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业绩暴跌、主业不振,比亚迪想靠芯片“恰饭”?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67196764367053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 ,36氪经授权发布。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许伟

人间四月天,比亚迪仍被寒意笼罩。

据比亚迪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为5000~15000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74973万元,同比下降79.99%~93.33%。

疫情被认为是其第一季度业绩暴跌的“罪魁祸首”。

然而,比亚迪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每股收益0.5元,同比下滑46.24%,这意味着比亚迪的盈利危机早在去年就初现端倪,疫情不过是加速了危机的进程。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萎缩,竞品国产特斯拉步步为营,考验更为严峻,而其他多元化业务难挑大任,于是比亚迪毛利率、净利率双双下降……

此背景下,比亚迪将突围的目光瞄向芯片赛道。

2020年4月14日,比亚迪发布广告,比亚迪微电子完成内部重组,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本次内部重组是对公司半导体业务的深度整合和聚焦,将使公司半导体业务在独立运营下获得更快发展。”

看来,比亚迪想给资本市场讲个新故事。

一字之差,业务大相径庭

更名前的比亚迪微电子与比亚迪电子为何关系?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比亚迪微电子成立于2004年,由在A股上市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为后者的子公司,而比亚迪电子成立于2007年,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公司,后者持股比例为65.76%。

除了持股比例、与母公司的关系不同,业务范畴亦是不同。

比亚迪电子为港交所上市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产品代工,2019年手机笔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4.09亿元,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巨头,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

而比亚迪微电子成立的初衷就是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研发车用IGBT 芯片,这种特殊的芯片可以转换与控制电能,譬如将动力电池的电能分配到空调电机、驱动电机等处,目前已迭代到第四代。

一字之差,业务大相径庭。

需要注意的是, 更名后的比亚迪半导体,聚拢了母公司旗下芯片产业链,从而扩大了业务范围,涵盖智能IC芯片、光电芯片等。

URRzMv2.png!web

比亚迪半导体主打新能源汽车车用IGBT 芯片

如此,比亚迪的意图跃然于纸上:以新能源汽车芯片为主轴,工业、消费领域芯片为侧翼,全面参与芯片赛道的竞争,从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中分一杯羹,从而一举逆转业绩增长的颓势,寻找一线生机。

事实上,尽管当前创投资本趋于保守,但芯片领域受到的冲击较小,特别是在规模高达2000亿元的国家大基金二期(编者注:2020年3月正式开启投资之路)带动下,“风”暂时停不下来。

于此,比亚迪半导体期待的战略投资者令人遐想。

亟需新的业绩增长

实际上,比亚迪加码半导体有难言的苦衷。

作为资本市场的“明星”,比亚迪的一举一动倍受关注,然而近年来比亚迪的业绩不断滑坡,遭受外界的口诛笔伐,令其星光黯淡。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2014~2018年毛利率从最高点20.32%下降到16.40%,毛利率幅度下降不大,但净利率从5.30%下降到2.73%几乎腰斩,更是大幅低于汽车行业平均净利率水准。

到了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指标全部同比下跌,虽然去年营业收入是同比增长的,但这意味着其业绩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上述业绩,还是在获得大量新能源补贴的背景下,否则数据更为难看。

之所以如此,跟核心业务新能源汽车销售低迷有莫大的关系。2018年6月新能源补贴政策持续退坡,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增长拐点,这为比亚迪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到了2019年,特斯拉凭借36.75万的销量将比亚迪挤下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宝座,后者在这个位置已经盘踞了三年。

更为糟糕的是,国产特斯拉来势汹汹,其低端产品与比亚迪高端产品价格相差无几,影响了消费者的抉择。据乘联会发布的三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显示,排名第一的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10160辆,比上榜的全新秦EV、元EV合起来还要多3193辆,而2020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9.7%

此消彼长之下,比亚迪不得不面对影响力日益减弱的困境,而与此同时,其电池业务也受到压制。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有言:“比亚迪只有做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在世界、在中国才有出路。”凭借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实现了弯道超车,2016年一跃成为国内第一、仅次于松下的全球第二大动力锂电池公司。

3u6J7vM.png!web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

却不想那一年之后,侧重三元锂电池的宁德时代仅花了两年时间,就占据动力电池41.2%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一哥”。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王传福信心满满:“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比亚迪能否扳回一局,尚无法下结论,但面临双向夹击的处境却是不争的事实。

再盘点比亚迪的云轨、云巴、储能、光伏发电、智能驾驶等业务,多数发展的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沦为资金“黑洞”,譬如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研发的云轨落地不理想,叫好不叫座并不符合当初的创始人王传福的预期:“那是近10万亿元的市场。”

2ENVBzr.png!web

比亚迪的云巴、云轨、新能源汽车体系构想

因此,比亚迪亟需一个业绩增长极,以此向资本市场证明实力。

两大痛点无法回避

芯片承载着比亚迪的深切厚望,但这条新的发展之路崎岖又漫长。

《中国制造 2025》提出,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70%,这意味着芯片创业在未来5年将迎来爆炸式增长,而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譬如2018年产业营业收入总额高达6532亿元,同比增长20.7%。

“市场足够大,赛道足够宽。”一名半导体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不过比亚迪的芯片业务要从不温不火变成独当一面,有两个痛点无法回避,这不是轻易可以克服的,至少短时间内难以承载梦想。”

第一个痛点是烙印明显,对其他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采购比亚迪半导体的芯片,不就是相当于给竞争对手送钱、外加免费打广告吗?倘若主攻工业、消费级芯片,又如何体现本体的优势呢——国内仅有比亚迪、斯达半导体、中车时代等少数公司可以生产新能源汽车芯片。

第二个痛点是技术代差,国产芯片相对而言规模相对较小、技术相对落后,仍然处于加速追赶阶段,比亚迪半导体也不例外,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IGBT芯片为例,比亚迪的IGBT芯片发展了4代,而国外头部公司的IGBT芯片已发展了6代。

技术沉淀深厚,差距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平,当前IGBT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外厂商处于垄断地位,弘大芯源董事长章威纵对此深有体会:“目前,国内的IGBT的最主要技术瓶颈为可靠性问题和电荷稳定性问题。”

毫无疑问,于协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苦战、动力电池追赶,甚至借此开辟新的主战场、攫取弯道超车的机会等多方面,入局芯片赛道的前景清晰可见。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比亚迪半导体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有破圈的资格。

毕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