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那些被投机毁掉的人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442358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VbqIvqZ.jpg!web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文丨薛洪言

前几日,一个朋友向我诉苦水,他投资的P2P强制清退,在不日关停APP的威胁下,他不得不遵循平台要求6折转让数万资产,几年来在这个平台上赚的钱,彻底还回去了。

我一脸惊愕,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投P2P?他给了两个理由,一是买的2年期的标,没到期;二是该平台隶属某港股上市公司,主打信用卡账单管理,主业不是P2P ,他觉得安全。

终究,还是失策了。过去几年,失策的人比比皆是。

高风险投资潮涌

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的牛市。在那个短暂的牛市中,有两个群体曾经所向披靡,却也毁誉参半:有人说他们是善于借势的高手,也有人称他们是无知无畏的韭菜。

其中一个群体是涨停敢死队,凭借着“涨停必有其道理”的朴素理念见涨停就追,却连缩量涨停和放量涨停都分不清楚。还有一个群体是股票配资客,1倍杠杆、2倍杠杆、5倍杠杆甚至10倍杠杆,把炒股变成了炒期货。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包括你和我,属于典型的羊群。随大流、追热点,头脑发热,点位越高、信心越足,买入卖出,忙得不亦乐乎,浑然不知风险将至。

这两年,房市开启二次上涨周期,不少城市短短一两年内,房价涨幅过半。当地有房群众一边喜极而泣,等了这么多年,报复性上涨终于来了;一边加紧筹钱,不惜每天吃糠咽菜挤地铁,也要买二套三套,不肯错过“炒房致富”的良机。

我周围就有一个朋友,典型的工薪族,月入1万出头。这两年,北京两套房(假离婚过一次),廊坊一套房,重庆一套房,首付东拼西凑而来,把各大银行的现金贷款都申请个遍。拆东补西,现金流极度紧张,日子也极为节俭,对外卖团购平台的优惠政策了如指掌,外出吃饭全靠优惠券。疫情期间,多地房价阴跌,他忧心忡忡;疫情之后,看到房价回升,又信心满减。人生喜怒,皆为房价。

在庞大的P2P投资大军中,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让所有的平台闻风丧胆,所到之处,毛也不剩,江湖称之为羊毛党。他们有的单兵作战,有的形成了组织,每天泡在网贷论坛中,对各大P2P平台的优惠活动如数家珍,一拥而上地偏好新平台和新手优惠标,快进快出,月入几万甚至几十万。

他们光顾过的平台,有些因过度被薅羊毛破产倒闭,所以有人称他们是初级的金融诈骗犯,而他们是谁?他们不是谁,他们是追逐高收益的你我他,你看他们羊毛薅的风光,没看到他们也会因薅羊毛误入诈骗平台成为受害者。

还有些人,在虚拟货币中看到了希望。这些被时代焦虑裹挟的年轻人,错过了房地产,把虚拟货币当作了下一个时代大风口。于很多人而言,投资虚拟货币可能是此生实现财富自由唯一的机会,所谓“一辈子必须上一次车,不上车就会被丢在荒郊野外”。

他们看到币圈诞生了一个个隐形富豪后,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在焦虑中加入其中,成为炒币的一员;

他们是在生活与工作的重压下喘不过气的中产白领,眼看三十而立仍一事无成,期待着虚拟货币的投资能换来让自己立足的车子和房子;

他们也是衣食无忧但永不满足的上进青年,总觉得不应错过每一个“时代”机遇,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与荣光;

……

每个投机者都有一个发财梦,每个投机者也都找到了投机的理由。

内在的逻辑:前人都赚钱了

作为一个局外人,耳闻投机党的故事,难免认为他们在刀口舔血,都是刀锋上的舞者。而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从事的是低风险的事业,稳赚不赔,只是要多花些心思和精力,比一般人辛苦一些。

他们的逻辑是什么?因为有人这么赚过钱,赚了好多钱,而且不是一个,是一批;不是一时,是好多年。

可不是么?牛市未结束前,追涨停的、配资炒股的都赚了大钱。别人10倍杠杆,一个涨停就翻倍;我保守一些,3倍杠杆,一个涨停赚30%行不行?

炒房团更是不灭的神话,听过很多故事,老公辛辛苦苦办企业赔钱,反倒是天天逛美容院偶尔炒个房的老婆赚了大钱养了家。我省吃俭用多买套房等升值,难道有错吗?房地产升值财富人人有份,我为何不能炒房?

P2P行业中的羊毛党也很厉害,有很多高科技的“薅羊毛绝技”,月入数十万。我是个胆小的人,也没那么多本钱,只不过比别人多花点功夫研究新平台和新手标,多赚个三五块而已,犯得着上纲上线吗?

当一个人为一件事赋予了太多的内涵与寄托后,性质就难免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赚钱投资慢慢地成了一种令人感动的精神信仰,而信仰的力量,无“坚”不摧。

当投机成为一种信仰,每一次风险提示都被视作一种挑衅,只会激起投资者的斗志。

对于虚拟货币投资,已经封神的巴菲特早就提示说“总体而言,就加密货币来说,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它们会有一个糟糕的结局…至于什么时候发生或如何发生等等,我并不知道”。

而投资者则拿著名的“克拉克三定律”来反驳,暗示巴菲特已年高德勋、顽固不化。

“1、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一定是不正确的。2、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3、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在这个逻辑下,权威专家们越是提示风险,这件事就越靠谱,越要买买买。

是的,他们的逻辑就是,他们没有冒险,他们只不过善于把握机会,他们才是风口上的猪。从过往的历史和周围人的经验看,这么做一直是赚钱的,风没有停的意思,干嘛不多飞一会呢。

注定的悲剧:感恩节前的火鸡

《黑天鹅》的作者曾提出一个火鸡理论,很适合在这里分享。

一只火鸡被屠夫喂养了1000天,每增加一天,在火鸡看来,屠夫对火鸡的爱的“统计置信度都与日俱增”,基于过去的经验,火鸡推断,屠夫是爱自己的,否则不会日复一日地喂饱自己、照顾自己。所以,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是稳定和安全的,并会持续下去。然而,到了感恩节的前几天,火鸡的生命中出现了黑天鹅,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养来做肉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一句足够浅显的话,浅显到没有人会注意到其内在的深刻含义。那些刀锋上的投资者(投机者),何尝不是一只火鸡,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日复一日地经历着上涨或还本付息,固执地认为未来也一样。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遇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感恩节。

过去几年,不同领域的“火鸡”都碰到了自己感恩节,金钱被收割,暂时醒了过来。但人性不灭,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大多数人依旧会在某个领域变成“火鸡”,幻想着屠夫是爱自己的,浑然忘记自己是被养来做感恩节大餐的。

所以,还是要说,投机有风险,且投且珍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