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方应用商店路在何方?
source link: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Q5MjAzOQ%3D%3D&%3Bmid=2653066157&%3Bidx=1&%3Bsn=0344f7ad58687133782eb0d53ecdf73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许芸
责编 | 杨博丞
“刷机?越狱?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两个词了,手机现在一般已经不需要了吧?”26岁的方兴成诧异地说。
方兴成一开始接触刷机源于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摩托罗拉ME525。“当时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用智能手机,但是家里不给买,自己在饭店做了两个月暑假工,花2000多块钱买的。后来系统崩了,刷机刷了好几次,但最后还是坏了。”他告诉「子弹财经」。
如同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的衰落,因智能手机时代来临而兴起,为用户提供刷机、“越狱”、应用下载等功能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也正在成为历史。
2月28日,豌豆荚PC版、PP助手iOS版正式下线。在更早之前的2月17日晚,百度手机助手开发者宣布91助手和安卓市场下线。
这些曾经在数码圈人尽皆知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密集离场,再度引发业内关于“第三方应用商店是否有未来”的热议,或许它们的离去,预示着一个时代正走向终结。
作为从业者,爱酷游董事长郭鹏对行业有着清醒的认识:“第三方商店已经不具备对用户的吸引力。”
“我们看某个产品有没有未来,其实是看产品对用户的黏性,能否持续增强用户在产品内的停留时间,产品最终要通过广告变现,停留时间决定了产品的成败。”郭鹏对「子弹财经」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场者之外,仍然有应用宝、360手机助手及包括爱酷游在内的众多规模较小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在坚守。
第三方应用商店究竟有没有未来?对于局中人来说,显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他们也各自按自己的选择在行动。
掘金者
应用商店是好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媒体报道,2019年,苹果App Store销售额达到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估算利润约为150亿美元;而谷歌应用市场上的安卓用户花费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
在中国,应用商店吸引了包括互联网巨头、头部手机厂商在内的众多大玩家入场掘金。但中国应用商店发展早期,仍是小型玩家的天下。
在群雄逐鹿的手机操作系统混战中,苹果iOS和谷歌安卓脱颖而出,形成两极争霸的市场格局。 iOS、安卓进入中国初期,由于本地化不足,间接促成了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繁荣。
早期的App Store,下载应用操作繁琐,且应用售价昂贵,催生了用户“越狱”下载免费应用的需求。安卓方面,大量应用需要通过第三方渠道安装,早期安卓系统的不够完善、稳定,也使得用户需要通过刷机来维持手机流畅运行。
越狱和Root操作 (前者指苹果手机,后者指安卓系统) 是破解手机的最高权限,以进行第三方应用的安装,或进行一些原生系统无法完成的操作。
“Google对安卓的开放性实现了第三方应用市场的服务支持,Google Play无法入华也给第三方市场崛起带来了机会。”有米科技效果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张钰涓对「子弹财经」总结道。
在此背景下,豌豆荚、安智市场、应用汇及爱思助手等第三方应用商店应运而生,用户可通过这些平台下载安装免费应用,也可以完成照片、音乐和文档等资料在手机、电脑上的同步。
图 / 摄图网,基于V RF协议
互联网巨头们看到流量入口中潜藏的巨大机会,纷纷跑步进场。
百度斥巨资19亿美元收购91助手、安卓市场母公司91无线,与百度手机助手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阿里旗下有PP助手、豌豆荚、UC应用商店和淘宝手机助手等;腾讯旗下有应用宝;360旗下有360手机助手……
发展多年,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有了成熟的盈利模式。
