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办完了携号转网,我变成了移动黑户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pingwest.com/a/19931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bmQVniv.jpg!web

12月2日,我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月,终于获得了中国联通发给我的短信:我已符合中国联通“携号转网”的办理条件,可以申请转到其他运营商网络(发送CXXZ#姓名#身份证号码 即可查询)。

这一个月,是因为我在申请携号转网的时候,提示我的手机号已经绑定了亲情号、无法办理,申请取消后次月才能生效,故而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而网上更多用户收到了移动运营商千奇百怪的各种无厘头阻挠,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搜搜看,我就不拉仇恨了。

为什么要办理携号转网呢?我本人有两张手机卡,一张北京归属地,一张上海归属地。当年从上海来北京的时候,全国还没有统一流量,本着我在上海对中国联通的好感,来到北京之后我毅然决定继续使用中国联通。谁曾想,在我大北京联通的信号居然如此之烂,无数次我在地铁上看着周围所有人都在刷微博看电视剧,然后我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大大的一行字:“网络异常,请刷新后再试。”

EZraQrb.gif △分享一下我当时的心情

“携号转网”这件事儿吵了很多年,直到19年12月1日才算全国正式执行。经历了2个小时的携号转网流程,我算是知道了为什么这事儿三大运营商都不爱做了。

首先最不开心的当属中国移动。一直以来,中国移动的资费都是最贵的,套餐也是最不灵活的。很多用户为了保住从神州行、动感地带时代一直用过来的手机号码,迟迟没有更换新的运营商。“携号转网”的开启,最大的收益用户就是他们,转到联通和电信使用相对比较便宜资费的套餐,是他们最大的诉求。

而我这种埋怨联通信号不好,转到移动的人也不在少数。本次在前往移动营业厅之前,我在手机上的中国移动APP做过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APP上也可以申请携号转网,但只能选择“移动花卡”和“128元的5G套餐”两个选项,而且需要等待新卡邮寄上门,时效性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到达营业厅之后,我果不其然地收到了移动小哥的各种安利。首先他给我推荐了几档套餐,当我明确表示需要128元的5G套餐之后,他信誓旦旦的跟我说,30GB流量在5G网络下不够用,又表示转到移动网络之后,2年之内无法变更合约(这是凭啥?),所以让我选择流量更高的套餐。在看我毫无反应之后,小哥无奈的帮我发送短信获取授权码(发送SQXZ#姓名#身份证号码 获取,注意授权码的有效时间为1小时,超过时间需要重新获取),取号,领到柜台办理业务。

Ff6ZVbi.gif △脑海里大概是这种感觉

在柜台办理业务的时候,一切顺利,没有遇到丝毫阻拦,柜台人员也表示在营业厅可以办理中国移动任何价位的套餐,并非特殊的可选(移动网卡等互联网套餐并不包含在内)。但是办理完之后,服务人员跟我说,我的卡只能在整点激活,并且需要再激活后再办理5G套餐服务(柜台只帮我办理了携号转网,无法办理套餐升级)。在百无聊赖的等到4点之后(其中经历了短暂的移动后台崩溃),移动的小哥帮我激活了卡片。

重点来了,然后他要求我扫一个支付宝的二维码,一次性缴纳720元费用,每月将抵扣30元话费,共分两年抵扣,剩下的费用可以通过任何渠道进行缴纳。当我表示不理解和疑问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们现在都是这么办理的。”

在我执意要求不使用支付宝付款后,小哥无奈的跟我说:“那我只能试试了。”然后输入了套餐推荐板上的开通「128元5G套餐」的短信代码,几秒钟后提示我正式开通服务,次月生效(所以这个小哥你是当我傻吗?)。

FVNNZvr.gif △呵呵

据我分析,支付宝的预存720元、分两年抵扣的活动,就是营销人员跟我说的两年之后无法更改套餐的原因,但是我激活时没有办理,所以不知道是否会受到所谓两年无法更改套餐的限制。

从结果来看,在中国移动办理“携号入网”不会经历什么刁难你的情况,但是要避免被营销人员“套路”,办理额外的增值服务。经过我的计算,移动小哥推荐给我的支付宝代扣+缴费的方案,并不会给我节省一分钱,所以我百分之百确定这肯定是他的业绩要求,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优惠这一说。但要注意,如果转入,你将默认接受2年内不能改变套餐的条款,所以在选择套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够用的。我不确定2年内无法改变套餐是营销人员的说辞,还是真的如此,后续套餐生效后我准备试试看。

为什么在文章标题我提到了自己成了“移动黑户”?因为在办理完套餐的当日,我在中国移动APP使用转网完成的号码登录后,它还是提示我是联通号码,并且在注册账号或者获取其他第三方网站验证码时,无法正常收取。简单来说,你已经归属到移动运营商了,但由于很多软件和网站还是以号段来认知运营商,所以大部分网站依然判断我的号码是联通,且转网完成后获取验证码等服务,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使用。

截止12月3日,我的号码已经可以在中国移动APP正常登录,并获取到我的套餐信息,但依然无法获得其他网站的验证码,或有大段时间的延迟。

现在看来,“携号转网”任重道远,如果你的号码需要经常使用获取验证码等服务,我劝你暂时还是不要铤而走险。

 

撰文 / 策划:LU丨视频 / 后期:小奇丨编辑:水水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