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19最后一天:同样是VC,有人早已放假,有人还要加班看项目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1912/450064.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9就这么结束了。

复盘前三个季度工作的时候,发现今年平均每周上会的项目只有去年的一半 。” 经纬创投 创始管理 合伙人 徐传陞一语,道出了今年VC/PE圈投资市场的冷清。

这并非个例。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也坦言,“今年我们提高了筛选项目的标准,不论从投资金额还是数量上,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

还有机会出手,就已是一种幸福。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约7300亿元,同比下降29.5%;投资案例数约7800起,同比下降18.7%。

殊不知,更多的小机构仍在募资阶段挣扎。而没事可做的投资经理们,要么等着被裁,要么主动离职。

2019年的最后一天,投资界联系了多家VC/PE机构的投资人。有的人已经离职一周了,笑言再过几天就回老家过年;有的人赶早上6点飞机去外地参加路演大赛找项目;也有的人今天准备赶往被投企业参加年终总结会,顺便跨年.....小小 创投圈 ,众生百态。

钱去哪了?

2019年度十大融资事件出炉

回顾2019年,创业公司因融不到资而倒闭的消息接踵而至。而另一面,各个行业的明星企业却获得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巨额融资。根据公开信息,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整理了2019年融资金额最大的前10笔,一窥这一年创投圈冷热。

FNBRfyR.jpg!web

年度融资之最:快手30亿美金天价融资

2019年尾声之际,传来了快手即将完成F轮融资的消息,这轮融资的总金额高达30亿美元,快手的投后估值也随之再度上涨至28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腾讯出资20亿美元领投,此外, 博裕资本云锋基金淡马锡红杉资本 中国基金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腾讯自从2017年3月完成了对快手3.5亿美元的独投后,在快手此后的每轮融资中持续押注。快手本次F轮融资后腾讯更是投后持股比例接近20%,继续稳坐快手第一大机构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的本轮融资中出现了云锋基金的身影。此前百度也曾参与过快手融资,换言之,快手的投资方中BAT势力齐聚,堪称创投圈罕见一幕。

被忽视的趋势:巨头“二代”崛起

在中国有一个显著标签的群体叫做“富二代”,而在创业公司中也有一个庞大的“二代”群体——这些公司脱胎于圈内的巨头,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起点就已经是绝大多数创业公司一生也难以达到的终点。

2月28日,瓜子二手车、毛豆新车网母公司车好多集团正式宣布,已完成15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愿景基金。据悉,车好多集团此次投后估值超90亿美元。

5月10日,在京东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京东集团宣布正式成立京东健康子集团。京东与 中信产业基金中金资本霸菱亚洲 等投资者就京东健康的A轮优先股融资达成最终协议,融资额预计超10亿美元。

6月5日,京东宣布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拍拍”将与数码回收平台“ 爱回收 ”进行战略合并。同时,京东领投爱回收新一轮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老股东天图投资与晨兴资本、 老虎基金 、启承资本、清新资本相继参与跟投。

长租公寓:融资大战持续

3月1日蛋壳公寓宣布完成5亿美元C轮融资,由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 蚂蚁金服 联合领投, 春华资本 跟投,CMC资本、 高榕资本 、愉悦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后,蛋壳公寓的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

此外,链家的升级版平台贝壳找房,也于3月25日宣布启动D轮融资,战略投资方腾讯领投8亿美元。《贝壳找房专项股权基金》显示,贝壳找房D轮规模超过12亿美元。其中,腾讯领投8亿美元,其他投资方还包括 基汇资本高瓴资本 、源码投资、 碧桂园 、新天域、 华兴资本 、海峡资本等。D轮融资后,贝壳找房最新估值超过百亿美金。

6月15日,有报道称,长租公寓品牌自如正在进行的B轮融资接近尾声,已募集约5亿美元。本轮由 泛大西洋资本 领投,腾讯、红杉资本、 天图资本 等跟投。据悉,本轮融资前,自如估值已达约45亿美元。

AI:两笔融资超13亿美元

AI明星企业仍然吸金无数,融资额一轮高过一轮,估值更是水涨船高。尽管不止一个大佬明确指出,AI企业存在“估值偏高、存在泡沫”的现状,但依然抵挡不住投资的热情。毕竟,谁也不想因为畏惧风险而错失一个时代。

2月27日, 地平线 机器宣布已完成6亿美金左右的投资,估值达30亿美金,成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本轮融资由由 SK中国 、SK Hynix以及数家中国一线汽车集团(与旗下基金)联合领投,跟投方包括中国 泛海控股 集团旗下 泛海投资 、民银资本、中信里昂旗下CSOBOR基金和海松资本等。此外,本轮融资还获得了包括晨兴资本、高瓴资本、云晖资本和 线性资本 等原有股东加持。

5月8日,号称AI四小龙之一的 旷视科技 宣布完成D轮第二阶段股权融资,D轮总融资额达约7.5亿美元。参与此轮融资的均为全球性的著名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包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BOCGI)、阿布扎比投资 (ADIA) 旗下全资子公司、 麦格理 集团以及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

To B:爆发期将至?

