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NEAR的机会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k1NjM0NQ%3D%3D&%3Bmid=2247489970&%3Bidx=1&%3Bsn=00923af78c878bb9fed39eed8222178f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emMZB36.png!web(采摘橄榄,梵高)

如今,加密圈都在为DeFi疯狂,在整体市值不升反降的这些日子里,加密圈的情绪一直高涨。这是因为Compound效应带来的结果。

虽然公链关注度暂时不如之前,但这一赛道依然是加密领域最重要的赛道。在ETH2.0没有充分证明和虹吸一切之前,一切都存在着概率和可能性。公链赛道在蓝狐笔记看来一直是万亿美元级别的赛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这两年出来的公链有很多,试图从不同的技术方向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由于公链本身的技术难度,公链的进展并不像基于公链的协议或应用那么快出结果。公链更考验人的耐心。如果DeFi二到三年基本上可以看出能否成功,而公链可能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完全展示出优势,不过一旦绽放,就势不可挡。

蓝狐笔记之前一直也在关注不少公链,今后也会持续关注公链。今天蓝狐笔记聊的是NEAR。NEAR也是公链项目中比较知名的一个。今天来聊聊NEAR的机会在哪里。

ETH2.0成熟之前的窗口期

以太坊最大的优势是其社区的生态,尤其是基于以太坊上构建的DeFi生态。目前DeFi整体的市值超过65亿美元,而以太坊本身才26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基于以太坊之上的DeFi项目市值比重达到25%左右。如果算上稳定币项目,基于以太坊上运行的项目价值已经超过以太坊市值的50%。

不过,如今以太坊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扩展性。目前的gas费用非常昂贵,以太坊费用已经持续超过比特币费用。以太坊的拥堵是它发展过程中的阻碍。费用高企对于以太坊是双刃剑,一方面说明以太坊是目前当之无愧的公链之王,吸引了大量资产和活动,甚至连BTC也被虹吸过来。但另外一方面高昂费用会阻碍其向更大规模群体发展,动辄几美元的费用,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Layer 2和分片技术。目前Layer2取得一定的进展,不过分片还需要较长时间。ETH2.0的真正成熟需要时间,ETH2.0 phase 0的多客户端网络一直还在测试中,可以想象未来以太坊的最大矛盾是人们对于可扩展性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其开发进度之间的矛盾。

特别是如今DeFi爆发时期,导致费用高企,结果导致基于以太坊的游戏日活下降。

FZNVR3.jpg!web(随着以太坊费用上涨,以太坊Top5游戏日活下降显著,Source:DappRadar)

以太坊的费用高企,吞吐量的限制,在ETH2.0和Layer2真正带来大规模改观之前,给其他公链留下窗口期。 如果有公链能够在窗口期抓住机会,创造一定的奇迹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其中也包括NEAR。

NEAR的Web3.0机会

目前在开放金融方面,以太坊非常强势。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能构建出平行金融世界,足以支撑以太坊未来万亿美元之路。

不过基于区块链除了DeFi之外,还有Web3.0,这里的空间同样广阔,游戏、社交、电商等等。虽然以太坊抢占了DeFi的赛道,但其他的赛道,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这就是其它公链的机会。

如果有公链能够打开Web3.0的空间,然后再返回DeFi,也并非没有可能。DeFi现在还很小,如果通过Web3.0的赛道证明了公链的优越性,那么,为什么DeFi项目不会进来呢?会的。

对于NEAR来说,Web3.0赛道是它切入公链大市场的一个切入口。而它的利器是分片技术。Web3.0之间的公链之争还没有真正开始,如果谁能在可扩展性上取得突破性的落地进展,且在Web3.0的生态上找到产品和市场契合的应用,那么,谁将是下一个引领级别的公链。

NEAR的夜影是实现其机会的关键所在

对于公链来说,在不同的阶段,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不一样。

在早期,其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的核心在于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而公链目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可扩展性的问题。当然这个可扩展性是建立在去中心化和安全的基础之上,否则这个可扩展性就失去意义。