据张钰涓观察,目前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盈利方式主要有广告和联运。其中,广告的位置主要是CPT (按时长付费) 硬广、营销活动及CPD (按天收费 )推广等;联运是提供主流的位置给到回收能力好的产品 (比如游戏) 进行推广,与CP (内容提供商) 进行内购的分成。
另外,也有第三方商店会与广告平台合作,推荐上架的应用嵌入广告进行变现,从而获得一些广告的分成。
“独裁”者
如今,属于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时代正在过去。
随着手机操作系统愈发完善、预装软件增多、云备份让存储数据变得便利、软件正版化推进、用户版权意识觉醒、软件售价下降……用户习惯正在悄然改变,他们对手机刷机、“越狱”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小。
除了用户注意力的转移,第三方应用商店还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并受到外部竞争者——手机厂商自带应用商店的冲击。
在iOS端,苹果自带的App Store处于垄断地位。在安卓端,华米OV等各大手机厂商同样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并对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屏蔽。
在钉科技评论员郭建辉看来,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购机自带,无需安装,使用方便,高效对接用户。在体验上,第三方应用商店愈发没有实际的过人之处,手机应用商店却一直在强化自身优势,扩充资源数量以及限制第三方商店权限。
张钰涓也持有相同看法,“手机厂商通过功能调整,如限制用户通过第三方渠道安装应用,导致第三方应用商店能拿到的流量越来越少。同时,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优化,也使得第三方应用商店原本提供的辅助功能变得鸡肋。”
从艾媒咨询《2018-2019中国移动应用商店市场监测报告》来看,应用商店已经是巨头们的天下,但手机厂商们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2018年,手机厂商应用商店中,苹果位居第一梯度,华米OV同属第二梯度;第三方应用商店中,360手机助手、应用宝占据第一梯度,百度旗下百度手机助手、PP助手同处第二梯度。
图 / 艾媒咨询报告
另外,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达4.72亿人。
其中,首选使用360手机助手的用户占比40.3%;其次为应用宝,占比24.4%;百度手机助手以19.5%占据第3位;阿里应用分发占据11.1%。只有4.6%用户选择其他第三方应用商店。
图 / 艾媒咨询报告
当前,智能手机发展不过十多年,市场却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依托智能手机生存的第三方应用市场,也已几经迭代,从百花齐放到巨头当道,格局剧变。
离场者
然而,曾占据市场前列的巨头也开始收缩战线。
对于91助手、安卓市场、豌豆荚PC版及PP助手iOS版的下线,业内人士并不意外。 毕竟,在它们之前,已有很多曾叱咤一时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倒下。
“第三方应用商店是一个落后的产品形态,”郭鹏对「子弹财经」直言,“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差异化,用户使用应用商店的目的非常明确,‘即下即走’,不会有产品黏性。”
张钰涓则认为,第三方应用市场的诞生,是源于早期安卓兴起的用户刚需,但这类刚需终究会被手机厂商 (硬核联盟) 盯上从而解决,手机厂商拿着第一手用户资源的优势以及硬件提供方的权威,这是第三方应用市场不可能解决的。其次,小程序与快应用的兴起,对App的业态也有冲击。
“除非有更好的转型机会,或者有强大的‘流量爸爸’进行支撑,比如应用宝有腾讯支持。否则,被下线是大势所趋。”张钰涓对「子弹财经」透露。
不过,PP助手虽然下线了iOS版、PC版,但仍然保留了Android版;豌豆荚下线了PC版,移动端也得以保留,并未彻底与应用市场切割干净。
图 / PP助手官网
郭鹏直言:“受手机技术进步、手机自带商店和微信小程序的影响,PC版商店必然被淘汰。”
在张钰涓看来,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一是在于用户通过手机软件能非常方便地进行应用下载与手机管理,PC应用场景越来越少;二是因为PP助手iOS版、豌豆荚PC版同属阿里,而阿里已经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分发渠道。
