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将主流公有云们拉进朋友圈,开源的容器服务商Rancher Labs不以技术为壁垒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neAbieY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Rjemu6.jpg!web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服务相对物理机而言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应用部署方式,但虚拟机运行起来会占用大量的内存和CPU资源,也不适应互联网时代应用快速迭代的需求。

容器技术完美解决了虚拟机的这些痛点,可以将每个应用程序所有的代码、操作系统进行打包,让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灵活移动和运行。

U3eQZra.jpg!web

虚拟机(VM)与容器(Container)

容器的这种灵活便捷的特性恰巧迎合了当下云原生时代,企业对IT架构持续交付、敏捷、微服务等的要求,因此容器也成为追求云原生的必备要素,业界对容器的讨论热度也越来越高。

即使这样,目前容器技术在企业中的使用率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相关数据显示,多数企业应用容器化的程度还不超过10%,这从另一方面也暗示出容器市场的潜力还非常巨大。

也许是对容器市场的执着与看好,硅谷云计算泰斗、CloudStack之父梁胜2014年创立了Rancher Labs,致力于打造创新的开源软件,帮助企业在生产环境中运行容器与Kubernetes。值得一提的是,Rancher Labs的旗舰产品Rancher 号称是业界首个且唯一可以管理所有云上、所有发行版、所有Kubernetes集群的平台。

除此之外,这家开源厂商也有着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是自下而上的,当用户选择Rancher的开源产品后,他们希望能与Rancher制定一个支持协议,来保证享有售后的技术支持服务,从而变成Rancher的客户。”Rancher Labs联合创始人及CEO梁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描述。

凭借这样的运营方式,这家公司已经拥有了超过20000+企业用户。事实证明,Rancher Labs不是并不是吹嘘,AWS、阿里云、腾讯云这些主流的公有云服务商都与Rancher有或多或少的合作,在容器化这件事上,斗争激烈的云厂商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注重产品创新,开源的Rancher在技术上没有“壁垒”

回顾Rancher Labs的创业历程,成立5年来,Rancher Labs 一共推出过3款软件。

  • 1,可以在任何基础设施上运行Kubernetes的开源平台Rancher
  • 2,超轻量级容器操作系统、简化Linux发行版RancherOS
  • 3,适配边缘计算的Kubernetes发行版k3s

Rancher是Rancher Labs的三款产品中的主打产品,兼容所有的Kubernetes平台,并已经更新到了Rancher 2.0版本。

但由于Rancher是一款100%开源产品,任何一家企业甚至是初创公司都可以拿到Rancher的代码,所以在技术上它并不存在所谓的“壁垒”。

对此,梁胜颇有感触,他在回忆时表示,在Rancher Labs 刚刚建立的时候,有几个初创公司已经做得比较好了,但他们在后来没有很好地拥抱变化。“当年有一个Core S的公司,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Core S的主要生意是帮助企业在AWS等平台上构建K8S集群,产品自身有一些技术壁垒,但是后来AWS自己推出了Kubernetes 集群管理服务——EKS。事实证明,AWS EKS 对Core S冲击很大。

而从Rancher角度来讲,他们本来在Kubernetes上就没有Core S钻研得那么深, 或者说没有构建自己的技术壁垒,反而能够适应行业变化的现实。所以,梁胜认为,相比构建技术壁垒,Rancher Labs更愿意做的是产品上的不断创新。

以K3s为例,这款产品是今年4月刚刚推出的,钛媒体了解到,之所以会有K3s的问世,是因为过去的一年间,多数企业客户向Rancher Labs表达了这样一个需求:他们认为Kubernetes是管理边缘基础设施的理想平台,但他们不愿意在他们的边缘设备中投入大量资源来运行一个成熟的Kubernetes平台。

于是,K3s就诞生了。它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小于512MB RAM的Kubernetes发行版,以适用于边缘计算的场景。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刚刚过去不久的Rancher Labs 第三届企业容器创新大会上,该公司又发布了三款新产品:

