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给风口上的在线办公泼点冷水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2003/452225.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在线办公火了。

由于众所众知的公共卫生事件,叠加居家隔离的客观需要与返工开学日期的一再延后,全国大多数人都宅在家中,闭门不出。而为了在隔离期也能维系经济的正常运转,很多企业都支持员工在家里进行在线办公,以期缓解因外部冲击造成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云开工”一跃成为当下主流,而国人对于“在线办公”的关注与需求都呈井喷态势,这从百度指数搜索曲线走势中即可反映出来(见下图)。

ARjuAr7.jpg!web

而借此机会,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苏宁豆芽、华为WeLink、 字节跳动 飞书等在线办公平台均开放部分商用服务,旨在加速用户习惯的培养。

再加上办公时间地点灵活自由、节省员工通勤时间与公司运营成本、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独有的优势,以及即将全面商用的5G在技术上的保障,市场分析人士纷纷将在线办公视为下一个风口与未来的大势所趋。

可是,在线办公的前景真的有那么美好吗?恐怕,这还要打一个问号。

1

倘若追溯历史,在线办公并不是近期形势变化倒逼出来的新生事物,早在许多年前就已有之,而它曾经的名字叫做“远程办公”。

一般认为,远程办公是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弹性用工和管理方式,那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除公司以外的其他办公场所,如家中、咖啡厅等等,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远程操控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最早提出“远程办公”概念的是IBM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79年,为了缓解总部主机的拥堵问题,IBM将终端机安装到了五位员工家里,这五位员工也得以在家办公,这便是现代企业远程办公的雏形。

此后,这种新颖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受到IBM员工欢迎,公司高层也意识到了远程办公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优势,并有意鼓励,由此,远程办公大军的规模也愈发庞大。

2009年,IBM发布的一份报告声称,IBM在全球173个国家共计38.6万名员工当中,约有40%的员工没有任何实体办公场所,这为IBM节省了58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和将近20亿美元的成本。而那些被IBM收购的小公司员工,同样完全无需迁往IBM的中心办公地点上班。

值得一提的是,继IBM之后,雅虎、 百思买 等知名巨头也都纷纷推行远程办公模式,在很多员工眼里,远程办公都是他们“最珍视的特权之一”。

然而就在2013年,雅虎和百思买先后宣布放弃远程办公,恢复传统的每周40小时、 朝九晚五 的工作机制,引得舆论哗然;四年后的2017年,一向被外界视为远程办公鼻祖的IBM公司也废除了远程办公,“要么到现场办公,要么走人(Move on site, or move out)”,再度令世人大跌眼镜。

好端端的远程办公,怎么就突然执行不下去了呢?如果从企业战略层面看,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相比于每一个员工的个人舒适度与工作产出,企业往往更为关注“协同效率”,即团队有效协作、成功解决问题的速率,唯有如此才能让公司变得“更为敏捷”(IBM首席信息官Jeff Smith语)。既然是协作,那么同事之间的彼此沟通、互动与反馈就不可或缺,而能够带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场所,依然是实体办公室。反观远程办公,各个成员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似乎极可能会拖累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托马斯·艾伦曾于1977年做过一个研究:他在观察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交流模式时发现,两张办公桌距离越远,他们就越没可能交流;若两张办公桌距离超过30米,他们定期交流的可能性接近于零——该现象又被称为“艾伦曲线”(Allen Curve)。

至此可能有人会问:难道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不能改变“艾伦曲线”的走向吗?

