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原创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去世了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73euIzr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ZFJRR3N.jpg!web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莫斯科因病去世,终年85岁。

UruARzu.jpg!web

1965年,他在上升2号宇宙飞船(Voskhod 2) 外进行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用一条18英尺的系绳绑在飞船上,在太空里漂浮了12分钟,飘出飞船5.3米。中途他的宇航服一度因故膨胀,无法穿过舱门口,只好开阀放气,最终得以回舱。

出仓往事

列昂诺夫出仓行走的那一年,正是美苏太空竞赛的高峰。

他们的竞争者美国,由于正在进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设计,使得当年NASA的总预算惊人地占到联邦预算的4.4%,尽管资金的流向在国会和公众的监督下严格控制,并尽量节约开销,但登月计划依然面临诸多非议;另一边的苏联投入资金未知,但在登月计划实施上已经落后于美国,为了赶在美国之前实施登月计划,急需加速进行太空探测试验。

而这次的载人任务只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 把人丢进太空中,能不能活?

yUfERfe.gif

由于仓外服的设计问题,出仓过程中列昂诺夫在真空中开始膨胀。这直接导致他在返回飞船的过程中被卡在舱门外,苏联的电视台也紧急将直播出舱的画面切换掉。列昂诺夫做了一个十分冒险的决定:将氧气从舱外服中排出。代价是他将面临缺氧,稍有不慎就回不去了。

事实上不光是舱外服的设计,在这次的太空试验中,苏联在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极为激进,上升号的飞船和火箭没有配备逃逸塔,这意味着两名航天员如果在发射阶段遇到任何问题,是没有任何逃生方式的。今天看来,两位英雄宇航员能活着从太空回来都已经是万幸。

在列昂诺夫返回飞船之后,遇到的问题始终没能停止。

飞船内的空气控制装置失灵导致舱内氧气含量暴增;返程过程中飞船的减速火箭又出现了问题,导致着陆点距原计划着陆点远出386千米。通讯设备完全失灵、制暖设备失效。两个人只能出舱躲在外面,在西伯利亚冰冷的森林里听了两天狼叫。另一边,苏联军方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最后终于通过无线电找到了二人所在的位置。

上升二号在航行过程中遇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任何失误都足以导致任务失败。回到家乡后,列昂诺夫获得的荣誉等同加加林,被奉为航天英雄;与此同时,在此次航天计划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也使苏联放慢了登月计划,上升计划的后续计划被全部取消。

yaqAFrR.jpg!web

列昂诺夫次年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我们为何向往太空

人类之所以要登上太空,并不是为了体验失重;不是为了寻找地外生命;不是为了在宇宙中感受孤独。我们登上太空,是为了寻找自我,重新认识自我,是为了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

人类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或更为伟大,探寻地球生命与探寻太空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是谁?美国航天员阿尔弗雷德·沃尔登曾在太空中表示:

如今我们才明白过来,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儿:并不是为了仔细观察月球。而是为了回过头去,眺望我们居住的行星地球。

2iameqq.jpg!web

从阿波罗8号上看到的“地出”

太空探索的黄金时代源于冷战中美苏太空竞赛,在双方莫大的恐慌与期待中,人类前所未有地耗巨资向头顶的这片天空探索。而这充满了矛盾的起点,却能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当人们在太空中看到蔚蓝的地球时才意识到,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其实是一个整体。从那以后,警惕污染、饥荒、气候的声音越来越多。人类在陆地上全部的傲慢,在宇宙中都被一个孤独地球的照片推翻了。

1973年,列昂诺夫开始为阿波罗-联盟计划先后在苏联和休斯顿接受训练 。1975年7月15日,他作为指令长和工程师库巴索夫一起参与了联盟19号任务;7月17日,两艘飞船对接成功,交换了宇航员并进行了科学实验。因为此次行动,列昂诺夫获得了第二个苏联英雄称号。

在那个误解丛生的时代,在大西洋上方两万千米的高空上,美国的航空器与苏联的航空器完成了对接。两国宇航员进行亲切地握手,无数观众从电视屏幕上见证了 科学消弭人类偏见、并改变时代的瞬间。

MbEni2V.jpg!web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的5名宇航员,右二为列昂诺夫

所以为什么会有很多孩子向往成为宇航员?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是英雄。

在深空探索这件事上,宇航员们就是勇入前人未至之境的开拓者,与任何人都不曾见识过的世界决斗。通过几年如一日的艰苦的训练,将一个个不可能化为可能;他们还需要是万里挑一精英,具备(肉体、头脑、精神)各类优秀的品质。换句话说,他们是孩子们心中的完人。

2015 年,NASA 宇航员凯尔·林格伦从漂浮在地球之外 350 万公里的国际空间站里,用视频连线宣布: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vi2iMvA.jpg!web

刘慈欣随后在得奖中表示:

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在太空中航行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车两个小时的里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不过我有一点可以确定: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1989年,列昂诺夫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之邀,首次到中国进行访问。彼时苏联还没有解体,中国才完成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发射。他先后前往北京、上海、成都,并被授予成都荣誉市民的称号。

此后他坚持关注中国航天领域,并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太空探索,但只有3个国家有自己的宇宙飞船、自己的系统和自己的宇航员,这其中就包括中国。”

中国曾经错过了大海,但不会再错过星辰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