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每日优鲜 CGO 杨毓杰:增长三板斧撬动企业快速爆发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ZVNRnqE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7viY7j2.png!web

作者:杨毓杰,「每日优鲜」首席增长官,前摩拜产品和增长副总裁

来源:本文根据 7 月 18 日杨毓杰在 GrowingIO 增长社群分享整理

大家好,我是每日优鲜的首席增长官杨毓杰,很高兴今天能够和 GrowingIO 的朋友们分享我对增长的看法。

在加入每日优鲜之前,我在几家国内外的企业负责过增长:

  • 在 Facebook 的时候,我负责即时聊天应用“ Messenger ”的用户增长,月活从 1 亿增长到 5 亿;
  • 在 Uber 期间,负责 Uber 中国的司机增长,当时在中国订单量从每周 50 万增长到了 2000 万;
  • 在摩拜期间,我负责摩拜的产品和增长,订单从每天 50 万增长到 3000 万,用户从几百万增长到 2 亿。

iU3MNjN.png!web

我加入每日优鲜三个月之后,每日优鲜小程序的周活跃大概增长了 4 倍之多,在春节之后 APP 的周活跃也有明显的反弹。这些快速的变化,得益于一些经过多年实战所总结下来的增长的方法论,同时配合用户的需求,以及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大的机会。

希望通过这次分享,和平日工作在增长一线的朋友一起探讨增长的方法论,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增长是什么,如何打磨增长的功底和武器,让增长能够为团队和企业的业务赋能。

1. 理解增长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什么是增长?大家为什么都在一直聊增长?

增长,实际上是不断洞察变化和应对变化的过程。人文、技术、社会环境等等,万物时刻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学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其实就是增长的机会点了。

例如,代际变化带来很多新的需求,技术变化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大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各个方面的机遇。

增长,也是在拓宽一个企业的长宽高。“长”是市场的边际,比如你服务多少用户;“宽”是你整个业务的效率,例如用户的留存、用户的频次、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用户在线时长、口袋深度等等,每个企业是不一样的;“高”是业务的创新,你是否能够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围绕核心竞争力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业态、更多的可能性。

qUFnQfQ.png!web

其次,之所以大家都在讨论增长,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增长变得很难。

一方面,用户、技术、平台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老方法很快就不管用了;另一方面,企业在这个经济放缓的阶段,对增长有了更强的诉求,市场竞争在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家都有一种“增长焦虑”。

再者,谈到增长,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怎样采买流量、怎样投广告、怎样拉新,这样一些非常具体执行的想法。但是环境始终在变,如果只是关注执行方法,我觉得增长是很难长久的,因此需要通过总结方法论,找到一些可以复制的方法,才能够持续地给企业带来增长的机会。

然而我认为,比增长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长的思维。

增长的思维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充分理解一个业务的商业模式,例如成本结构、战略上的生穴和死穴,同时能够找到在当前业务阶段增长的大因子是什么。下面跟大家讨论三个大因子,或者说三板斧。

2. 第一板斧:市场拓展

如何进行市场拓展,我们可以拆解成为两件事儿:一个叫做渠道的纵深,即如何在现有获客渠道上更好地提高拉新的效率;第二个是渠道的拓展,也就是在我们使用现有渠道的同时,如何去找到未来新流量的红利,从而重构我们的流量结构,保证我们的拉新是可持续发展的。

BBrIRvq.png!web

2.1 渠道的纵深

市场拓展的核心,也就是就是渠道的纵深,要抓住三个要素:人,素材和场景,即人的精准细分,素材的千人千面,以及场景匹配用户的习惯、喜好和需求,来提高最后的流量的转化率。

简单举一个例子。现在线上采买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对广告投放的 ROI 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前段时间我们在每日优鲜的投放上做了几个动作,一个月之内就把广告投放的 ROI 提高了一倍,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人群侧,我们使用了广告技术更精准的人群包,在目标用户中选到可能对生鲜最有热情的一群人,最后描绘出来的画像大概是 25 岁到 40 岁左右的女性,她们可能习惯性地使用一些美食菜谱类的 APP ,那我们就对这些用户进行非常精准的定向广告。

  • 素材

素材层面,我们会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断放出水果、蔬菜等爆款产品,也会在抖音侧投放美食、菜谱类的视频。对这些素材不断进行 a/b 测试,找到用户反馈最好的素材,然后在这些素材和广告计划上加大投入。

