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产品经理实操党:做一份实用的产品规划 | 产品壹佰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0973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前言:工作中【产品规划变动】引发的思考

十一节前开始做本年度Q4的规划,由于Q3部门调整,变动比较大,从团队的年度目标调整,到团队成员的具体工作,都在不同程度受到一些影响,尘埃落定之后,摆在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确定团队的产品规划,但是在和团队同学沟通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1. 小A同学:反正计划赶不上变化,做了有用吗?年初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做出来的年度规划,现在还不是面目全非了;如果后面做着做着,老板的想法又变了,那我的规划是不是又白做了
  2. 小B同学:老板定吧,老板让做啥就做啥,我都能执行
  3. 小C同学:产品的需求都是来源于业务方,我说了也不算,我就是个接需求的;现在研发的资源全投到大项目了,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来,我出的需求,也没有人做,更别提规划了...

大家对部门调整,工作内容变化的情绪反弹比较明显,我也仔细梳理了一下头绪,先从情绪入手,从要不要做产品规划、到如何亲自上手完成一份产品规划、到完成之后的维护跟进,每一步需要做哪些事前准备、如何开始、有哪些注意事项,都做一次整理

一. 为什么要做产品规划

先说做产品规划的必要性:

  1. 从长远来看,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当前阶段的状态、长期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的产品重心,要有清楚的理解和认知
  2. 短期来看,短期要完成哪些里程碑、要做哪些事情、资源如何分配,要做到心中有数

看起来一套一套的,但是没有什么实操的知道意义,说点具体的

  1. 研发资源有限:功能列表的功能很可能很多,不是一两个星期就能开发完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产品开发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可行的方式;那如何在现有资源下平衡功能优先级、理清依赖关系、打出节奏,让配合团队信服并愿意按照你的节奏开展,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目标对齐:对于产研这样密切配合的团队来讲,团队对当前做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大的picture,以让团队清楚我们要做什么、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在哪里、现在走到哪儿了
  3. 时间有限:这里有两层含义,1.不是每个用户都等得起你所谓的完美版本的出现,不是每个老板都能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你交付一个成熟的产品。2.有一些构思和设想,需要经过用户行为验证,对用户在一定时间周期的行为分析,才能决策下一步怎么做我们经常会强调,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对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正式开始产品设计研发之前,准备一份合理详尽的规划,打出节奏感,往往是可以给自己、给团队带来安全感的好办法,通常这个阶段也会直接拉开职业水平的差距

二、怎么做产品规划

先说方法,完整的规划5步走,明确目标→资源盘点→优先级确认→输出产品规划图→通晒PS:大家都不喜欢问答题,因为往往没有标准,回答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好像怎么答都对,那我们从思考框架上做填空题

2.1  确认背景,明白到底要做什么,确定规划的重点

搞清楚关键词:在什么时间对哪些人同步规划

关键词1:汇报时间和方式:

  • 年终、季终会有各种总结和规划,规划是很好的对过去总结和复盘、以及对下一个时间周期的准备和规划
  • 产品定义阶段,更多的是对行业市场、竞品用户的趋势分析、看法,对用户痛点和需求的理解探索,对外部多角色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想法和长短期规划,是供市场、运营可能还有研发一起讨论的初稿
  • 产品进入高速迭代期,这时候要突出每项的规划细节,包括需求List,优先级等等,而这种形式的不一定是要写PPT,用表格、脑图,能说清楚就行

关键词2:产品阶段:

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规划的重点也会不同

  • 初步/成长期的产品:做好方向上的判断,也就是分析趋势上,避免走错方向
  • 快速成长期:突出产品路线图,指导迭代版本
  • 稳定期:可以增加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更多的用户分析和竞品分析
  •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经常会被忽略掉:比如短期攻坚、公司要在成立纪念日开发布会,通常认为战斗力和执行力很重要,所以这个时间往往老板就会给大家打鸡血;往往这个时候要冷静下来想一下,是时间优先还是效果优先,要保证第一指标,大家需要做哪些事情,要怎么规划

