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数字主权货币渐行渐近,我国早已未雨绸缪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2URrIf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bURRryA.jpg!web

Facebook发布了 “Libra”加密货币计划引爆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讨论,尤其中美两国高层领导的表态,让人们对国家主权币充满了期待。

7月11日晚,特朗普连发三条推特表达了他对加密货币的看法。他称自己“不是加密货币的粉丝”。他认为Facebook的加密货币Libra“并不可靠”。如果Facebook和其他公司想要成为一家银行,它们必须像其他银行一样遵守所有的银行监管规定。他还表示“只有美元是真正的货币”。

特朗普的推文马上遭到了群嘲,但人们更看重他作为美国总统的身份对数字货币的表态。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表示:他“一直梦想着美国总统能够对最近几年不断发展的加密货币发表看法”,如今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而我国央行高层披露了“国务院已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消息,更是引发了国内外同行业的高度关注。

7月8日,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相应研发工作由央行货币基金局组织,目前央行正在集合市场力量积极推进。

国家主权币渐行渐近,不仅各国高层领导开始密切关注,很多国家也开始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

中国频频发声

对待数字货币的态度,中国一直是比较低调。连日来,中国高层领导却不同以往,接连发声。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兼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清华经管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顾问委员李礼辉、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等都先后针对Libra和数字货币表态。

7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清华经管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顾问委员李礼辉表示,在金融业数字化的进程中,人们感受最复杂的,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以区分为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和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同时他建议,当下中国必须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掌握数字技术主导权。

7月8日,于北京大学召开的“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指出,总体的判断是Libra短期内要落地确实难度非常大。王信则表示,Libra有可能在支付领域,尤其是跨境支付领域有较大发展前景,而随着它的发展,其可能发挥更多货币职能,这对于各国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乃至对国际货币体系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7月8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发文表示:Libra创造的是跨境自由流动的可兑换数字货币。这类稳定币的出现和发展,无论是从对货币政策的执行,还是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都离不开央行的支持和监管,以及各国央行及国际组织的监管合作。

7月12日,人民银行举行2019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回答记者提问表示,“脸书发了天秤币以后,中国的中央银行对这件事情也很关注,也在关注市场的一些讨论,也在研究脸书发行天秤币以后会对金融体系带来的一些影响。总之我们也非常关注,也有一些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近一个星期在不同的场合谈到了这个话题。7月9日,举行的“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周小川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这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这个东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从最近几年的趋势看,会有不少机构和人员试图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货币。”

而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举办的“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在三年前就开始说如果搞加密货币的话,应该参考香港的经验,发钞模式可以是中央银行发钞,也可以由商业机构发钞。”

周小川建议,对加密货币和货币全球化的研究应该趁早,可以借鉴香港“货币局”的港币发行制度,对数字货币的发行方要求100%担保。

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货币经营局负责人王信透露出国务院批准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CCN发表了标为《面对挑战,中国不会无动于衷》的文章,文中指出:Libra支持者所谓的“分权”,实际上是权力从发展中国家央行向跨国公司和最大经济体央行的一种转移。为了应对Facebook Libra的挑战,中国正在加快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

Cryptoslate发表了标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管理经济》的文章指出,“如今,拥有24亿月活用户的Facebook及其加密货币项目Libra对中国发起了另一个挑战。在获得国务院批准后,中国央行正在与市场机构合作,研发央行数字货币以应对Libra的挑战。与Libra类似的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管理经济。

Bitcoinist发表了标为《中国可能很快就不用再担心Libra》的文章,文章监管的角度谈看法。“中国可能很快就不用担忧Libra,因为其它国家监管机构正在阻止Libra的进一步发展。本月Facebook将与美国政府就Libra展开对话,部分美国立法者要求Facebook停止Libra的一切研发活动。”

ZyCrypto发表了标为《中国已经准备好迎接数字货币军备竞赛》的文章,文中表示“由于显而易见的中心化特征,Libra不会对比特币和其它加密货币构成巨大威胁,但它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比如美国监管机构就要求Facebook暂停Libra的研发。”

“中国没有这样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占了便宜。中国很清楚这点,因此筹划研发自有数字货币项目,迎接数字货币军备竞赛。”