诚然,各种即时通讯软件与云视频的成熟,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空间上的障碍,但事实上,新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位麻省理工的访问学者本·瓦贝尔曾与IBM一同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同一办公室里的员工对于一个潜在问题平均要交流38次,而不同工作场地的员工遇到问题时交流仅有8次,且越是相熟的人交流越密切。也就是说,虽然新技术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但却在不经意间降低了人们的沟通意愿。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或许在于罗振宇所讲的“1/8秒延时”,即只要通过互联网、无线电波等手段进行交流沟通,就必然有延时存在;而人类精细的体验、精细的人性贴近在延时存在的时候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在重要的沟通协作中,如果不能线下直接面对面,抑或是不能身临其境,那么延时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沟通、协作与体验,进而让合作打折扣——毕竟,只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才最为真实可信,就像我们从电视上看过各地的风景名胜,却依然热爱旅游一样。

不仅如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动绝不仅限于语言一项。美国评论人Jerry Useem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波音727的狭小驾驶舱里只能容纳三名机组人员,这虽然算不上好的工作环境,但三个人之间无需说太多话即可迅速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只因肢体语言起到了作用,几个手势、几个很短的词就能彼此心领神会,而完成整个任务只需24秒;要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来沟通,至少也得需要几十条信息才能搞定。

所以,基于企业对于员工协同效率的重视,线下办公恐怕很难被在线远程办公彻底取代。

2

再有就是,并非每个行业都适合在线远程办公。

一般来说,远程办公考验的是人们的脑力而非体力,即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聪明才智,即便没有其他人在旁边指导,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而那些需要多人协作、反复试验、操作大型精密仪器与机械设备的工作内容,以及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岗位,显然更多是要在传统的集体办公模式下进行。

从这个角度看,即便不久的将来,在线远程办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普及,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也几乎注定与之无缘。

经过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四大类适合远程办公的岗位:

(1)IT、互联网类

根据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远程办公人员的行业分布中,IT从业者占比最大,前文提到的IBM、雅虎等都是知名的IT巨头;此外,互联网行业的各项业务很多都在线上开展,这也给从业者远程办公提供了天然便利。

(2)咨询、行研、翻译、会计、文娱设计、文案人员

这些岗位具有典型的脑力劳动属性,对于个人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对于从业者来说,只要有网络和电脑就可以进行工作。

(3)在线教育、在线问诊

在线教育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不受空间限制,无需现场授课,在家中就可以完成相关课程的录制;在线问诊也具有相似特点。

(4)记者、销售类

这一类从业者的工作特征在于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外面跑新闻跑客户,而公司留不留工位对他们而言,意义似乎不是很大。

另外,不适合远程居家办公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行业:

(1)制造业:包括各类生产、运营、质量品管等,很多都需要彼此协作完成;

(2)建筑装潢行业:包括各类施工人员,从业者多为体力劳动者,需要事必躬亲,方可推进工作;

(3)消费服务业:包括银行柜台、餐饮服务员、导游、个体摊贩、酒店服务员、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美容保健、运动健身、家政保洁、月嫂、物流岗位、外卖快递行业岗位、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4S店服务人员、维修保养工等等,从业者需要直面消费者并为之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工作显然不太适合在线上完成。

同样地,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在线远程办公。

关于远程办公究竟能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支持者们认为,与坐在工位上相比,在家里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更为灵活地进行工作安排,比如,一些“夜猫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工作效率较高,那么他们白天的时间便可用在休息和其他事情上。

携程网创始人、人口学者梁建章与美国 斯坦福大学 商学院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课题似乎更具说服力:他们以携程旅行网呼叫中心的部分员工为样本,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在家里工作,另一组则在办公室里工作。结果表明,在家工作的人效率更高,休息次数更少,比另一组的效率高出13%。这一结果也被不少支持远程办公的人视为有力论据。

然而客观地讲,在家可以灵活地安排工作只是理想状态,梁建章等人的研究更多体现的是携程网个案,不能代表所有远程办公者。事实上,经历了近期居家办公的人们,大多会有这样的感受:干扰因素太多,自己很难集中精力去完成工作,一会儿下楼取个快递,一会儿准备洗菜做饭,一会儿又忍不住刷刷朋友圈看看八卦……而所谓的“在家办公比上班还累”,很大程度上在于效率下降而导致的工作时间延长。