关键词3:向谁汇报

  • 向上汇报:重点应该是突出规划的方向和你最终期望的效果,向领导说明怎么得出的方向,为什么可以这么做。重点体现的是思考和为什么,体现对工作的预期
  • 向项目组宣讲:重点应该是总结和突出规划细节,告诉项目组他们之前完成的成绩和接下来要做什么。重点体现的是做什么,体现节奏的把控

2.2  明确目标

背景确定清楚之后,我们来看怎么确定一个好的目标,重要因子有哪些,祭出一个好用的工具,目标细化的时候,非常好用:smart法则,由5个字母,分别是5个单词的首字母:

  • S:specific,是具体的,也就是目标要是很具体、很详细;
  • M:measurable,代表可衡量的,目标是要有限个,并且可以被度量的;
  • A:attainable,可实现的,大白话说就是可以做到,或者有点挑战够一够能够到,不是不切实际空想的;
  • R,relevant代表的是相关的,外部的环境,以及一些历史背景,都可以算作相关因子;
  • T,time-targeted,代表目标是有时限的;

smart法则,是目标管理的概念,用作产品规划的目标确认,大家可能觉得拗口,举个例子,碰到具体问题时,如何进行目标拆解;我在O2O的时候,接过一个命题,是提升商家的接单率

一个简单的订单流程,从用户下单、商家接单、商家把订单送出、用户确认收到,是最简单的订单流程,更复杂的今天不展开,在这个订单流程里,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导致订单被取消无法成单;在这个交易链中,我负责的部分是商家接单节点,提升接单率,我们做smart拆解

  • S:specific,要具体,怎么提升接单率,给他更强的提示、配备多种设备、代确认订单等等,都算作可以提升接单的方式
  • M:measurable,要可衡量,这一步往往简单,直接看结果指标,商家接单率就可以了,同时商家收到订单到接单,有一个时间段,如果能缩短这段时间,就可以间接提升接单率,我们也同时观测商家接单所用时间
  • A:attainable,要是可以实现的,直接设成100%,就直接跪了,定一个能看得见的目标,提高多少呢,高两个百分点(数值仅供参考)
  • R:relevant,在做smart的时候,这个经常是懵逼的,什么是相关的,我的理解是环顾四周,看用户、看竞品、看历史情况,搞清楚为什么是当前数值,我们的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有什么痛点;也看如果我们达成目标,有什么好处,比如很明显,如果商家接单率提高,平台的应收额直接提升;接单更快,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会提升,进而增加用户粘性
  • T:这个比较好理解,所有的目标都有期限,当时我们是1个月1个版本,我们计划用一个季度,3个版本,把这个问题磕下来

所以目标就从提升商家接单率,变成:串联商家接单场景和痛点,找到可以提升接单率、降低接单时间的方法,并上线试行,3个月内将商家的接单率提升2个百分点。目标细化到这个程度,要收集的信息、可以使用的方法、以及拿什么来衡量、什么时候交工,就都清楚了,是一个切实可实现、且可以对行动赋予更多指导意义的目标

2.3  资源盘点

通常小的产品迭代优化里,产品经理认为研发测试是资源,其实远不止这些,我们把这些资源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看人看事看信息;

  • 外部资源包括外部信息,我们做的所有准备工作,行业研究、竞品研究、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等等,都可以落地在这里,但是还要再强调的一个点,不要只收集,要给看法、给结论,单纯的数据和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要看如何使用;另外外部的人,包括运营、市场/销售、对于tob的业务,可能还有培训、售前售后等;
  • 内部资源包括产品定位、需求及解决方法、研发资源

这个阶段开始输出一些内容,说清楚产品定位、以及需求列表(针对痛点的解决方法罗列,可以不带优先级)

