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难熬的2019,完不成的KPI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00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JF363er.jpg!web

作者 | 苏琦 孔明明 唐亚华 黎明 闫丽娇 赵磊

编辑 | 周昶帆

题图 | 视觉中国

离2019年结束还有23天。相比元旦只放一天假,大家更痛苦的是2019年KPI还没有完成。

据IT桔子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6日,今年新经济公司倒闭数量为327家,而去年倒闭的公司数量为458家。在这基础上,大家“难” 的感觉越来越深,越是靠近年关,各家裁员的消息越是闹得沸沸扬扬。

反推到行业,每个行业基本都出现了一些往年不曾出现过的怪现象。

影视剧行业的人感觉到行业今年非常不景气,影视剧拍摄的数量大幅减少,很多项目无法通过审核和立项,资本对影视行业也比较谨慎;生鲜行业的呆萝卜和妙生活出事,给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教育行业今年的退费率升高了,艺术类课程购买率直线下降,家长也不想把那么多钱放在外面,没有安全感;电子烟行业上半年还风风火火,下半年政府就出台网络禁售令,一夜降温。

年初定的KPI现在完成得怎么样了?对明年又有哪些新的预测和规划?燃财经与6位身处风口浪尖行业的创业者深入聊了聊。

成败只能赌一把,活下来才是我们的KPI

——魏然,手机游戏公司CEO

游戏公司一般来说都是项目制,我们制定KPI当然也是按照项目组来分解,已经上线的有一个KPI,没有上线的按另外一个维度定KPI。如果放到公司整体,年初计划是实现年流水三千万,这是最核心的,其他比如用户规模、留存率、活跃时长等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再分到不同部门头上。

三千万对于大厂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活动第一天的收入,但对于大部分小型游戏公司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今年版号紧缺。一开始我们也不确定到底能不能拿到新项目的版号,所以在制定这个目标时,我们已经上线的那个游戏的主策划还来找我,觉得压力太大。

我记得那天已经很晚了,大家都在加班,我叫来了新项目的主策,三个人一起去了公司楼下的一个路边烧烤摊,刚坐下,我二话没说,拿起一瓶啤酒直接干了,把他俩都吓到了。

我和他俩说,今年我们会很难,新项目如果拿不到版号,会给老项目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但能不能拿到版号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在版号下来之前,老项目能撑就多撑一天,新项目只要还没上线就要打磨得更好。

我的原话是,两位兄弟,我魏然的身家性命就交给你们了。他俩其实也都明白,我们那个老游戏已经上线一年多了,各项数据都在下滑,如果新项目推迟,为了公司能运作下去,我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激进的活动策略,短时间内会带一波流水,但实际是透支这个项目的生命力,它会提前消亡,新项目上线后,需要承担起这部分损失的营收,所以一定要仔细打磨,做到精品,才能顺利过渡,不然公司还是会倒。

面临生死存亡,都在一条船上,大家的压力是一样的,只有各自都做到最好,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为此,我们加快了老项目的活动节奏,几乎每周出一个小活动,隔周出一个大活动。新的道具、新的剧情、新的插画,我们的数值策划、剧情策划、美术和程序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十一点,还经常在周末被拉到公司赶进度,运营同学则三班倒24小时监测数据、管理游戏群和各大论坛,比游戏刚上线那会都要忙。

新项目的同事也没闲着,有些人物的原画改了三十多版,数值平衡需要反复验证,程序同学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测试各个系统有没有bug,两个项目组都有合并到一起的趋势,因为总有做不完的活,谁手头的事忙完了就去另一个组帮忙。

有很多人都扛不住了,虽然我们没主动裁员也没有降薪,甚至我找朋友借了几十万给大家做补贴,但确实太累了,先后大概有十几个人离开了,我还是很感激他们,愿意和我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年初的三千万流水KPI虽然没完成,但我们至少活下来了,下半年我们终于拿到了版号。10月游戏上线,总算效果还可以,口碑和营收都比之前的几款更好一些,明年应该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足够我们开发新的游戏。

