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谁是存在感最低的省会城市?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NRJrumb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quINjqN.jpg!web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DT财经(ID:DTcaijing) ,作者:何书瑶,编辑:李晶禹,设计:宁倩,封面:视觉中国

省会,曾几何时,被认为是地位仅次于首都、直辖市的城中之贵族,手握主政一方之大权,是历史上城市打破头拼抢的头衔。

然而,情况在这些年已经有所变化。

当“一二三线”“网红”“新零售”“抖音”等新兴标签正在不断为大大小小的城市增加声量,“省会”的称号却越来越失去往日光华。

顶着这一头衔,只在人们错乱的记忆中偶尔闪现的城市不在少数。DT君常常就听到这样匪夷所思的疑问:西宁是宁夏的省会吗?南宁和西宁又有什么关系?山东省的省会竟然不是青岛是济南? (中学地理老师怕是要被气炸。)

明明贵为省会,却存在感凉凉,如今的省会城市活得有多艰难?DT君本期就来盘一盘哪些省会城市的尊贵地位被挑战,以及ta们到底输在了哪儿?

1. 省会城市还是一省的经济龙头吗?

部分省会城市的失势,可能更多要从Ta们作为一省龙头的经济落差说起。

DT君拉出了全国23个省 (本文统计不包括台湾省) 和5个自治区的省会城市GDP,并通过其在全省GDP中的占比,来看看全国28个省会城市是否还是全省的经济担当。

从城市GDP在全省占比的情况来看,上位区的省会城市多来自中西部和东北,整体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华东、华南则集中在中下游区位。

排名最高的银川、长春、西宁在这项指标上都超过40%,银川甚至达到50%以上。尽管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算亮眼,但Ta们在省内的龙头老大地位毋庸置疑。

上位区里与之类似的还有哈尔滨、拉萨、兰州等省会城市。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及东北省份主张集中力量办大事,省会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光环。

UVJZfuA.jpg!web

上位区里还出现了一些存在感比较高的城市,如西南网红成都、中部之光武汉等,Ta们的GDP在全省占比均超过35%,另一个网红历史名城西安的GDP占比也高达34%。这些城市不仅是各自省内当仁不让的领头羊,也凭着自己独特的城市名片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有头有脸。

这三个城市在省内一家独大的地位,让中下游的省会城市着实有些羡慕。

位列中游的城市可以说各有各的烦恼。合肥、贵阳、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尽管在省内的地位暂时没有威胁,但本身经济实力差强人意。而印象中的强省会如广州自身硬实力吊打一众省会,可由于广东省整体经济较强,如何做好领头羊担起省会名分则成为一种压力。

而处在下游排位的各大省会城市,Ta们的境地就显得尴尬:这些省会的经济实力算不上特别耀眼,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放眼望去,GDP在全省占比偏低的包括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河北的石家庄、河南的郑州、广西的南宁 (特意标注省份的DT君是多么贴心) ,关于这些城市能否撑起省会城市的雄伟形象这一点,就常常有人表示抛出疑问。

而排在倒数一二的济南、南京就更为典型,GDP在省内的占比不到15%。这意味着Ta们在省内基本没啥经济主导权,作为副省级城市可能和省内不少地级市的经济水平在一个量级。

如果说将下位区省会的首位度与西部更为集中的发展模式相比实在不够公平,同为东部发达省份的省会,杭州、广州的表现就足以让Ta们心虚。这时候,不论是吃瓜群众的质疑,还是本地老百姓的恨铁不成钢,DT君都感到充分的理解。

2. 弱势省会们,被谁抢了风头?

本该汇聚全省之精华的省会城市,怎么就成了经济实力不足的偏科生,省内的声望也叫不响亮呢?

其实,城市GDP在全省占比排名倒数的南京、济南,真要说起来,全国知名度其实并不小。

南京地处江南,自古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地位相比帝都也是不遑多让。而盛产文人墨客的济南一直是个文化繁荣之乡,文学界大佬杜甫早就点名表扬“济南名士多”。

然而时至今日,曾经的风云城市在省内地位日渐微妙,离不开隔壁兄弟城市的迅速崛起。

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全世界通用。美国地理学家马克·杰斐逊早在1939年就用区域内核心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比值来衡量城市首位度。近年来,人们更常用经济规模来比较城市大小的和存在感强弱。

为了不放过一个漏网之鱼,我们挑选了GDP全省占比最下位的15个省会城市与Ta们各自省内的经济强市,直接在GDP上进行正面PK。

在这场惨烈的比试中,GDP可以说是最诚实地反映了弱省会城市的尴尬。其中,济南和南京果不其然“脱颖而出”。

与沿海经济强市青岛正面刚,当青岛的GDP跨过1万亿,济南的GDP却仅为青岛的65%。南京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GDP不到隔壁苏州的70%。

