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数据中的野味:谁最偏爱蝙蝠们?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755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J7vY3R.jpg!web

本文来自公众号: 一夫当观(ID:ifseetw) ,作者:付一夫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研究员

此刻,一定会有不少人后悔当初吃了那些野味。

肺炎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当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很大可能是竹鼠、獾一类的野生动物时,举国上下哗然一片。感慨此次疫情与17年前的非典如出一辙的同时, 沉寂已久的野味问题又再度公之于众,并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绝非所有的食物都适合人类。事实上,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几千几万年的反复筛选与淘汰,早已留下了一份包括鸡、鸭、鱼、牛、羊、猪等动物在内的宝贵食谱,这些也正是最适合后来人吃的食材。

然而,总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人,出于猎奇、虚荣等心理和“滋补养生”的意愿而盯上了野生动物,从蛇、果子狸、鳄鱼到野猪、穿山甲、猫头鹰,甭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水里游的、土里钻的,统统都想吃进肚子里——纵然这些野味携带一身致命病毒,哪怕营养价值和口感并不占优,但那些盯上它们的人依然我行我素,而“病从口入”的四字箴言,也被悉数抛诸脑后。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断扩散,对于野味问题的声讨之势也在水涨船高。可是SARS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若想真正让野味问题得到解决,光靠呼吁抵制断然是不够的,还有很多谜题需要破解。比如,究竟是哪些地方的哪些人更“钟情”于野味?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更加了解国内野味市场的模样,进而有的放矢地将应对措施落到实处。

这也是本文想要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一、大数据下的野味市场画像

有道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想要描绘出我国野味市场的样貌,一番调研自然是不可缺少。

不过,并非只有挨家挨户实地走访才算得上是调研。眼下已是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身处的世界早已被网络上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息所充斥,基于各种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与电商平台,广大用户不仅能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还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所思所想的痕迹都以数据的形式留在了上面。

而这也使得人们渐渐具备了物理和数据的双重属性,想要认识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可能完全不必“面基”,只需读懂大数据平台所反映出的信息即可达到目的。就像流行于互联网圈的那句老话所言:

“很多互联网平台,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

沿着这一思路,我们不妨借助百度搜索大数据平台来对各地的野味现象做个探究。

根据百度指数“野味”的近30天“需求图谱”选项显示,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穿山甲、麂子等动物排名靠前;从“人群画像”选项中又可以看到,对野味关注程度最高的省份TOP10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四川、河南、北京、福建和上海,而城市TOP10则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杭州、武汉、重庆、天津和青岛。这些结果与人们一贯的认知也大体吻合。

AZbAryQ.jpg!web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近30天刚好是武汉肺炎从发现病例到大面积蔓延的关键时间段,其间人们对于野味的关注,也多半是受疫情发展态势所影响,不能充分佐证各地居民对于野味的“钟情”。

因此,我们将时间范围调整至2019年12月以前,如此便可剔除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

为了能清晰直观地呈现结论,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1)到底是不是一直有人在吃野味?

在有数据记录的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受禽流感等事件影响,“野味”的百度搜索指数出现过几次脉冲,不过总体上一直处于不低的水平,日均搜索次数也相对较高。另外,“野味的做法”和“野味馆”的百度搜索指数同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这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尽管经历了2003年非典的风波,可依然有不少人对于“吃野味”这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2yM7NnJ.jpg!web

NVfiyuz.jpg!web

(2)不同省份都“中意”什么野味?

考虑到“野味”一词过于笼统,不能直接反映动物种类,我们可以通过更多关键词的搜索来发现问题。数据表明,2013年7月~2019年12月,比较受追捧的五类野味分别为蝙蝠、果子狸、竹鼠、穿山甲和麂子,对它们热情最高的十个省市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北京、河南、河北、四川、上海和福建。

不同省市的人,偏好也有所差异。例如,广东关注度最高的是穿山甲和竹鼠,其次是果子狸和蝙蝠;江苏、山东、北京、河南与河北关注度较高的是穿山甲和蝙蝠;浙江和上海对于穿山甲、竹鼠和蝙蝠较为关注;而四川和福建则格外关注竹鼠和穿山甲。

BZZNnmi.jpg!web

(3)哪些城市的人最爱吃野味?

基于对“野味的做法”、“野味大全”和“野味批发”三个关键词的搜索可以看到,2013年7月~2019年12月,最关注这些话题的10个城市分别为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北京、广州、杭州、深圳、上海与合肥,而这些城市也可视为“最爱吃野味”的典型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野味的做法”一词,关注度最高的五个城市均不在广东省,大概颠覆了不少人对于广东这个著名野味大省的印象;而此次疫情的中心城市武汉高居第三,更是耐人寻味。

FJzUzmB.jpg!web

针对武汉做进一步考察,可以看到的是,前文五类野味的百度指数曲线走势皆不“太平”,其中穿山甲出现过10次以上的搜索高峰,而竹鼠、果子狸、蝙蝠和麂子同样经历过几次热度高涨,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武汉居民钟情于野味”的结论。

BjuyqqV.jpg!web

至此,我国野味市场的大致轮廓便勾勒完毕。

二、搜索大数据的价值日渐凸显

基于上述种种,我们除了看到国内野味市场的模样之外,还应该看到大数据与搜索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先来讲一个故事:

25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来到埃及,有人请教他如何能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在当时,还没有人能回答这一问题。泰勒斯思考后说道:“你站在金字塔前面,随时测量阳光下你影子长度的变化,当影子的长度和你的身高一样时,你立刻去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长度,那就是它的高度。”