  • 新一代容器化分布式存储项目Longhorn,这是一个开源的、基于云和容器部署的分布式快存储新方式;
  • Rancher中国企业版Pandaria,是Rancher Kubernetes管理平台面向中国区的企业版本,主要功能包括Harbor镜像仓库集成、支持Audit log 审计日志、为国内公有云提供更多的优化支持等;
  • Rancher 2.3 Preview发布,在该版本中,Rancher将正式支持Windows Kubernetes、镜像仓库、镜像扫描、服务网格、Google登陆、集群模版、集群安全扫描和集群自动扩缩容。

不与云计算服务商的K8S服务竞争,争取有更多合作

容器市场正在逐渐壮大,一些云计算服务商也分别推出了针对k8s的产品,作为中国主流的云服务商之一,阿里云也有自己的k8s管理平台,即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该服务支持企业级 Kubernetes 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了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

那么阿里云的 ACK与Rancher所提供的服务是否存在竞争?阿里云与Rancher Labs的合作又是什么样的呢?

梁胜向媒体表示,Rancher不跟云计算服务商的K8S服务竞争,相反会在产品甚至是开源社区上会有更多合作。 他本人并不认同阿里云与Rancher的合作有明确分工的提法,而是认为,即使云计算平台,只要能把服务做好,市场需求存在,就可以提供容器相关的服务。

阿里云容器服务研发总监易立向钛媒体表示,阿里云的容器服务主要立足于公共云、私有云以及专有云的角度,面对K8S,阿里云主要做好三件事:极致的弹性、端到端的可观测性和自动化运营能力以及提升容器的异构计算能力。

钛媒体了解到,Rancher的2.2版本已经开始了对阿里云 ACK的支持合作,阿里云ACK平台上的用户可以通过Rancher UI和API创建并升级ACK,也可以对ACK集群、节点数进行配置,企业 IT 管理员也可以配置跨ACK 集群的一致访问控制策略。

在阿里云看来,Rancher是他们非常重要的技术合作伙伴,而且阿里云有很多客户也在使用Rancher,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关系。

目前,除了阿里云之外,百度云、JFrog、Cisco等技术类合作伙伴都已经与Rancher达成了长期的生态系统合作。从生态战略来考虑,Rancher Labs不但达成了对所有Kubernetes平台的兼容,还能与云服务商的合作共赢。

容器像云计算一样被广泛应用,还需要3-5年的时间

“你在双十一或者618点击的每一个产品、每一笔支付都是跑在容器上的。”易立这样描述容器技术在阿里的应用情况。

在易立这样回答之前,在场的梁胜并不清楚阿里内部应用的容器化情况,他对易立所表示的 “阿里集团除了一些数据库没有完全容器化,所有业务都跑在容器上” 的进展,感到意外。

梁胜始终觉得,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市场上大部分企业的容器化比例都不超过10%,而Rancher Labs 的愿景就是所有企业像阿里一样使用容器技术。

整体来讲,目前市场对容器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梁胜向钛媒体表示:“实际上大部分的主流IT还是没有将应用容器化的意识,虽然我们说云计算现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主流IT对云计算的认知可能都不一定达到我们想要的要求。”

其实,容器服务商的担心主要在传统IT的容器化上,原有IT的容器化在成本和简单程度上不占优势,但是容器化对于互联网的微服务应用却适合,投入很小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轻量、敏捷、可移植的优势。 易立认为,综合考量,对于企业而言有些应用的确没有必要为了容器化而容器化,只不过在容器化微服务应用上,成本很低回报很大 ——硬件成本可以降低50%,迭代速度也会提升10倍。

在一次与谷歌相关人员的交流过程中,梁胜曾经问及谷歌对容器未来的看法,谷歌态度非常乐观: “Kubernetes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我们躺着等待时间就好了,时间在我们这边。” 在梁胜看来,他们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是3-5年。(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秦聪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NfANziy.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