南京的经济不敌苏州早已是老生常谈,而它也是在2014年才刚刚超过无锡爬到第二的位置,对江苏省其他各市的辐射力也不强。

济南则更不济,省外的老百姓说到山东,能想到青岛啤酒甚至烟台大樱桃,就是想不起省会济南。

6zue2qm.jpg!web

除了济南和南京,在经济上没法争老大的还有呼和浩特、沈阳、石家庄以及广州。

呼和浩特虽然贵为内蒙古首府,但GDP不仅没超过鄂尔多斯,也不及包头,在省内的经济实力只能排到第三。尴尬得如出一辙的还有东北地区省会沈阳,其GDP不如浪漫之都大连。石家庄经济则败给唐山……此外,和深圳PK,广州也坐不稳龙头地位。

再看其他几个省会,虽然省内GDP占比不算高,但是相比省内排名第二的城市还是有明显优势,城市首位度还是相当稳固。

3. 除了GDP,这些省会在人口和财政上也输了话语权

城市的起源与演变从来围绕着人口的集聚。近年来,越来越多二线城市放开落户限制,展开抢人大战。论城市首位度,人口也是一个重要评价因素。因此,我们拉出GDP过招中直接晋级的六个省会城市与相对应省内经济强市,进一步考察各大省会的人口规模。

广州、呼和浩特、沈阳和石家庄终于在人口上扳回一局,总算没丢掉作为省会的最后一点尊严。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广州、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要远超其他省会城市,ta们之间的数字之差也甚是微妙。不管从人口规模还是GDP看,广深的关系更像是一代双骄的存在,而非我强你弱。

而悲催的南京、济南在人口数量又输给了苏州、青岛。济南全市总人口为746万,不及青岛的900多万的人口规模。南京843万人口也不及苏州市过千万的人口规模。

2016年末,南京迁入人口11万,苏州则为9万。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作为省会的南京与苏州相比也没显出太大优势。有意思的是,南京的流入人口最大来源地是安徽省的马鞍山,而流入苏州的人口中近30%来自盐城。

Ff2ei2U.jpg!web

GDP不行,人口也被兄弟城市追得紧。从财政预算支出看,这些省会城市扑街得更严重。

济南最为惨烈,ta的财政支出仅为青岛的59%。南京市的财政支出仅为苏州市的76%。呼和浩特和沈阳也不敌鄂尔多斯和大连,唯有石家庄在财政支出上胜过唐山。

veMb2ir.jpg!web

同为省会城市,我们瞧一瞧四川省的成都,就更为这些城市感到心酸。

2018年1-6月,四川省各市财政支出加总约为2200亿元,其中成都市就达到800多亿元,一家独大。剩下20个地级市和自治州都少得可怜。而在江苏和山东,不少地级市都可以和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和济南叫板。

4. 省会存在感凉凉,商业活力的弱势也是关键

方方面面落败于人的省会城市,Ta们的落差感更来自于商业活力不如人。

DT君搜集了这些城市所拥有的中国五百强企业、上市公司和独角兽公司,这些公司代表着强劲的商业实力以及创新力,可以更全面地看出城市之间的差异。

从数据来看,不管是五百强企业还是上市公司数量的PK,南京、济南、沈阳都需要抱团痛哭——苏州、青岛和大连都比这些省会城市拥有更多大企业。

差距最小的南京虽有7家独角兽公司加成,但盘一盘上市公司和500强,仍然败给了苏州。

不过也有掰回一局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就比省内经济强市唐山拥有更多优秀的大公司。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凭借丰富的资源矿产在大公司数量上平分秋色。鄂尔多斯凭着同名羊绒品牌打出名气,呼和浩特也有国内的乳业双巨头——伊利、蒙牛。

iaIrye2.jpg!web

总结下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社会的演进,当更多元的因素加入到城市实力的塑造中,省会城市的地位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省会就该一省独大的传统认知也因此受到挑战。

有趣的是,从城市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每个城市都希望在经济实力与资源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而将视角放至全省,越来越多城市的良性竞争乃至弯道超车才是经济活力的体现。

对于长久以来肩负万众关注的省会城市而言,无论从哪个立场出发,焦虑和压力都不小。

在像江苏和山东这样的群狼经济大省,各市狼争虎斗之下,当省会城市长期挣不下大佬地位,唱衰省会的论调便随即甚嚣尘上。而那些一家独大的省会,在聚全省之力追赶头部城市的路上,也常被认为由此导致了省内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

对此,DT君只能叹一声,成也省会,败也省会……做一个省会,真的好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DT财经(ID:DTcaijing) ,作者:何书瑶,编辑:李晶禹,设计:宁倩,封面:视觉中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DT财经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5118.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