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留给直播电商的时间不多了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5370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z67zMzY.jpg!web

出品|虎嗅Pro会员

作者|吴倩男

头图|@李佳琦Austin 微博

直播电商的火越烧越烈。4月24日,董明珠直播首秀当晚累计观看431万,4月1日,罗永浩第一场直播,三个小时带货23种,交易总额1.1亿。

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直播电商俨然成为一种颠覆式的存在:

淘宝内容电商总经理玄德,在疫情后的一场商家培训会上说,直播电商比传统电商链路更短、转化率更高,并满足了各方的需求。“对商家来说,原本的电商形态是无人货架+客户,而直播是与主播互动双向交互;对用户来说,通过之前在货架上找货,变为被推荐种草,决策链路变短。而网红是新的渠道,带来新客,满足商家卖货需求。”

直播服务提供商、火星文化创始人李浩在接受虎嗅 Pro 采访时认为,淘宝头号对手将由拼多多变为快手,“ 拼多多还是货架式的,对购物体验没有根本改变。打败淘宝的不可能是另一个淘宝 。”“直播则是贴合线下场景的,把线下体验搬到线上,跟现在货架体验完全不同。”,他还给出推测, 2020年直播电商会突破万亿规模,其中淘宝直播从去年的2000亿翻倍,达到5000亿,快手从去年500亿极速增长至2000亿到3000亿之间,而微信、抖音、拼多多等平台也能做到几百亿至千亿规模

确实有直播成功案例在先,品牌如完美日记靠主播带货一炮走红,2019年全渠道销售额超过35亿(增长盒数据);主播如快手上的辛巴,今年定下全年带货1000亿的目标,据火星文化监测到的数字,辛巴平均一场直播带货交易额超过2.2亿元,超过薇娅,成为带货第一人。

在平台扶持、成功案例鼓动之下,所有商家都蜂拥而至、各路CEO登台吆喝、各种明星/网红转换阵地……他们目的明确,在行业未成形之时划得地盘分得一杯羹,一如十几年前电商涌起,带来各种造富神话。

但是可能么?中国线上零售的新一轮变革,真得由直播电商带来?

上市公司御泥坊今年1月份的一番披露又呈现另外一番景象:

1月9日,御泥坊母公司御家汇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询问其是否夸大与网红合作的影响。御家汇回复说,2019年全年与李佳琦直播合作47次,与薇娅直播合作超过30次,与陈洁Kiki、烈儿宝贝等超过1500位网红主播合作,直播总场数累计超8000场。

当时由于全年报未出,御家汇透露2019年前三季度直播电商带来的销售占比,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02%。

从4月21日发布全年报来看,去年御家汇总营业收入为24亿。若4%是直播的全年水平,也就是说,御家汇全年8000多场直播,平均每天直播22场,平均每场收入不过1.2万元。

一冷一热,呈现两极。

所以在各种各样的热闹和“一夜”暴富的刺激之下,想要进场捞金的玩家们需要冷静下来,捋清几个问题:

其一,直播电商为什么如此火爆?其核心原因是什么?

其二,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其三,商家们如何利用好这一模式?

其四,未来的走势会是什么?

其五,这个链条会衍生出哪些机会?

#以下为 《淘宝万亿直播电商》 深案例删减版,原文于4月30日发表于虎嗅Pro深案例栏目 是一篇对直播电商本质的思考,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也尽量给商家呈现出一份操作指南。加入 虎嗅 Pro 会员 ,解锁原文#

fi2ymaz.png!web

一,直播电商进入第二阶段

直播电商的热度在两年前就已经烧起。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最近的三个月里,故事越讲越大,大量商家、网红、MCN、连同资本持续涌入。

这有疫情因素。受疫情影响,大量门店线下客流一度为零,商家们关闭线下门店,空闲下来的导购们转战线上直播。也有大量的明星、网红、资本无处可去,一股脑加入直播带货。

更直接的是平台的推动。

6000万签约罗永浩让抖音直播带货打响声势。相比较抖音的名人打法,淘宝直播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

从2月中旬开始,淘宝直播面向商家展开多次培训,内容电商总经理俞峰(玄德)坐镇,给出系列扶持政策:降低商家直播门槛,导购5分钟注册就能成为主播,商家后台一键绑定其店中的主播;流量扶持,商家第一场直播就有浮现权,若效果好,之后扶持加倍。而此前,淘宝对直播的进入设定很高门槛,被机构认证的主播才能开播。

