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创业者在印度做占星行业的淘宝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4442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fMbueaA.jpg!web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志象网(ID:passagegroup) ,原标题:《中国创业者在印度的一年:做印度占星行业的淘宝,不再拷贝中国》,作者:崔怀舟,题图来自:东方IC

四个印度国民级生意是“ABCD”:A - Astrology 占星,B - Bollywood 宝莱坞,C - Cricket 板球,还有 D - Devotion 宗教。崔怀舟选择A。

编者按:

崔怀舟有光鲜的履历。浙大研究生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百度,之后又到明星创业公司豌豆荚,再到快手和出海巨头YY工作。

2019年春天,在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里,崔怀舟决定远赴印度德里,开始做“印度版快手”。但在年底,他做了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把团队全部精力转向了新的领域——占星 Astrology。

转型背后,这是 中国创业者在印度的集体困境:有增长,没有收入,变现难, 印度市场到底该怎么做?

而在新冠冲击各个行业时,如何做出现金流,做出收入,努力活下来,成为出海创业者的考题。

崔怀舟决定抛弃“中国思维”,扎根到印度人的日常生活里寻找答案。在走街串巷地探寻付费场景后,他发现,带有神秘主义的占星,天然渗透在印度人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他的新目标,是要把印度分散的占星市场,搬到线上,打造出一个占星行业的“淘宝”。以下是崔怀舟的自述。

核心要点:

1. 在印度,不能简单按照“中国模式”去思考,尤其创业公司;

2. 要离悲观的出海创业者远一些,离真实的印度用户近一些;

3. 在印度创业,第一优先级的是验证商业变现,而不是产品功能或用户增长;

4. 想要在印度做商业变现,要深入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

放弃“中国模式”,寻找“印度模式”

2017年国庆,我收到印度朋友的邀请,第一次去印度,以旅游的名义走访了孟买、德里、古尔冈等城市,和出海创业的中国朋友和本土创业者进行了很多交流。从那时开始,我正式与印度结下缘分。

当时,我还在快手负责产品,是快手的 217 号员工。快手给了我很好的视野、情怀和理想,但我还是很焦虑和迷茫,总是会想:我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我在快手期间,快手 DAU (日活) 从 3000 万增长到 9000 万,抖音也快速崛起,国内短视频领域形成了马太效应。从 2017 年开始,国内的创业环境变得更加残酷,获客成本大幅上涨,巨头跟进极快。基于对大方向的判断,我立即开始了职业转向,从国内转向海外。

十一回国后,我就从快手离开,去了国内最有出海经验的公司 (之一) ——欢聚时代 ,也就是YY,负责海外业务。

2019 年春天,我已在 YY 担任一年多的海外短视频业务副总经理,对印度市场有了基本的观察和思考。我和险峰 K2VC 的合伙人赵阳交流之后,很快便拿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正式开始自己的印度创业旅程,开始了“新的历险”。

ziUfaa3.jpg!web

初来印度时的“旅游照”,看年轻人在广场上放风筝

最开始,我做了一个短视频产品,也就是印度版“快手”,基于 UGC 内容的社区。这怎么听起来都像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模式”,或者说“Copy from China”。仅仅 4 个月,我们的小团队就做到了 20 万 DAU,新用户次日留存 60% 以上,自然新增甚至达到 95% 以上。

在印度做增长不难,移动端用户多、年轻人多、愿意接受新产品的人多,但是,难的是变现,让他们掏钱。在中国,快手用直播打赏、带货和广告的方式获得收入,这条路在印度明显走不通。

我们之前做了初步的商业化测试,发现 eCPM (千次展示可获得的广告收入) 很低,短期内无法把钱挣回来。

这就是 “中国模式”的陷阱:产品数据增长很快,但商业变现艰难,收支平衡遥遥无期。 这也是大部分出海创业者和投资人遇到的相同困境。

难道印度注定是出海创业者的“绝望之地”?

所谓的“中国模式”,我个人认为有 4 条商业路径:广告、电商、游戏和直播。

广告和电商需要依赖于 eCPM,本质是人均 GDP 问题,印度还没有到合适的时间点。而游戏和直播 (还有订阅) ,本质上是为虚拟增值业务付费,需要有付费文化的土壤和长期的市场教育。印度,这一用户群体规模很小,且获客竞争激烈。

实在说,我最初没有把变现放在高优先级,因为我觉得我整个公司的使命是做社交的,我要把UGC社区做出来。但到2019年10月的时候,所有的外部信息都告诉我,不能再继续投入在社交上,因为这样会非常的危险,短期内根本没有收支平衡可能。何况,Tik Tok这时候已经在印度做大,我一个小创业公司如果和它竞争,机会接近于零。

我终于决定走出“中国模式”,寻找新的出路。

研究“占星”,发现新蓝海

一个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为哪些业务付费?当我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其实好生意还不少。

比如,婚姻大事:包括相亲和婚礼。印度依然盛行包办婚姻,而婚礼是印度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甚至很多人会去借钱来办婚礼。

还有两个领域与中国十分相似,那就是务工培训和孩子教育问题。现在印度有数亿农民工正在进城务工,德里周边卫星城里挤满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亟需英语和相关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样作为教育大国的印度,高考也是压在印度学生头上的一座大山,培训辅导的生意不会差。

其实,早就有人归纳过,最大的4个印度国民级生意是“ABCD”:A - Astrology 占星,B - Bollywood 宝莱坞,C - Cricket 板球,还有 D - Devotion 宗教。

具体来说,宝莱坞和板球,都需要内容版权,垄断在大公司手里,而宗教太过于复杂和敏感。婚姻、培训、教育等领域线下模式很重,而且我的团队没有足够的行业积累。

我开始仔细研究“ABCD”的 A——“占星”。

自从 2019 年 10 月,走街串巷地探寻付费场景后,我发现, 带有神秘主义的占星,天然渗透在印度人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

