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用糊到发绿的表情包聊天,为什么让年轻人如此上瘾?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geekpark.net/news/25229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跟人聊天的时候,谁还没用过电子包浆的表情包呢?」

说这话的时候,同事小王给我看了看她的微信表情收藏,除了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之外,最多的恐怕就是各种分辨率不高的搞怪表情包了。

3uEZVze.png!web

「这种图越糊才越有味道。」作为一个表情包达人,她即便是在工作群,都更喜欢用表情包而不用文字,而且很多图片看起来都非常模糊,甚至还会泛出绿光,按她的说法,这就和酒一样,越陈才越香。

「难道这些图不是因为转发次数太多才变成这样的吗?」当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时,忽然又觉得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事实上,很多表情包压根就没有清晰过,它们最开始流传就是模糊的样子,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年轻人又为什么如此着迷?

年轻人的另类表达方式

电子包浆,这个听起来颇有赛博朋克味道的词可不是什么技术名词,而是对图片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的方式,这种说法最早是从古董文玩领域衍生而来。

juEBriy.jpg!web包浆的文玩有一种温润的光泽,图片来自网络

文玩领域有两个术语:「盘」和「包浆」。所谓「盘」,就是用手不断摩挲器物的动作,当人们每天把玩某件物品时,这些物品上就会出现光泽的表面,这不同于一件物品刚生产出来的那种崭新的感觉,被盘过的物品会更加柔和温润,人们习惯把这种特别的质感叫做「包浆」。

包浆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让这些古董更好看更有光泽,也是因为这种特殊质感往往能够代表物品有着悠久的岁月痕迹,所以给古董造假的人也会加上包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包浆的存在让收藏它的人觉得物品更珍贵。

63YvAz3.jpg!web这种水印叠加在一起表明了其受欢迎程度,图片来自炉石传说贴吧

而电子包浆就类似于古董上面这种特殊的质感。一张图片,如果经过反复下载保存使用,不但画质会下降变得模糊不清,还会出现马赛克和层层叠叠水印,有时候还会发绿,但正是这种看起来并不清晰也不好看的图片,却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

社交网络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子包浆表情包,无论是和人聊天还是发状态,这些表情包往往能有超过文字带来的直观感受。年轻人在用它们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往往还带有一种「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想法」的强化作用,因为这些包浆过的表情包看起来就像是已经被无数次验证过的说明一样,包含有另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mANzauR.png!web淘宝上的表情包,也有电子包浆的痕迹

另一种特殊之处在于,电子包浆表情包本身没有任何官方来源,都来自于各种民间高手的各种 DIY,你可能反复见过某一个相同配图却有不同文字的包浆表情包,这种表达方式也更体现出年轻人对于事物的戏谑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经过一次额外加工,这些电子包浆的表情包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比那些传统的卡通表情包要高明的多,也因此,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更容易受到互联网自由环境影响的年轻人也更喜欢使用它们。

大洋彼岸的声音

在美国,网络聊天中使用的表情包有两种不同说法,我们最熟悉的各种小黄脸叫做 emoji,而其它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情包叫做 meme,电子包浆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做「deep fried memes(油炸表情包)」,它很好地形容了老外对于这种表情包的喜爱。

jmme22a.png!web

就像快餐店炸薯条、炸鸡翅那样,表情包经过类似「油炸」一样的处理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发黄发绿。

这种所谓的「油炸」就是通过降低分辨率、增加噪点、提高对比度等手段,让图片和表情包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质感,而经过这样加工的表情包则渐渐成为一种特殊文化流行起来,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其实老外对电子包浆表情包的喜爱不亚于我们,在海外版贴吧 reddit,如今有 85.6 万人在关注 deep fried memes,用于一键制作生成这种表情包的工具也层出不穷,痴迷到疯狂的人甚至还制作了能让视频包浆的工具。

vyAfUbA.png!web Meme Deep Fryer 这样的网站你可以自己来包浆

没错,视频也可以电子包浆,虽然看起来有些辣眼睛,但这的确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表现效果,就像做出这个工具的大神 manny404 所认为的「这才是史上最高级的表情包手法。」

在国外,这的确渐渐变成了社交聊天之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像人们喜欢在墙上用颜料表达情感的涂鸦一样,电子包浆之后的图片和表情也就不再是原来的图片和表情,它更加入了一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状态,像是一场所有网民都能参与的「虚拟涂鸦」一样,电子包浆的内容也可以变得多元化。

不会散去的狂欢

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却有着相似的兴趣和执念。电子包浆这种奇怪的行为艺术在如今这个像素越来越高、图片越来越清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看似格格不入,但又充满了自由不拘的互联网艺术气质,而在这背后其实是互联网时代变化的痕迹。

在网速不够快、流量不够多的年代,简单方便地把图发出去要比图片是不是清晰更重要,那时候无论是 QQ 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还是贴吧这样的社区上,追求速度是第一位的,所以网站对图片的压缩也非常大,如今的微信对动图压缩也是相似的道理。而在 Windows 笔记本分辨率保持 1366*768 的那些年,人们在电脑上觉得清晰的图片在今天都不够清晰,更不要说是比较模糊的图片,很多到了今天在高分辨率手机上看就有了包浆效果。

电子包浆另一个深层原因则来自于安卓系统早期。其实图片偏绿一直是安卓系统早期的一个 Bug,因为图片压缩算法的错误才导致了图片会在反复压缩之后越变越暗、越来越绿,这个 Bug 直到 Android 7.0 系统才被修复,知乎上对此非常详细的解答,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看到的电子包浆图片不仅模糊,还会发绿发暗。

当然,如今的电子包浆表情包已经有很多专门的网站和工具可以免费制作,这些表情包早已不再只是转发次数多才会形成的风格。但就像长辈们流行的「老年人表情包」那样,不论怎样制作和流传,电子包浆表情包都不仅仅代表着年轻人表达自己态度的方式,更隐藏着对过去时光的见证。恐怕,这也是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发绿的图能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没退场的真正理由吧。

头图来自 YouTub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