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 Odaily星球日报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odaily.com/post/514179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区块律动BlockBeats2019-10-20

「有的大户开始坐不住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区块律动BlockBeats(ID:BlockBeats),作者:0x22、0x66,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如果你还关注币圈,那你最近一定听说过 Pegasus(PGS)这个项目。在熊市中,价格上涨 63 倍,成为继共振币 VDS、传销币 BRC 之后,又一个靠价格暴涨吸引韭菜无数的空气币。公然声称「不做市,只拉盘」的 PGS,用连涨了 31 天的 K 线造就了新的「暴富神话」。

但这样的假象和泡沫没能持续多久。从 10 月 19 日开始,PGS 价格开始闪崩,24 小时跌幅一度超过 50%,截至发稿依然没有止跌、回升的迹象。

与数日前微信群热闹的「喊单」「上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GS 维权群开始涌出,群里的「受害者」开始接龙「损失金额」,大家的损失从几万元,到 80 万元,再到 200 多万,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是项目方和操盘者高举的「镰刀」收割的产物。

而比项目方收割韭菜更可怕的,PGS 这个项目所引起的空气币趋势,和小交易所的蠢蠢欲动。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空军砸不动,买盘强劲」、「别人恐慌时我贪婪」、「就是空气币,空气币才容易拉盘啊。」早在几天前,类似的话语就开始在众多微信群里刷屏,关于该项目创始人 Jack 黄、团队手握 3 亿/9 亿元护盘资金的微信截图、对话被广泛传播,营造了一种「项目决不会很快崩盘」的假象。

根据社区流传截图,PGS 是一个以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基金为目标的区块链项目。该项目创始人 Jack 黄号称手上拿着数亿元「拉盘资金」,公开扬言「项目不做事,只拉盘」。而两家已经上线该代币的交易所的行情走势也显示:PGS 在十余天内只涨不跌,一枝独秀。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这样的涨势也给了投资者十足的信心,用价格暴涨来吸引其他人进场,即使明确知道这是一个不会有任何技术创新的空气项目。

一位在开盘早期就以低价买入了大量代币的投资者,在获得了近 10 倍回报后也成了 PGS 的「拥护者」,他对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表示,他知道这就是空气币,「不在乎啊。」他说,「是空气币才容易拉盘啊,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此外,他还积极对外游说:「为什么有些项目不赚钱呢?就是很多打着搞技术的项目的名义花投资者的钱,以技术实验的名义,花了太多的钱,这些钱都是卖币来的,币圈散户不是 VC,养不起消耗大的项目方,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投资者和项目方的矛盾。形象的说,就是项目方天天只搞技术,并不关心币价。」

除了项目方、大户,另一股重要的力量——交易所,也在这场狂欢里扮演重要角色。

据了解,今年名声大噪、以上线共振币、模式币后来居上的一家交易所是 PGS 的首发交易所。早在 9 月 19 日,该交易所就发布公告称将于 9 月 20 日开通 PGS/USDT 交易对。第二天,PGS 以 0.0014 美元的开盘价正式上线,开盘首日一度暴涨 8 倍。

PGS 开始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根据网传的一张图片,PGS 一天能给这家交易所带去2亿人民币的真实成交量,按照该平台规定收取的 0.2% 交易手续费率,仅 PGS 一个项目,就能给这家交易所带去每天数十万元的收入。

而 10 月 19 日下午,交易所创始人在朋友圈发表的言论似乎证实了 PGS 的「巨大流量」,他表示:「准备升级服务器和撮合引擎了,再下去服务器要被干崩了。」从留言透露的信息来看,是因为 PGS 的巨量订单让交易所不得不「升级」。

在当前低迷的加密货币行情大环境下,交易所因此获得的巨大流量,同样是其他交易所「眼红」的。PGS 首发该交易所后,其他交易所也开始上线这个项目。10 月 14 日,虎符交易所宣布上线 PGS,虎符高层也开始在社群里为 PGS 造势,为 PGS 积极喊单。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就这样,PGS 靠着「不做事、只拉盘」的口号,连涨 31 天,价格暴涨 63 倍,成为继 VDS、BRC 之后又一个币圈闻名的空气币项目。

Jack 黄

任何一个空气币的疯狂,都与项目创始人脱不开关系。投资者愿意为空气币买单,就是相信创始人一定会拉盘。PGS 也一样,火爆到这个程度,创始人的身份也在社区公开流传。据社区流出的截图显示,Jack 黄的真名疑似是黄勇涛,曾经就职于阿里巴巴与百度两家互联网巨头。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根据企名片,黄涌涛曾是一家名为「学习宝」的公司的 COO 兼联合创始人。这家公司曾在 2014 年 B 轮融资的时候拿到过软银中国的投资,但现在公司已经没有任何声音了,官方微博的最后一次更新,是 2016 年。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能够证明 Jack 黄就是黄涌涛,但这在社区信仰中不是最重要的,最能让大家纷纷买入 PGS 的原因,还是 Jack 黄的上一个项目。PGS 的大户告诉区块律动 BlockBeats,Jack 黄做过的上一个项目是 EKT,这是一个自称与教育有关的区块链项目,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根据 BitUniverse 的行情数据,EKT 在今年市场略有好转的时候,价格开始回调,而直到目前市场变差的环境下,价格也依然没有下跌,这也给了 PGS 社区信心,他们相信 PGS 也会和 EKT 一样,在熊市也不会崩盘。

但这次,崩盘还是发生了。

面对这样一个「空气币」痕迹明显的项目,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唱衰、预言该项目迟早会崩盘、跑路,如今,他们的预言似乎被「证实」了。

