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疫情就像龙卷风,万物皆可成风口?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36540.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imMf2Z.jpg!web

疫情袭来,有些行业开始归零,有些行业却又绝处逢生。

2月6日,原本仅有200多粉丝的街声StreetVioce在B站上办了3场线上LIVE,直播峰值时,在线观看人数达到20万。几日后,夜店品牌ONE THIRD也在抖音上做了一场直播,当晚9点开播后仅10分钟,直播间在线人数超过1万,至凌晨2点,直播间累计在线人数超过121.3万人,共赚了193.16万元的打赏。

一时间,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纷纷发起“云蹦迪”活动,B站还联合音乐圈的流量音乐人趁机弄起了“云现场"表演。原本一场线下娱乐业的自救活动,经此一闹,似乎变成了竞相追逐的“风口”。

疫情之下、百无聊赖,在线买房、购车、看书、蹦迪等活动层出不穷,俨然为消沉落寞的线下门店注入了一股活力,但疫情过后,这股风还能继续吹起来吗?

假如疫情过后…

简单来讲,云蹦迪、云看房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线上化试水,无非是疫情之下所有业务受挫企业的集体自救行为。尤其是线下实体娱乐场所因疫情被迫暂停营业后,给许多中小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转型线上反而获得了意外之喜。

不过疫情终究会过去,届时热闹退散,这场被逼无奈的线上“自救”是否就戛然而止了呢?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以云蹦迪为例,从2月8日开始,云蹦迪真正开始在抖音爆火,参与“SOLO模式”云蹦迪的Club,从最早的5个增加至17个,知名DJ也涨至12人。快手也同样邀请了各一二线城市的多个头部夜店和厂牌入驻,就连看似与“云蹦迪”并不契合的淘宝直播,都在2月14日晚办起了“不见面音乐会”。

这些平台之所以一股脑地涌入云蹦迪的热潮,不仅仅是为了抓住我们足不出户带来的流量高峰,他们同样也嗅到了线下娱乐转型线上的内容红利。 即便疫情过后用户一哄而散,这种颇为新颖的娱乐形式再加上已经获得的头部音乐人、夜店、厂牌资源,在B站、抖音等平台的推波助澜下,不失为破除内容同质化的新路子。

muA7Jf2.jpg!web

再比如实体书店,一面搞直播,一面组社群,尽管无法弥补春节期间门店的亏损,可已经构建起来的社群氛围或通过直播覆盖的粉丝,于书店塑造品牌形象、恢复业务百利而无一害,未来或许还会成为书店收入多元化的一个起点。

书萌创始人孙谦表示,“书店不是杂货店,但书店的收入来源一定要多元化”,她坚持“书店可以做的是内容”。

透过内容平台的举动亦或线下门店店主的态度,我们可以预测这些新颖的线上活动很有可能会在疫情之后常规化。

而且理论上讲,由海量的线下零售门店自主经营,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直达消费者,一方面流量是去中心化的,另一方面履约也是去中心化的,这恰好迎合了如今零售的“去中心化”浪潮,无疑给当前大规模的线上化转型带来新的商业想象力。毕竟有了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的熏陶,以及疫情刺激下门店的积极试水,用户的接受度大大提升。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风口形成的前提是这种尝试需要构建起可行的商业模式,而目前线上化尝试仅限于企业自救。

两大难题:转化和利润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商业尝试其实一直未间断过,如今受疫情刺激又出现了这么大规模的线上转移,这无疑将各行各业的线上化进程提速了。但理性来看,“无聊经济”催生的火热概念要想衍生出成熟的商业模式,还存在致命性硬伤。

其一,线上流量的转化及转化的价值不如预期。

因疫情限制出行,一些由房产开发商和房产电商平台开发的“线上售楼处”匆匆上线,置业顾问们纷纷变身主播,激情洋溢地介绍起房产地理区域、户型、风格和品质。但实际上看热闹的人更多,真正要买房的人少。

一位房产销售举办了一场卖房直播的例子,观看人数达到8万,互动人数984人,75人领取一万元购房代金券,添加置业顾问的客户仅有8人,最终仅销售1套大平层。对于实地体验颇为关键的房地产来讲,长远预期,无论何种形式的线上化也只不过是一种收效甚微的营销手段。

