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互联网流量红利殆尽,互联网保险的下半场该走向何方?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zq22aa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Q7R7BnJ.jpg!web

近几年,互联网在大数据和移动端的推动下,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和传统行业频繁接轨,带动着传统行业的升级变革,使传统行业向智能化,快捷化,简单化发展。随着金融业和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互联网保险这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应运而生。

对于互联网保险,大家可能还有些陌生。但什么是互联网保险呢?简单来说,互联网保险就是以保险公司或者中介机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保险咨询,投保,交费,查询,理赔等进行网络化。相比于传统保险,更加的具有时效性,灵活性,经济性。

互联网保险飞速发展,风口已至

1997年,我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站—中国信息保险网成立,同年12月,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互联网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迈进互联网融合的大门。

从此,我国互联网保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1997年到2007年,处于萌芽期的互联网保险,由于互联网普及度不高,网民人数较少,本阶段未能实现大规模发展。
2008年到2011年,是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探索期。随着电商平台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出现,互联网发展开始回暖。但由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保费规模相对较小,电子商务渠道的战略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常常会被忽略。
2012年至今,互联网保险进入了爆发期。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的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相关行业高速发展起来,为互联网保险行业奠定了用户基础,这一阶段,互联网保险全面发展,主要商业模式形成。

保险业蓬勃发展,但是传统保险公司却无法高枕无忧,互联网保险的进场让他们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虽说传统保险凭借多年在线下发展的根深蒂固,但是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近几年来,阿里,腾讯,苏宁,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巨头公司也纷纷打开互联网保险的入口,推动着互联网保险成为行业风口。

根据近日中国保险协会发布的数据通报显示, 2019年上半年共有71家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共381.53亿元,同比增长16.89%。互联网流量将尽,但仍吸引不少玩家入场。

最初的互联网保险只是作为保险的一种直销渠道,利用保险机构或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营平台,第三方平台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保险产品和咨询。从2012年以来,互联网保险进入快速发展期,其参与主体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保险已进入多元化发展。但是,现如今,用户因为服务留存在保险公司,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重新获取新客户,面临流量红利将尽,互联网保险公司生存也越来越困难。

自2017年保险行业监管政策严管以来,整个行业整体都处于优化产品结构的行业功能定位中,互联网保险业务也缓慢增长。保费收入也持续走低。

在政策严管下,2019年上半年,全国保监系统针对保险业累计发布罚单375张,共处罚金超5800万元,和2018年同期相比,2019上半年的罚单数量减少四成,处罚金额缩减近半。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保险业“保险姓保”的要求,银保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投保人合法知情权,提升互联网保险产品标准化程度,提升客户体验。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保险公司不得不进行战略升级,寻找新的出路,以此更好的获得市场。

从渠道到场景再到服务的转变

传统保险主要通过线下代理人推销的方式来获取用户,对用户进行一对一的宣传讲解,但是传统保险代理人的专业水平可能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保险的每一种产品可能会出现不太了解的情况,所以对用户会产生误导行为。互联网下的保险,利用大数据结合用户自身情况,可以迅速挑选出适合用户的一种产品。

在互联网日渐渗透下,互联网保险观念与思维都在发生转变。尤其是互联网巨头杀入保险领域,自带流量的玩家,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创造更多的场景保险。

对现在,80,90后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互联网保险更深入年轻人的内心。伴随着现在消费模式的多样性,玩家们都更专注于场景保险,在如今的互联网保险时代,渠道俨然已经不是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取而代之的是场景,谁拥有了场景,谁就掌握了客户。

现在的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传统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嫁接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以及头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模式的多样性创造了场景的多样性。互联网保险公司已经创造出许多新型场景下的嵌入式保险和类保险产品。

最早的场景保险出现在电商行业,大家熟知的淘宝运费险是场景保险的鼻祖。随着淘宝运费险的成功,更多的创业公司也紧跟步伐,开始探索。比如出行时的交通险,考驾照时挂科的补偿险,以及在消费,旅行,购物,支付等场景,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已开始积极进入。所以,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互联网保险的竞争将是场景的竞争。

根据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可以预见,在布局初期的场景红利被消耗完之后,互联网保险的竞争将回归到服务与产品的竞争,谁的服务更完善,谁就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就像主打服务的海底捞,不管在哪个店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员工的热情。海底捞以优秀的服务态度和独特的口感,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店发展成为现在拥有上万名员工,全国各地都有分店的上市公司。

同样的,互联网保险作为金融和科技结合下的新型领域,不仅要依靠产品本身过硬的优势吸引用户,还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留住客户。随着互联网保险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在用户面对更多的产品选择时,服务和信任就显的非常重要。目前发展来看,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无法让用户获得信任,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根据行业数据显示,90%以上的保险平台都没有提供专人服务,遇到问题只能通过投诉客服和机构,对用户来说,没有保障性,买保险更像是一场“赌博”,而大部分的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在做一次性生意的边缘试探,所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AI+人工客服“的方式,推出100%真人一对一的服务,通过了解用户的购买规律和需求,利用大数据对用户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为用户提供从购买到理赔的一站式服务,消除用户的顾虑。

在如今的互联网保险时代,服务对公司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用户的满意度决定着产品品牌是否能够生存。搭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是现在每个互联网保险公司都要行动起来的。

互联网保险去中心化,中间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去中心化,去中间化成为时代浪潮。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都在向去中心化发展。对各行各业来说。去中心化已经成为趋势,滴滴出行颠覆了租车行业,微信微博改变了以信件为媒介的交流方式,所以去中心化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去中心化时代浪潮下,互联网保险也不得不进行转型。

传统保险因其复杂的推销方式,不被用户认可,甚至用户觉得这是一种传销。互联网保险虽然是在线上服务用户,但是其宣传方式让用户也感觉是一种传销。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极致体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去中心化就成为了主要变革方向。互联网保险的去中心化应该是在管理,产品设计,以及销售渠道的去中心化。

对于管理去中心化,不是真正的没有中心,而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中心。把直线管理型组织转变成网络化组织,在管理上不在是下级围绕上级转,更多的是生产资料围绕生产力要素转。这样不仅让生产力要素增强,资源配置也会更灵活,管理效率就会越来越高,基层员工和一线员工的动力就会越强。

对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的去中心化,是由复杂变简单的过程。没有像传统保险那么多的中间环节,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有更高的性价比。同时,让用户在选择产品时,由被动变得主动,让消费者能够看懂,看明白所需要的产品。通过去中心化,能够让用户更加主动的与保险亲近。

在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保险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传统保险不断的改革触网,互联网保险红利逐渐消失殆尽,走服务,去中心化道路是必然趋势。随着科技和金融业的深度融合,未来的互联网留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