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云+5G+AI”新航道下,“云游戏”独立还是会成为下一个VR?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7ZJRNvb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raYV3iV.jpg!web

2019年china joy刚刚落下帷幕,从两年前起,就有声音在说china joy一年不如一年,无论是内容、还是服务、甚至是Show girl。但这并未减少“绅士们”的热情,官方统计总入场人数36.47万人次再创新高,用网友的话来说“照样人山人海、简直疯了”。

今年的China joy虽然火爆依然,但不得不说在内容是确实缺乏“亮点”,暴雪、育碧、任天堂,甚至是国内的腾讯、网易、完美等都没有什么游戏端的“大手笔”发布,但有一个词在CJ期间再次被频频提起,那就是“云游戏”,而腾讯和华为也都带来了相关内容。

5G助力云游戏,还是云游戏成就5G?

华为、中兴等一批手机品牌已经开卖5G产品,5G的城市覆盖也在陆续进行,目前国内三大网络运营商已经在40多个城市进行5G布局,在接近20个城市完成了规模测试。

但是现阶段的5G应用却稍显空白,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一款应用一定非得5G不可。

此时“云游戏”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云游戏”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10年前,类似OnLive、Gaikai等商用化云游戏平台既已出现。然而介于技术、网络等现实问题,并未取得成功。

“云游戏”是指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此时在用户端玩家不再需要任何的高配硬件,只需完成基本的视频解压就可以进行任何游戏体验。

以“云游戏”的概念来看,“云技术”是其核心,因为游戏并非固定程式,不同玩家在操作上都不相同,画面当然也就不同,服务器无法提前预知下一步的动作,所以就需求云端具备强力的计算能力,若是计算能力不足就会形成画面卡帧,对于游戏而言这显然是致命的。

在云技术之后,则是网络要求。在服务器计算之后,需要通过网络来送达反馈,反馈速度不足也将会导致画面卡顿或产生操作与画面不同步的问题。

可以看见,“云游戏”带来的改变与以往稍显不同,引发行业变革不再是游戏内容或模式,而是技术,这也是为何在云游戏时代会出现华为、中兴等一波原与游戏行业相隔甚远的企业跨界而来。

云技术的成熟加上5G的正式落地,“云游戏”再回“中心舞台”不是偶然。

在2019China Joy上,腾讯就亮出了《天涯明月刀》、《中国式家长》、《三国杀》和《铁甲雄兵》等云游戏的试玩。

华为也带来了云手机服务、云手游服务、华为云电脑服务、云VR服务等八大金牌产品。

5G对于云游戏而言确实不可或缺,但是如果就以此来判定是5G在成全云游戏似乎也不准确。

在2018年,任正非曾对5G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华为已经做出了5G成熟的产品,但是这个社会对5G是不是有真正的有需求了,社会如果没有需求投入进去,就没有意义。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会需求已经产生了。”

“云游戏”与5G而言更像是“及时雨”,至少目前来看“云游戏”或将成为5G时代下的首个消费级内容,就像在PC时代,游戏是拉动PC销量的关键一样,云游戏也将会推动5G的普及。

“云游戏”独立还是成为下一个VR?

“云游戏”的概念火热不假,但目前玩家们对于云游戏的态度也开始出现“分歧”。

一部分玩家认为鉴于“云游戏”将解放硬件、辅助游戏内容提升、清绝外挂等等特殊能力,认为云游戏理所当然的将成为主流;另一部分玩家认为“云游戏”依旧是在卖概念,从2009年至今已经10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就像早两年的VR一样,最后还是会落得“半死不活”。

智能相对论更倾向于前者,认为“云游戏”肯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且不会步入VR的后尘。