我国新华社也发文指出,如果中国央行要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关键看点在于是否准许企业和个人大户在央行系统开户,并给予存储计息。如此一来,央行可以更好地调控货币政策和设定基准利率。一旦数字货币的潜力释放出来,可能会对“央行——商业银行”这样的二级体系形成冲击,央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作用到企业和个人身上,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因子将消失,商业银行体系也将缩化,缩减为投资理财机构或商业贷款机构,这样的变化是迟早都会发生的,因而是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财经作家肖磊表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更加中心化和更利于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货币形态,按照我的思考,未来人类货币市场整体的利率持续降低直到负利率是个大趋势,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实际上更容易推行超低利率,以及达到负利率,这对于国家调节经济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对于普通储户来说,法币的信用度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多国央行有意研发数字货币

实质上,当下很多国家的央行都有计划发行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今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参与调查的央行中有70%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发行CBDC的工作或研究。

委内瑞拉在2018年发行了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石油币。委内瑞拉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先进,而是因为对抗通货膨胀和美国封锁的迫切性。因此,其石油币的形式是加密数字货币,而且宣称以1桶原油作为实物抵押。

7月9日,土耳其政府在其发布的2019年至2023年经济路线图中加入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相关内容。土耳其总统提出的第11项发展计划显示,“将实施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中央银行货币”。今年2月,经济学家、时任副总理的穆罕默德•西姆塞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计划开始自己的数字货币工作。我们高度重视数字化。”

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里纳6月曾表示,俄央行有一天将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她认为,CBDC效用的关键是技术必须确保“可靠性和连续性”;技术必须成熟,包括分布式注册中心的技术。

瑞典计划在2019年测试其国家加密货币——电子克朗e-Krona。瑞典发行电子克朗的原因是交易中使用现金的比例非常低,因此支持依赖于私人金融部门。由此可见,瑞典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目的,是要减少对私人金融部门的依赖,增强本国支付体系的可靠性。

伊朗媒体7月10日透露,伊朗央行行长宣布,伊朗当局计划授权加密货币开采。据报道,伊朗政府已经批准了一项行政法律的部分内容,该法律将授权在伊朗开采加密货币。在此之前,伊朗就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进行了长时间的反复讨论。

另外,乌拉圭已经启动了CBDC试点项目,而巴哈马群岛、东加勒比货币联盟、瑞典和乌克兰即将测试各自的系统。

还有一些小国家的央行(如马绍尔群岛),为了确立自己法定货币的地位,也发行了央行数字货币。相比之下,规模较大的经济体在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方面节奏较慢,因为需求并不迫切。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正在探索未来发行全球数字货币的可能性。在近日的英格兰银行论坛上,IMF总裁拉加德暗示该组织拟根据特别提款权(SDR)机制推出一个类似比特币的全球数字货币——IMF Coin,旨在取代现有世界储备货币。

可以说,国家发行数字主权货币是大势所趋。

我国早已未雨绸缪

中国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世界哗然。其实,我国在研发央行数字方面早已是未雨绸缪。

王信的表态也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推进数字货币研发。今年2月,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称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加强虚拟货币监测处置。只不过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如今在Facebook发布了 “Libra”的刺激下,数字主权货币变得更为敏感。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国央行从就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不过成立研究团队这一消息在2016年1月才公布,彼时央行表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央行在公布成立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团队时曾称, “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

2015年,央行又开始对数字货币领域的一些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报告;

2017年,央行旗下数字货币研究所、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的年度区块链专利数量达到了68件,位列世界第一。

201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接近这一项目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参与了贸易金融区块链等项目的开发。该公司成立于今年6月15日,注册资本较小,只有2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金融科技相关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

短短几年内,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并发表了一系列区块链专利与报告。

王信表示,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央行数字货币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二是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他表示,下一步要探索数字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前,数字金融业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应开发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做实做细;研究如何推动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科技巨头加强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

相信,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决不会落后,只待时机成熟。

特别声明:区块链行业ICO项目鱼龙混杂,投资风险极高;各种数字货币真假难辨,需用户谨慎投资。《链内参》只负责分享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