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大佬兵败高考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NRf6vmJ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fYVvEjM.jpg!web

来源 | 燃财经(ID:rancaijing)

作者 | 王琳 晓通

编辑 | 阿伦

按照惯例,今天、明天和后天,人们只谈论一个主题,那就是——高考。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提名天下知。高考是很多莘莘学子最重要的一刻,严格的高考制度选拔出一代又一代的天之骄子,但成绩的好坏不代表成就的高低,一次失利也不代表永久失败。

燃财经梳理了那些和高考有“过节”的大佬们,你会发现他们有些高考失利,屡挫屡战;有些放弃学业杀入创业大潮;有些学历不佳也赢得满堂彩......

所以,不是学霸,也能人生开挂。当然,必须要注意的是,人生开挂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努力。

01号考生  马云  参加高考次数: 3次

追溯每个互联网大佬的成长史,都可以找到一个特别的标签,在马云身上,这个标签是偏科。

马云的弱项是理科。他出身曲艺世家,父亲马来法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五届主席,曲艺界元老级人物,一手发掘了许多曲艺明星。

受父亲影响,马云从小对曲艺十分着迷,小学期间还上台表演过相声。尽管马云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但是依然很淘气,常常打架。马来法曾比喻自己是铁锹,对儿子要“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之所以强调第一次,是因为他还将参加两次高考。

高中班里一共50人,马云的数学成绩常常排名40之外,典型的偏科。但是这不影响马云对高考的信心,第一次填报志愿选择了北京大学。

高考成绩公布,马云的数学成绩是1分。

北大的目标和1分的成绩形成巨大的落差。高考失败后,马云转头开始找工作,去一家宾馆应聘服务生,但是却因为长相没通过面试,反倒是一同前去的表弟被面试官看中。

高考失败,工作也没有着落,马云回家开始准备第二次考试。一番刻苦的复习之后,马云第二次数学成绩提高了一些,19分。

这个成绩距离进入大学依然太过遥远。再度落榜的马云心灰意冷,父亲为了鼓励他,没有让他闲在家里,安排他每天蹬着三轮车给三家出版社送书,“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回都不累,为何不能重走一遍高考路?”

马云第三次踏进考场,这次他一直以来的弱项数学提高显著,79分。但是,高考总分还是比三本线差了5分。

Mb2y6nQ.jpg!web

或许可以说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云第三次高考那年,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系因为刚刚升为本科,招生指标未报满,英语成绩过硬的马云借这个机会被补招进来。

杭州师范学院成为了马云梦想起步的地方。在这里,马云从学渣脱胎成为学霸,成绩在外语系常常排名前五,还担任过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俨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他还认识了自己的学妹张瑛,张后来成为马云的妻子,协助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

和杭州师范学院一样,湖畔花园小区也是马云人生中重要的地点。1995年,海博翻译社创始人马云在美国见证互联网的发展之后,回国开始做中国黄页。在北京,他被当成了疯子和骗子。“再过几年北京不会这么对我,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1999年,马云第四次创业,带着17名追随者回到杭州,在湖畔花园小区风荷园16幢1单元202室创建了后来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这位曾经数学成绩只有1分的创始人,带领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02号考生  俞敏洪  参加高考次数: 3次

和马云很像的是俞敏洪,这个创办新东方英语培训的人,因为英语成绩不过关,考了三次才迈进大学的校门。

小时候的俞敏洪大概想不到,自己未来会出版一本英语考研学子必备的单词书,毕竟英语一直都是他的软肋。

1978年,俞敏洪从江阴市夏港中学毕业,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有33分。为了提高他的英语能力,母亲为俞敏洪找到一家正在招老师的学校,让俞敏洪一边在那里工作赚钱,一边复习英语知识。

第二年,俞敏洪第二次参加高考,依然落榜。不过这次的英语成绩有所进步,55分,只是相比他这次报考的常熟师专分数线,依然差了5分。

两次落榜,俞敏洪几近放弃。好在母亲没有放弃,托人找关系,让俞敏洪参加了一个专门针对外语提高的高考补习班。

俞敏洪英语水平的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在辅导班里,俞敏洪和二十多个男同学挤在一个大房间里,早上第一个晨读课文,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背单词。刻苦的复习给他带来了自信,本来志愿是常熟师专的他,将目标直接改成了北京大学。