抛开疫情的特殊时期,同样尴尬的还有云蹦迪、云K歌等线下娱乐场所的线上服务。一方面,抖音、B站的直播活动固然能为夜店、KTV扩大宣传,可线上流量未必能转化为进店消费。另一方面,一场直播所得的打赏极为不稳定,多则百万,少则数万,而且这部分线上收入都未必能覆盖他们直播或者是线下门店的成本。

不过与线下娱乐服务相比,像书店、衣服店、菜场等实体零售,因为高频的属性,其获得的线上流量反而更容易实现转化。这也意味着对于中小型体量的零售商来讲,利用线上渠道抓住消费碎片化的机遇,将有机会建立自有的用户群体,从而削弱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

其二,线上运营的利润空间普遍低于线下,一旦脱离疫情期,原先尝到的些许“甜头”还不足以动摇扎根线下的实体店。

uQnMFfF.jpg!web

一位在珠宝玉石行业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的从业人员表示,直播卖货的越来越多,是这个圈子里这么多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可“看着热闹,利润其实很低”。很多直播间的商品都是零利润,纯为攒人气,扣除给导购的返点、人员工资、物流等等成本,平均下来利润率只有10%左右。

书店也是如此,鹿森书店品牌运营负责人杨志民坦言,眼下线上活动只能维持书店影响力,还难以带来实质性的收入。

所以说,总的来讲,即便线上化蕴藏了商业空间,当前也只能观望。

难逃沦为营销狂欢

受流量转化和利润空间的限制,云蹦迪相关概念的爆火充其量只是线上化的一场预热,它究竟能带来多少切实的利益还很难说。但是如果作为一场营销活动,其价值已经充分展现。

2月3日,书店品牌钟书阁官方发布消息称进行首次直播公测。其中,芮欧店的直播效果最佳:直播开始时,观看人数约300人,4小时后,直播人数达8769人,评论超过1万条。再比如连锁餐饮品牌兜约,依赖“直播+社交”力量的凸显,来自写字楼的团餐订单量开始出现且慢慢增多,每日单店团餐大概有100份左右。

不过这些数据的增长必然有疫情的特殊因素在,如果脱离这一背景,云蹦迪、云K歌等线上活动是否还能继续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创造营销价值呢?

一位从业者分析,“云蹦迪”这类型的演出更类似于背景音乐,用户很难在隔着屏幕的状态下,获得蹦迪的仪式感和狂欢感,他认为,跟被验证过的直播形式相比,云蹦迪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如果仅从营销角度来看,考虑到B站、抖音都开始主动扶持,对于一些知名度不足的线下门店,这未尝不是一个推广的机会。

更何况,与娱乐场所线上线下体验差距较大不同,书店展开线上活动,反而是对门店消费的补充,有很多读者愿意在社群里交流。如今通过直播或短视频平台,让书店找到新的读者,也是扩大社群力量、增强活跃度的有效手段。

其实,纵观疫情之下“宅经济”掀起的线上狂欢,庞大流量带来的数字固然光鲜亮丽,但终究还是企业被逼无奈的自救,而诸如B站、抖音、淘宝直播等平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1月23日至2月5日,B站带有“无聊”标签的视频播放量迎来爆发性增长,双周环比涨幅高达306.%,描写“室内”活动相关的视频涨幅90%;近半个月,淘宝直播上新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翻番,开播场次也比去年多了110%,连腾讯看点直播的活跃度也得以提升。

所以,无论是出于扶持中小企业或门店,还是提升平台本身用户活跃的目的,疫情期间及之后的经济恢复时间内,平台必然愿意推动线下门店转移线上化的趋势,这也是属于他们的营销红利。如钟书阁闵行店店长谢宁所言,“我们想做一个蓄水池,提高读者粘度,寄希望于书店长长久久的未来”。

2003年非典加速了电商的普及,而这次疫情掀起的线上化变革,比十多年前更具规模化和多样化,消费零售已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短时间的自救“主旋律”中,这也是中小企业不可或缺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