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我在成都当小编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442204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yuaErq3.jpg!web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文 | 互联网指北,作者 | 吴飞燕,编辑 | 蒲凡

4月21日这天晚上,几名记者被打上了热搜。起因是红星新闻、新京报、上游新闻三家媒体前往河南原阳,准备采访四名儿童被埋的新闻,但遭遇了“暴力阻拦”,数名记者们被打受伤。这个过程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被写成了另一篇新闻,开始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大范围传播。

网友的热议也很快随之而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争议:

一部分网友坚定地声援记者,认为记者在正常行使媒体监督权,即使拒绝采访也不应该被粗暴对待,背后显然有更多不可告人的“黑料”;另一部分网友则在思考“打的对不对”,质疑记者的采访流程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刻意制造矛盾、是否有从业资格证?

ymuQNrZ.jpg!web

(几天后《人民日报》还对第二种观点进行了延伸讨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同样爆发在2020年春节后的,另外两个有关“媒体”的争议。

2020年3月底,科普自媒体“回形针”发布的视频《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引发了全网的激烈讨论。一部分网友认为其“单拿中国需求对巴西雨林的影响为例”不仅单调而且太容易建立起片面的逻辑关系,相比于科普更像是“借科普之名夹带私货”,称其为“屁股做歪”、“两面人”、“伪科普”。

支持者则认为表达本身没有对错,对于内容的质疑应该局限在“论证逻辑”、“取材标准”等核心的部分,不应该上升到“动机论”。

bAbqeen.jpg!web

(这已经是比较克制的双方分歧了)

4月12日财新刊发的《高管养女性侵事件疑云》所带来的争议就更加“典型”了。这篇被许多“内行人”(比如王志安)看来更符合专业要求的特稿,在社交网络的传播过程中遭遇了剧烈的“口碑崩塌”,认为作者“洗地”、“偏见”、“歧视”,并且很快与刊发平台“财新”联系在一起,认为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财新“糊了”。

在小汪看来,这些讨论太有时代特征了。舆论争议的重心能够从“新闻事件本身的论证”屡次转移到“记者为什么会被打”、“媒体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样的延展性话题,甚至吸引官媒这样的“公共资源”下场讨论,一切的因素似乎都在说明:

媒体正在成为人民群众心中一个极其“拧巴”的存在,“为民请命”和“为民添乱”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一步之遥。

具体媒体是如何“拧巴”起来的,具体这个“一步之遥”有多远,小汪也说不清。但他发现那些疯狂批评嘲讽“媒体”的人,其实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嘲讽谁:“很多人在朋友圈里义愤填膺说着‘活该’,然后说有些公众号骗流量什么的…但那些所谓的公众号算媒体吗?那些公众号小编算媒体人吗?”

所以即他从大学专业到现在的职业,完全算得上是“半个内行人”,朋友圈里也有不少媒体同行,但他本能地开始避讳这些围绕着“媒体”的讨论——包括开头提到的那条“打人新闻”,他也没有通过转发来声援自己的成都老乡,因为:

“在我们眼里这是一件值得气愤的事,但在行业外的人看来就太容易变味了,建议你们在成都多找几个做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朋友聊聊。”

拧巴成都

媒体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拧巴,可能没有谁比成都媒体人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从媒体视角出发,很容易看到一个极具撕裂感的成都。

在传统媒体时代,成都是名副其实的行业中心,尤其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的双雄并立最为闪耀,前者带着“全国第一张都市报”的身份光环,2004年以来七次荣登全球日报发行100强,后者是全国第一家借壳上市的报业集团,拿走了成都传媒市场一大半的份额。

再加上据说是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入行的年轻人太容易从老前辈们的口中,听到这样一个颇具自豪感的、“黄埔军校”式的传说:“南方好多媒体的主编,都是我们成都出来的”。

但在新媒体时代里,成都却是失位的。

从时间线上来看,成都媒体行业并没有在2012年之后(以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上线为新媒体时代的节点)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也缺少类似新世相、一点、二更这类现象级“自媒体”、“新媒体”的诞生。开头提到的红星新闻,包括关注度也颇高的封面新闻,上线时间也分别“推迟”到了2016年和2017年——并且都是商报、华西都市报的转型。