1、“云游戏”满足大众需求

以市场需求来看,VR不温不火,有多方面的因素,画质、网络、眩晕感、设备价格、游戏局限性等等都是其中之一。

而“云游戏”更符合大多数玩家的需求,云游戏所带来的一大特性是,可以在“无视”硬件配置的情况下,让玩家接触更多的高配游戏。

VR相比云游戏,更像是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

例如,一台10年前的家庭电脑肯定无法运行类似《鬼泣5》等最新的游戏大作,而一旦通过“云”,那么那些用户只要能满足网络配置,也能畅玩。

所以,云游戏不但不会成为VR,反而将救活VR。目前VR主要分为移动VR和PC VR,而无论是哪种类型,“云游戏”都将破除他们的硬件限制,还会降低设备价格,使其向小型化便捷化发展,且在VR上云之后,也将打破所谓的移动、PC 的模式区分。

中金报告就认为“云游戏与AR/VR等新一代智能硬件结合,可能成为5G时代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

2、厂商倒逼游戏市场

目前来看,相比VR企业对于云游戏感兴趣的程度要更加庞大,从游戏制造商到硬件厂商到云服务提供商最后到技术商都在发力“云游戏”,包括了暴雪、育碧、EA、任天堂、索尼、微软、谷歌、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网易等等不管之前是否涉足游戏行业,能喊出名号的科技或游戏公司都有入局。

且不同于VR,当时VR兴起时大佬们大都是通过投资或收购初创公司的形式入局,而在“云游戏”时代则是纷纷“亲自下场”,可见对于“云游戏”的重视程度。

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会云游戏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甚至将会有许多专门针对“云游戏”开发的项目出现。

可能有人会质疑,开发出的单独VR游戏已经大把,但也未见任何一个大火起来。那是由于VR需要依靠独立设备,需要重新进行市场教育,而云游戏没有设备限制,两者的初始接受度并不在一个层面。

当然厂商们发力“云游戏”不可能只是为了帮用户解放硬件,云游戏或也将改变游戏的商业模式。由于云游戏将打破因设备限制所带来的局限性,游戏内容的连续性也会随之增强,所以其商业模式将从传统购买模式变成订阅模式,而订阅模式会让游戏厂商获得更多利润,所以厂商们只会更加卖力。

3、“云”之下,将诞生真正史诗级游戏

游戏市场理所当然最大的源动力还是游戏内容本身,就目前而言游戏容量现在极大的制约了游戏内容的发展,现阶段一些大型游戏已经超过100G,像《使命召唤13》、《荒野大镖客2》、《光环5》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开始让很多玩家“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这还不是全部,《微软模拟飞行10》所有资料片加插件加起来会超过300G,这基本已超出个人电脑或VR设备的能力范围。

到了云时代,数据都在服务器上,此时游戏容量将几乎没有限制,在地图、场景、内容上可以“无限”扩展,游戏的可玩性将会得到极大延伸,以GTA为例做个想象,要是地图扩大到真实比例,且场景丰富到每一栋建筑和每一个NPC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

在“云游戏”的概念下,这些都将成为可能,甚至还会诞生出更加“伟大”、真正史诗级的作品。

小结

之前,华为与引擎平台Cocos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云游戏,预示着华为正式进入游戏市场,又与网易合作推出云版《逆水寒》,实现游戏在手机端的运行,华为对于云游戏市场看是动了真格。

腾讯当然也不甘示弱,在今年年初就开启了其云游戏平台 Start 的内测邀请,并且面向B端用户,腾讯也推出了CMatrix云游戏方案,为Android云游戏提供解决方案,为第三方游戏企业提供云游戏平台技术。

各家对于云游戏市场都十分看好,且实质性投入正在逐步增加,而根据Statista数据,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到2023年将增长至4.5亿美元,可以预见一条以“云+5G+AI”的新航道,正在游戏领域慢慢开启。

活动推荐:“5G场景应用研讨沙龙”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也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发布了《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5G有望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为充分发挥5G潜能,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超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因此,在2019年5G技术赋能下,商业应用场景的落地受到行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亿欧联合京东物流将在8月16日举办一场以“5G赋能 商用落地”为主题的沙龙,意在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5G应用落地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旨在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活动详情请戳: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48

Rva2qij.jpg!web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