今天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正比例关系,但在当时却是一道极为高深的数学题。

同样的道理,前文的整个分析过程看似简单,但若放到2003年的非典时期,这绝对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势必要对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通过发放问卷、采集信息、整理数据、抽样估计等一系列分析手段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必要时甚至还要采用构建数理模型的方法,不仅过程繁琐复杂,而且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其结果也未必会完全贴近现实。

今时不同往日。17年后的今天,大数据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与解决商业难题的基本范式。由于互联网的成熟,经济统计不再是数据指标的唯一来源,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搜索数据、社交媒体数据、在线新闻、交易支付数据以及快递服务数据等等,都可用于分析。

同时,数据指标的生成也不再完全依赖传统的抽样调查和经济普查,各个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平台上,都可以实时生成不同的数据指标,而这些庞大的数据体量,恰恰就是现实的直接反映。

诚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所概括的大数据“4V”特征—— Volume (大量) 、Velocity (高速) 、Variety (多样) 、Value (价值)

搜索大数据,更是开创了大数据分析在实战中的先河。在美国,有Google开发的谷歌趋势 (Google Trends) 数据产品,在中国,则是以百度等为代表的搜索大数据平台在起作用——前文的野味市场分析,便是得益于此。

究其原因,作为一个便民的工具,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使用,完全是用户主动发起的需求,其本身就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数亿网民的每一次搜索行为,都是一次数据行为或者数据样本的贡献过程,而数十亿次搜索带来的数据沉淀,充分体现出“Volume (大量) ”、“Variety (多样) ”的特点。

就像此次肺炎疫情引发人们对于“野味”的关注,促使大量用户涌向信息平台,通过搜索工具来满足自己对信息和知识的诉求,同时也留下了相应的数据信息,这一短期、高密集的大量的用户行为,以及数据的即时生成与信息的聚合,表现为“Velocity (高速) ”。最后,通过搜索大数据来探求用户“钟情”度的趋势并得出结论,体现“Value (价值) ”。

这是搜索大数据对“4V”特征的极佳诠释,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三、除了分析当下,还能预判未来

更进一步讲,搜索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仅是分析当下,更在于预判未来。

典型案例便是2008年,Google公司在美国启动了“谷歌流感趋势 (GFT) ”项目,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和美国CDC (疾控中心) 在2003~2008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并采用特殊的数学模型分析处理后,得到了与官方数据吻合度高达97%的预测结果。

更令人称奇的是,Google成功预测了2009年H1N1流感病毒在全美范围的传播,不仅早于美国CDC的报告,甚至还具体到了特定的地区和州,为公共卫生机构提供了有效及时的数据信息。

由于种种原因,Google后来的预测并不是每次都能做到百分百精确,可是仍然让世人看到了搜索大数据的魅力,并为众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心态来复盘此次疫情,那么武汉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早就被大数据预判到了呢?

我们来回顾前面的一张图:根据百度指数搜索结果,2013年7月~2019年12月,在全国约300个直辖市和地级市当中,武汉对于关键词“野味的做法”的关注度竟高居第三,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居民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已长期热衷于吃野味了。

FJzUzmB.jpg!web

然而,野味完全不同于人们日常食用的家禽、家畜等肉类产品,它们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后才投放至市场的;而“来路不明”的野味,却总是潜藏着种种危机,尤其是携带着诸多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毒。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动物疾病专家华育平介绍,灵长类、啮齿类、兔形目、有蹄类、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包括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炭疽、甲肝等;河南农业大学教授、B病毒专家田克恭也指出,我国的猕猴有10%~60%都携带B病毒,这样的猴把人挠上一下、甚至只是吐上一口,都有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脑感染的几率则更大。

“钟情”于吃野味的武汉,实际上正是长期处于感染病毒的“高危预警”状态。

我想,此刻除了援助武汉之外,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因为搜索大数据已经暗示我们, 长期处于“高危预警”状态的城市,可能还有很多个。

四、尾声

所幸的是,一些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

除了“野味”之外,肺炎疫情引发大众广泛关注的话题还有“保护野生动物”。从百度指数中“保护野生动物”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出,自1月20日起,曲线走势开始显著上升,不仅一再创下近半年来的新高,而且并没有显露出下滑迹象;分省来看,最近30天内对“保护野生动物”最为关注的省份,前八名分别为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浙江、河南、北京和四川,而这八个省份,恰恰又都位列于此前“对各种野味热情最高的10个省份”这一阵营里。

2YnMruM.jpg!web

B7VRjme.jpg!web

根据前谷歌大数据科学家赛斯·斯蒂芬斯-大卫德维茨的研究结果,人类行为的网络数据,包括搜索引擎、购物网站、社交媒体甚至黄色网站的相关数据,都能透露出大众的真实想法,因为在具体调查与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觉得尴尬而隐瞒事实,而当网民们毫无戒备、独自一人在电脑前打开搜索引擎时,更容易敞开心扉,进而将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感受留在网络上。

按此逻辑,百度指数搜索结果,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人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觉醒以及观念的转变——尤其是那些曾经热衷于吃野味的地区。

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拒绝野味的意义,不仅在于你我他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更在于为保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的和谐尽一份力。要知道,人类与动植物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的有机整体,任何生物之间都有着物质变换和能量转化的链索关系。若是因人类的“管不住嘴”与利益熏心而导致野生动物走向濒危甚至灭绝,那么一旦“生态链”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诚如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之子梁从诫先生的告诫: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犹如一张大网,每个物种都是网上的一道经纬,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使这个大网上出现孔洞,任何一个孔洞对人类来说都是绝对危险的。”

相信这绝不是我们任何人希望看到的景象。

眼下又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契机,我们真的不应该再次错过它。

本文来自公众号: 一夫当观(ID:ifseetw) ,作者:付一夫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研究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