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Disruptor 原理探讨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YBZ7Zfz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之前谈到了在我的项目里用到了Disruptor,因为对它了解不足的原因,才会引发之前的问题,因此,今天特意来探讨其原理。

为什么采用Disruptor

先介绍一下我的这个服务。这个服务主要是作为游戏服务器的游戏逻辑部分,包括帧同步逻辑及其他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产生的一些业务逻辑。

从用户量来说,现在最高峰大概有300人同时在线,游戏服务器设置1秒有30帧的数据量,因此,1秒内服务器接收到的请求量为 30*300=9000

虽然QPS并不是很高,但对于多人对抗竞技类游戏而言,低延迟十分重要,每一次客户端向服务器端的响应时间需要低于 1/30 秒(因为1秒需要发送30次)。针对这种情况,我需要的存储消息的容器应该具备快速生产、快速消费的特性。

那为什么当初要选择使用Disruptor作为存储客户端发来消息的容器,为什么不直接使用Java本身自带的那些队列结构呢?

让我们看看Java里常用的线程安全的内置队列:

类 是否有界 是否加锁 底层数据结构 ArrayBlockingQueue 有界 加锁 数组 LinkedBlockingQueue 有界(2^31-1) 加锁 链表 ConcurrentLinkedQueue 无界 无锁 链表 LinkedTransferQueue 无界 无锁 链表 PriorityBlockingQueue 无界 加锁 堆 DelayQueue 无界 加锁 堆

一般来说我们并不会考虑堆,因为堆在实现带有优先级的队列更好。

从性能上来说,无锁时的QPS一般来说优于加锁,而 ConcurrentLinkedQueue 的无锁其实是通过原子变量进行 compareandswap (以下简称为 CAS ,由CPU保证原子性)这种不加锁的方式来实现的。

但无锁的结构都是无界的,为了系统的稳定,我们需要防止生产者速度过快导致内存溢出,我们需要使队列有界;同时,为了减少Java的垃圾回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会尽量选择array/heap(因为使用这两种结构,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的地址连续)。

这样筛选下来, ArrayBlockingQueue 可能相对而言更加合适,但它依旧存在性能问题——加锁、伪共享。

加锁上面也提到了,更好的方式是使用 CAS ,那 伪共享 又是什么呢?

伪共享

什么是共享

下图是计算的基本结构。L1、L2、L3分别表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越靠近CPU的缓存,速度越快,容量也越小。所以L1缓存很小但很快,并且紧靠着在使用它的CPU内核;L2大一些,也慢一些,并且仍然只能被一个单独的CPU核使用;L3更大、更慢,并且被单个插槽上的所有CPU核共享;最后是主存,由全部插槽上的所有CPU核共享。如图:

736fUjV.jpg!web

当CPU执行运算的时候,它先去L1查找所需的数据、再去L2、然后是L3,如果最后这些缓存中都没有,所需的数据就要去主内存拿。走得越远,运算耗费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如果你在做一些很频繁的事,你要尽量确保数据在L1缓存中。

另外,线程之间共享一份数据的时候,需要一个线程把数据写回主存,而另一个线程访问主存中相应的数据。

缓存行

Cache是由很多个cache line组成的。每个cache line通常是64字节,并且它有效地引用主内存中的一块儿地址。一个Java的long类型变量是8字节,因此在一个缓存行中可以存8个long类型的变量。

CPU每次从主存中拉取数据时,会把相邻的数据也存入同一个cache line。

在访问一个long数组的时候,如果数组中的一个值被加载到缓存中,它会自动加载另外7个。因此你能非常快的遍历这个数组。事实上,你可以非常快速的遍历在连续内存块中分配的任意数据结构。

下面的例子是测试利用cache line的特性和不利用cache line的特性的效果对比。

结果为:

速度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什么是伪共享

ArrayBlockingQueue有三个成员变量: - takeIndex:需要被取走的元素下标 - putIndex:可被元素插入的位置的下标 - count:队列中元素的数量

这三个变量很容易放到一个缓存行中,但是之间修改没有太多的关联。所以每次修改,都会使之前缓存的数据失效,从而不能完全达到共享的效果。

qu6b6vE.jpg!web

如上图所示,当生产者线程put一个元素到ArrayBlockingQueue时,putIndex会修改,从而导致消费者线程的缓存中的缓存行无效,需要从主存中重新读取。

这种无法充分使用缓存行特性的现象,称为伪共享。

对于伪共享,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增大数组元素的间隔使得由不同线程存取的元素位于不同的缓存行上,以空间换时间。

结果:

从这儿可以看出,使用了共享机制比没有使用共享机制,速度快了4倍左右。(在jdk1.8中,有专门的注解@Contended来避免伪共享,更优雅地解决问题,有兴趣地朋友可以取了解一下。)

因此,虽然ArrayBlockingQueue相对于其他队列结构而言更适合我的服务,但依旧有着性能上的缺陷,因此我选择了Disruptor。

生产者和消费者

Disruptor通过环形数组结构来解决队列速度慢的问题,那具体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它是如何保证数据读写一致性的呢?

