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19年十大爆款营销案例盘点及分析!2020年用得着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4047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作者:韩俊杰、MS,来源: 馒头商学院 (ID:mantousxy)

2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的社交媒体,各种品牌的营销热点层出不穷。

从年初《啥是佩奇》的火爆到年尾“2017~2019”的刷屏,这些营销案例在引起热议的同时,其背后的品牌也在大众面前露足了脸。

那么, 2019年都有哪些爆款营销案例?它们使用的营销套路以及给我们的营销启示又有哪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一、《啥是佩奇》:亲情营销

如果要说2019年开年第一爆款的营销案例是什么?《啥是佩奇》的刷屏应该可以排第一位。这只粉红色的小猪在开年,就戳爆了大众的心。 

《啥是佩奇》是一部电影广告宣传片,片子讲述的是一位乡下老大爷盼着儿子一家回老家过年,爷爷打电话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孙子说想要佩奇,爷爷却不知道佩奇是什么,于是开始了一场询问村里人啥是佩奇之旅。

询问的过程令人啼笑皆非,最后爷爷终于弄明白了佩奇是什么,然后用鼓风机,造出了一个“硬核佩奇”。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影片一经发布,就在社交网络走红,创造了2.3亿播放量、16亿微博转发量,其中不乏像王思聪、韩寒这样的大V转发,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案例。

《啥是佩奇》为什么能火?这背后,固然有反映城乡之间的差距,折射国人社会焦虑的原因所在。但更重要的是,它踩中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击中了不少人对故乡、亲人、阖家团圆的渴望之心。

鼓风机佩奇不会感动小孩儿,但是它会让那些一直不回家乡的成年人感到愧疚。 

对于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的人来说,交通网络的发达,如今已经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我们与故乡、亲人之间的距离。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下这个“流动的中国”,不少人仍然有着山高水远的牵挂。所以每年年初,“年前的Mary、Tony、李局、王处,回家后就变成了翠花、石头、狗蛋”的段子,都会在网络上重新火一次。

大山、乡村、老人、孩童……尽管有些情节可能比较夸张,但是这一系列符号化元素的组合,却能拼凑出人们脑海中熟悉的记忆碎片,从而引发大众的强烈共鸣,击中无数人的感性神经。

每逢佳节倍思亲,近两年,在春节前后主打亲情牌爆火的营销案例不止《啥是佩奇》一个。2018年年初,导演陈可辛为苹果拍摄的春节短片《三分钟》也同样在社交圈和媒体上刷屏。这两个短片的爆火,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戳中了在都市生活的人群的思乡之情。

现在, 临近2020年春节当口,走心的亲情营销恰逢其时,品牌主们可以尝试推出与亲情相关的产品、文案和广告, 如果故事讲得好,也许就能成为下一个《啥是佩奇》。

二、星巴克猫爪杯:萌宠营销

这辈子,你为星巴克猫爪杯拼过命吗?猫爪杯的拥趸者就拼过。

今年2月26日,星巴克推出春季版“2019星巴克樱花杯”,其中一款粉嫩可爱的“猫爪杯”在网络迅速走红。

uA7zAbz.jpg!web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为了能抢到这个杯子,有人连夜在星巴克门口排队,甚至搭起了帐篷。从门店开门到杯子售罄,只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更夸张的是,有的人因为抢杯子在星巴克门口大打出手,上演了全武行。

不止是线下,猫爪杯火了之后, 线上猫爪杯的百度指数、淘宝搜索量和微信指数也都直线上升, 出现了线上线下都“一杯难求”的局面。 

猫爪杯售罄之后,消费者抢购热情依然不减。在二手电商交易平台上,猫爪杯的价格从原价的199元被炒到1800元。随之而来的,是商家的仿制品,价格也在65元~120元不等。

每年的樱花季,星巴克都会推出应景限量的主题杯,这已经成为传统。但与往年樱花杯并未掀起波澜相比,今年的猫爪杯成功“出圈”了。

仔细分析猫爪杯爆火的原因,除了常用的饥饿营销套路, 星巴克的用户洞察,迎合消费新趋势也做得非常好。

近年来,社会上刮起一股吸猫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猫奴”。尤其在集空巢青年、大龄、未婚、社畜等标签于一身的80、90后人群中,养猫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为了养猫,猫奴们自己不舍得吃穿,也要给自己的宠物猫喂价格昂贵的猫粮。在社交圈斗猫咪萌图,给小猫过生日,拍写真,已经成为“猫奴”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为了伺候好自己的“猫主子”,猫奴们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感情。