  • 场景

场景上,我们把很多落地的场景从 APP 下载,转到了小程序直接购买,并在小程序上做了一个“一元购首单红包”的场景,这大大提高了我们从流量渠道上所采买的用户流量,在我们 APP 场景和小程序场景上的转化率。

2.2 渠道的拓展

渠道拓展最重要的是重构你的流量结构。

每一个流量平台都会经历它的春夏秋冬,我们希望在一个渠道的春天布局,获得流量的红利,夏天加大投入,秋天做最后一波收割,在冬天我们会放弃掉这个渠道。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这整个过程中会不断有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出现。

现在市场上流量渠道基本分为几下面的几大类:

  • APP 下载
  • 微信小程序
  • 自媒体:双微一抖的流量池的建立和运营
  • 新媒体:快手、小红书、火山视频等等
  • 一些新的路径:地推,群裂变,小程序运营,关注公众号拉群等
  • 其他小程序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流量入口。比如最近我了解到 QQ 推小程序,有些大学生两天做了一个小程序,很快就能上手,并且把 DAU 做到了 100 万。要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可能跟你的场景和能力匹配的流量入口。

拿每日优鲜来说,每日优鲜的 APP 下载和使用是最大的流量入口,但是这两年小程序是一个巨大的风口,而且据说今年可能一共会产生近 1 万亿的零售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网站成交金额 )。所以即使小程序已经很火了,但我们觉得它还是处在春天和夏天的阶段,因此做了几个动作去重构我们新客,包括每天 DAU 的流量结构。

例如,针对小程序去特殊选品,做小程序的专属优惠,围绕小程序去做社交裂变,如攒零钱、订单、提现、瓜分仙币等,很快小程序的流量就占到我们每天 DAU 的一半以上,现在相比四个月以前,流量已经翻了 4 倍。

小程序这些并不是传统渠道,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思考,市场上这个渠道上还有哪些用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如何制作出符合用户兴趣,能裂变,使用熟人关系分享的场景。围绕这些场景,是否有已经建成了的流量渠道,如果有,那就继续耕耘和运营,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创造它。

举个例子,小程序刚上线的时候,并不支持常规的二维码扫入,当时我在摩拜负责产品和增长,就找到微信开屏的负责人,和小程序的团队一起开发了这种小程序,来支持常规二维码扫码的功能。这个功能完成之后,当时一段时间内摩拜单车的流量占整个小程序的八成,后来很快其他的开发者陆续涌入,现在小程序已经成为一个流量非常大的入口。

3. 第二板斧:业务提效

第二板斧,我认为是业务提效,也就是开源节流。

iy2iUn7.png!web

3.1 开源

开源,是基于现有流量产生更多的效益。

首先,要确认你负责的业务或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比如说每日优鲜作为电商,北极星目标是实收,实收就等于每天的流量 × 转化率 × 每个流量所产生的 ARPU 。围绕实收建立了模型后,再思考如何在这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去提升每天的到访用户,如何提高整个交易过程中的转化率,如何提高每一个用户在我们平台上所支付的实收费用。

每日优鲜通过算法重新进行了品类管理,具体的做法是:对水果、蔬菜这类生鲜爆款进行了更多曝光,然后我们做了智能定价、智能补贴,帮助用户养成常来每日优鲜购买生鲜食材的习惯,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复购和转化率;同时,我们也通过搭配更高价值的商品,比如说买饺子可以搭配醋,买鱼可以搭配其他佐料,来提高用户的 ARPU 。

对于专门做商品流通的零售企业来说,会员是一个很好的锁销方法,去提高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让用户把更多的预算和口袋深度给到平台,所以说我们在会员上也很下了很大功夫。

3.2 节流

节流同样也要考虑公司的商业模式。比如每日优鲜、摩拜、Uber 都是强供需关系的商业模式,因此最重要的因子就是更好地撮合供需关系。对这样的模式进行节流,我们要考虑如何去平衡供需、如何提高补贴效率,思考我们的商业模式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因为不同经济模型补贴的 ROI 是不一样的,以及补贴对这个业务的长期影响是什么样的。