其实在我心里,活下来就是一个最核心的KPI,三千万只不过是一个预估。这一年节衣缩食昼夜不分地工作,为的只是能活下来,两个主策都不知道,那天晚上我喝下去的酒是在给我自己壮胆,我当时真的有说“要么我们别干了”的冲动,最后决定再赌一把,幸运的是我们打赢了这个赌。

公司全员卖货,当务之急是要活下去

——方海润,某电子烟公司创始人

我是创业做电子烟的。今年初给公司定KPI的时候,我们立下了今年销售1个亿的flag。其实定下这1个亿的KPI,我们完全是拍脑袋,没有经过什么行业调研和数据测算。因为悦刻去年大概卖了1个亿,所以我们就对标悦刻定下了这个目标。

我们也没指望能完成这个目标,觉得大概能完成五六成,因为我们目标定得很高,完成的难度很大。

2019年真是电子烟行业变化莫测的一年。上半年风风火火,大家一窝蜂都跑进来打得不亦热乎,下半年政府出台网络禁售令,重拳打击电子烟,行业一下就降温了。

所以我们当然是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KPI,目前大概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政策对电子烟行业的影响,实际上要比很多人想象中的大很多。现在政策出台一个多月,深圳的很多工厂都停工了,大部分代工厂都在裁员。虽然只是规定线上不让卖,但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引发了市场恐慌,导致信心没了。就跟股市一样,信心是比黄金还贵的东西。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抛货,各种抛。

我们做电子烟,是all in的,所以可以理解为是在拼命创业。先不提什么朝九晚五,我们现在是只要有时间,全员销售,所有人都背着销售指标,包括搞技术的人员,甚至连前台都需要去卖货。

完不成销售指标的,就算作没完成绩效考核。但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对那些没完成销售任务的员工,也不扣他绩效工资,就给他同等金额的货。比如他本来应该扣1000块绩效工资,我们就把这部分工资替换成价值1000块的货给他,让他自己去处理。他可以选择自己用,拿去送人,或者拿去卖。

我们现在是“稳中卖货”,在控制成本的条件下,尽量多的去卖货。现在能给公司带来业绩的人,才是公司需要的人,我们这么做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增加销售额,我们也在向员工传递这个信号。

现在全公司所有人一视同仁,都是按销售来考核。没办法,公司必须把货卖出去,才能活下来。那些不接受这种方案的员工,我们一般先去安抚,安抚不了的,那就让他别干了。

需要裁员的时候,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因为有时候真的是下不去手。有些员工其实很不错,但为了公司整体能活下去,你不得不把他裁掉。这种时候,往往在感性上我不忍心,但理性告诉我必须得这么干,因为如果不这么干那就是死路一条。

网络禁售政策对电子烟的这一波影响,我觉得会持续6到12个月,所以对于我们这些电子烟公司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下去。如果6到12个月之后,行业迎来了新的增长,我们再去想如何继续发力。

每月都搞特价,课单价明升暗降

——lucky,早教中心店长

我们店位于互联网公司云集的区域,年初定的单店KPI是1500万,截至11月末,完成了1130万左右,剩下一个月,KPI肯定完不成了。

今年大形势不好,也传导到早教领域。我们对附近小区做过不完全统计,80后、90后父母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居多。前两年, 准确说是到2018年上半年,明显感觉到这些年轻父母对一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艺术类课程热情高涨,今年这部分课程购买率直线下降。

这导致我们的试错成本也在降低。往年有些家长会提到一些没有增设的课程,我们会选择性尝试,用几个月时间看看效果,今年这类课程基本停滞。

关注早教的应该都听过,前不久,一家知名早教机构“爱乐乐享”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关门。今年,中小早教机构关店潮非常明显,卷款跑路的、资金链断裂的......我们商场本来还有家竞品,就在前不久倒闭了,个别家长维权情绪激动,直接把早教机构能搬的东西都搬走了。