星巴克显然注意到了这一消费新趋势。

而星巴克轻奢品牌风和小资生活的定位,面对的是城市中产人群,尤其是以80、90为代表的中产年轻人群。 这一部分客户群和喜爱猫咪的人有很高的重合度。

针对这一部分用户群体和消费趋势,星巴克推出猫咪主题的咖啡杯,迅速激发了这一群体强烈的消费欲望,成功地实现了精准营销。

在广告营销圈,利用萌宠营销的方式并不是第一次。2018年,新世相和太平洋保险合作,就推出了一款H5《测测你的喵系人格》,火爆一时。

AJZzyqu.jpg!web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由此可见, 以猫咪为代表的萌宠经济正在兴起。

据统计,80后、90后是这场经济的主力军,其中80后占比31.8%,90后占比41.4%,单身及无子女合计占比65.2%。

外出打拼的年轻人无论单身独居与否,难免会想有个精神寄托,对他们来说,萌宠是好的选择。而利用萌宠进行营销,也比较容易吸引用户眼球。所以 围绕萌宠进行营销,品牌方不妨一试。

三、铂爵旅拍、新氧医美:洗脑营销

若论2019年最具争议的广告,铂爵旅拍、新氧医美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一个是“想去哪儿拍,就去哪儿拍”,一个是“女人美了才完整”,这两大洗脑广告的横空出世,迅速席卷了全国各大电梯,让不少人在电梯里“痛不欲生”。对于这两个广告的争议,社会上也不绝于耳。

尽管这类广告令一部分人十分反感,在社交媒体上骂声一片,但是品牌主对这类广告却是喜爱有加。因为不得不承认,此类广告确实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曝光量,也让品牌广告词魔性地植入到公众的大脑中。

作为厦门的一个地方品牌,铂爵旅拍因为该广告成为全国知名的婚纱旅拍品牌,而最初在小圈子知名的新氧医美,也因为洗脑广告,迅速打开了全国市场。

电梯广告众多,为什么这两个广告出了圈,在社会走红?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在电梯这样的封闭空间,消费者在里面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到十几秒不等,如果投放过长的广告,消费者肯定没有时间观看,所以电梯广告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在极短时间内,让消费者记住广告里的品牌。

但是在短时间内让大众记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铂爵旅拍和新氧医美的广告,就是在15秒内,通过一群人呐喊,然后不断地重复,不停地轰炸用户的感官,让人印象深刻。

这类广告对于在前期亟需打开知名度的企业来说,是有效果的,但如果想要在后期提升美誉度,可能并不合适。所以如果想使用这类洗脑广告,企业还需考虑清楚。

此外,洗脑广告的走红,也带火了此前一直不被品牌方重视的传播媒介 —— 分众传媒。

如36氪的分析所言,在当下媒体环境中,很难找到一个像电梯一样高效精准的广告场景,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独占,以及广告终端的大量覆盖,直接输出品牌认知,对目标用户进行强制性的广告触达。

从近几年的现象级刷屏品牌案例来看,很多营销都是通过线下带动线上,推动全渠道的社交化话题扩散。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占据线下流量的入口,分众电梯广告其实已经成为营销的必选项。所以品牌方也应该重新认识分众的营销价值。

四、Kindle:自黑营销

泡面怎么泡才香?也许你可以试试Kindle。

作为电子阅读器界的扛把子,Kindle可谓家喻户晓。

对于读者来说,Kindle刚买来,还能兴致勃勃地看下去,但是时间一长,用Kindle看书的习惯可能就会慢慢荒废掉,然后 拿Kindle做泡面的盖子,成了一部分Kindle的主要用途,“泡面梗”这一段子也在网络流行开来。

Kindle似乎也看到自己的“悲惨”命运,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在今年3月,主动打出“盖Kindle,面更香”的广告,为这一段子进行官方盖章认证,承认自己就是个泡面的辅助工具。

ZBzQ3an.jpg!web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此广告一出,迅速成为网友们议论的热点。有的网友甚至还延伸出,什么样的口味搭配什么样的电子书更佳。和网友一起自黑玩梗,这一方式戳中了网友们的笑点,获得了许多人的称赞。

不仅是广告文案,在其他方面,Kindle也将泡面梗玩了个底朝天。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Kindle和“不方便面馆”开了一家“方便图书馆”快闪店,并发布了“书面搭配”系列海报,誓将「盖Kindle,面更香」的宣传口号进行到底。