“Android版、移动端的保留,可能是为了下一步的转型做准备,比如社区,或者提供除了分发外的其他服务,保留移动端仍是保留了与用户的联系。”张钰涓说。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遵循成本效益选择,哪里有开发者与使用者,就在哪里。”郭建辉对「子弹财经」总结道。
第三方应用市场并非孤立发展,它们的下线,也会给广告投放等带来连锁反应。
张钰涓认为, (第三方应用商店的下架) 使得应用市场的管理更加集中、规范。当审核规则更规范,某些产品的提交会受限,但会提升市场内优质应用的占比。此类限制也可能同时影响到应用内的广告变现,为应用提供广告资源的第三方广告平台可能会受到挑战。
“另外,广告主会集中预算进行主流市场位置上的竞价投放。用户的注意力收拢到主流市场会提升营销价值,广告主会通过CPD (按下载收费) 、ASO (应用商店优化) 的投放方式来优化目标产品在应用市场的排名,从而吸引更多用户进行下载。”张钰涓道。
坚守者
在这个市场中,有人离场,就有人在坚守。在“BAT3” (百度、阿里、腾讯、360) 等巨头之外,第三方应用商店市场内,仍有中小型玩家坚守。而这些得以留存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们,也各自有着生存之道。
“爱酷游是通过网吧用户充电的高频场景把App从电脑端推送到用户手机端,由于取得用户的授权同意,可以最大程度抵消自带应用商店的技术屏蔽和恶意竞争。”郭鹏对「子弹财经」说。
“爱酷游应用商店服务的用户是网吧用户,这一群体主要是‘90后’大学生群体,对应用的新鲜度和流行度非常敏感。由于大学生用户喜欢打游戏、看视频和电商购物,爱酷游对接这些品类的广告主获取巨大收益。”郭鹏告诉「子弹财经」,爱酷游获取应用商店用户的成本在0.3元,每个用户每年可以贡献超过2元,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图 / 猫尾草-游戏社区
而今,也有一些第三方应用商店正在转型,提供一些软件下载之外的功能。
比如,酷安市场,早期上架了大量极客向的应用软件,积累了一批数码爱好者用户,现逐步向社区转型。再如,爱思助手、沙漏助手等苹果类第三方软件,除了提供应用商店软件外,还提供验机、刷机及购机 (二手机) 等服务。
“第三方应用商店受到的挑战是可预见的,但前期的用户红利依然存在,能否把握这一波用户红利进行转型是关键。”张钰涓向「子弹财经」表示。
张钰涓建议, 第三方应用商店可以针对用户的刚需——应用获取和手机管理进行痛点挖掘。
在应用获取方面,可针对用户的兴趣做挖掘,做“专业社区”“精品App资讯”媒体类,与开发者加深合作的“上架前试玩”等,找一些优势的资源方“抱大腿”,从而将其分发的功能属性弱化。另外,在手机管理的方向上,挖掘目前用户使用习惯的痛点,做一些小功能,可能会有一些机会。
“主打垂直社区方向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盈利趋势会逐年下降。因为分发的形态已经被颠覆,超级App和小程序更贴近用户选择。”郭鹏坦言,“落后的产品形态培养不出新颖的盈利模式。目前还在运营的第三方商店是在利用已有的存量用户基础,赚取用户的剩余价值。”
在郭鹏看来,未来大家转型会抛弃掉应用商店形态,从事更迎合用户的产品形态。他告诉「子弹财经」,目前爱酷游也推出更迎合用户的资讯、视频类应用,用更主流的平台提高变现能力。
结语
对于第三方应用商店,市场上一直不乏唱衰声音,认为其已经没有未来。
但郭建辉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第三方商店只是出现周期性波动。“品牌自家应用商店能够逐步完善,也是因为第三方客观上的‘鞭策’,如果没有了第三方,品牌应用商店未必不会回归一种‘羊群’状态,那个时候,第三方很有可能作为‘狼’回归。”他说。
“需要明确的是,用户需要的不是App本身,而是其背后对接到的服务,应用商店不妨尝试提炼应用中的‘服务’,直接实现服务与用户的连接。”郭建辉补充道。
“第三方应用商店有没有未来?”从早期小型玩家的退出一直讨论到豌豆荚们的“出走”,仍然没有统一答案。但顺应用户的需求而动,总不会错。
注:应被访者要求,方兴成为化名。
文中题图来自: 摄图网,基于V RF协议 。
今日有奖话题讨论
你刷过机、越过狱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多 多留言讨论 。
我们会在与话题相关评论里 挑选一位读者, 送出喜马拉雅热门音频课程《复旦张军的诺奖经济课》免费兑换码一个。 恭喜上期获奖读者:梁朝伟宿迁分伟 ,请及时联系小编微信(HaTe0622),以便我们发送上期奖品。
欢迎各位读者加入「子弹财经」 读者群 ,公众号后台回复“入群”, 入群即送“500份最新行研报告” ,群内每日最新优质报告分享、交流学习、拓展人脉~ 文章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END-
以子弹般的穿透力、专业性与深度性
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财经动态
全球近32万财经精英关注
©投稿合作 微信:cyzqx2013
在看点这里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