我拿摩拜举例,摩拜本质上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赚钱的方式不是靠押金,而是通过单车被人使用来不断产生经济效益,是一块钱、一块钱赚回来的。摩拜单车实际上是一个“规模不经济”的商业模式,有了更多单车之后的运营成本并没有下降,越来越多的单车反而会造成每个单车的使用效率下降,并且不一定会给用户产生更多的价值,所以它是没有网络效应的。

因此,对单车做补贴最重要的是这一资产的周转率,我们要把很多的补贴给到如何提高每个单车资产的周转率上面来,这其中最大的因子就是地理围栏里单车的密度和订单的密度,以及在维修单车过程中,如何提高维修工人和搬运工人的效率。

最后,我们把补贴和红包车的场景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补贴给到一个普通用户,让他把这个需要做运力调度的单车骑到我们指定的地理围栏中,从中获得一定的补贴,就相当于我们把单车调度这个问题中包给用户了。

4. 第三板斧: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我觉得是增长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业务创新实际上是给企业的增长寻找第二曲线,这里面没有特别多套路,我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考。

qYV7nqA.png!web

一个业务的增长为什么需要创新?

原因在于,创新能够不断提高一个公司的竞争壁垒。通过创新品类可以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加深品牌跟更多用户的交易关系,同时很多创新可以给你带来基础设施成本的摊销,提高你的运营效率。

业务创新虽然没有套路,但是有一些大的影响因子:

  • 主观因素:你的企业是否在一个创新的环境中;公司是否具有创新的基因;老板是否愿意给创新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和灵活的空间;公司是否有很强的组织力,来快速调动创新的资源,等等。
  • 客观因素:企业本身的用户基数;技术储备,比如数据技术,技术工程师本身的能力;工作量的能力,等等。

下面举几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 Uber 在海外是有送餐业务的,现在送餐业务的增速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打车业务。但是大家很可能不知道,Uber 送餐最开始只是一个实验,当时纽约的城市经理想通过 Uber 送餐来做一些营销活动,所以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就上线了,后来才发现很多用户对此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而美国也没有美团外卖、饿了么这种公司,Uber 外卖就一下子做起来了。

每日优鲜去年也独立孵化了一家公司,叫做「每日一淘」,主要利用每日优鲜的生鲜供应链,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为三到五线城市用户提供生鲜服务。去年上线后,5 到 6 个月业绩成长了 80 倍,负责这一个业务的也是跟主营业务完全独立的另一个团队。

最近的每日优鲜也试水了咖啡外卖,复用了我们很多前置仓,用它平摊了很多前置仓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平摊前置仓的成本,整个生鲜产品的价格就可以做到更便宜,最终省下来的钱会返补给了用户。所以用户非常喜欢这些价格实惠的商品,以及送货上门的服务。

5. 总结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大家听完今天的分享可以带走三句话:

RZFFjeA.png!web

5.1 增长是一种思维

熟能生巧,思维建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很难通过快速的学习来掌握,需要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去应用和训练。

5.2 增长需要不断的创新,应对变化和机遇

增长并没有一种可以放之四海而皆知的套路,没有人可以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就把增长做起来,应用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进行许多的微创新,才能够给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不断带来增长力。

5.3 增长没有捷径

经常做增长的人,需要直面许多“老大难”的问题。很多人都在讨论和研究“增长黑客”,觉得有神奇的魔术、很多的捷径。但是很诚实地跟大家讲,我不认为增长是有捷径的。因为增长最核心的环节永远是要面对那些最困难的、老大难问题,解决那些阻碍了给我们给用户提供更好服务、更多价值的事情,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事情的本质上来。

例如,每日优先就是要解决增长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让产品变得更新鲜、送的更快、价格更便宜。这些事情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不过大家也别灰心,最后再额外送给大家一句话:增长的机会永远都在。现在我们有增长焦虑,可能是因为担心以后不再增长了,未来每一年都会更难,但我不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看到很多 C 端产品在不断迭代,迭代背后大的驱动力实际上是代际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会不断地生老病死,市场上有消费力的人群假如是 18~65 岁这样一个年龄范围,每年都会有人从这个范围走出去和走进来,所以说市场上每年都有未满足的需求产生,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机会、创业机会和业务创新机会。

我们要相信,当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正确的结果就一定会到来。增长永无止境,旅程就是收获。

谢谢大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