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深圳“创投帮”:科学、流水线与金钱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i/2020-05-07/doc-iircuyvi1711437.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qaYRfM.jpg!webPhoto by Science in HD on Unsplash

原标题:【特写】深圳“创投帮”:科学、流水线与金钱

来源: 界面新闻

记者 | 林腾

“这个激光雷达项目大家都看不懂,你为什么要投资他们?”2015年,在深圳东方富海的一次投资决策会上,管理合伙人的周绍军推举的项目备受质疑。

周绍军在场脸憋得通红,一言不发,不知道如何解释一个用途并不明确的技术项目。会议结束后,他狠狠对投资团队说:“这个技术以后肯定会有人用的,如果大家都反对,那我就自己投。”

周绍军不会想到,4年后,这一次争执竟然换来了意外的收获。2019年,这笔天使投资竟然孵化了一支叫做“速腾聚创”的技术独角兽,后者的产品正在快速崛起的智能驾驶产业中被广泛应用。

就在最近,这个项目估值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周绍军投下的这笔百万元的成本,价值已经也跃升到了上亿元。

180倍,这是周绍军投资职业生涯回报倍数最高的一个项目。

对于深圳的投资人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常态。

在科技领域的投资中,过去分为了两大派系,“硬科技”为主的技术创新投资和“软科技”为主的商业模式创新投资,前者主要分布在深圳为首的南方,而后者则是北京为主的北方。

这两派泾渭分明,境遇也截然不同。

在移动互联网开启的模式创新时代,北方的资本在头条、滴滴、美团、摩拜等互联网项目身上获得了火箭般上升的收益,如金沙江朱啸虎、经纬张颖等人也成为了万众追随的明星投资人。

然而,像周绍军一样的技术投资人则路途坎坷。他们关注那些尚在实验室里的项目,没有性感的故事,也没有固定的客户,能拿出来的只有一篇篇的论文——没人看得懂,周绍军需要费尽心思说服基金的投委会。

直到最近,风向变了。

不仅仅是周绍军拿到了好的回报,深圳另一位天使投资人,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的姚海波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他在几年前投资的小鹏汽车、柔宇科技,这些技术创新的项目,也已经获得百倍的回报。

同在深圳,金沙江联合资本的周奇则说,他们投资的硬科技类项目最近被包括美元基金在内的各路资本争夺,这在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根据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统计的数据,以“硬科技”为主的科创板已通过的31家企业中,有深圳创投背景的企业有19家,占比61.2%。其中,已注册发行的25家企业中15家有深圳创投支持,6家提交注册的企业中4家有深圳创投支持。

移动互联网触底,严峻的国产自主技术缺失的形势,新型资本市场的出口,一切利好都开始驱动投资方向的转移,技术创新项目逐渐让资本的偏爱。

“现在都搞不清互联网之后next big thing是什么,没有答案。”主要投资移动互联网项目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曾对界面新闻说。

另一名技术投资人则更为直接:“模式创新已是强弩之末,技术创新才是应有的未来。”

创投“蝙蝠侠”

周绍军是深圳老牌VC机构东方富海的合伙人,今年40出头,身材高瘦,20年前来到了深圳。在圈子里,人们都称他为“军哥”。

早上七点,周绍军准时走出家门送小孩上学,即使再忙,这也是他每天必须的例行项目。互联网投资人大多遵循的原则是“快、准、狠”,但周绍军的投资法则却恰恰相反,他认为要“学会和时间做朋友”。