很难说得清成都到底是如何错过这个关键的转型期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撕裂很容易形成很多具象化的拧巴,比如身份定位上的模糊。

“理想生活实验室”就将自己定义为“媒体”而不是听起来更符合他们定位的“新媒体”、“自媒体”。按照编辑咪咪的说法,选择网站、公众号、微博这些新的内容载体作为她们主要的内容渠道,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是“新媒体”——因为“现在没有不通网的媒体”,如果“通网”就可以被定义为“新媒体”,那么大家都是“新媒体”。

至于“自媒体”就更不符合他们的自我定位了。在他们的理解里,“自媒体更倾向于个人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从个人角度推荐内容”,而他们的诉求是“关注世界上的变化,致力于让生活变得更好”。

刘看看则认为自己做的是“新媒体”。因为虽然“试物所”和“理想生活实验室”一样,也进行公司化运营,同样形成了足够的品牌,但在她看来有必要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后者不仅仅是招聘网站上“新媒体运营”这样一个职业,更是一个行业,是一个有新传播渠道、新技术支撑的新平台——而这是需要从业者重新分配技能点的。

并且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狭义,“新媒体”堪称“一个大类”。她拿U37最常见的咖啡店举了个例子,“当咖啡店有一家自己的公众号,那这也是一个新媒体,这是一个新媒体的渠道”。

U3aMvab.jpg!web

(“试物所”的公司所在地,成都U37)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做的并不算什么“媒体”,小曾的观点就很直给:“不是会写几个字,有个平台,就是媒体了”——哪怕他们的公众号头条单篇阅读平均10W+,他也认为媒体是一件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持证上岗是检验媒体人才是否合规的唯一标准。

这种身份认同的拧巴,很容易衍生出另一个拧巴:择业上的拧巴,并直接影响到了成都新生代媒体人的入行过程当中,也就是行业语境中俗称的“上升通道”。

老吕就吃过这个亏。2018年她曾经为了“突破职业生涯的瓶颈”,选择从成都媒体TOP2之一辞职,但她很快发现成都所谓的“媒体资源丰富”和她概念里的“媒体资源”并不是一个意思。

在她的概念里,“媒体”是一个以内容为产品的企业。类似于她在红星路的前东家,即使再怎么融合新媒体渠道,也最多是“恰饭”的一种思路,归根结底还是侧重于信息的传递和想法的表达。而成都的“新媒体资源”很大一部分等同于渠道:它可能是某家企业的蓝V,可能是垂直于某个领域(比如地产)的资讯平台。

iYRJr2N.jpg!web

成都与内容相关的职位往往“职能鲜明”

老吕不认为这些定位就是错的,但不同的定位会带来一个很直观的结果: 成都的“媒体职位”会更强调运营、营销和市场技能 ——这让她感到很不适应,也间接促成了她向一个“自由撰稿人”的角色转变,通过线上办公的模式,最大程度地衔接北上广的“媒体资源”,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别扭地去学习一些“不必要的技能”。

老吕也说不清自己的选择到底好不好,她会感觉到自己的上升空间被压缩了,人比较闲散,想回到上班的状态来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但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存在偏差的幸存者”:

“我有很多同学都在一线媒体,每天都在交流和分享资源。很多问题,不是你入行就能解决的。”

野蛮成都

“活得拧巴”是一种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时代的馈赠: 如果你愿意进行取舍,你将获得更多的生存策略的选择。

这一点在成都体现得更加直观。不同于北上广深的资本催熟,也不同于三四线城市的安心下沉,能看见新时代发展的潮头,又保留着旧时代红利的成都,在完整地包容各种各种要素的同时,也为各种生存策略都提供了可能性。

以至于当你深入了解成都的新媒体行业时,很容易看到一种近似于野蛮生长痕迹。

比如洗稿和抄袭的泛滥。

尤其是前者。由于法律层面的难以界定,以及产出效率的直观提升,洗稿正在逐渐成为新媒体行业的一个重要“职业技能”,用来填补巨大的信息流霸屏需求——而这个技能在成都这个更强调新媒体“营销”、“渠道”一面的环境里,其效果是被几何倍放大的。

刘看看入行以后完成的第一篇爆款就享受了这个待遇。当时她的稿件被一个名气很大的媒体在没有“开白”的情况下“转载”了,并且还发生了一件很颠覆她三观的事——在联系该平台的工作人员并且翻看他们的朋友圈时发现,他们的主编转发那篇没有索白的文章后附上了这么一句话:

“终于10万+啦,这篇稿子熬夜搞到凌晨。”

“你熬夜抄稿子吗?”