在后期,公链的核心竞争力是其难以迁移的生态体系,包括用户、开发者和社区等。从大格局的角度,目前的公链竞争处于早期偏后的阶段。目前公链主要是以太坊的DeFi生态,这形成了一定的护城河。

但即便如此,这个生态本身的护城河还没有到绝对稳固的阶段。还存在一定的窗口期。对于NEAR来说,它的机会有两种:一种是大机会,可能跟以太坊掰手腕的大机会。一种是跟随机会。即便无法跟以太坊掰手腕,但可以在第二层级紧紧跟随,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至于NEAR能获得哪种机会,关键在于ETH2.0成熟之前的窗口期阶段,NEAR能取得何种进展。这个阶段大概也就是2-3年的时间。在此之后,公链将不再有实质性的机会,除非是完全不同的范式。

NEAR的机会是大是小,最核心的一点还是它的根基,就是其分片的解决方案。分片的解决方案直接关系到它能否在ETH2.0之前率先推出去中心化的、安全的可扩展的区块链方案。如果NEAR能够率先推出其分片技术,且在实践中证明它对开发者和用户的友好度,以及其方案的相对优势,那么,它就有机会抓住这个窗口期,构建出dApp生态。如果不能,后续的路就不太好走。

NEAR的杀手锏夜影协议有什么不同?

NEAR采用了分片技术路径,分片是区块链横向扩展的一种模式。NEAR的分片解决方案称为夜影协议(Night Shade),NEAR的分片技术特色在于:

  • NEAR不是分片链的结构

ETH2.0、Harmony、波卡、Cosmos都采用分片链的模式。例如,ETH2.0分片链由一个信标链和多个分片链组成。信标链在波卡上称为中继链,在Cosmos上则叫做为Cosmos Hub。传统的分片链模式,其中的分叉选择规则需要在单独链上执行,分片链和信标链的分叉选择规则也不同。

NEAR 维护单独的主链,其中主链的区块包含所有分片的全部状态,不过网络的参与者实际上只是维护他们参与验证交易的分片上的对应状态。也就是说,区块中的所有交易列表相当于被分割成为 “段”,每个区块都包含这些段。假设 NEAR 10个分片,30个区块生产者和1000个验证者。那么, NEAR 链的每个区块会被分为 10份,1000个验证者来验证30个区块,确认每个段的正确性。下图是传统的分片链和 NEAR 区块分段模式的对比。

bENz2qN.png!web 传统分片链和 NEAR 区块分段模式对比, Source: NEAR 白皮书)

  • NEAR的Doomslug共识机制

夜影的区块生产者和验证者共同构建单一主链,主链的状态会被分割到n个分片中。区块生产者和验证者在本地下载对应某个分片子集的状态子集,只处理和验证影响这部分状态的交易。系统会给某个分片指定区块生产者,负责区块上某个分片的段,段包含区块中关于某个分片的交易列表、结果状态的默克尔树根。

NEAR的Doomslug共识允许一组区块生产者只需一轮通信即可生成区块,也确保区块在不超过1/3恶意攻击者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终性。

  • 数据可用性的处理

由于分片存在,分片之间需要知道其他分片的状态,否则无法知道数据是否可用。为了确保数据可用性,NEAR采用纠删码技术来解决问题。一个区块生产者创建了一个段,也就是创建了该段的一个纠删码版本。

每个节点将其生产的区块分成多个部分发送给不同验证者,只须依靠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重组这个节点生产的分片区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可用性。NEAR的纠删码参数为(w,floor(w/6+1)),该段被分为w个部分,只须收集到floor(w/6+1)个部分即可重建。

ymm6Nf2.png!web

(通过纠删码技术解决数据可用性问题,Source:NEAR白皮书)

  • 隐藏的验证者确保分片安全

NEAR上存在隐藏的验证者,有利于保证分片安全。NEAR通过可验证随机函数来保证节点知道这些验证者是存在的,但无法知道这些验证者具体要验证那个分片。

这些隐藏的验证者对区块进行签名,不是对具体的段进行签名,也可以隐藏验证者实际验证了哪个分片。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位对应分片的验证者是诚实的,一旦该分片出现错误信息,就能被发现。除了验证者,任何节点在发现无效信息后,都可以立即提出挑战。如果挑战通过,区块无效且会被回滚。

