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同是抗疫,为什么国内自制口罩,国外 DIY 洗手液?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3175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比起自制口罩,为什么西方人更偏爱 DIY 洗手液?(备选标题)

现在可以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肯定有人传人现象。

1 月 20 日晚,随着钟南山在央视采访中肯定的语气。48 小时内,「口罩」这个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从 1033 急速攀升到了 164319 ,翻了整整 159 倍,所有人突然发现线上线下的口罩都买不到了。看到不少人买不到口罩,网上出现了大量自制口罩的教学视频,宅在家中的国人纷纷开始自制口罩。

1 个多月后,这一幕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西方国家重现,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洗手液」。2 月 20 日的意大利还没人意识到洗手液的重要性 ,2 月 21 日,意大利突然出现 16 个新增病例,第二天,这个数字变成了 60 , Google Trends 的新冠病毒搜索指数在 3 天内攀升了 50 倍。

ArYFZr6.png!web

「疫情已经在意大利爆发。」得知消息的国外民众突然惊醒,一拥而上,去超市抢购口罩、洗手液、纸巾。

在疫情爆发的前两天 ,人们在网上搜索洗手液的次数上升了 100 倍, 突然间,市场上出现了口罩和洗手液的大量短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Kantar 的数据,英国 2 月份的免洗洗手液销量同比增长了 255%。Nielsen 的数据显示,2 月 22 日前的四周里,美国免洗洗手液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73%。

fiQjA3I.png!web

到了 2 月底,原本 3.49 英镑的免洗洗手液在亚马逊上的售价已经被第三方卖家炒到了 109.99 英镑,价格整整翻了 31 倍。 而在疫情中心的意大利,洗手液更是成了稀缺物品,甚至有人拍了一部幽默短片「意大利黑手党转行倒卖洗手液」,来影射新冠肺炎中意大利消毒用品短缺的现象。

JBFFraQ.jpg!web

区区洗手液,真的能让黑手党都心动么?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事实上,几天前意大利警方调查后发现,一些批发商或零售店药店将批量的口罩包拆开,重新包装为小包倒卖,每只口罩的利润高达 6000% 。而没有消毒效果的洗手液也被标注误导性性文字,作为消毒产品售卖,利润令人惊叹。

UnYfqmj.png!web

▲ 搞笑视频「意大利黑手党改卖洗手液」截图

洗手液又贵又少,但民众的需求仍然存在,于是我们看到了和国内自制口罩相似的一幕。 媒体纷纷发表了 DIY 免洗洗手液的教程,鼓励民众在家用酒精和芦荟胶自制洗手液。同时政府卫生部门和医院专家纷纷呼吁普通人不要戴口罩,勤洗手就可以预防病毒感染,宣传免洗洗手液的重要性。

面对疫情,东方和西方在防护重点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东方以口罩为主,洗手为辅;而西方以洗手为主,不建议健康者(自感身体无不适的人)戴口罩。

对于全民戴口罩的国内民众来说,欧洲民众爱免洗洗手液更胜出门戴口罩的执念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疑惑,尤其时在网络视频上看到欧洲大街上没几人戴口罩时。

VvQjqmq.jpg!web

▲ 比如看到这种视频 图片来源:央视网

西方人不喜欢戴口罩是有原因的。

东西方对口罩的定义不同

与东亚人(尤其是日本人)认为戴口罩可以有效的在疫情中保护自己不同,西方文化中对口罩的定义是相反的。

NvAFRfQ.jpg!web

▲  图片来自:知乎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戴口罩是为了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的行为。既然是利他行为,大部分人就会将戴口罩的人作为病人对待。再加上欧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人都住在郊区,疾病传染速度较慢。人们对传染病并没有太高的警觉性。

而东亚则不然,中国和日本在 20 世纪都经历过大范围的疫病流行,比如 1918-1920 年间的西班牙流感在中国和日本大肆流行。当时,社会就开始逐渐培养人们戴口罩的习惯。而 1934 年日本第二次流感流行后,日本社会渐渐形成了「感冒戴口罩,不给他人添困扰。」的观念。

mIBvQnZ.jpg!web

▲ 日本花粉季

中国的情况也与日本类似,20 世纪初,伍连德在东北用全民戴口罩的方式成功控制鼠疫。21 世纪初,国内不少地方空气治疗不佳,一部分呼吸道敏感的人每天都需要戴口罩,久而久之,口罩成了民众的生活用品。戴口罩并不会被别人认为是生病的表现。

除了社会习惯的原因外,在东亚地区,大部分人都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在这种人口密集的地区,人人出门都带口罩,确实能给偏集体主义的东亚人民提供群体安全感。

反过来,西方对戴口罩者则保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除了认为戴口罩的人是「病人」之外,口罩遮住面部还会引起他人的不信任。作为一项公共安全措施, 欧洲多国都存在「蒙面禁令」,虽然它的本意是遏制用口罩遮挡面部犯罪的人逃脱法律制裁。但法令的存在实际上加重了民众对「戴口罩」的顾虑。

aiQjQjI.jpg!web

▲ 瑞士女议员因戴着口罩出席会议而被驱逐 图片来自:新华社

这些都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除了文化差异外,西方人不戴口罩当然还有现实方面的因素。

口罩依赖从中国进口,西方产能不够

这次口罩危机,让很多民众都知道了中国在口罩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3 月初,国内的口罩产值就达到了日产 1 亿只以上,但从国内的消耗速度来看,这个产能很显然还是不够的。由于口罩属于低技术产品,利润微薄。西方国家自有产线产量都很少,绝大部分原材料甚至加工都要依赖中国。

mQRb22U.jpg!web

对于疫情逐渐严重的西方来说,将紧俏的口罩留给医务人员显然是更有效率的做法。事实上,西方政府和媒体(比如 CDC)也是这么宣传的。他们并不希望大量普通民众抢购本来就很紧俏的口罩,更不想因为因为无法供应口罩而要求民众戴口罩引发恐慌。

对于为未生病普通民众来说,勤洗手、避免人群接触、使用免洗洗手液更能减少风险。

iQNbmaY.jpg!web

▲ 勤洗手宣传图 图片来自:美国 CDC

相对口罩而言,免洗洗手液在西方也更加流行。1988 年,美国 Gojo Industries 发明了 Purell 免洗洗手液,它是 70% 酒精和芦荟凝胶的混合物,说白了就是在手上抹酒精消毒。

不少西方国家的见面礼都是拥抱、亲吻、握手等比较亲密的动作,在手上涂抹酒精消毒,也的确能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JJ3ayuF.jpg!web

▲ 最终 DIY 洗手液成为更流行的选择 图片来自:thespruce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70% 以上的酒精显然比口罩用的熔喷布更容易获得。自制免洗洗手液消毒,既能减少接触感染的可能性,也能将有限的口罩资源用在更需要的医疗系统中。还能让民众获得安全感,减少疫情爆发的恐慌与抢购排队造成的二次感染。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西方民众对能消毒的免洗洗手液会更有兴趣一点。当然,随着疫情的逐步发展,西方戴口罩出门的普通民众也会越来越多。或许一个月之后,外媒就该普及如何自制口罩的知识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