后来这个平台也没有道歉或者删稿,而是象征性地给了一些补偿,并标注转载说明以及答应今后内容的互推。还有老编辑安慰她,抄袭在这个行业里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是这样抄来抄去的”。

打破底线的理解,往往来自于无能为力。在他们的编辑团队内部还因此衍生出了一种“精神胜利法”,用“稿子是否被洗”作为“稿子质量过硬”的判断标准。

小曾的经历就更加狗血,他的稿子被前同事在另一家公司给洗了,而这个洗稿的前同事,当初正是因为洗稿被开除的。

这些经历大概说明了一个有些残酷的真相:个人自律在大环境面前的“毫无价值”,毕竟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规则制定者,而企业的“屁股”显然很难和“反对洗稿的创作者们”坐在一起。

“择良木而栖”可能是个人层面的仅有可行策略。在小曾的公司,员工洗稿或者抄袭,一经发现洗稿的人就会被开除。“试物所”和“理想生活实验室”也对洗稿行为零容忍。老吕曾经工作过的成都TOP2媒体的武器库更加丰富,他们安排了专门的法务来处理这件事。

只是仍然无法改变的是,“原创=高成本行为”正在从外向内地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当你感慨自己投入高成本进行原创的时候,总是会受到“傻”的评价。

bauma2U.jpg!web

刘看看做过证据收集,名为“成都青x”的大号几乎跟随式的洗稿

混乱的行业环境,往往对应着监管与引导。具体到国内互联网产业,这个角色通常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在相关职能部门引导下所成立的第三方行业协会来扮演。

在小汪看来这样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可以成为行业纠纷中的一个裁判,为混乱的市场秩序提供相对公平的判断依据;也可以作为资源的协调者,避免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行业格局,彻底垄断行业资源,以至于让“后浪”们失去应该有的活力;或者给予一定的补贴(物质上或荣誉上),平衡原创内容投入产出越来也失衡的现状。

新冠疫情的经历则强调了另一个重要性,他们可能是市场与行业最合适的“衔接者”,市场看重他们的信用背书,行业则依赖他们的公信力。

但小汪也理性地认识到,这个设想显然有些理想主义,因为“要做到这些(必要的监管和引导),就需要对这个行业有足够的了解,知道痛点在哪里。”他觉得这个问题几乎无解,“(新媒体)行业和他们(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交流是相当有限的。”

我对小汪的说法持一定的保留意见。因为我在成都网信办工作人员组织的活动群“成都互联网沙龙”里已经潜水了1年,肉眼可见的是“沙龙”会定期举行,比如这个月他们就在策划围绕天府新区与东部新区的“双城记”,并且还有成都移动互联网协会外派的工作人员进行社群运营,每天组织一些类似于“值日生”、“自我介绍”的交流活动。

考虑到群里不乏李伯清团队、成都同城会、成都校园汇这样的知名本地新媒体团队,很难说这些交流是“有限”的。

不过也很难直接说小汪的观点就是错的。因为当我试图联系“成都互联网沙龙”社群里的几位工作人员,想要聊聊他们眼中的成都自媒体行业氛围、发展状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等等,并且考虑到政府机构的特殊性,也联系了来自非政府编制的第三方协会的工作人员,希望尽可能争取交流的机会,但得到的都是统一答复:

“走流程”。即使隐去所在单位、职位、真实姓名,仅以个人身份进行交流也需要“走流程”。

所谓的流程,大体是指提供完整的采访提纲、媒体介绍以及新闻资质证明和记者证,然后将这些资料进行报备,得到许可后才能进行采访——根据现有的规定,自主创业的新媒体通常很难达到申领记者证的条件。

yYj22qF.jpg!web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曾经给我提出了一个建议:“你们做内容还是不要碰采访哦,不出事则已,打偏了拉都拉不到哦。”