早教这潭水太深了,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说跑路就跑路,一些因为风口做起来的品牌,对家长基本没什么额外保障。我们也是因为想缩减成本,所以今年什么创新试错都没有。

除了没创新,今年业务完成也不顺利。1500万目标是去年年底定的,依照往年惯例,课程包每年的涨价浮动大概在500~1000元左右,提价4%~5%是正常范围。今年一是整体价格没有做太大浮动,总部给了一个2%的涨幅。我们明着按照2%调整了价格,实际上根本没按这个价格在卖,明升暗降。每年四五六月都是涨价季,今年从2季度开始不但没涨价,还月月有特价活动。这在往年是完全没有的,往年优惠活动最多就是返现。为了冲KPI,有些月份实在没理由,我们就强行和各种节假日挂钩,比如八一建军节。

作为店长我也很有压力,北京有几个分部因为业绩不佳,换了好几个店长。但其实除了做活动,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拉新获客。最近两个月,一直在营销上玩花样,办各种活动,就是希望年底业绩再涨涨。但是课程降价也不敢太狠,本身年初定价没有太高,都快到底线了,年底也没法有更大的优惠力度。

但是总体来说,虽然今年完不成KPI,我们还是盈利的,虽说大环境有波动, 服务和口碑好的品牌其实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今年最受冲击的应该是中小教育机构。

不少同行倒下,就怕自己跑得比别人慢

——云涛,生鲜电商创业者

到年底了,看着没完成的KPI我很发愁。

首先是融资目标没有完成,今年的融资尤其是早期阶段的融资,跟以前不太一样了,那个只要有个概念就可以融到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投资人都希望先有数字跑出来,然后再跟进投资。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先把数字做好看,拿着扎实的数据去融钱。但在生鲜领域,烧钱和毛利低是两个最大的痛点,想要跑出一个漂亮的数据,模式就非常重要。

拿我们团队来说,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从无人零售开始切入,却发现纯技术创新并不能解决生鲜行业的问题。 团队又探索整合前置仓模式,但是单仓成本很高,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做得那么大了,至今也没有破局。 我们也尝试过到店+到家的模式,试的过程中发现流量获取的方式不是特别稳定,社区生鲜店开开关关,创业公司没法和盒马那种大店去比,他们背靠大平台,整合供应链的优势是无法企及的。

前前后后我们挣扎了三次,烧掉了几百万,现在在探索一个比较轻的业务模式——菜店代运营。用最小的成本去做配套服务,找到一个成本和流量获取的平衡点,盘子不敢铺得太大。

今年呆萝卜和妙生活出事,让我们也有不少压力。虽然圈内人也讨论过呆萝卜的模式可能会跑不通,但是融资进来,钱就开始烧起来了。而且早期跑得越快,后期越难踩刹车。

大家熟知的生鲜行业一些拿大钱的公司,每日订单量其实连50万没突破,所以说在生鲜这个2500亿的市场里,大家其实都还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我预测明年在前置仓模式领域,可能会有公司出现爆雷情况。

行业遇冷,团队也有人跟我提过离职,离开的人各有各的原因,甚至有人直接跟我说觉得自己入错行了。我最怕的是,自己没看到的方向被别人看到了,别人还做得比我好,这是我最害怕的。因为剩下的跟着我的人都在赌,赌自己是不是比别人跑得快,自己的认知是不是比别人更超前。只是认知都来自于实践,我们必须得加快融资了。

对我来说,今年最难的其实还是希望业务模式上有所突破,但整个行业大家都还没有找到最佳的模式。这个行业不缺钱,也不缺烧钱的人,千军万马之中,先活下来才比较重要。

KPI仅完成一半,家长付费意愿低,开始拓展更多刚需课程

——Jucy,某教育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们今年没有完成KPI,因为近年来经济形势不好,明显感觉到现在家长的付费意愿下降了,尤其是在我们这种非刚需课程上。

