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潜行15年,从VCD到MP3再到手机总能跻身前三,这家公司做对了什么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9-12-13-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AbYR36.jpg!web

谈到 OPPO,你会想到什么?是铺天盖地的小鲜肉广告牌,还是无孔不入的线下门店,亦或是下沉三四线城市的渠道战略,或是成功俘获女性用户的拍照美颜和外观设计。

如果这些营销、市场、产品层面的单点特质还不足以构成 OPPO 的内核那么谁能解释 OPPO 从「厂妹机」逆袭成为全国前三的关键?

无论是早先做 VCD/DVD,继而做 MP3/MP4,还是现在做手机,OPPO 皆非最早入局者,却最终总能跻身前三。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但连续成功就肯定有其方法论,才能一以贯之。

在前后两年里我近距离接触过这家公司后,得出的关键词是「技术」和「本分」。

「技术」是现在结出的果,成为其产品创新源源不断的活水;「本分」则是过去种下的因,也是 OPPO 上自创始人下至渠道商口口相传的「价值观」。

1 技术底色

第一次实地拜访 OPPO 是在去年八月。

两个月前,OPPO Find X 推出,很难想象这是 iPhone X 之后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 3D 结构光人脸手机,不是来自华为,也并非小米。

nIBb2aq.jpg!web

OPPO 开创性地采用了双轨潜望结构以实现全隐藏式 3D 摄像头,并且成功稳定量产,而半年之后友商们的产品仍然悬而未落,不得不对 OPPO 的技术沉淀和执行力刮目相看。

我来到 OPPO 东莞工厂,采访了当时负责 Find X 的技术项目研发负责人(所属 OPPO 研究院),从满世界飞为高精密仪器选型到凌晨两三点还在协调应用厂商的接口开放……在有限的项目周期里让 Find X 落地,打出头阵,整个落地过程局促而艰难。

让人欣慰的是,Find X 一经推出便惊艳四方,成为 OPPO 近年来最具科技感的机型。

夺目的产品背后,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柱不可或缺。

2017 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榜单前十强公布,华为第二、中兴第五、OPPO 第八。2018 年,OPPO 跃居第三,华为第一,中兴第九。截止今年 10 月底,OPPO 全球专利申请量达 4 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 1.4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 88%。

杨幂、杨紫、迪丽热巴、周杰伦……很多人眼里,OPPO 是靠明星代言阵容来博得关注度,殊不知其背后深厚的科技布局,包括 5G、AI、SuperVOOC 超级闪充、3D 结构光、屏下摄像头……

谈到构建专利和布局技术的逻辑时,OPPO 首席 5G 科学家唐海表示,基于 OPPO 的产业链位置和产品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首先是基础性技术,比如 5G 技术;另一类是竞争性技术,包括交互技术,快充技术,摄像技术,AI、AR 等。

5G 方面,目前 OPPO 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 5G 通信标准专利,当前已完成超过 2500 族全球专利申请。此外,OPPO 还积极参与了 5G 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向标准组织 3GPP 提交了超过 3000 篇文档,是 3GPP 中贡献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厂商之一。

人工智能技术方面,OPPO 全球申请超过 1100 件专利,超过 200 件 PCT 专利。无论是 OPPO 推出的 Breeno 语音助手,还是影像与视频优化,都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产品的功能性。

与 B 端做法不同,人工智能在 C 端的商业化落地,更侧重于用户体验,即功能好不好用。而 B 端考虑是有没有用,需要的是效率和性价比的提升。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手机的制胜之道正是比任何人都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这恰好成为 AI2C 最好的试验田,通过手机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来满足其需求提供更加良好的体验。

2015 年,OPPO 便启动了 Hyper Boost 自研加速引擎计划,针对系统 System Boost、游戏 Game Boost 以及应用 APP Boost 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在手机游戏的体验上,OPPO 针对触控问题进行优化,通过调整 Android 源码、渲染输出逻辑、CPU 调度等方式,最高提升 63% 的触控灵敏度。

