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巫师财经从 B 站出走:钱是不是万能的?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75267369473382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航通社”(ID:lifeissohappy) ,作者:书航,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几天,B 站财经 up 主(内容创作者)“巫师财经”跳槽到某大型视频平台,并与 B 站发生纠纷,事件持续引发业界关注。

  • 巫师财经以高价与其它平台签约,离开 B 站。那么如果他在新平台呆不下去了,是否这个“卖身契”会阻挡他的进一步发展?

  • 为什么以前针对知乎等图文内容平台的“挖角”出师不利,但在视频内容方面,还真有那么点儿“金钱万能”的意思?

  • B 站用户对“恰饭”行为的深恶痛绝是否会影响到平台上 up 主的去留选择,以及广告投放的选择?

签独家就是立下“卖身契”?

B 站说双方已经签订合同,但巫师拒绝签字并单方面毁约。巫师方面则放出了一些内容,试图证明双方合同还没有签订完毕,因此自己仍是自由身。巫师方同时说 B 站得知其准备跳槽后,向其银行卡打了一笔款,并且拒绝接受退款。

巫师即将跳去的某视频平台,给出的挖人金额可能是多少?

有人说是 700 万,还有人夸张的说是 2000 万。这几乎可以肯定是独家买断的价格,而即便如此,这个价格也高到了难以抗拒的程度。

综合截稿为止的时间线,有其中一种可能的猜测是:

B 站有意长期签下巫师并已经开始接触,但此时巫师方面被 B 站和知乎网友质疑有“洗稿”行为,所以在临门一脚时候有点犹豫,加上大公司走流程可能本来就比较慢,就拖了一个月。

此时巫师接到另一视频平台的邀请,权衡之下就接受了,导致合同流程没走完,落得今日局面。

巫师财经和半佛仙人类似,都是从 B 站起家的作者,他们能拥有流量和影响力首先必须感谢 B 站。

但感谢归感谢,是否需要把这份感谢用整个职业生涯来偿还,则是另一回事。

本质上,这跟应届生去大公司当管培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却被对手挖走了一个道理。所以对跳槽开战,相当于企业让员工签竞业禁止协议。

问题是,就算创作者跟平台的关系再怎么像雇佣关系,毕竟也不是真正的雇佣关系。万一承认是了,问题更多——你给 up 主上五险一金吗?

在巫师签约新平台之后,我们假设该平台拥有一个很强大的法务部门,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很可能就是对其他平台上转载的内容批量举报,直到别处有点儿人气的转载纷纷下架为止。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这次巫师的签约是针对性的:除了 B 站,其它地方的同步发送不受限制,所以条件更为宽松。

然而在新平台呆的如果又不爽了,那么巫师可以怎么办?

假如巫师是做直播的主播,那就有点吃亏。

主播签约需要将姓名和身份证号绑定在合同里,因为主播出镜卖的就是真人。那么不管主播跳到其他任何地方,只要还以本人面貌开播那就是构成违约的。

所以 B 站之前也成功将 ASMR 主播少寒 Shine 告上法庭且胜诉。至于韦神从斗鱼跳槽虎牙被判赔 8522 万违约金则创下了同类案件的金额新高。

这就说明主播签的独家更像是“卖身契”,他所拥有的个人权利是更低的。同样的情况也包括最近闹腾的网文。

因为虽然说理论上可以像是专栏一样,在另外一个平台就换一个名字,但是你整本小说的人物设定,世界观和情节走向都是固定下来的,只有烂尾了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所以网文作者也是很难跳到其他地方。当然,阅文在网文世界的平台绝对优势地位,也增加了作者选择其他出路的困难。

但对于图文和视频内容的作者,一般来说,签合同的对象应该是某个特定的专栏,而并不是签下这个人本身,更不是需要买断这个姓名及身份证号在任何地方发布的任何内容。

那这就好办了,巫师财经今后换其他地方发展,改个名字,比如改叫巫婆财经就没问题了。

实际上,一些具有强大、稳定内容创作能力的人,开始可能跟一个平台识于微时,签约制作节目是独家的。但是当平台无法满足自己进一步的要求,比如价格没有谈拢的时候,那就可以跳到另外一个平台,用新的名字继续做同样的内容。

高晓松在优酷做了几季《晓说》以后跳到爱奇艺,这个专栏名字就改作《晓松奇谈》,大家照听不误。

原来在广播渠道非常著名的梁宏达,后来转战电视和视频网站,每一次推出的专栏名字都不一样,但是喜欢听的家里长辈会问说,现在该到哪个平台上去看老梁。

这种情况下,创作者相对平台处于强势地位,每一个平台都只能拥有他的一部分内容,而不能占有这个人全部的知识产权和创造能力。

更有一些比较顶级的个人或机构,是以单篇文章(单集节目)为单位签独家的,或者只给个首发;然后另外的内容可能会在其他的地方首发。

总之,只要跟平台双方协商一致,那么不管是怎样类型的合同,都是可以签的。

金钱攻势对 up 主有用吗?

