不能局限在事物本身的三维模型上面,而是应该结合事物所存在的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即一个完整的事物观察应该为:

事物的三维立体模型观察

事物三维模型+所处的空间环境+所处的时间周期(动态)

只有这样,你才可能真正的把一个事物认识清楚,分析透彻。

FNVFn2f.jpg!web

事物观察的两个层次

对于事物的观察,简单来说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不求甚解和打破黑盒。我们拿我们对一个小汽车的观察和认识来举例简单说明。

不求甚解的观察如下: 我们会看到该小汽车的外观,颜色,也看到了小汽车有方向盘和四个轮子。能够观察到小汽车踩油门可以动起来,踩刹车后可以制动。

打破黑盒的观察如下: 小汽车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小汽车内部有发动机,变速箱,汽车发动装置等。当你启动小汽车并踩下油门的时候,这些内部构件开始相互协作和配合,最终完成了小汽车的运动。

事物认知模型-分解和集成

fYBfuu3.jpg!web

对于事物认知,我们看到实际上包括了两个重点,其一是从顶向下的分解和分类,其二是从下到上的归纳和抽象。当完成这两个动作后,我们对事物就形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完整理解。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喜欢拆自己玩具的经历,比如一个小汽车玩家,最喜欢的就是将所有零件全部拆下来,观察各个零件间是如何集成在一起的,齿轮是如何联动的,然后自己再慢慢的把各个零件组装和复原回去。而这也正是我们事物认知的核心逻辑。

虽然思维的方法千变万化,但是理解了静态+动态分析,理解了分类+分解,你基本就可以解决80%的思维方面的问题。其它很多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基本上属于以上基础思维方法论的一个延伸。

在进行事物分析的时候,重点不仅仅是了解整体,在了解完整体后还需深入到事物内部,了解事物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关系。

2Y3Qzqi.jpg!web

为了完成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分解。分解是单个事物分析的核心内容。

对于分解如果讲简单点来看,和人体解剖往往是一个道理,即从一个外部整体通过各种手段深入到事物内部的组成单元,同时进一步搞清楚这些组成单元之间是如何协同运作的,即事物最终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外部表现都涉及到内部单元之间是如何协同运作的。

人运动后会出汗,这是一个表象,但是只有通过深入人体内部构造,我们才能够明白人体内部各个器官之间是如何协同运作最终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出来。这个搞明白了你就从事物表象转变到事物内在机理的认识。

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游刃有余,则已经是从事物外在深入到了事物内在运行机理。

6Zzq2yb.jpg!web

要认识到,形成完整的事物分解结构或分解树只是完成了分解的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分解完成的各个子件或组成单元,我们还需要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特征来分析各个组成单元是如何集成在一起并完成紧密协同的。

对于分解而言,往往存在两种顺序问题:

静态到动态:首先进行分解,再去研究分解后各个组成单元间的协同

动态到静态:先观察事物的动态运行过程,找到各个具体的单元组件,再考虑如何分解

为何提到这么两种方式,可以看到对于类似人体结构研究,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直接进行解剖方式分解就可以了,但是对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或问题,你有时候连究竟应该分解为哪些知识点或问题点都不清楚,这个时候更多的首先是要研究问题的动态形成过程,从动态分析的过程中找到分解单元。

但是不论哪种顺序的分解,我们可以看到都必须完成分解为组成单元,组成单元间如何协同两大问题。

事物群认知模型-分类和抽象

BF7nUjR.jpg!web

对于事物群的认知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分类,一个是抽象,两者缺一不可。

当我们面对成千上万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针对成千上万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和行动计划,而最可行的方法则是对事物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后我们只需要对不同的分类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和行动计划即可。

同时在对于同类事物,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共性特征抽象,形成抽象类模型。

首先谈下分类,分类即可以根据事物的哪些关键属性首先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

对于事物群的分类,可以看到仍然需要去找到事物所具备的共有属性,然后根据这些共有属性所表现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的划分。这些属性可能是事物具备的静态属性,如事物是圆形还是方形,也可能是事物表现出来的动态属性,如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对事物群进行分类的属性。

me6ZBn7.jpg!web

所以要做到科学合理分类,你必须首先要找到事物具备的这些共有静态或动态属性。

要研究一个完整的事物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抽象,对于抽象也可以理解为归纳,即找寻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和属性,从最终的产品和事物转化为抽象的思维表达。

抽象的目的是研究事物的共性特征,而从具体事物归纳和提炼出抽象的表达,当有了这种抽象的表达后才可能后期对研究的新事物进行演绎和拓展。即抽象的过程是归纳的过程,而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过程是演绎的过程。

事物群分析核心就是归纳和抽象,从研究一个单实例对象转变为研究一个抽象的类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软件工程里面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完全适用。即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对事物群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当我们把这个道理想清楚后,我们就很容易明白对于事物群分析核心包括了两个方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