自嘲自黑,已经成为许多品牌营销的主流方式之一。对于年轻人来说,高高在上,严肃庄重的品牌宣传没错,但是总感觉中间还是隔了那么一段距离,容易让人敬而远之。

而下场自黑,这样既能吸引大众的关注,引发讨论,也能树立品牌亲民的形象,迅速拉近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这种营销方式成本很低,但是效果十分显著。

今年九阳电饭煲的“米饭还是飘的香”,吴亦凡老师的“大碗宽面”歌,也是巧妙利用自黑方式营销,收获了大众的一波好感,让不少人“路转粉”。对于品牌方来说,这种营销方式可以借鉴。

mMJ7VzZ.gif 点击查看文章详情

不过,自黑利用的点,应该是无伤大雅的槽点,盲目自黑,很可能就会自黑变“真黑”。

五、大白兔:跨界营销

这两年,大白兔算是一个网红级的存在,2018年大白兔曾与国民护肤品牌美加净,合作推出大白兔润唇膏,在一段时间内卖到脱销。

2019年的5月23日,大白兔又联合气味图书馆,推出大白兔奶糖沐浴乳、身体乳、护手霜等一系列产品,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大众热议。

zAnIZ3q.jpg!web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这次选择合作的气味图书馆,也是一家风格独特的品牌,比如这个品牌就曾做出了凉白开味道的香水。两家品牌相遇,可谓气味相投,作出大白兔味的香水、沐浴乳产品也并不奇怪。

作为一个国民老字号,大白兔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日积月累的积淀,已经让这个品牌家喻户晓。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单一的口味、竞争对手的涌现等诸多因素,让大白兔的市场表现大不如从前。在大众的认知里,大白兔似乎已经成了老年人才吃的糖果,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大白兔的记忆,也封存在了脑海深处。

但是封存并不代表遗忘。 自带回忆杀的它,天生就是一个优质IP。

这次的跨界营销,大白兔以一个新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不是让消费者认识它,而是 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而脑洞越大,跨界越远,就越能激发大众的兴奋点, 新、奇、特产品的推出,正符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

实际上,类似这种的跨界营销,已经成为当下逐渐兴盛的国潮营销新方式。

故宫彩妆、泸州老窖香水、马应龙口红、人民日报×李宁…… 这几年来,许多传统品牌都在启动“旧城改造”,跨界联名,推出以新制造为代表的新国货, 受到了大众的热捧,形成滚滚“国潮”。

“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已经成为一些传统品牌的营销座右铭。

六、宝马、奔驰:互怼营销

5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总裁迪特·蔡澈正式退休。其老对手宝马发布了一支视频,名为恶搞,实为致敬,这波操作可谓“骚到了家”。

视频的主题是“蔡澈在奔驰总部的最后一天”。蔡澈在人群中与曾经的同事握手告别,拍照留念,交还工牌,并在热烈的掌声中,最后一次坐上奔驰离开总部大楼,看着渐行渐远的总部大楼,蔡澈似乎有些不舍。

2qiIfab.gif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在悠扬纯美的惜别音乐的刺激下,观众还没来得及感动,镜头一转,画面上出现“free at last(终于自由了)”,只见蔡澈开着时尚的宝马i8在汽车的轰鸣中呼啸而去。

mqqyAv3.gif

这是奔驰总裁退休之后,放飞自我,终于能正大光明开宝马了吗?

直到视频最后,我们才发现,宝马原来是在致敬: “谢谢你,迪特·蔡澈先生,为这么多年来我们鼓舞人心的竞争。”

QVRfEjV.jpg!web

本是奔驰总裁的卸任礼,却被宝马怒刷了一波存在感。不仅如此,随后它俩在微博上的互动也让人嗅到了恋爱的气息。

宝马中国在微博上发布了这只短片,不但艾特了奔驰,还配文“奔驰一生,宝马相伴”。奔驰哪能心甘情愿被撩,转发的同时,还将宝马的文案前后句调换,改为“宝马相伴,奔驰一生”。

虽然是恶搞奔驰,宝马这波操作却让人恨不起来,因为diss你是真的,向你致敬也是真的,只是顺便给自己打个广告。宝马因此既赢得汽车行业的认同,也实现了宝马品牌声量和美誉度的双赢。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也乐得看大品牌相爱相杀。