平心而论,远程办公虽然诱人,但并不适合那些自律性较差与活泼好动的人,若是长期处于一种低效的工作状态,非但不利于公司效益提升,还会掣肘自己的职业发展。所以,对于在线办公的前景,我们还真不能盲目乐观。

3

话说回来,需求的井喷、技术的成熟与广大民众意识的觉醒,的确给在线(远程)办公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至于未来,我想大概率将会是公司坐班依然占据主导,而在线办公更多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于所有人而言,线下集体办公与在线远程办公相结合的剧情或将成为常态,而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员工所采用的办公形式也将更为灵活。不过,要如何按部就班地稳步推进在线办公,并平衡好“自由”与“效率”的关系,将是对所有企业管理者智慧的考验。

不过在我看来,近期在线办公的爆火,还释放了另一个积极的信号。

表面上看,在线办公似乎仅仅是将线下办公搬到了线上,但要知道,在线办公实现的前提是要拥有强大的IT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互相沟通联系,以及对企业关键应用和数据的访问,全部都要依赖于网络通道,对数据安全性、应用稳定性、系统可操作性都要求甚高,此时,在线办公的客观需求便会倒逼企业去打造IT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

从这个角度看,按下“快进键”的不止是在线办公,还有无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而后者可能比前者意义更加深远。

特别提示:读者可在“苏宁财富资讯”公众号后台回复“抗疫中小企业政策汇总”,获取“全国各级政府针对疫情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汇编”。读完本文如有收获,请点下“在看”鼓励作者,谢谢~


Recommend

  • 28

    “中国AI不可能弯道超越美国”

  • 50

    虽然任正非已经规定,不让再提超越苹果和三星,称“提一次就罚100块钱”,但余承东曾经说过的话却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时间拨回2016年2月21日,根据当时《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MateBook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华为有信心在三年内...

  • 42
    • www.jisilu.cn 6 years ago
    • Cache

    冬天洗冷水澡好吗

    冬天洗冷水澡好吗 - 以前二三十岁年轻时,多少年都不去医院。偶尔有点小感冒挺挺过一阵就好了。最近几年感觉免疫力有点下降了,冬天出去带着帽子经常回来还会感觉头疼。看报道说冬天洗冷水澡对提升免疫力有好处,说喜欢冬泳的从不感冒。我最近洗了几次冷水澡,感觉...

  • 24
    • 新浪科技 tech.sina.com.cn 5 years ago
    • Cache

    谁浇了李彦宏一瓶冷水?

    作者:敲敲格李彦宏被当头浇了一瓶冷水。7月3日,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百度第三年举办AI开发者大会。进行到第三年,今年整场大会的串场主持人都变成了小度。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任CEO李彦宏首先发表演讲。在演讲开

  • 33
    • 新浪科技 tech.sina.com.cn 5 years ago
    • Cache

    给华为鸿蒙系统泼点冷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老湿现在的华为是不能被批评的,只要批评了就是不爱国、不盼着国产科技公司好、就是谷狗果粉崇洋媚外。我相信各位的朋友圈、订阅号以及各类新闻推送,也都已经被国产之光‘鸿蒙’填满了。显然,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疯癫,选择性的忽视了华

  • 6

    ​泼点冷水:NFT也许是个即将爆开的泡沫medium2021-03-11热度: 12987最近的 NFT 热潮,更多是由投机者推动,而不是真正的支持者。

  • 7

    观点:给比特币 ETF 泼点冷水,它对市场影响有限 PANews 原创 2021-10-16 01:26 热度 92391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

  • 6
    • www.huxiu.com 3 years ago
    • Cache

    给特斯拉柏林工厂泼点冷水

    给特斯拉柏林工厂泼点冷水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7

    给火热的预制菜赛道泼点冷水联商网·2023-05-17 08:15市场空间很大,道路很难,收效还不知道。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家庭小...

  • 3

    “演唱会经济”爆火之际,给中国文旅产业泼点冷水迈点·2023-05-21 01:20演唱会拿走了景区的“蛋糕”,而中国文旅产业也救不了中国经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