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I.T集团为什么凉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603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UfE3qb.jpg!web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BoF时装商业评论(ID:Business_of_Fashion) ,作者:Sharon Zhou,头图来自:BoF时装商业评论

I.T集团有个不为人所知的全名,叫“Income Team”,意为“赚钱的团队”,这个直言不讳的名字显示了该集团的野心,但其如今却和这个目标渐行渐远。

5月27日,I.T集团低调公布了其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年度末期业绩,其2019至2020财年业绩表现并不理想:总营业额同比减少12.6%至77.194亿港元,包括地区分部收入和品牌分部收入在内的多个重要指标数据下滑,净亏损达到7.458亿港元。

其中,按零售地区类别划分,香港及澳门市场占集团总营业额33.9%,其营业额较同比减少23.5%至26.202亿港元,经营亏损为6.717亿港元。中国大陆市场占集团总营业额48.6%,营业额同比减少9.0%至37.514亿港元,零售总收入减少9.4%至37.001亿港元;经营亏损为2.364亿港元。

受到此前香港街头暴乱事件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零售行业数据持续出现双位数跌幅。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全年香港零售业销售额较上一年下跌约11.1%,为香港年度零售额3年以来首次下跌,且跌幅与2018年8.7%的升幅差距颇大。2月疫情爆发后,让本就不振的香港旅游业雪上加霜。香港旅游发展局此前表示,2020年4月访港旅客初步统计约为4100人次,同比下跌近100%。其中内地旅客为2945人次,同比下跌约99.9%,这再次加剧了香港零售业的萧条。疫情对零售的负面影响也同样发生在澳门。

为了及时止血,I.T集团在一年里关了港澳地区28家亏损店铺。

其实,I.T集团在香港的营运颓势并不是从去年才开始的。在2011年至2013年间,该集团在香港加开了117间独立店铺。但早在2011年年报会议上,该集团总裁沈嘉伟就透露,他已经有意改变高速扩张门店的做法。时任I.T集团财务总监邝国裕说:“本地消费力萎缩,来港‘自由行’人数也在减少,为了吸引客流我们加大了促销的力度,这也导致我们的毛利大幅减少。”另据一名I.T的员工2015年时向《新经济》杂志表示,该集团在香港70%的销售额其实都是来自“自由行”的大陆游客。

ruEZJj2.jpg!web

● 大I.T感谢季线上折扣广告 | 图片来源:品牌

然而,有力支撑着I.T集团的大陆市场反映也并不乐观。尽管在财政年度内,I.T集团表示已经提供了数次额外的折扣优惠宣传活动以刺激销量,其毛利也因此下降了16.1%,但大陆地区同店销售额依旧下降5.3%,与之相比,其前一财年的同店销售额尚能录得1.7%的增长。即便计入疫情的干扰,这个不小的负增长率仍旧表明,该集团旗下开业超过一年以上的店铺正在痛失他们的顾客。

原本依靠着领先于国内的潮流感知度,通过引进众多大陆消费者难以触及或闻所未闻的品牌,I.T集团在大陆曾经相当红火。

千禧年后,大陆时尚市场一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在价格高昂的奢侈品牌和平淡无奇的大众品牌之间,消费者再没有更多选择了。

从2002年起,I.T集团冲出香港到大陆市场掘金,在上海新天地开设了除香港以外的首个旗舰店。其利用品牌经销的买手店模式,一举引进了大量海外时尚品牌,大I.T主营那些小众高端的设计师品牌,而小i.t则提供以日韩为主的年轻潮流商品。彼时的I.T集团满足了大陆消费者更多选择的需求,更为他们建构了一个空前“及时”的空间,去认识海外时尚潮流文化。

6nEreuI.jpg!web

● Simone Rocha与I.T合作开设的香港门店,系该品牌全球第三间门店 | 图片来源:品牌

2005年,I.T集团趁势于港交所挂牌上市。在继续拓展更多经销及代理品牌的同时,其也开始大力发展自创品牌。该集团目前代理近400个时尚潮流品牌,还拥有包括b+ab、Izzue、A Bathing Ape等逾20个自有品牌。

根据此次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自创品牌分部占I.T集团零售收入的60%,是集团最大的收益贡献来源,但该分部收益同比下跌了13.9%,与前一财年相较减少了7.27亿港元的收益。

自创品牌对于大陆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变低,性价比首先是它们被质疑的原因之一。这些自创品牌和小i.t原本都主打相对亲民一些的价格,用于补足那部分大I.T无法吸引到的销售空缺。但早在2008年,该集团在大陆全力扩张之时,豆瓣“I.T&i.t”小组就有许多消费者抱怨该集团旗下Five CM和Izzue等品牌零售价格过高,一位用户直接写道:“这样下去直接在连卡佛和大I.T一起卖好了”,认为其标高价格又没有提升质量的相应底气。

因此,该集团也做出过一些让步,包括一年两次的感恩季折扣和平时间或的满额减价活动。可是沈嘉伟曾表示,集团的目标消费者不是要便宜的东西,认为他们要新的、不断变化的东西。而近年,对于自创品牌设计的犀利点评却也不绝于耳。在上海成长、目前就读大四的严茗就是热衷关注时尚与潮流的学生之一,她表示, I.T旗下品牌的“港味潮流”已经是她初高中时所认为的“时尚”了,“他们的定位好像一直没变,可是消费者一直在进步”。

除了自有品牌外,纵观I.T集团的经销品牌和代理品牌矩阵,可见其发掘潮流风向的嗅觉其实并不迟缓,其销售的品牌中不乏Off-White、Y/Project、MM6、Simone Rocha等年轻人热烈追捧的海外品牌,也包括Shushu/Tong、Xiao Li这些新崛起的本土设计师品牌。但是国际品牌和特许品牌的零售收入仍下跌了11.2%和60%。

ja2aMvM.jpg!web

● I.T集团邀请大陆男歌手吴亦凡担任代言人 | 图片来源:品牌

而对其造成影响的,应该说是大陆年轻人之间与日俱增的时尚资讯流通速度。大陆时尚市场已经不再像20年前那样,充斥着信息闭塞和“慢一拍”。如今,这股时间差赢得的话语权已经被微博、小红书、Instagram等各种社交媒体给消解了,消费者不再汲汲于现货,而是开始通过各种独立买手开启预购模式。

与此同时,该集团原本一家独大的地位也在受到更多竞争对手的挑战,陈冠希创立的Innersect和梁超创建的Yoho!等平台都在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进一步挤压了I.T的生存空间。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随时都在创造营销噱头,给消费者以“价格”到“限量”等无数理由去购买。从代购到买手店、从线上到线下,如今大陆消费者的选择已经太多了。

3MbIjmI.jpg!web

● I.T集团率先引入日本超人气拉面店Afuri,入驻i.t orange forest | 图片来源:品牌

I.T集团当然意识到了自身的可代替性在不断变强,因此近年来也在寻求新的号召手段,除了针对大陆布局电商这类常规操作外,其于2017年邀请大陆男歌手吴亦凡担任其代言人,试图以偶像力量集聚年轻人的目光;该集团还特别尝试在香港门店引进美妆销售区域和餐饮区域。从其2017/2018年度财报来看,吴亦凡效应虽然对大陆地区的销售有相当可观的刺激,但其各种零售玩法似乎并没有挽回其在香港市场的销售低迷。

如今,曾经火热的大陆市场也遭遇了寒冬,除了倚仗老本,I.T集团还能创造出什么理由,让消费者再度光临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BoF时装商业评论(ID:Business_of_Fashion) ,作者:Sharon Zhou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