比如,电视台有占星频道,报纸有占卜内容,商场里面会有占星店铺;印度人考试前要算运势、找工作要占卜、结婚要问星盘测匹配...... 只要你是一个印度人,不论性别、年龄和贫富,没接触过占星几乎是不可能的。

JvUJZnY.jpg!web

印度的占星店铺

中国也有占星塔罗、周易八卦这一类的生意,但因为国情不同,只停留在小众领域。而在印度,它已经融入了生活。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国家,受宗教影响,国民普遍相信神秘主义。占星是宗教的延伸,在印度有海量的群众基础,和无处不在的社会影响力。

因此,占星在印度是国民级的生意,估算下来每年有 100 亿美元的规模。加上周边的灵修 (Spiritual) 、疗愈  (Healing) 和法事  (Puja) ,可以达到每年 300 亿美元。 根据公开报道,印度目前至少有 200 万占星师和 1 万家占星培训学校。 另外,占星也有“科班“路径:在前科学部长 Murali Manohar Joshi 的推动下, 有 30 多所大学开设了占星学本科和硕士学位。

相比婚姻、教育、体育和电影的生意,占星的业务最容易线上化。在我们做之前,印度就已经有电话或在线聊天的占星咨询。不同于直播打赏,付费占星是他们本来就认可的事情,模式就是现成的。

做印度占星领域的“淘宝”

VFNVzuv.jpg!web

走访印度占星师

有人问,占星市场这么大,有没有印度本土公司在做?有,非常多。但因为信任和规模化的问题,整个行业完全没有头部品牌,以至于整个市场有如下特征:线下为主、行业高度分散、长尾效应明显。

第一,传统的线下生意

因为占星咨询是非标准服务,依赖占星师和用户的基础信任关系,所以普通人找占星师,要么找店铺、要么找朋友引荐。网站或APP的服务虽然也在年轻人中增长很快,但绝对比例还太小。而且,线上业务主要基于占星师的Youtube 和 Instagram 个人号,流量和影响力很有限。印度 6 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线上化是大趋势,核心是如何在线上解决信任问题。

第二,高度分散的小作坊模式

印度街头和商场分布的大量占星店铺,基本是 1个~2 个占星师带着几个学徒的小作坊模式。占星师都是各自为战,做着小生意,没有形成头部品牌。

印度线上占星同样很分散,最大的 AstroSage 市场占有率只有 4%,第二名 Ganesha Speaks 仅有 3% 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数千家占星网站和 App。更关键的是,AstroSage 去年的营收才 2000 万人民币,净利润率只有 10% 左右,完全没有规模化可言。

第三,贫富悬殊的长尾效应

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挺惊讶的事实: 90% 的占星师的年收入不足5万人民币,他们并没有足够多的客户和收入。

zUbIJr7.jpg!web

我们对印度占星师群体做的研究

占星市场非常大,头部的网红级 (Celebrity) 和专家级 (Expert) 占星师确实挣得多,但占整体1%的数量,营收也不过 10% 。绝大多数占星师都挣不到足够多的钱。长尾效应明显,贫富差距悬殊。

这些问题,特别像淘宝出现之前,各自开小店铺谋生的中国零售商家存在的问题。当淘宝等平台出现之后,整个行业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存量市场的服务效率大幅提升,还产生了增量需求。

在一个高度分散、依赖中小商家来服务的市场,做交易平台,是最好的模式。因此,我们想要成为占星领域的淘宝,而不是做自营。

所以,我们通过app建立平台,把占星服务搬到线上,让买方拥有更多选择,卖方获得更多客户。再用移动支付、音视频、AI 和电商等新方案,来搭建基础设施,根本上解决“信任”和“规模化”问题。

Ujaem2a.jpg!web

崔怀舟与印度团队成员(以及入驻占星师)

住进印度同事家里

占星是极其“印度特色”的业务,需要非常接地气,业务要做起来,必须要和对的印度人搭档。

我的印度联合创始人Saarthak, 2015 年开始做内容社区产品,在 Hike (印度社交独角兽) 、阿里巴巴工作多年,此前也有创业经历,对印度年轻人有很深刻的洞察。印度同事们也十分有敬业精神,和北京团队一样 996,非常有战斗力。

和中国工作文化不同的是,印度人会希望公司的同事是“家人”。作为创业者,不但要和他们一起工作,还要一起生活。除了每天和印度同事相处,我还经常在周末拜访印度同事的家人。

而最近的一个月,我直接住进了同事家。因为疫情滞留印度,我分别在合伙人和另外3个同事家里各住了一周,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饭,这在中国很难想象。

这一周我住在一位运营同事家里,他是穆斯林家庭。最初他邀请我时我很顾虑,想客气拒绝。但没想到他听到我回答之后表现得很伤心。那个时候,我突然理解了印度同事说的“家人”的含义。

我已经成为了印度餐爱好者。他们吃什么我吃什么,一样用手吃饭,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工作间隙,我会经常去印度同事家拜访,和他们的长辈聊聊天,和他们一起看本地节目,也像在印度有了个家。

niUVbeN.jpg!web

到印度同事家拜访

我们的产品自2019年12月发布后,营收数据以每个月 200% 的速度飞速增长,很快实现了营业利润 (Operation Profit) 。接下来的 1 年,我们将致力于成为印度最大的占星平台,服务 100 万占星师和 1,000 万用户。

印度是出海的“绝望之地”吗?至少我们看到的是“希望之地”。只要贴近用户,细心观察,从真实的印度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就有无限的商业机会。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志象网(ID:passagegroup) ,作者:崔怀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