ZrqEf2m.jpg!web

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参加高考。这一回,他只用了40分钟就交了英语考试的答卷。考试结束后,俞敏洪把自己的骄傲事迹告诉了英语老师,老师大怒,觉得这次肯定又砸了。

出人意料的是,俞敏洪这次英语考了95分,总分387分,超过北大录取线7分,如愿进入了北京大学,就读西方语言文学系。

在北大,俞敏洪开始发挥自己在商业上的天赋。毕业后,俞敏洪选择留校任教。1989年,学校里留学生人数减少,俞敏洪约上几个同学,开始在校外办培训班,赚课时费。这段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中国合伙人》。

当时,北大对俞敏洪在校期间的创收行为非常不满。1990年,北大给予俞敏洪公开处分,理由之一是打着北大的名义私自办学,影响了教学秩序。

但是俞敏洪的教育事业并没有因此止步,培训机构继续营业。又过了一年,北大再次给予俞敏洪行政记过处分,俞敏洪也就此从北大辞职,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路。

两年之后,新东方学校在北京成立,俞敏洪担任校长。2006年,新东方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个两次因为英语成绩高考落榜的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升级打怪,成为了北大英语老师,又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英语辅导机构董事长。

03号考生 陈伟星  参加高考次数:2次

1972年,在大学读了一个学期之后的乔布斯选择辍学回家,在自家车库里孕育出Apple的雏形。在辍学这件事情上,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和乔布斯有几分相似。

陈伟星出生在浙江绍兴,父亲是当地的农民,家庭情况非常普通。

18岁那年,陈伟星踏上高考考场,却因为考试前的严重失眠,在考场上睡着了。睡了近50分钟,代价是第一志愿落榜,但是总分数过了北京化工大学的分数线,陈伟星就此进入北化,滴滴的程维当时还是他的校友。

neURNry.jpg!web

三个月之后,始终不甘心于现状的陈伟星选择退学,重新高考。第二年,陈伟星考上了老家的浙江大学。在浙大,陈伟星的专业是土木,但爱好却是编程。业余时间,陈伟星自学了编程开发,并且成功开发一项程序引擎,还由此进入了国家级的科技扶持计划。

在此期间,陈伟星还入选了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一手创办浙大《科创》杂志,自己担任编委会主任。不停折腾的他,就此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最开始,陈伟星想做的是一个商务寻呼平台,在地图上把餐饮和酒店等商户信息标注出来,用户需要哪一家商户的服务或商品,可以通过软件拨打电话和商户联系。

大三那年,陈伟星第一次创业开始,成立了杭州泛城科技有限公司。不到10个人的团队,全部的启动资金只有17万。

大学生创业很难有足够的说服力打动投资人。因为迟迟没有投资赞助,2007年,陈伟星的团队陷入资金短缺的处境,“那时常以考察物价为名,到菜市场看看猪肉解馋。”陈伟星后来如此回忆创业初期的处境。

17万的启动资金足足坚持了一年,一年之后,启动资金烧光,7位初创团队成员有5位离开,初创团队面临解散。

转机出现在2007年。那年陈伟星团队依靠自主研发的WEB2.5D技术,开发出一款校园社区“魔力学堂”,希望将全世界的知名高校都搬到线上,方便用户学习交友。

这个创意给陈伟星团队带来了第一次发展壮大的机会。浙江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发现了“魔力学堂”,拿出120万来投资他们,还有科技部无偿资助的80万创新基金,陈伟星团队度过了属于他们的至暗时刻。

在此之后,陈伟星的创业之路顺利起来。2008年,改造成网页游戏的魔力学堂开始公测,一年内积累了2000万用户。

再后来,陈伟星创办快的打车、泛城资本,又发起打车链,那个退学重新高考的青年,已经成为了今天互联网领域的明星创业者。

04号考生 程维  参加高考次数:1次

1983 年,程维出生于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的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则是一名数学老师。