一个生产者写数据

生产者单线程写数据的流程比较简单: 1. 申请写入m个元素; 2. 若是有m个元素可以写入,则返回最大的序列号。这儿主要判断是否会覆盖未读的元素; 3. 若是返回的正确,则生产者开始写入元素。

fiU7Rb6.png!web

多个生产者

多个生产者的情况下,会遇到“如何防止多个线程重复写同一个元素”的问题。Disruptor的解决方法是,每个线程获取不同的一段数组空间进行操作。这个通过CAS很容易达到。只需要在分配元素的时候,通过CAS判断一下这段空间是否已经分配出去即可。

但是会遇到一个新问题:如何防止读取的时候,读到还未写的元素。Disruptor在多个生产者的情况下,引入了一个与Ring Buffer大小相同的buffer:available Buffer。当某个位置写入成功的时候,便把availble Buffer相应的位置置位,标记为写入成功。读取的时候,会遍历available Buffer,来判断元素是否已经就绪。

下面分读数据和写数据两种情况介绍。

读数据

生产者多线程写入的情况会复杂很多: 1. 申请读取到序号n; 2. 若writer cursor >= n,这时仍然无法确定连续可读的最大下标。从reader cursor开始读取available Buffer,一直查到第一个不可用的元素,然后返回最大连续可读元素的位置; 3. 消费者读取元素。

如下图所示,读线程读到下标为2的元素,三个线程Writer1/Writer2/Writer3正在向RingBuffer相应位置写数据,写线程被分配到的最大元素下标是11。

读线程申请读取到下标从3到11的元素,判断writer cursor>=11。然后开始读取availableBuffer,从3开始,往后读取,发现下标为7的元素没有生产成功,于是WaitFor(11)返回6。

然后,消费者读取下标从3到6共计4个元素。

b6Nr63B.jpg!web

写数据

多个生产者写入的时候: 1. 申请写入m个元素; 2. 若是有m个元素可以写入,则返回最大的序列号。每个生产者会被分配一段独享的空间; 3. 生产者写入元素,写入元素的同时设置available Buffer里面相应的位置,以标记自己哪些位置是已经写入成功的。

如下图所示,Writer1和Writer2两个线程写入数组,都申请可写的数组空间。Writer1被分配了下标3到下表5的空间,Writer2被分配了下标6到下标9的空间。

Writer1写入下标3位置的元素,同时把available Buffer相应位置置位,标记已经写入成功,往后移一位,开始写下标4位置的元素。Writer2同样的方式。最终都写入完成。

Mzqie2A.jpg!web

消费者的等待策略

名称 措施 适用场景 BlockingWaitStrategy 加锁 CPU资源紧缺,吞吐量和延迟并不重要的场景 BusySpinWaitStrategy 自旋 通过不断重试,减少切换线程导致的系统调用,而降低延迟。推荐在线程绑定到固定的CPU的场景下使用 PhasedBackoffWaitStrategy 自旋 + yield + 自定义策略 CPU资源紧缺,吞吐量和延迟并不重要的场景 SleepingWaitStrategy 自旋 + yield + sleep 性能和CPU资源之间有很好的折中。延迟不均匀 TimeoutBlockingWaitStrategy 加锁,有超时限制 CPU资源紧缺,吞吐量和延迟并不重要的场景 YieldingWaitStrategy 自旋 + yield + 自旋 性能和CPU资源之间有很好的折中。延迟比较均匀

从这儿可以看出,我需要的就是低延迟,因此就采用了 BusySpinWaitStrategy ,它虽然占用的资源多,但延迟低,非常符合我这个服务的要求。后来测试了一下其他的策略,发现都会有一些卡顿,毕竟不是一直在运行,接受到的客户端的消息就会有延迟产生。

总结

Disruptor的高性能一方面是在于它没有用很重的锁,仅仅通过CPU的 CAS 就保证了操作的原子性;另一方面是在于它的数据结构RingBuffer(也包括Available)和Cursor的设计巧妙;当然还有它的等待策略、线程池等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