以前,悟空问答试图挖走知乎大 V,但结果并不理想。 航通社当时也分析过背后的原因

对图文内容而言,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激励优质内容继续产出的重要诱因,而这种生态的建立不能简单粗暴的砸钱获得。

但视频就不一样了。悟空问答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拥有成熟的视频生态——虽然跟 B 站不是 1:1 相同,但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流量池子。

字节(也包括快手、好看视频、微博视频等等)这种视频生态和 B 站那种视频生态两相对比,谁好谁坏呢?

对于半佛、巫师这种由图文公众号转战视频的财经博主来说,进入更广阔的天地耕耘,难度相对在 B 站应该是有所降低。

这个圈子的“道德洁癖”更少,更允许自己重复利用已经播出的内容,以及“摘编”其他人的内容;而准备内容的深度也可以(且应该)更浅,最好简单粗暴地得出直接结论,30 秒就可以让人知道一件事的最终结论,而不必说出原理。所以,视频的制作环节就不必费那么多功夫。

视频还有一个独到的好处,就是大部分转载都不会掐头去尾,而是原样转发。这样就能留下里面的广告信息,不管是深度嵌入,还是简单粗暴的中插。

你再看知乎的文章,在微博截个长屏,既不给出处又没有链接,里面就算包含广告商品或软植入也不会被保留。

如果巫师的视频从新平台被搬运到微博或搬回 B 站,那只能增加,而不能降低他的商业价值。

没错,B 站有弹幕,B 站用户群的画像很清晰,从古典的广告投放理论看是有商业价值的。

但是弹幕对一些人(含社长)是不可或缺的佐餐佳品,另一些人却只觉得是视觉干扰;而用户方面,如果太纯粹且涌现出一股自豪感,那就会走向广告主期待的反面。

从这个角度看,挖走巫师的那个视频平台,是否在意他原有的观众池子截留在 B 站?挖他过来是纯粹要他的内容,还是希望用户跟着他流动过来?这都是存疑的,如果难度太大,平台其实完全不必理会他原有的用户群。

你为什么愤怒?

B 站确实推动了一部分 up 主商业化,但也不能做到让所有创作者都满意,所谓“用爱发电”这个词正是在 B 站颇为流行的。

而 B 站用户和知乎用户大量重叠的共性,是对创作者走向商业化,用内容变现的反感,这导致另一个词的流行:“恰饭”,更严重点就叫“恰烂钱”。

只不过,无尽的咒骂阻挡不了平台和创作者“团结一致向钱看”的步伐,这些死捧着“情怀”不放,并以此作为臧否人物唯一准绳的用户,也逐渐沦为商业世界的所谓“低价值用户”,食之无味,弃之恐怕也越来越不可惜。

有什么样的读者群体,确实就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内容。一些又免费,又优质,可读性强,还在价值观方面不是所谓“夹带私货”的内容,以后应该是越来越少的。如果再要求这种内容不存在所谓“道德上的污点”,要做到全原创,那就更不可能做到。

所以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点,那么如果有人对于巫师也好,或者对其他人也好的“三观不正”可着劲儿批评,但是这些人又不是金主,对创作者的盈利能力没有影响,那这样的攻击可以说是没有效果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件事情最让我们普通观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像某视频平台这样撒钱,到底能不能让所有的,或者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作者真的就范?只要爷有钱任性,那是不是就可以买来想要的任何一种东西?

我们以前一直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是砸钱也买不过来的,这是一种内心朴素正义的表达,本身并未经过什么实证。

当我们曾看到一些平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容调性,用户氛围以及原创内容池子,而竞争对手砸钱挖人最后却失败了,我们内心很可能是有点儿欣慰的,因为这与我们的朴素正义情感相吻合。

但是,如果说反过来,你看到对手真的能用花钱的方式,把一些独家资源重新签过来,然后其他人再出更多的钱继续挖走,如此循环往复,可能就会颠覆我们这个朴素的认知,也会让我们心情不太好受。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不管 700 万还是 2000 万,算个零头的利润都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满屏打出的一句句“恰烂钱”“给个群号,有钱一起赚啊”的背后,有几分又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航通社首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point_down:点击阅读原文: 自带流量+10亿补贴,悟空问答为何没能扳倒知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