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建议,他的答复是“新闻采编都是要有相关资质才能做的。只是现在自媒体的监管还比较松散,不是太过的暂时没有‘斗硬’”——“斗硬”是四川话,意思是石头硬,钉子也硬,两硬相遇,没有商量的余地——并且重要的不是“做不做新闻”,而是“已经涉及采编”。

谈话没有更多的继续下去,但这段话带来的既视感让我想到了几个月前的另一次对话。当时我的同事曾经在这个群里提问“如果发现被洗稿应该怎么处理”,因为他发现那个“洗稿”的嫌疑人也是“互联网沙龙群”的成员之一,而他得到的管理员回复是:

“欢迎大家正常分享,但不能在群里恶意刷屏。”

“洗稿和撒稿这种事嘛,大家相互嗯……打一架嘛……”

“学校里面优等生作业才有人抄,说明你整得好噻。”

乐观成都

我和老吕聊过前阵子采访四名儿童被埋的记者遭遇暴力,红星新闻和人民日报出现不同声音的事情。这在她看来是正常的,毕竟每个行业都会有不同想法的存在,你可以通过自媒体和社交平台追求更多被看到的机会,也需要认识到媒体专业性的必要存在。

所以她并不是很悲观。她认为所谓的“乱象”也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这也是媒体行业发展历史中不断走过的循环周期,传播的介质在变,做内容的人适应时代变化就行。

刘看看的乐观也来自于对媒体专业性的认可。她将社交网络时代的媒体乱象,归因为行业门槛低,让人们有机会大量涌入,也从而表达出大量复杂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媒体印象”肯定是会被打破的:“每个新媒体行业的人对于这个行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其实这个行业的未来其实挺可观的,就看这个行业的人怎么去引导它。”

jYnq2i7.jpg!web

前几天被封杀的“至道学宫”,让人民看到了社交网络时代过于复杂的另一面

另一些人的“乐观”来自于在媒体工作带来的收获。

在咪咪看来,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媒体行业能让她接触到更多的一手资讯,掌握分辨信息真伪的方法,积累不同行业的人脉资源。这些胜过其他表面的东西,也让她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这种乐观并不只是体现在他们的想法上,行业中的很多人同时也在用行动去营造更好的行业环境,想要共同促进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特别是在原创内容的坚持上。

“很多自媒体的人自称是媒体人,就像P2P信贷公司那些卖贷款的业务员自称自己是搞金融的是一个路子。“小曾认为不能因为“乱”就放低标准,做内容需要有自己坚持的一面。

比如他所在的团队在平常坚持原创之外,也偏执地避免一些奇葩观点的出现,也尽量不要蹭热点,除非那个热点符合他们内容的风格并且很好玩,因为他们主要是要做一些好玩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流量进行自我切割。

小汪也拒绝了团队成员的一切蹭热点、“行活儿”行为。因为对于他所在的TMT领域而言,人们需要的不是“有信息”,而是“信息增量”,更重要的是为“已有信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否则这样的稿子宁愿废掉。

当然这种执拗会让他损失一部分变现机会,因为内容认同问题的流单偶有发生,也曾经有某互联网母婴独角兽企业的PR“好言规劝”:你如果要恰饭,肯定和甲方妥协——老吕曾经评价他们说“理想得有些像个校园媒体”。

同样坚持原创内容生产的还有“试物所”,他们的内容是工作日原创日更,对于6个人的团队来说她们的选题压力会比较大,确实也会有缺少选题灵感的时候。为了保证内容质量, “试物所”拥有一些自己的栏目和测评,以此来缓解选题焦虑。

稍有遗憾的是,我没能找到一些垂类新媒体的运营者(比如房产、餐饮、校园)来听听他们的想法。但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好消息,毕竟我联系到的不少垂类新媒体运营者们,都是以“出差”为由婉拒了采访。

这至少说明大家已经商业化了吧。

后记

跟刘看看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

前不久“杂乱无章”的编辑张荆棘在火锅桌上和他们交流的时候,突然问了句“新媒体的未来在哪里?“

那个时候的刘看看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愣住了,对于新媒体的未来她在这之前并没有去想过,可是这之后她时常还是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她也想想听一听别人的答案,并且嘱咐我这篇文章发布出来之后,如果有人回答了这个问题,马上请告诉她。(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采用化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