“互联网项目可以在咖啡厅聊聊就可以决定,但我办不到。”饭局上,周绍军手里端着一杯威士忌,2个小时都没换过姿势。

周绍军投资的 “速腾聚创”由一位潮汕博士创立,2014年,这个项目还在实验室阶段的时候,周绍军便发现了他们。

过去几年时间,因为自动驾驶兴起,激光雷达环境感知的应用激增,这个项目变得炙手可热。

“我在深圳见了这么多年的潮汕人,他们擅长做生意,但你有见过拿到博士学位的潮汕人吗?如果有,那肯定要投他。”周绍军对界面新闻记者半开玩笑说。

昆仲资本的合伙人姚海波是2007年来到深圳,是一名彻彻底底的理工男。在第一次创业成功之后,姚海波进入了IDG,正式成为了一名投资人。

在投资圈里的口碑中,姚海波是一位冒险家,他有自己独到的喜好,更偏爱超前的科技项目。他在天使阶段投资了柔宇科技和小鹏汽车,后者已经成为了这两年技术领域的明星项目。

“技术投资回报很慢,但如果我们不做技术投资,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做技术创业者了。”姚海波身材不高,语速缓慢,在南山的一栋写字楼里,他双手握着一杯茶,坐在一个硕大的会议室。

周奇则是金沙江联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和许多投资人不同,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完全没有交集的领域,研发、销售,再到投资,中间又去创业,最后回到了投资领域。

金沙江联合资本专注于高科技产业股权投资,天准科技是周奇投过的“隐形冠军”,券商口中的工业人工智能第一股。

周奇语调很高,讲每一句话时都颇为笃定。在投资领域,周奇是个实用主义者。在他眼里,投资人既要有梦想,又要重视落地、回归财务回报,技术投资也要看商业本质。

在投资趋势潮起潮落的深圳,这是一群技术嗅觉最为灵敏的投资人,他们需要接受完全不同的两面信息:海派的科学家与本土的生产线。

在这些年的训练积累下,从华强北的贸易状况,再到宝安工厂的产能,又或者是哪位博士下榻到了南山科技园,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获知。

1999年,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这支基金算得上是深圳第一支创投基金。

在这之后,深圳出现了近200家的创投机构。除了赫赫有名的深创投之外,东方富海、达晨创投、松禾资本、昆仲资本、金沙江联合资本等都在这二十年来开始崭露头角。

从消费电子产业链、工业原材料、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他们算得上南方技术项目潮起潮落的见证者,这些资本同时也哺育了曾经的A股明星如同洲电子,以及技术独角兽大疆创新等公司。

“他们就像是‘蝙蝠侠’”,东方富海投资经理邱彬彬打了个比喻,没有聚光灯下的关注,但投资了大量的技术创新项目,让社会运行的底层有了迭代机会。

“慢”投资

大多数技术投资人的观点是,技术项目“又费柴火又费人”,技术投资是个慢生意。

周绍军曾经接触过一个电商类的互联网项目,在他看来,项目调研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的。

“比如一个化妆品电商项目,你就会问用户数,男女用户比例,用户年龄段,其次是单价,配送费和毛利,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商业逻辑。”周绍军说,模式创新型企业,很容易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判断。

相比而言,技术投资方向多而专业,项目不仅要论证技术可用性,还需要在工业上论证是可以规模化。互联网的投资逻辑和估值体系在技术投资方面并不适用。

在投资激光雷达之前,周绍军做了将近一年的准备工作,阅读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的书籍,最后选定了人工智能的投资方向。

周绍军发现,人工智能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每个层面都有很多细分,都有很大的市场应用空间,比如说人脸识别,算法,终端硬件,云端处理,获取信息的传感器等。

但作为天使投资人,首先要选定投资领域。他认为基础层和云已有大量的巨头,因此未必合适天使早期投资。

传感器领域算得上是一个前景不错的入口,但声音感知已经有云知声与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所以周绍军最终选择了机器视觉,包括动态捕捉、人脸识别和空间定位。

“互联网投资人15分钟见一个人,我见个人可能要一个小时,也不可能有半个钟打款的事情,项目的实验室、工厂,一定要去看。”周绍军说。

用一个比喻来说,如果互联网投资人们在上海香格里拉 大酒店 和创业者聊互联网项目,那技术投资人可能正坐着绿皮火车去还没通高铁的山沟里、工厂里、矿区里调研。

激光雷达,在2014年,算得上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种类,对于周绍军来说,难点在于如何进行项目的尽调,这是跟互联网的逻辑几乎不相关的领域,从技术调研,到量产和应用,都需要进行全产业链的调研。