释放出来的信号明显: 淘宝直播正从扶持主播变为扶持商家。

在2017年2018年两年,淘宝直播的策略是包装头部主播,吸引MCN和红人入局,把淘宝直播推起来。这两年,在平台扶持下,出现薇娅、李佳琦为代表的超级主播。火星文化监测到的数据,薇娅2019年带货近200亿,李佳琦超过100亿。

2019年11月,淘宝直播发生调整,11月原支付宝用户与平台事业部资深总监俞峰(玄德)调任淘宝,负责直播及淘宝头条等在内的内容电商,向淘宝天猫总裁蒋凡汇报。三个月后,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赵圆圆离职。

有接近淘宝直播的业内人士告诉虎嗅 Pro ,赵圆圆离职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完成年度KPI,“淘宝直播2019年GMV超过2000亿,但原本定的是4000亿目标。”

根本原因是,赵圆圆4A广告出身,擅长营销,能打造现象级主播,而这适应用于淘宝直播的启动阶段,之后在阿里的大战略里则走不通。

直播电商的最终形态是货带人,而不是人带货。因为有强带货效应的主播就那么几个,十个手指头数的过来。而阿里在直播上的野心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他们今年的第一战略,只靠主播根本不可能达到数千亿甚至万亿体量,所以商家必须入场。 ”该人士说道。

合理推测, 淘宝想做大直播电商的盘子就需要吸引数百万商家进入,于是在平台推动以及疫情的放大作用下,直播电商热潮被二次引爆。

那为什么今年淘宝要做大“直播电商”的盘子?这跟竞争有关,也与直播卖货的价值有关。

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短视频平台在卖货上来势汹汹。快手的电商业务从2018开始试水,去年被证实跑通,李浩推测,去年快手带货达到500亿,今年将飙涨至2000亿到3000亿。抖音起步较晚,但到2019年第三季度,抖音单月直播带货也破了10亿元,最近两个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30亿。李浩预测,今年抖音直播带货很有可能触及500亿。

然而,整个线上购物增速放缓是个不争的事实。从社科院去年11月发布《2019中国电商年度发展报告》来看,中国网上零售额的增长率首次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当增长放缓直至变为存量市场时,平台间的竞争演变为流量的相互争夺。因此, 有观点认为,如果抖音和快手成为首选,淘宝的用户将在上游被截流,结果是沦为货架。这是阿里绝对不能接受的。

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据自媒体“新芒daybreak”报道 ,从去年12月开始,快手小店一度无法添加淘宝的商品。原因是,淘宝或明或暗地挖角快手主播,当快手带货页面跳转到淘宝时,瞬间浮现邀请主播“一键入驻”的提示语。快手一怒之下,决定暂停淘宝外链。今年3月,淘宝被快手从“小黑屋”里放出来,但快手的产品也发生改变,用户可以在快手小店内完成交易,不需要转跳淘宝。

在竞争因素之外, 不能忽视直播确实会提高卖货效率。

直播电商在一定程度会倒推柔性供应链改造。这主要发生在头部主播,短时间促成极大交易额,工厂按需生产,即降低库存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类似观点:下一个十年的产业趋势是,大量品牌直接运用红人、员工或主播导购。原产地直接面向终端用户,通过运用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发布内容,促成购买,从而反向推动柔性供应链。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上。相比较图文,用户对直播的接受程度更高,更能引发购买。

有主营服装的商家给到虎嗅 Pro 一组数据,他们的一场日常直播(自己直播,没有请头部主播), 购买转化率在7%到10%之间,即有100个人进入直播间,有7到10个人会下单。这高于图文页面的5%。

用户习惯也在转移,上述商家提到,年前直播间观看人数在6000到7000一小时,疫情后的2月份,人数翻倍到1万3到1万5每小时。 说明用户看直播的习惯在不断养成,越来越多的人进入。

QuestMobile 4月份发布的数据也能证实。3月份,用户在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消耗时长,同比增长80%。各方争夺用户时长。

综上,直播电商确实是趋势,它迎合用户喜好,也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效率。但是有被疫情和平台的力推放大的嫌疑。

二,徘徊中的商家要如何抉择?