10 月 19 日下午 6 点开始,连涨了 31 天的 PGS 开始暴跌,当天最高跌幅达 40%,但暴跌并没有结束。截止到 20 日,PGS 下跌的最低价格与最高价格 0.0884 美元相比,已经下跌了接近 50%。

面对这样的暴跌,社区慌了,与曾经的那些「空气币」项目一样,各种维权群涌出,群内成员纷纷在名单上晒出自己的亏损,向项目方要说法。

对于暴跌,一位 PGS 大户告诉区块律动 BlockBeats,这一次崩盘的原因是因为有些大户「坐不住了,想要套现离场。」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图上显示,有团队/机构联系了大户,要「借币砸盘,一起分利润。」他还表示,自己也是这次暴跌的间接损失者,相对于最高峰时的浮盈十几倍,现在「距离 5 分人民币的成本还有 6 倍收益」,也不知道盘面什么时候才会稳住。

大户砸盘的说法也的确有合理性,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了解,PGS 很多早期投资者都是一个名叫 PTT 项目的受害者,PTT 的项目方曾经和 Jack 黄一起做过 EKT 的项目,所以当 PTT 暴跌几十倍后,为了补偿社区,Jack 黄把一部分 PGS 送给了受害者。现在 PGS 的价格对于曾经 PTT 的受害者可能已经回本甚至盈利,于是开始离场。

疑似大户离场,PGS 下跌,项目方护盘失败,投资者之间很快引发恐慌性抛售,更多的人开始离场。情况越来越糟糕,关于这次暴跌也有更多的流言涌向了 PGS。无畏社区的群主在微博上表示,有人爆料给他,表示这次暴跌「是交易所发假币砸盘了,手法和当初发假 VDS 砸盘一模一样」。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庄家高度控盘的空气币。

早在 PGS 热度开始起来时,就有人分析发现 PGS 的资金控制十分集中,据区块浏览器 Etherscan 数据显示,PGS 前三大地址持仓比例达到了惊人的 99.05%。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当项目方和大户手里拥有占总量 99% 的代币量的时候,散户的任何行为在这个市场中都无济于事。就像曾经的那些知名空气币项目 BRC、VDS、EGT 等等一样,市场上的上涨与下跌都是项目方和大户说了算。

而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发现,PGS 对币圈所带来的趋势和影响,远比 VDS 的可怕。

我们一般会把区块链项目分成不同的赛道,比如隐私、跨链、分片等等,而我们了解各个赛道的知名项目的渠道也不一样,从落地应用、创始人、团队、投资机构等等。

但 PGS 所代表的空气币项目与一般的区块链项目不一样。我们了解这类项目的渠道,只有社区的传销和暴涨的价格。没有人知道这种项目的赛道是什么,也不关心这些项目使用的什么样的技术,唯一能记住的就是 BRC、VDS、EGT,以及 PGS 的暴涨与暴跌。

而这次,PGS 所传达的「不做事,只拉盘」的观点,让空气币的项目方如获至宝,他们甚至连题材都不需要考虑,只需要联系小交易所,向社区传达「不做事,只拉盘」的观点,就能吸引大批韭菜,也能带火小交易所。

于是,比特可乐交易所上推出了 DU,Coinbene 交易所推出了 UNI,虎符交易所抢先推出了 FBT,甚至还有目前没有开启交易、但连宣传语都与 PGS 一样的 EW。

如果每个交易所都发一个PGS,那币圈就完了

与 VDS 和 BRC 火热的阶段不同,当时为了吸引流量,交易所们会上同一种空气币。但现在,PGS 的关注度已经达到巅峰,但依旧只有几个交易所可以交易。其他小交易所都选择推出一个同类型的新币,就像年初各大交易所的 IEO。

PGS 从最高点已经跌了 50%,DU 最多的时候跌了 90%,下一个,会跌多少?而这些小交易所新推出的空气项目,也势必会与 PGS 的结局一样,价格暴跌,项目方与大户套现离场。

很显然,这不仅只是 PGS 的问题,也不是上了 PGS 交易所的问题,也不是跟风上仿币的交易所的问题,而是整个币圈的问题。

劣币和良币,作为投资者的你,想看到哪个留到最后?想想你来到币圈的初衷,是去中心化世界,还是中本聪的初心,还是炒币财富自由?再这样下去,这个圈子要完全跑偏了。

随着 PGS 的火热,有很多人说,投 ETH 也跌了 10 倍,ICO 更是不靠谱,这些 ZJP 能赚钱,就是好币。但我们想说,当年,无数基金投互联网公司血本无归,但是为行业、为社会、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无数的互联网公司死掉的尸体上,最后诞生了移动支付,诞生了人工智能,诞生了无数改变生活的应用。

今天即便 Cosmos 归零了,他也为跨链的探索做出了贡献,Props 即使最后失败了,总会有类似概念类似想法的项目成功。今天即便 DeFi 项目失败了,但我们也坚信金融的未来属于 Defi,Defi 终会胜利。

但是资金盘能带来什么?赚钱了,赔钱了,都不会给行业带来任何的进步,不会帮助区块链行业发展。回想一下,如果没有行业的发展,今天这些在卖 ZJP 项目的交易所怎么做的起来?如果圈子里充斥着这种项目,那么区块链行业就不会发展。

现在打着区块链的幌子做资金盘,和当年打着互联网的幌子做房地产的香港有什么区别。最后中国诞生了腾讯阿里等一堆正在影响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香港就只剩下炒楼,行业的未来在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Odaily星球日报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