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我在浮躁的社交圈里看到一篇优质的分享有多难? | 产品壹佰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099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关闭
159298611617776968

我在浮躁的社交圈里看到一篇优质的分享有多难?

  • 发布于2019年11月01日
  • 阅读2994

“扫码分享朋友圈,获得精美礼品一份哦”

这是商家的一种让利传播手段,用户扫码关注,并分享朋友圈,期望产品能在社交圈中露出并传播,可是大部分用户在分享的时候,选的却是仅对自己可见。

 
collect_img15725687053675

“扫码分享朋友圈,获得精美礼品一份哦”

这是商家的一种让利传播手段,用户扫码关注,并分享朋友圈,期望产品能在社交圈中露出并传播,可是大部分用户在分享的时候,选的却是仅对自己可见。

这个流程无论是用户还是产品经理也早已烂熟于心,大家台面上笑脸相迎,流程照走,背地里大家却心知肚明,见招拆招。

按我说,「分享」早已被你们玩烂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纯粹的用户行为了,

大部分人似乎都陷入了分享者的困局,在朋友圈里发着乏味的生活,却在小圈子里碰撞着强烈的个人见解。那些善意、真实、高质的知识分享,更是在大环境下再无影踪。

-01-我分享乏味和情绪,但我不分享真知灼见

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比较优秀的产品经理、技术大牛,至少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都有着过硬的专业实力,除去那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人,他们平时大多乐于分享。

但我却几乎很少见到他们在公众场合或者朋友圈里分享着自己专业的想法和见解,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生活点滴。

和他们渐渐熟悉之后,发现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私人分享空间,可能是网络博客、一个七八个人的群,或是一个云端的笔记空间。

在那里几乎都堆满了他们的思考精华和经验复盘记录,包括我自己,以前每个产品的项目复盘和数据记载,都会放在石墨的文档里面。

过去几次的聊天中发现,其实他们都是那些乐于分享的人,典型的分享型人格,但工作层面的信息在朋友圈里分享意义不大,一度觉得朋友圈似乎更贴近生活,比较适宜传播生活的信息。

更有些人会觉得,无论自己提出什么样的看法和观点,在繁杂的交际圈里带来更多的只会是白眼、争议和调侃,根本起不到分享的意义,而这种反馈对于分享者来说,大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

是的,他们本身热爱分享,但在社交的镁光灯下,还是选择了吝啬,当他们发觉你是个能听进去的倾听者或交流者,彼此也许能分享更多。

毕竟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往往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信息常常藏匿在尘世中,得不到充分的分享,就像一件沉睡了多年的宝藏,等待人类去挖掘和重启。

基于这个原因我做了「雅格布」这个产品,旨在更充分地还原纯粹的优质内容分享。

-02-乐于分享,只乐于向小圈子分享

自从开始做雅格布之后,我恨不得能把所有关于产品设计和战略定位的精华知识都复盘一次,以我自己亲身的产品试错经历再沉淀出来。

我认为这是有价值的,至少这里面都是人民币的教训,由投资人给予的机会所堆砌出来的。

而那些指引我不断前进的信息几乎都是从我身边的各位老师身上“扒”下来的,更有些过于深奥的领悟,还是工作几年后才恍然大悟。

这些老师都是比我优秀很多的人,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总结,也乐于分享,但只是乐于向我分享。

为啥这么说呢?

抛除开各种商业的宣讲和座谈会,这种分享仅限于在他们私人的圈子里进行,或者在那些必要的分享时刻,例如项目的复盘会议,季度OKR制定策略会议,以及一些棘手问题的解决交流中。

他们从来都没有把这些无私的分享予以一个体面的形式在社会中牟利,而是不断在学习和工作中传承下去。

当中有我的前同事、前领导、创业者、所在行业独角兽一线产品的负责人、企业家等,不得不说,互联网更是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后面这两种“老师”。

我人生当中几个重要的选择都离不开他们的引导,我感谢他们同时亦陷入了沉思:

如果我没有遇见他们,结果会是怎样?因为这些有用且优质的信息,都不会来自大众媒体,几乎全部都来自这群乐于分享的老师。

同样是这群把知识当氧气的人,他们有些已经陷入了分享者的困局,他们也渴望有人交流,更渴望感受纯粹的分享。

能找到小圈子分享真知灼见的人是幸福的,小圈子的定义没有社交关系的捆绑,没有社会地位高低的比较。

有的只是纯粹的分享:你推荐的,我喜欢看

-03-有哪些稀缺程度高的优质分享?

我们不妨定义一下,什么是优质分享?