今年,Hyper Boost 技术上线 OPPO 开放平台,提供全场景、系统级资源调度优化方案,截至 2019 年 11 月,已有超过 60 家游戏和应用接入平台。

yAn6bqM.jpg!web

2 改革潜行

「三年,500 亿」。

很少站到聚光灯前的陈明永向外界发声,表明 OPPO 未来迎接 IoT 和 5G 时代机遇的决心与魄力。

这也是我第二次来到 OPPO,在其深圳总部召开的首届未来科技峰会——OPPO 首场不谈手机的科技发布会,创始人陈明永、副总裁刘畅、首席 5G 科学家唐海等 OPPO 高管和研发负责人悉数到场,勾勒出这家公司更长远的蓝图。

过去一年,OPPO 已经投入近 100 亿在 5G 的技术布局上,主要用于研发人才引进。「仅今年 1 年时间,OPPO 研发人员数量就翻番,接近万人」,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说道。

按照 OPPO 官方超 3.5 万的员工数量计算,目前研发人员占到总员工的 35% 左右。这对于发家于三四五六线市场,以营销和渠道见长的公司而言意义重大。

今年,这个数字于扩大至 3 年 500 亿元。陈明永谈到,未来三年 OPPO 将持续投入 500 亿元人民币进行 5G/6G 、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特别是核心技术,包括底层硬件核心技术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能力。

事实上,一家公司砸钱多少与研发能力还不能划上等号。

钱是基本保障,但技术方向、机制、组织、文化的综合,才是决定研发的效率和产出的保障。组织架构调整与研发团队建设需要先行。

2015 年,OPPO 把原先分散在产品研发团队里的闪充技术预演团队打包成了一个达芬奇实验室,分设影像、闪充、新材料和结构等小团队,做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技术未来如何演进,老板也没有看得十分清楚,但是知道要创新。」当时的一位 OPPO 老员工这样说道。

2018 年,该实验室进一步升级为 OPPO 研究院,并在深圳设立 OPPO 研究院总部。原来还只是停留在深圳、东莞的研发队伍,很快扩充到全球 4 个研发中心、6 个研究所。在全球范围内下设研究所,实则看重引入更多前瞻性人才。

OPPO 研究院聚焦在软件、硬件和标准三个领域,围绕 5G、人工智能、影像处理和新材料新工艺等研究方向开展前端研究。

不止于研发团队,组织架构的变化也在进行中。

2019 年 1 月,OPPO 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布局 5G 和 IoT 平台,重点聚焦在入口级的设备。

刘波被任命为 OPPO 副总裁、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他表示:「在 5G+ 时代,手机仍将会是万物互联的核心,新兴移动终端将与手机共同构成多入口的智能硬件网络,为用户带来跨场景的融合体验。

在这次的活动上,陈明永谈到,目前在 OPPO 的内部,有一半的事业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相关的。新进员工中有超过一半都是负责互联网业务。

NBRbqaf.jpg!web

3 从AR眼镜到自研芯片

手机依旧是一门大生意,但 5G 时代手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生意。新的设备形态早已经在不断地孕育过程之中,等待着合适的时候呈现爆发之势。

站在 5G 的大门前,OPPO 展示了其极具前瞻性的判断力,OPPO 剧透了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机、智慧屏等产品,还展出了 5G 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AR 眼镜等多种设备。预计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商用推出智能手表、智能无线耳机等多个产品。

Ybu6FzZ.jpg!web

OPPO 5G CPE 搭载了高通骁龙 X55 基带,支持全球 5G 全网通,支持 NSA+SA 及毫米波,2.2Gbps 峰值速度,可支持多达 1000 台终端同时接入。