抢占先机的只有极少数,绝大部分商家在热闹之外,他们想赶上这班列车,但又无从下手。毕竟如御泥坊,最早吃螃蟹的玩家之一,效果也不尽如意。去年一年,御泥坊直播8000场,平均每天22场,直播销售只占到4%。

同样对直播电商有怨言的还有朴西电商,据第一财经报道,朴西电商的负责人透露,李佳琦“双11”当天的链接费为15万,分成比例为20%,他们和李佳琦合作了5次亏了3次,双十一当天更是亏了50万。

电商服务商SEE小电铺创始人万旭成,于去年618期间,组织50多个公众号在微信上做了一次直播种草节。“当时看淘宝、快手都在做直播,就想测试一下在微信上能否跑通。”

测试后的结论是: 在公域流量平台,直播还是以头部主播为主;在私域流量,比如微信直播、淘宝直播里的店播,更多的是一个日销场景。后者整体爆发力没那么强,但可以持续。

这其实是将当前的直播卖货分成两类, 一种是以薇娅、李佳琦为代表的头部网红直播;一类是商家自己找主播,在店铺直播间里直播,行业称之为店播。

在万旭成看来,要选择哪种方式,关键在于弄清楚要达到的目的。 头部主播主要是为了大量出货、造声势;而店播,是日常运营手段,无论上新、促销都可以使用,能够持续来做,可以当作比图文更有吸引力的商品详情页。

对于头部主播的作用,李浩阐述更为详细,”目前大部分商家对于头部网红的使用是错误的,只有三种情况下可用。”

其一,新品上新,需要一批种子用户。“每个新品都要有一批种子用户做口碑发酵,现在通过李佳琦推给你了,用完后觉得好有口碑发酵的可能。”

其二,冲榜,阶段性的冲量。“比如双十一要来了,我需要想办法冲到细分品类榜的第一名。这时候排名可以更优先,我可以不计成本的跟头部主播合作,把体量冲出来,压住竞品。”

其三,清库存,销货。“库存积压,我的渠道走不完,需要甩货。”

李浩并不认为直播卖货是用来打品牌的。“你去看薇娅、辛巴是怎么直播的,他们完全是价格的玩法,折扣是核心。逻辑就是,主播的吞吐力大、号召力大,就能拿到全网最低折扣,用户跟着他是买便宜来的。这对品牌有什么好处?这不是品牌的玩法。”“并且主播们一场直播卖很多产品,每个产品时间有限,怎么能做出品牌调性?”

不过,随着个别主播有明星化演变的趋势,这个一判断不再那么绝对。

4月18日,太平鸟男装拿出一款与玩具总动员IP合作的草莓熊T恤,进入到李佳琦的直播间。备货1万件,30秒卖完。太平鸟男装电商营销负责人杨巧妮告诉虎嗅 Pro ,这次和李佳琦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营销曝光,做营销和话题声量,卖货其次。这款T恤打中性风,而李佳琦的粉丝群体是以时尚的年轻女性为主,而这些刚好是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并且活动后,李佳琦的粉丝会在微博、小红书进行二次传播。

这是完全是以明星的思维来考虑主播价值,即其粉丝价值。当然,目前市面上明星化的主播只有一个李佳琦。

无论是头部主播还是日常店播,最终要转化为品牌/商家自己的粉丝。

多名直播电商从业者认为,御泥坊失误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将网红带来的用户沉淀为自己的用户。御泥坊合作的主播有1500多人,涵盖头部、腰部,过于分散。“主播今天卖御泥坊,但明天就卖欧莱雅,可能后天就卖碧欧泉。用户完全没有沉淀到品牌本身上。”

树立正面案例的是完美日记。完美日记也大量采用红人种草,但区别在于完美日记,它将头部主播与专属网红相结合。除头部网红外,将很多腰部主播与之绑定,和店铺打通频繁带货,直接给品牌旗舰店转化粉丝。

看来,御泥坊更有效果的做法应是,在周年庆、促销节等关键时间点采用头部主播带货;在日常,挖掘、培养有潜力的网红,与之强绑定。

女装品牌太平鸟女装,在今年3.8女神节期间,一度冲到女装直播榜的第一名。不同于彩妆品牌找大量红人带货的做法,太平鸟女装主要做店铺日播,雇佣主播或自己的员工在旗舰店里不间断直播。

其做法更具备可借鉴性。因为商家店播已经成为市面上直播的主流,依据淘宝公布的数据,淘宝直播上90%的直播来自商家,10%的直播来自主播/网红。70%的交易额由商家直播贡献,30%是主播/网红带货。

#虎嗅 Pro 采访到太平鸟女装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以及新零售运营负责人,将其做法尽可能简单明了地归纳出来,因篇幅限制删减版不做展开, 加入 虎嗅Pro会员 解锁 原文 #

三,直播卖货链条上的各方会如何演变?