我们公司分B端和C端两部分业务,相当于分别给培训机构和学员提供课程。前几年我们这两块业务的增长基本都是超过100%的,甚至有时候我们很佛系,等别人找上门来合作。2019年初定的KPI是年底要拓展1000家B端机构,但实际下来今年只能完成一半。C端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但是因为我们C端规划就没有占太大的比重,所以算是完成了,但没有大增长。

现在整个素质教育行业玩家特别多,因为市场环境不好,很多做少儿编程业务的公司原来主打C端,都开始做B端了,也开放加盟等。

今年我觉得大家赚的钱变少了,家长在教育上的消费降低,可能会保留那些语数英课程,我们这种素质类的就会去掉一些。家长们更愿意花钱在比赛、考试课程上,还是刚需心理,觉得孩子学了要有用。

另外,我们发现今年的退费率升高了。以前有用户在我们这存1万块钱,今年没上课,打算明年再上,现在很多人不上课就退费。 一个原因是现在很多教育机构跑路,用户担心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另外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家长不想把那么多钱放在外面,希望放在自己手上,需要的时候再花。

我压力比较大的是B端增长,目前拓展的数量远远不够。很多教育机构觉得这个课开不起来,不接我们的课程,所以我们也帮助他们去开课,加大了在双师课堂上的投入,给B端机构免费提供双师课堂。

我今年其实谈了几个跟大厂的单子,本来在合作上抱有很大希望,但最后其实基本没拿到钱。因为现在在线教育竞争太激烈了,即使是巨头可能也只愿意花钱快速获客、转化,不愿意去做见效很慢的其它尝试。今年为了冲KPI我们开始花钱获客了,以前并没有做过。今年所有的展会我们都会参加,以前可能只参加10场20场,今年只要有展会我们都去。

另外我觉得最难的还是招人才,因为经济形势越不好,很多人越不敢轻易变动跳槽,好的人才也很难吸纳进来。明年我觉得这种情况还会延续,竞争会更激烈。我们最近刚推出了数学思维课程,未来在坚持我们目前方向的情况下会更向刚需课程靠拢。

一边完成KPI一边自我怀疑,人性黑暗面让我更成熟

——林雨,影视公司高管

今年年初的KPI定的是能实现我的团队自负盈亏,现在看起来依然还有一些距离。

我所在的行业是影视剧编剧行业,行业今年非常不景气。我的工作是找到好剧本交给影视公司去制作,由于政策和经济原因,今年影视剧拍摄数量大幅减少,很多项目无法通过审核或者立项,资本对影视行业也比较谨慎。

对我来说,压力最大的事情是如何在努力完成KPI的情况下,同时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为了完成KPI,我今年很多时间都不在公司,几乎都在外约人、见人,随时随地都在工作,希望能找到更多好的剧本,能够达成更多合作。

对于我来说,今年最难的事情是在这个经济周期第一次经历了团队裁员。行业之前状况好的时候,会担心人不够用,但是今年在业务进展没那么顺利的情况下,我需要陆陆续续亲手裁掉自己招进来、培养起来的员工。

裁掉谁、不裁掉谁需要仔细考虑,如何跟他们交涉被辞退,这些事情都让我压力巨大。在这个过程里,我遭遇过很多不理解,也第一次看到了很多人性黑暗面,经历了被辞退的员工出尔反尔,而我自认为平时不是一个非常严厉的领导,已经做到非常仁至义尽了。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人的判断能力、怀疑自己是否还适合做这份工作。在此之前,我一直很自信,认为自己在做自己擅长的工作。

除了我的团队之外,公司也在陆续裁员。老板在裁员过程中也做出了很多让我不能理解的决定,这对我的工作状态打击很大。但我对这个公司还有很多感情,只能情绪消解之后继续打起精神工作。过程里,我觉得自己情绪波动越来越小,人好像也越来越成熟。

明年行业可能情况还会更差,但好在我在持续进步,因为行业不景气的原因,老板也能理解KPI不能完成的情况。选定了这个行业,只能继续走下去,总会等到行业回暖的那一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魏然、方海润、Lucky、Jucy、林雨均为化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