周绍军说,首先看技术论文和激光雷达核心零部件的产能。

“你知道激光雷达的核心器件叫做偏振镜吗?国内外都是纯手工制作,没办法用机器代替人工,导致激光雷达没有办法批量生产,生产效率上不去,直到去年速腾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是人。速腾聚创的创始人是个潮汕科学家,算不上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如何识别一个成事的南方人,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为技术人才不能仅仅是个技术控,更多要把先进的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这个创业者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心。”周绍军说,。

更为关键是一个环节是技术的应用。激光雷达在实验室阶段算得上是黑科技,但应用的方向在何处,在最初天使投资阶段却不得而知。但周绍军当时隐隐感觉,自动驾驶会成为一个大型的产业趋势,因此视觉感知的应用会有大量的潜在客户。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周绍军才会最后进行决策,而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在投资领域,谁也不能任何一次的下注的赢面有多少,纷繁的新技术面前中更是如此。

“技术调研只是一方面,更多是基于多年的经验,你的直觉会告诉你,这个方向是不是ok的。”周绍军说。

“点亮”本身就很伟大

技术逻辑是投资的基础,但除了冷冰冰的原理分析,姚海波认为,兴趣,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科技创新投资的周期很长,资金金额需求大,人才要求高,许多方面都比模式创新要难度大得多。十年一个回报周期,在技术投资行业是常见的事情。因此许多创业者很难持续获得足够的资源,投资者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去投资技术。

以滴滴出行为例,3 年时间, 估值上升到了100 多亿美元。这种依靠网络效应和平台效应,发展呈指数级增长,在技术创新项目上几乎不可能做到。

姚海波曾经投资的柔宇科技是一家研发柔性显示屏幕的公司,创始人海外科学家背景,当时带着先进的技术论文来到深圳,试图寻找产业化的机会。但在最近,因为融资多轮,估值高达50亿美元,但应用匮乏,这家公司正处于舆论的旋涡当中。

“大家对柔宇的评价我都接受,但在投资角度,当时我们投入的成本只有一个亿,现在到了这个价格,无论如何,这个项目都是成功的。”姚海波说。

几年前,姚海波在南山的一栋实验室里碰到了柔宇的团队,当时公司只有三个人,他们正捣鼓着在一张可以甩动的塑料布上进行显示,姚海波在技术尽调之后,决定投资这支团队。几年后,柔宇凭借一张可以“甩动的屏幕”声名大噪。

“我看着他们从一无所有,到点亮那个塑料布,这个过程难道不伟大吗。”姚海波说。

姚海波对小鹏汽车的投资过程也是类似的。2014年,姚海波第一次到小鹏汽车的工厂参观。他本以为这是一家宝马一般的工厂,但走进工厂后掀开样车上面的布一看,原来是一辆用纸板搭的模型。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甚至还对姚海波说:“别投我们,我们很贵,很废钱。”

姚海波认为,这是一项从0到1的事业,触碰到了他的兴奋点,即便是个费钱的生意,他还是毫不犹豫参与了小鹏汽车的投资。

姚海波的投资法则中,兴趣放在了第一位,原因在于技术项目不像互联网起飞这么多,在长年累月中,只有兴趣这个事情才能投资者和创业者坚持下来。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创业者还需要一个能力:征服政府。因为对于技术这样一个长周期高投入的项目中,市场化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具有吸引政府的魅力,也是他挑选项目的重要标准之一。

财务至上

“投资人还是要从真实需求出发,重视落地、回归商业本质、追求财务回报。”金沙江联合资本的周奇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周奇是金沙江联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和许多投资人不同,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完全没有交集的领域,从做研发,到销售,到投资,中间创业,最后又回到了投资。

金沙江联合资本专注于高科技产业股权投资,重点关注泛人工智能(AI、机器人、先进制造、供应链升级等)、产业互联网、智慧交通以及环保等领域的投资与并购机会。

周奇的观点认为,技术创新往往伴随着更高昂的成本、稀缺的配套资源和低下的市场认同度,没有配套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创新往往难以为继甚至走向惨败。