它定位是未来家庭、办公等场景中的连接中枢,拥有智能智能密钥管理、网络自修复、智能网络切换、多重安全防护等功能。

在 OPPO 看来,CPE 会成为固定场景中 5G 互联的核心,在其网络覆盖半径之内,所有 5G 设备都将并入「高速公路」,串联起来发挥安全且便捷的效用。

而在重点布局的底层核心技术方面,芯片自然是无法绕过的话题。

当前手机的定义和发展决定了,手机厂商对芯片层面的理解能力非常关键。「否则手机厂商是无法跟芯片厂商对话的,你甚至都没办法准确描述自己的需求。这一点很重要,隔行如隔山。」OPPO 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在采访中谈到。

他表示,OPPO 已具备芯片级能力,比如 VOOC 闪充的芯片就是 OPPO 自主研发。而传闻的 M1 芯片,也确实在计划之中,未来可能会在 OPPO 产品上商用。

「芯片企业离用户很遥远,但芯片定义和设计又离不开用户需求,这中间就需要手机厂商发挥作用,把上游的技术能力和下游的用户需求串联起来,才能够最终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

据了解 OPPO M1 是一款在研的协处理器,即辅助运算芯片,用于减轻系统微处理器的负担,执行特定处理任务。

前不久,vivo 也与三星联合推出了共同研发的 SoC 芯片,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表示,未来终端厂商向上游参与到预研芯片管理环节,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4 边界与商道

这一次,陈明永还罕见地谈到了 OPPO 的「商道」,即对 OPPO 的核心价值观「本分」的理解——抵制外力的能力和以利他为出发点。

「本分」虽是 OPPO 首次对公众提及,但听说,在 OPPO 内部,上至 CEO 陈明永、下至保安小哥,都知道公司核心价值观有四条,摆在首位即为「本分」;在外部,大到省区渠道代理商、小到夫妻店主,也言必称「本分」。

说起来,「本分」最早可以溯源到段永平。

而他正是 OPPO 和 vivo 两大国产手机品牌幕后的共同老板。21 世纪初,段永平从「小霸王」辞职创立了「步步高」,陈明永(后来的 OPPO 老板)和沈炜(后来的 VIVO 老板)等一众前公司兄弟,也一并离职,成了「步步高」的创业骨干。

2001 年,段永平对步步高进行股份制改造,开始让旗下事业部独立运作,出资 3000 万元成立 OPPO,由陈明永负责,「步步高」旗下原通信事业部则独立为 VIVO,由沈炜负责。

段永平积极鼓励操盘手和骨干员工入股,甚至借钱给大家作为股金,还承诺可以等公司挣钱了从红利里面扣还,如果亏损,则不必偿还。这就是段永平的格局和气魄,继而也传承为 OPPO 价值中的「利他主义」。

「OPPO 一定不会做全场景、全业务。」陈明永强调,这不符合 OPPO 的价值观。「让世界更加多元,更加美好,这是 OPPO 的商道」陈明永说道。

作为一家手机公司,边界和领域十分清晰。但这一次,陈明永试图把这个定义打散掉,说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他宣布了「万物互融」的企业战略,「万物互融时代,将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公司」。刘畅则展示了从耳机到音像到 AR 眼镜,未来还可能做机器人。

那么,OPPO 未来的边界与核心分别将会是什么?

「不管 OPPO 做什么,核心理念是服务好用户,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价值」。唐海表示,正是因为手机已经很难完整地满足用户需求,所以 OPPO 才会以此为出发点尝试更多。

想起段永平早年给步步高做企业培训时的演讲,或许能进一步窥见 OPPO 的早年基因。「树立用户导向思想」,被段永平视为企业使命的其中之一。

而在采访间,刘畅面对相比友商,OPPO 入局 IoT 是否过晚的问题时,回答道公司很早就已经具备相关能力,当下选择是出于商业决策。

对于三年后 OPPO 将会是一家什么公司?

陈明永给出的定义是「科技公司」。

对于手机公司而言,5G 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换机潮,还意味着更好服务用户的机会。当单一的手机产品无法再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就是求变之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