IfIBBn6.png!web 夜影中的隐藏,Source:NEAR白皮书)

NEAR分片技术带来的机会

NEAR的分片技术增强了其获得优势的机会。NEAR分片技术除了解决可扩展性之外,还试图解决可组合性问题、跨分片通信延迟问题、跨分片交易费用问题等。如能解决这些最核心的问题,NEAR的分片对于dApp,甚至DeFi都具有吸引力。

目前以太坊2.0的扩展方案中,包括Layer2和ETH2.0都存在一定的可组合性问题,在不同的Layer2和不同分片之间,如何实现可组合性是个难题。而在DeFi中,可组合性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如失去可组合性对DeFi发展是不利的。

此外,从目前的技术设计来看,ETH2.0的分片有可能会导致热门分片过于拥挤,而冷门分片过于冷清。这些都是ETH2.0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NEAR的分片技术设计,它采用的不是分片链结构,可以如同单条链一样运行,并能在不同分片之间动态平衡网络资源,且能实现高效的跨分片通信。

总体来说,就技术方案而言,相对于分片链的结构,NEAR的分片模式显得灵活,有其结构上的优势。如这种优势能真正落地,那么就有可能转化为NEAR的独特优势。据了解,1inch因为这个原因计划在NEAR上进行开发。

NEAR 开发者生态的构建机会

从NEAR的白皮书可以看出,NEAR团队有深入的用户导向意识。在NEAR团队看来,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上构建出又大又宽的马路没有意义,有人用才是第一位的。这种用户导向意识让NEAR团队从一开始把用户体验、开发者体验放在最优先位置。

如果NEAR的开发者开发成本更低开发体验更好,那么会促使更多开发者采用NEAR的方案,从而帮助其建立生态。如果NEAR dApp的用户发现其用户体验更好,那么这里会有正向循环,目前公链领域的开发者体验和用户体验的提升空间是巨大的,为公链逆袭提供了机会。

在开发者友好度方面,NEAR推出集成在网页上的Gitpod开发者工具,开发者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应用范例, 零门槛即可开始尝试dApp的开发。相对于以太坊上安装各种框架所耗费的时间,NEAR对开发者更友好。

NEAR为了降低以太坊生态现有开发者采用NEAR的门槛,也推出了对EVM在WebAssembly上的支持。现有的以太坊合约,只需简单几步,就可以在NEAR上部署。据悉NEAR的团队也正在开发一个去中心化的双向以太坊跨链桥梁,来进一步打通NEAR和以太坊的生态。

NEAR还支持AssemblyScript和Rust作为智能合约的开发语言。Rust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而AssemblyScript是基于Javascript编写的语言,这个开发者群体很大,这有利于前端开发者快速开发出应用。

前面也提到Web3.0的机会,这些对开发者的友好度,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创新迭代出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此外,NEAR还考虑到dApp推广的问题,基于NEAR开发出来的dApp可以通过链接分享给其他用户,而接收方无需提供公钥,甚至无需拥有一个NEAR账户。

此外,在用户体验方面,NEAR也考虑了web2.0级别体验的优化,例如用户的钱包地址不是常见的长长的公私钥字符串,而是采用用户容易明白的用户名模式等。

结语

在ETH2.0成熟之前,公链的格局不会是终局。鉴于ETH2.0还有几年的落地时间,这个期间就是其他公链的窗口期。

NEAR的机会就在这个窗口期。如果它能够在分片技术的落地、开发者的友好度等方面取得领先,那么它就有机会发展出自己的生态。此外,Web3.0的未来可能性也为后来的公链提供了逆袭机会。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加入蓝狐笔记的知识星球:https://t.zsxq.com/Iq3VzfM

欢迎加入蓝狐笔记群微信:pacinoli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