最初,周奇看中的天准科技在工业测量领域的领先地位,后来它引入机器视觉技术,从做单纯的尺寸测量扩展到瑕疵检测。

当时,人工智能概念已经在一级市场掀起投资热,周奇发现,和消费端各种概念产品不同,它实实在在帮工业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正是能为产业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应用,才能更快落地。

这是周奇的投资逻辑,回归商业本质,追求投资回报。即便是以营销驱动闻名的小米,周奇看到的仍是背后的商业逻辑。

“小米切了中国白牌生产制造市场一个非常对的机会,把原来没品牌做成一个品牌,再从品牌溢价和互联网高效营销手段里转出了利润,但抛开这两点,小米本质依然是一家卖硬件的公司。”

同样的投资案例发生在自动驾驶领域。2015年,自动驾驶,特别是RoboTaxi的概念再次兴起,场内竞技的不乏奔驰、吉利等大牌的主机厂, 谷歌 百度 等互联网公司,Uber、滴滴等垂直出行公司,以及不少创业公司。

不过,周奇对讲RoboTaxi故事的创业公司持谨慎态度。“互联网造车的公司,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汽车公司,与传统车厂的本质是一样的。也没有改变主机厂的商业本质。一个主机厂看什么?销量、销售额、利润,所以,‘新势力造车’公司的PER 比传统车厂翻倍的现象,也不足以长期维系。”

相应的,周奇选择了做露天矿无人驾驶的踏歌智行,因为同时满足了三个条件:矿区属于低速封闭场景、能解决司机招工难的刚性需求、矿区老板愿意为安全生产的工具买单。这些符合他的投资逻辑。

周奇总结他的投资思路,首先看细分行业的市场前景,其次看该领域的龙头,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要有差异化。最后是在最短时间内,将技术壁垒迅速转化为商业壁垒。

“消费端的项目,往往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其商业门槛主要是资本门槛、用户门槛、流量门槛等等;在产业端也是类似的,技术门槛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敲门砖,必须建立起商业壁垒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追赶者

PayPal 创始人彼得·蒂尔曾说 “我们想要飞行的汽车,结果却得到了 140 个字符(形容 Twitter 微博 等互联网项目)。

根据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中国已经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大国,但这显然和大众的直觉相悖。这种相悖的原因是大量技术创新没有成功转化为商业价值。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为例,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54.2万件,但平均维持年限为6年,2014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10年以上的只占7.6%,同年国外这一比例高达32.8%。

投资领域的观点认为,相比于商业模式创新对于行业形态的改造,底层技术的迭代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行业盈利模式和市场格局。

许多观点正在把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对立了起来,“消费互联网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的是硬科技,而不是软科技”。

周绍军说:“一个共享单车让全中国都骑上了共享单车,但是工业级激光切割机,民用的人脸识别摄像头,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和工业运行的底层,谁更重要?”

南方是技术投资的最佳沃土,这里曾经诞生了大量像华为、中兴、比亚迪等技术导向的明星公司,也有在材料,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产业链等隐形冠军。而在市场资本参与技术独角兽项目中,则有大疆这种标杆型的案例。

“技术投资不像互联网投资,因为更多面对的是B端的客户,他没有寡头效应,拥有技术壁垒的公司很快就可以超越,像滴滴,美团这种项目,如果上一轮没有进入,下一轮你就彻底没机会了。”一名资深投资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谁都不愿意放过下一个时代。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朱啸虎已经在斯坦福大规模设点,不放过新的技术项目,并且开始猎食更多的TO B类型的项目。

2019年,北方知名的资本真格破天荒在深圳设立了办公室,负责人的说法是,“华南的项目不能漏掉。如果深圳再出现一个大疆,要保证我们看到了。”

曾经投资过uber的丰瑞资本,最近也宣布在技术领域投资的项目占到已投项目的三分之一。

浮华已过,在回归科技本源的路途上,南方资本家跟北方资本家从平行线走到了交汇点,最后胜出的会是谁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