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审8年终获发表,数学天才望月新一证明abc猜想,全球只有十几个数学家读懂但争议未消
source link: https://www.qbitai.com/2020/04/1305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00多页证明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abc猜想,数学界悬而未决的重要猜想,它的证明过程经过8年的同行评审,终于要在期刊上发表了。
论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数学家 望月新一 ,他33岁起就在京都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这一次望月新一的证明,全篇超过 600页 ,2012年就已发表,但足足经过了 8年 的同行评审才通过,期间开过多次研讨会——但依然有很多数学家无法理解。
据说,这篇论文全球只有十几位数学家深入研究了证明过程。
许多数学家根本无法指出证明过程是对是错,因为根本看不懂。
4月3日,日本京都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 望月新一 证明了它。包括Nature等在内的权威科学传媒组织,也这一重要进展进行了报道。
望月新一没有出席昨天的发布会,他的另外两位同事说,当他知道自己的论文被接收,终于松了一口气。多年来他从未在公众场合露面。
但也不是没有争议,因为当初接收论文的期刊——日本的PRIMS,主编正是望月新一本人。
如果他的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将彻底改变数论。
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学界长达8年的争论。
什么是abc猜想?
abc猜想,最初由法国数学家 约瑟夫·奥斯特莱 和 大卫·马瑟 ,在1985年提出。
并且一经提出,abc猜想就成为数论领域的重要猜想之一。
只是和哥德巴赫猜想不同的是,向大众说明abc猜想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大概如下:
有三个互质正整数a、b、c,且c=a+b。所谓互质,即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
因此8 + 9 = 17、5 + 16 = 21是符合条件的一组数字,但是6 + 9 = 15不是。
接着,我们把abc的质因数都提取出来,比如5、16、21的质因数是5、2、3、7,这些质因数相乘的结果为210,这个数比原来的三个数大得多。
又比如5、27、32,它们的质因数是5、3、2,相乘结果为30,就比32小。
但第二种情形极为罕见。如果a和b都是小于100的数,我们能找到3044个符合条件的abc组合,其中只有7组满足第二种情形。
而abc猜想要证明的,就是符合第二种情形的abc组合,只有有限个。
数学家们把abc的质因数乘积记作 rad(abc) 。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就是:
对于任何ε>0,只存在有限个互质正整数的三元组(a, b, c),c = a + b,使得:
c > rad(abc)1+ε
费马大定理迎刃而解
在人类短期内没法证明的abc猜想的情况下,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计算机暴力解决,从小到大依次寻找符合abc猜想第二种情形的组合。
由此衍生出了一个分布式计算项目 ABC@Home ,就是通过全球各地的电脑穷举计算符合abc猜想条件的三元数组。到2014年5月,人们已经验证了2380万个组合。
虽然有无限个例子或反例不能解决abc猜想,但是数学家希望借着该计划发现的三元数组的分布模式。
之所以花费大量计算资源去验证,是因为abc猜想在数学界有着重要意义。
和黎曼猜想一样,很多数学领域后续的一些假设都依赖于前者。如果前者得到证明,后者就能轻易得出。
abc猜想的形式是a+b=c,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形式是xn+yn=zn,二者非常相似,实际上二者也是强关联。
如果abc猜想为真,那么费马大定理也可以轻松证明。
当年费马一句“空白太小写不下证明”,让这一问题从1637年一直拖到1995年才得以解决。
而通过abc猜想来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方法,真的能让空白处就能写下证明过程。
所以望月新一这一次,真的做到了吗?
证明过程极具争议
望月新一发表了4篇论文来证明这一猜想,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叫做“宇宙际Teichmuller理论”。
按照望月新一的说法,该理论是用于椭圆曲线数字场的Teichmuller理论的算术版本,里面包含了像 霍奇剧院 (Hodge theaters)这样奇怪的名字。
望月新一的理论并未得到学界广泛认同,600多页的证明被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两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质疑。
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马普所数学研究所所长 Peter Scholze 说:“我认为abc猜想仍未解决,任何人都有机会证明这一点。”
Scholze和他的同事Jakob Stix还曾发表一篇报告,指出在望月新一第三篇论文中“推论3.12”证明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有缺陷的。
而该推论对abc猜想的证明至关重要。
和其他部分引理的证明不同,3.12的证明尤其长,总共有9页。Scholze认为这9页证明达到了根本无法遵循逻辑的地步。
Scholze在2018年到京都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与望月新一探讨了这个问题,但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Scholze说:“我认为,除非望月新一进行一些非常实质性的修改,并更好地解释这一关键步骤,否则不应该将其视为证明。”
“我真的没有看到一个使我们更接近abc猜想证明的关键思想”,Scholze还补充道。
望月新一的论文也引起了陶哲轩的关注,在当年论文发表的第一时间,陶哲轩就在个人博客中谈到的自己看法,并给出了另一种启发式证明方法。
望月新一研究领域并不是陶哲轩的擅长,所以他之后一直回避对此评论。
这篇论文被期刊接收,并不是abc猜想的终点,也无法让数学家站到望月新一这一边,新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
关于望月新一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日本天才数学家。
望月新一,196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5岁随父母前往纽约,16岁就进入普林斯顿大学,3年读完本科,23岁获得博士学位,33岁成为京都大学教授。
他现在是京都大学数理解析研究所教授。研究数论,包括算术几何,霍奇理论和远阿贝尔几何。
有意思的是,还有人曾猜测,望月新一就是比特币发明人“中本聪”。
不过这种猜测的疑点很多,因为比特币用到的密码学不是望月新一的研究方向,而且他作为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对现实世界的问题也不太关心。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对望月新一这一abc猜想证明有其他看法,也欢迎告诉我们。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998-2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titans-of-mathematics-clash-over-epic-proof-of-abc-conjecture-20180920/
https://futurism.com/the-byte/mathematicians-shocked-paper-publish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