To B融资事件,终于挤进了年度前十。

这一年,To B备受关注,成为了不少投资机构新战线。5月27日,中国最大的定制化超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秦淮数据,宣布获得 贝恩资本 5.7亿美元投资,同时,这也是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历史上单笔最大融资额。

当资本疯狂涌入To B行业,相关企业大举扩张,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而实际上,大多数公司其实很难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2019年的企业死亡名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截至目前,336家倒闭的企业中,企业服务相关公司有31家,在关闭公司最多的行业中,排名第四 。

年度投资全景:

总额下降30%,这几个赛道缩水到脚脖子

这一年,你融到资了吗?

在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前1%的企业融资金额占整个市场投资总量的48%。到了2019年, “一九效应”进一步加剧,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面对的现实远比数据看上去更加残酷。

还有机会出手,就已是一种幸福。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9年前11个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约7300亿元,同比下降29.5%;投资案例数约7800起,同比下降18.7%。钱少了,出手次数少了,创投机构更珍惜手中所剩的“子弹”。

aMvEji6.jpg!web

出手少了,VC/PE机构都在忙什么呢?一位北京VC机构的朋友道出真相:“整个上半年,我们都在忙着募资了,团队本来就不大,大家应付LP尽调访谈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看项目。”数据显示,2019年前五个月VC/PE投资2000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54%;投资案例个数为241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确确实实的腰斩。

FreANjU.jpg!web

从行业上来看,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最戏剧的是,不少热门赛道从追捧的“风口”成了避之不及的“坑”。清科数据显示,不管从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来看,金融、娱乐传媒、教育培训这些曾经的明星赛道在2019年都大幅缩水。

其中,缩水最严重的金融行业,2019年投资金额相比2018年减少85.5%。这并非夸张,殊不知这一年互联网金融退场潮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阴霾。

自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成为风口,P2P被树立为典型,迎来了高光时刻。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彻底爆发。一些先入局的玩家早已纷纷上市,给其背后的VC/PE们带来一场互金盛宴。

然而,行业急剧爆发后,乱象丛生,甚至一些庞氏骗局披着P2P网络借贷的外衣大行其道。一波又一波爆雷潮过后,监管层面的铡刀已经落下,P2P渐渐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

娱乐传媒行业也渐渐没有了声音。仅影视行业,就已尸骨累累。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今年中国影视公司关闭和注销的多达1884家。

据统计,今年横店开机率较去年下滑近45%。无奈之下,横店影视城放了大招,“横店影视城旗下所有摄影棚,将向电影及现代、当代、科幻题材类型的电视剧组免费开放”。意图用金钱攻势抵御影视寒冬。

影视寒冬让VC/PE热情褪去。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9前11个月,娱乐传媒行业投资总额约85.11亿,同比下降78.7%;投资案例数量约277起,同比下降56.3%,降幅之大令人咋舌。

事实上,许多文娱投资人已经不看影视了,“很多行内的投资人转去投科技、投教育。”

更没想到的是,曾经被视为“抗周期”的教育培训行业,也落寞了。据投资界统计,2019年倒闭的教育品牌多达20余家。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被称为“英语培训四巨头”之一的韦博英语。

这只是教育行业倒闭潮的一缕缩影。教育贷问题、盲目快速扩张、获客成本高等牢牢钳制着这个行业,当大量投入的流量无法转化成功,公司资金链应声断裂。

VC开始望而却步。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前11月教育培训行业投资金额同比下降47.2%,投融资缩水近一半。“从2018年年底开始,市场变得更谨慎,投资人的决策周期会更长。” 创新工场 合伙人张丽君说。

大机构放缓,小机构停摆

“还有机会出手,就已是一种幸福”

“今年这个市场亏钱损失惨重的就两种人,一种是自己去造风口,然后砸重钱,最后砸不出来,损失惨重。另一种是独角兽上市,IPO之后跌了很多,都是上亿美元的亏损,亏得不说话了。”

正如 清科集团 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所说,吃过太多亏的投资人,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小心翼翼。

即便是“子弹”充足的机构,也越发谨慎。数据显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IDG资本、达晨等头部机构在2019年的投资数量都有所下降。对此,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坦言,“今年我们提高了筛选项目的标准,不论从投资金额还是数量上,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

出手减少,不只是因为 好项目 变少了,还有考虑退出表现的因素。肖冰判断,未来实行注册制以后,A股估值体系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前密集型的投资标准可能不太适应了,“即便是项目能上市,也很有可能不赚钱或者回报率比较低”。

对于手里的有钱的机构来说,投资停摆要背负着来自LP的巨大压力。一家今年刚刚完成新基金募集的机构合伙人直言不讳:“募不到钱急,好不容易募到钱了投不出去更急,这就是我目前的状况。”

当然,市场上更多的是没钱的“玩家”,今年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募资上,甚至投资团队一年都没有开过张。最近一位母基金合伙人见到了生涯中最惊讶的一幕:一家年轻的VC机构,把所有的投资经理都辞退了,剩下合伙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募资上,“为了节约成本,等募资差不多敲定了,再招几个人找项目”。

而没事可做的投资经理们,要么等着被裁,要么主动离职。一位创投媒体记者感慨,“今年忽然发现,之前采访过的投资人朋友们,有的去做FA,也有去做公司高管,甚至还有人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卖起了保险。”

创投圈这一年,不胜唏嘘,期待2020年能如愿一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