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的天分,读书的时候程维的数学成绩很突出。可能是过度自信,高考当日程维很快做完了数学试卷,但后来公布了成绩他才知道,卷子写得快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牛,是他没看到试卷最后一页还有三道大题。

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知道三道大题至少有30分,程维就这样大意失荆州。不过,程维还是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比不了清北复交,但也是211重点院校。听学校名字就知道,这所学校最好的专业肯定和化工有关,因为成绩的原因,原本打算选择信息技术专业的程维被调剂到行政管理专业。

Y7jqmmy.jpg!web

程维曾一度很懊恼,“我当时很不明白一个化工大学为什么会有行政管理专业”,但他没有像陈伟星一样选择再战,而是选择了留下。

大学刚刚毕业的程维堪称迷茫青年的代表。毕业第一年,他换了六七份工作,卖过保险,当过足疗店经理助理。

转折发生在22岁。那一年,程维刚离开象牙塔一年,他在阿里前台毛遂自荐,后来从底层员工一直做到了阿里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同年,程维升任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也是这一年,程维选择自己创业,但具体要做什么,他并不清楚。

2011年夏,程维去北京出差见客户,遇上秋雨,程维在蓟门桥打车,从四点半开始打车,一直到五点都没打到,好不容易碰到一辆空车还因为要交接班而拒载。还有一次,老家亲戚去北京,定了7点在王府井附近吃饭,结果亲戚5点半打电话说在打车了,结果等到8点又打电话问程维能不能去接他们。

和同从阿里出来创业的王刚进行一番碰撞后,程维决定做滴滴。

后来的故事耳熟能详,一场大雪拯救了滴滴,通过收购快的和Uber,滴滴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公司最高估值曾达到近800亿美元,也算是弥补了自己当年高考失误的缺憾。

05号考生 李想 参加高考次数:0次

1981年出生的李想在学习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天分。

18岁之前,学习成绩中下等,老师亲戚都觉得他以后没什么出息。“我那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随波逐流,满眼是非,但是也没什么改变命运的行动。”

但他酷爱计算机。初中三年,他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电脑方面的杂志、报纸和书籍,“把所有能买到的东西都买到了”。

RZjE7r2.jpg!web

高一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下的职业规划是:进入IT界媒体,这要求他必须有一个大学文凭。但到了高二这种梦想开始转变,他慢慢地给杂志投稿,一般情况,媒体只给作者60元钱一天的起价,而给李想开出的是300元钱一天封顶的价格。

转折发生在高三那年。因为不想被人看不起,靠着五年以来积累的计算机知识,李想开始创业,他搭建了一个名为“显卡之家”的网站。高三学业繁忙,李想每天睡5个小时,然后用6至7个小时来做网站,剩下的时间去上课。就这样,他每天更新内容,很快日访问量就达到一万多人次,李想也通过互联网广告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万元。

这让他开始动摇了。“对我而言是面临一个选择,一方面自己喜欢媒体,自己做一个网站,就是经营自己的媒体;另一方面这个媒体当时已经开始赚钱了,所以当时比较果断地选择了做网站这条路。”

既然梦想已经提前实现,李想决定放弃高考。后来的故事是,凭借他创办的PCPOP网和汽车之家两大行业网站,他已身价过亿,而汽车之家如今的市值为105亿美金,超过很多媒体的市值。

虽然没有读大学,但李想的成长之路却没有停止。他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成为一个顶尖的领袖。

为了这个目标,他从来没有懈怠过。创业有成的他一周上六天班,每天工作时间在十个小时以上。

如今,他的新身份是车和家CEO,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到2030年,车和家要成为一个年收入过万亿的企业,还要有超过25%的利润率。

写在最后

今天高考又一次如期而至。此刻,很多人正在考场奋笔疾书,也有可能正在写作文,和未来人生的很多次机会一样,这是一个需要灵感的时刻,只是这些灵感大多时候不是突然而发,而是日积月累的勤奋思考。

恰如上面那些曾经高考失利的互联网大佬一样,虽然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但一次失误不代表什么,只要足够努力,每个人的运气都不会太差。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素材整合自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燃财经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3094.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