早在以前,奔驰和宝马就时不时互相“挤兑”,而且,就这么挤兑了一个世纪。

比如,2016年3月宝马汽车100周年时,奔驰发祝福海报:“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前30年,真的太孤独。”一面吐槽宝马太年轻,一面告诉大众,奔驰才是全球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比宝马早了30年。

宝马的回击更是精彩,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来表明自己风华正茂,奔驰已经过时了。

像宝马奔驰这样互怼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汉堡王VS麦当劳,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苹果VS三星……每个行业都存在“踩”竞争对手,“捧”自己的情况。

这种互怼营销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极大提升品牌曝光率,吸引大众流量,让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多一份露出机会,而幽默和智慧的形式不但不会败路人缘,还会怒刷一波好感。奔驰和宝马就在相爱相杀过程中,分别赢得了一批唯粉,甚至是CP粉,从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七、优衣库×KAWS:饥饿营销

6月3日0点,优衣库和KAWS的最新联名UT(优衣库T恤)线上线下同步发售。这次不只是在网上凭手速的竞争,人们直接杀到了优衣库的门店,混乱状况空前绝后。

随后,#优衣库联名款遭哄抢#、#全员KAWS#两个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

实际上,人们对优衣库的各种联名UT早已司空见惯,而这次让人如此着魔的其实是KAWS。

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KAWS,他是美国一名街头艺术家,是街头涂鸦艺术的代表。真正让KAWS走红的是对既有卡通形象的改编涂鸦,他将米老鼠、海绵宝宝、史努比等卡通人物的眼睛改成两个“X",一经推出很快受到欢迎。

优衣库和KAWS的合作最早要追溯到2016年,随后每年优衣库都会发售两次KAWS联名UT。但之前的发售并没有引起疯狂的抢购。

是什么让年轻人对今年发售的联名UT如此疯狂呢?其中重要的两点原因,一是稀缺性刺激购买需求,二是价格亲民。

yYFnI32.jpg!web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这是优衣库和KAWS"最后一个合作系列,"同一花色款式,每人限购2件",让人嗅到了饥饿营销的味道。开售当天,优衣库线下门店的疯抢视频被上传网络,并引起热议。 这样多重的宣传造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稀缺效应,营造了供小于求的氛围,从而创造出巨大的抢购需求。

而极具挑剔眼光的优衣库, 更是踏准了潮流文化兴起的这一关键节点, 借助KAWS这一顶级潮牌的IP之势迅速崛起。不仅如此,一个快时尚品牌和天价的潮牌联名UT居然只卖99元,也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有了消费的冲动。

很多时候,网红产品的重点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它的稀缺性,以及把照片、视频po到社交媒体后带来的社交互动和成就感。联名顶级潮牌,玩转饥饿营销,制定亲民价格,优衣库将稀缺性和成就感,做到了极致。

八、涪陵榨菜:借势营销

“最近日子太好了,榨菜都能随便吃了”、“是涪(fú)陵榨菜,不是涪(péi)陵榨菜”、“土豪标配——涪陵榨菜”……今年夏天,被台湾“名嘴”黄世聪嘲讽大陆人吃不起的涪陵榨菜,借势营销大火了一把。

我们先来回顾黄世聪的“榨菜经济论”:8月7日,在台湾的一档政论节目中,黄世聪说大陆人吃泡面都要配榨菜,当榨菜销量上涨,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高;但最近连榨菜都吃不起了,所以涪陵榨菜的股价下跌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黄世聪还错将“涪(fú)陵榨菜”念成“培(péi)陵榨菜”。

继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之后,榨菜也吃不起了。这段视频传到大陆之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不到两天,微博的话题阅读量就接近7亿。网友们纷纷以“吃不起榨菜”和“吃榨菜炫富”为主题,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当事件已经发酵到白热化的阶段之后,涪陵榨菜出来表态。划重点:1、我们不但吃得起,还送得起;2、你叫错我名字了;3、我们还给马拉松赞助。

ARzuIrJ.jpg!web 点击查看文章详情

随后,涪陵榨菜官微晒出快递截图,称已在8月11日将两箱“贵重”榨菜寄往台北,并称“感谢您以幽默、诙谐、自嘲的方式教授了汉语‘涪’的读音。我们吃得起,也能让《关键时刻》节目组人人吃得上。再次对您为中国千年榨菜文化的普及、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涪陵榨菜的回应, 既为自己的品牌做了广告,又表达了爱国之心,一举两得! 在这次热点话题中,涪陵榨菜基本上是“躺赢”的,因为无论怎样回复,都会吸引一大波关注。

这种天降热点的事件,对于品牌人来说,又该如何巧妙借势,进行品牌宣传呢?