以我自己的经验,以下几类内容的稀缺程度会更高,因为单纯靠个人复盘是很难获取的,你还要突破时空和市场的限制,所以这也是我后续重点挖掘和沉淀的方向:

必定会错过的有效信息

这个怎么理解,我举个例子大家也许能明白:

一般大一点的互联网公司里面,通常会有两个不同的产品团队在做同一个方向的产品,最后留下做得好的那部分团队继续迭代这个产品,另一组则合并或轮岗到别的产品线。

这个时候,每个团队在复盘时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不同的产品经理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设计手法和产品策略也会不尽相同,自然结果也会有所偏差。

或许你有两种想法,但你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去做,如果你不幸在最后失败了,你需要对第二个方向进行验证。

但如果没有对照组的分享,你的猜想永远停留在猜想部分,因为客观条件已发生变化,你未能重复证实一次你的另一个猜想。

但这个时候你却能通过别人的分享了解到,在一切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另一种产品策略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通过和自身对比总能得出不一样的感悟。

而这种信息是十分有效的,有效在于你能通过类比得出关键问题是到底在哪里,通常这些关键问题是共性的,你这次没有发现,下次还会继续忽略。

但这个信息又是你必定会错过的,假如你没有同步进行的团队,假如你没有参与事后的这次分享,假如你没有觉察到这是复盘最重要的一步。

没有什么比医学中的治疗方案评价更需要追求确定性了,在医学上称之为随机对照双盲实验,为现在主要临床治疗方案评价的手段,就是为了获取这一类必然会错失的信息。

更趋向事物本质的解释

要相信,很多事情本来没有这么复杂,是因为人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把事情复杂化了。

我接触过很多的产品经理和运营同事,他们经常会把强烈的个人感受强加于产品方案里面,在我看来,这是个很不好的坏习惯,甚至会造成个人的职业瓶颈。

为什么这么说?当你在负责垂直类工具产品时,用户几千到几万不等,这个时候用户画像也许更为集中,使用习惯更趋向于某一类人。

此时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很有可能就是这一类人,他带着自己的感觉和天赋,很容易做出迎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这时候强烈的个人感受反而能为产品找到突破口。

但当你负责的产品涵盖用户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达到几百几千万时,用户群体通常都是由多种人群组合而成,使用习惯各不相同。

很显然,你如果还是带着强烈的个人感受来设计这个产品,效果并不会十分好。

你很难确保自己的感受是否和用户相近,你也很难去从用户口中得知他们理想中的服务会是什么样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你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出现偏差的概率应该会越来越大。

就好像微信这个量级的产品,产品的用户画像会更趋向于人,一个正常生活的人,用户量级越大的产品越是倾向于去服务一个人,而不是某一类人。

毕竟产品是给人用的,产品设计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揣摩和思考。

关于产品和人性,这篇文章也许会分析得更为详细:《有多少用户痛点,你是听回来的,而不是经过深思过后找出来的》

-04-社交圈层式的分享,会是未来优质信息的主要来源

娱乐圈的劲爆新闻,从市场角度上来说是一种优质信息,因为它足够稀缺,我们可以想一下,那些劲爆的娱乐新闻都是怎么被爆出来的?

要么是在场知情的人后来捅破了,要么是被记者偷拍捕捉。但等到大众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时候,读者早已看完了好几个版本,错过了内容最适合消费的时候。

越来越多的新闻是没有价值的,越来越多的信息流都充斥着同质化的传播方向。

尤其对某些专业问题的解读,基本都是落后半年以上,某个时候我更像是个娱乐记者,从我的那班“不愿分享”的老师身上扒来一些知识,据为己用。

所以优质的信息,都是跟着人走的,特别是那群勤于思考,又乐于分享的朋友,尤其是某些行业里顶尖的优秀人才,优质的信息更是沿着他们的社交圈层进行分发。

毕竟他们没有义务向社会展示这部分的工作成果,也没有时间。

就像最近张小龙对微信产品设计的把控和复盘,我相信微信内部的产品经理早已耳濡目染,但至少在大众媒体的视野里能被完整地归纳出一套干货,也已经是八年后了。

「知乎」在刚出来的时候,应该是离我心目中纯粹式分享最接近的产品形态了,但随着近年来迷离般的发展,俨然转化成了另一种走量的商业机器。

在「知乎」这种问答式的分享社区里面,我们似乎高估了普通用户能提出一条好问题的能力,似乎平台也没有为此做更好的引导,那些更有意义的回答也只能胎死腹中。

我是这么想的:

与其让大部分用户提出一条好问题,还不如让用户去鉴别这是不是一条好问题,因为后者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成本远比前者低,但后者却能比前者更有效地推动优质信息的分发效率。

直至我看到了微信改版后的「看一看」,就更肯定了。

或许朋友圈只是个塑造形象的地方,让用户真正能够释放和享受分享乐趣的,还是那种纯粹的阅读空间,在那里,人的内心,也显得特别静谧。

我理想中的社交圈层式分享,也许是这么样子:

从社交关系来看,我们和其他人存在着多种关系,有熟人关系、同事关系、客户关系等,也许我们只有在熟人关系这个环节里,才需要做到无微不至点滴生活的分享。

在其他关系中,我们都是为了一起做好某件事而走在一起,生活交集的占比无需很高。

也许在获取信息这件事上,我们能走在一起,利用自身对内容的选择和贡献能力,彼此成长,当中,大家都在认真地对待着每一条内容源。

关于社交关系,这篇文章也许会说得更为仔细:《为什么微信也有做不好社交产品的时候?未来的社交新机会在哪里?》

我们能抛开影响分享的功利因素和困局,彼此深度交流,彼此成长,我相信这是有意义的。

这也是我做「雅格布」的初心,希望通过这个产品还原一个善意、纯粹的社交圈层分享,并期待结识一万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真正热爱互联网产品的人。

很快这个目标就完成了十分之一,尽管目前只有我自己在践行着这套分发机制。

当然,目前它还在生根,不断成长。

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18篇 | 3915字

原创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雅格布(ID:jacoblab)

喜欢 0 收藏 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