确定了资源之后,我们做需求list的排序,关键词是排序,我自己的团队也经常有同学反馈,我觉得这几个方向都重要,都要做,我说不行,要排,排出绝对优先级,且排列依据等信息要足够的有说服力;排列优先级的方法,有机会再新开一篇具体讲述

其中有两个点要特别注意:

  1. 需求之间有依赖、关联,比如说要支持大连锁商家,支持多店铺管理,但是我的账号系统和信息层级只有一层,连锁商家的老板和员工,看到的信息、拥有的权限,没有办法拆分,这时就得先做账号系统、权限系统升级,才能支持大连锁商家的形态;这个是很常见的情况,因为业务一直在发展在变化,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大家都想用二八原则,想用最少的功能和成本,覆盖最多的场景,留住最多的用户,但是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需要引入更多的边缘场景来提升产品的壁垒,打造护城河,这个时候,往往需要一些伤筋动骨的改动;所以系统有多强的可扩展性,往往也是很见功力的地方。需求列表顺序,不能只看功能优先级,还要看功能依赖性
  2. 老板提的需求,很无奈但是很常见对不对;这里我先说结论:能了解清楚,先了解信息,为什么做;了解不清楚,老板没空解释,就先做;然后说为什么:1.老板接受的信息量和认知程度、对业务的了解程度,都要高一层,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可以做出更正确的选择;2.更重要的,他为团队的产出买单,我们作为执行方,可以做的是角色代入,想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但是不经讨论私自做决定认为不合理,是不可以的

2.4  输出产品规划图

经过了123步,会发现后面的部分,就越来越容易、清晰了,这一步要做的是,将2.3产出的需求优先级列表,结合时间线,产出一份可执行的项目规划

2.5  规划通晒

我们做产品规划不只是帮助自己梳理思路,更有价值的是在团队内容达成共识,协调资源来做需求实现,从以下3个方面详细说明为什么需要通晒

  1. 信息确认:收集了很多信息,行业的、运营的、研发的,最后还有时间排序图,要和各方确认,这个过程以及最后的规划,获得组织的认可,自上而下的认可;以及大家就目标达成一致,需要各方配合的事情,大家要能保证
  2. 资源争取:在目标一致的时候,大家认可意义之后,都会来配合你,是合作愉快的;但是之所以会提到争取,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在通晒的阶段,评估风险,以及大家如何应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需求变更,产品经理经常被diss,怎么又需求变更,能不能靠点谱,但是如果在通晒阶段,针对后续的风险以及可能变更的点,有一些预判,并告知大家,管理好预期;在真正发生需求变更的时候,大家还会不会对你表达不满
  3. 个人影响力: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说,这节课里,有可以让大家早点脱离执行的办法,现在明确的讲,耐心做好一份产品规划,并且对外通晒出去,是可以让你迅速的脱颖而出的;在这个部分,体现了你的目标管理、信息整合、项目规划等等,多方面的认知和能力,并且这个能力,传达给了和你打配合的运营、市场、研发测试、你的老板,是在你的工作范围内,最大影响面内提升自身权威的最好方法

所谓通晒,也不止是把各方拉到一起走个过场,有两个关键细节,要注意一下

  1. 拉齐目标、早做准备:规划提前发出、标注需要对方关注的重点信息、哪些需要他判断决策、需要他帮你做什么、以及有哪些风险点
  2. 收集风险:在大家的认知里,有哪些风险;哪些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有重大影响的,对于每一种等级的风险,后续需要继续做哪些准备和讨论

本文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梳理了在不同的背景下,做产品规划的必要性和关键步骤。

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能对产品规划有清晰的认知,意识到不止需求挖掘、需求管理,也不止写一篇漂亮的PRD才是产品工作,对产品的定位、目标及拆解、思路及排序,以及对产品发展的方向把控,是对产品经理段位的考验,也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好方法,是更高级的能力训练

谢谢观看,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沟通^_^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