  • 立足正确的价值观

“涪陵榨菜事件”严肃说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政治事件。无论怎样回应,都要立足于正确的价值观,表明坚定的政治立场,涪陵榨菜的回应就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之心。

  • 快!快!快!

周星驰电影《功夫》里面火云邪神说“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这句话放在借势热点营销也非常适用。因为热点是有时效的,在第一时间把握热点信息,对品牌传播的价值非常大。

  • 话题要有互动性

热点信息本身就具备“用户参与感”,因此蹭热点也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参与感,让用户把你的品牌当成话题,这波蹭热点才算成功。

就像此次热点事件中,“吃榨菜炫富”就十分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自嘲和转发。

九、奥迪:乌龙营销

相对于在奔驰宝马的亲密互动,奥迪也终于在11月找到了新cp。虽说闹出了乌龙,但乐坏了吃瓜群众和一大波忙着借势蹭热度的友商。

11月13日,奥迪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结果却被放上了英菲尼迪的广告片。

RRzuyeu.jpg!web

事后,腾讯广告发布道歉信,指出已在第一时间进行内部排查和处理。

虽然错误得以修正,但“乌龙事件”本身引起的舆论热议,再加上网友和友商们的“神助攻”,让这起事件升级为一次大规模的现象级传播。

最先跳出来的沃尔沃汽车,在微博上喊话奥迪:也帮我们投一个呗。

MNVnAjb.jpg!web

奥迪官微的回复也很及时:你的想法我已经了解,稍后给您答复。随后一次乌龙事件演变成了汽车界的大联欢,其他品牌开始纷纷在沃尔沃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中打卡。除了事件的主角,其他的汽车品牌也多多少少刷了一波存在感。

3IFVjer.jpg!web

而事件另一个主角英菲尼迪回应更是让网友直呼“爱了,爱了”。不但在官博直接@奥迪,并用自家logo拼成了奥迪logo的样子。

fqMJnef.jpg!web

这次的乌龙营销,奥迪首先应该感谢沃尔沃的“调戏”,其次在于双方的回应方式,不诋毁、不恶意,反而萌生出一种偶遇知音惺惺相惜的即视感。这种迅速而得体的营销操作,在赚得一大波路人缘的同时,更极大提升了品牌好感度。

十、2017→2019:怀旧营销

一到年底,人就特别容易陷入回忆和比较之中。这不,12月初,#2017和2019的对比#就火了。

对于这两年的变化,小伙伴们纷纷表示: 2017年还是瓜子脸,现在升级成双层西瓜脸;2017年是杀马特,2019年连杀马特的资本都没有了(快秃了);2017年成绩写在了纸上,2019年成绩写在了腰上……

当然还有不变的,比如两年前穷,现在更穷;两年前是单身狗,现在看谁都眉清目秀的(依然单身)。

截至目前,微博上#从2017到2019#话题已有超过10亿的阅读。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7→2019其实是微博在年底的一次精心策划。

距离2020年还有不到20天,大家难免会陷入年末焦虑。这种只需要两张图就能参与的形式,你会因为刷到很多沙雕表情包而在自黑中缓解不安的情绪。

你也多了一个发自拍的机会,你会打开很久不用的qq空间或者硬盘,找到之前的照片,会想起照片拍摄时的情景,然后怀着特殊的情感发照片出去。

无论是之前的变老挑战、十年对比,还是最近2017→2019年挑战,其实这些刷屏的话题都有着相同的底层逻辑,就是 主打怀旧。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怀旧可以让人们暂时逃离当下,在自己的精神花园里,找到情绪宣泄口,以获得慰藉,舒缓压力。毕竟,想起过往,人们脑子中更多地涌现出的是美好的回忆。

对于品牌来说, 迎合消费者的怀旧情怀,主动激发消费者的怀旧行为,或是将怀旧的感受投射到产品或品牌上,不仅可以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促进购买行为,也能塑造品牌的形象, 让人们将品牌和记忆结合在一起,牢记这个品牌。

以上就是2019年堪称“现象级”的十大爆款营销案例盘点及分析,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最后,你最喜欢以上10个营销案例中的哪一个?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公众号:馒头商学院(ID:mantousxy)

汇集来自腾讯、网易、阿里等公司大牛分享的营销、新媒体、运营、增长、产品以及职场成长干货。

关注馒头商学院,与100W互联网人一起学习、成长。

veQjqyq.pn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