对于普通中小商家来说,相比较如何做,首先要考虑的或许是要不要的问题。

在文章第一部分,我提到,直播电商有其价值,若用头部主播带货,销售量大,可以倒逼供应链;若店铺做日播,迎合用户习惯,用户购买转化更高。

万旭成说,是否采用头部主播看商家各自目的,而日常店播他建议去尝试:“直播可以看作是图文介绍页的升级,但它起到的作用又不仅仅是一种内容呈现形式,而且也是一种服务。可以和用户实时互动、交流,你要看什么颜色、什么尺码、对商品有什么问题,主播都可以回答。从这个层面来说,直播是将内容用服务的形式展现出来,它比图文更有粘性。”

更实际的是成本考量。

头部主播的费用由坑位费+抽成组成。以李佳琦为例,一份去年年底的报价显示,零食类坑位费为4万,抽成为20%左右,美妆口红生活类坑位费8-10万,抽成为30%左右。

头部主播坑位费并不高,但全网最低的折扣,加上动辄20%、30%甚至有主播机构喊出40%的抽成,商家的利润能否承受住,只能各自掂量。

对于日常店播,有观点认为,最大的门槛是找不到合适主播,以及培养和雇佣自己的主播成本过高。万旭成并不同意:“中国最大的一个职业就是销售,现在只是把这些销售搬到线上,只是要培养他们的镜头感和在镜头中和用户互动的能力。直播孕育了一个很大的网红产业,这几年出现各种培训基地、主播基地,有几十万人可以播,这个门槛比想象中的要低很多。”

万旭成认为, 主播的两极化会越来越明确。 头部主播就是明星,给品牌带来流量。而腰部尾部主播就是销售,“不能把腰部尾部主播当渠道来看,他们其实本质就是销售。对于非头部主播的费用结算也很简单,销售抽成。卖的多,赚得多。”

目前,随着大量从业人员涌入,普通主播的价格被拉低,有直播代运营向虎嗅 Pro 开出一小时200的价格。若一天直播5小时,一月直播20天,则成本在2万。大多中型商家能够接受。

从品类来上来说,并非只有价格低的商品才适合直播,所有线上用图文不能完全展示的品类,都适合直播。淘宝直播排名前几的商品是珠宝玉石、彩妆、服饰,而服饰类里在直播中卖得最好的是裤子。

基于直播价值的考虑以及品类上无限制,虎嗅 Pro 认为, 之后头部主播卖货会成为甩货/营销渠道,日常店播会普及,成为中型商家的标配,但它充当图文的补充,不会对现有模式产生取代或颠覆。

在对于平台的选择上, 淘宝适合品牌商,快手适合工厂、白牌,微信适合原本就有粉丝积累的玩家。

阿里系用二十年时间搭建起一个完备的商家体系,而 直播也是作为一种为商家服务的工具出现在淘宝上 。和当年的电商崛起一样,在淘宝/天猫上,用直播卖得好的最终还是那些成熟的品牌。

而快手基于它的内容娱乐性以及对主播人设的依赖,让用户下单的时候,淡化了对品牌的挑剔。李浩曾拜访一家惠州企业,在惠州卖鞋的市场整租下几层楼,整个空间杂乱无章,背后全是各种鞋架。每天在快手上开几十场直播卖货,这种场景迎合了用户抢尾货的心理。

微信上的直播仍是私域流量,把原有粉丝激活,已有粉丝积累的线下门店可以尝试。

从目前来看,在已有的电商、直播玩家(淘宝、快手、抖音、拼多多、B站、微博、微信等)之外,不可能出现单独的直播电商平台,因为获取商家、用户、网红的成本都太高。

对于商家和主播来说,借助平台的扶持,会有商家、主播崛起机会。一个在两年前开始直播卖货的商家告诉虎嗅 Pro ,2019年年初,淘宝直播推广工具超级推荐刚上线时,一个获客只要几毛钱。一年后的现在,这已不能想象。

但随着大量商家、主播的涌入,淘宝直播、快手、抖音的红利基本已经消失,流量成本攀升,最终商家们又走上斥巨资买流量的路子,这是不能承受之重。而刚刚起步的B站、拼多多等或许还有机会。

总之,留给商家和主播们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为虎嗅 Pro 会员专享文章 《淘金万亿直播电商》 删减版, 加入虎嗅Pro会员解锁全文 。此外,你还将一并解锁:

· 18+,仍在不断上新的「 精选专栏 」:数十位行业一线专家打造,帮你迅速晋级专业人士;

· 每周一篇, 别处看不到的「 深案例 」:巨头成长方法论,争议公司高清呈现,新兴机会精准捕捉;

· 帮你更懂财报的「虎嗅投研」:1000+上市公司,第一时间抓出财报背后“潜台词”;

·不吹水讲干货搞合作的「线上社群」:热点专业解读,与研究员、分析师每周一期准点相会。

超2492元权益,仅需888元,全年畅享

yAFbQ3e.pn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