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快评丨好一个任正非!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bm2YFzz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在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元器件和软件供应商陆续停止供应服务的关头,74岁的创始人任正非坐在深圳总部的圆桌前,毫无保留地面对国内媒体再次“回答一切”。

qIzUzin.png!web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这场近3小时的公开对话后,人们发现任正非这个通常通过“内部讲话”和“语录”隐现在公众面前的人,其实是如此“陌生”。但这种陌生感令人亲切:他是过去十年飞速发展但又相当浮躁的中国科技行业中的一股清流,他也是当下华为被裹挟在造神和民粹主义倾向的舆论环境里的一个理性慎思的领袖。

重要的是,在华为低调了32年的任正非,让我们看到一个理性、审慎、而又充满热血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家,应该有的样子。

热血任正非

“我们这三十年都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几百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总会把这个‘城墙口’攻开的。”

在一场看似云淡风轻的马拉松采访中,字里行间其实都看得到任正非的“热血”。

他的所有回答都直接而干脆,不绕弯子,但当觉得需要举例子讲解时,任正非几乎所有的比喻都与战斗有关:

技术研发被称为“炮击”,研发经费被形容为“弹药”,海思被形容为华为“坦克队伍中的加油车、架桥机、担架队”,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报告被提及两次。

他还形容自己出来接受采访,是公关部门“拿他来当盾牌到处挡枪子。“我就上战场,我老了,打死了就算了。”但对所有提到的战斗,他的要求都是“必须打赢”。不管这些战斗的对手是需要攻坚的技术难题,还是其他。

“斗争精神”充斥着任正非的言论和行动,更何况眼前的这场斗争避无可避。

尽管中国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一贯擅长斗争、热衷斗争,但人们以往熟知的,是“3Q大战”、“百团大战”和“单车之战”等同一量级的民营企业之间的争斗。而这一次,华为和任正非面对的是一个“力量悬殊”的对手——咄咄逼人的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政府。这是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未曾直面过的斗争。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你看不到任正非的无力感。

“我们不会像中兴那样,在美国的要求下,更换我们的管理层,也不会接受他们的监管。”任正非说。“美国政客做这个工作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

“其实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牺牲了陪伴父母……,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理想——站到世界最高点…为了这个理想,我们与美国迟早有冲突。”

在任正非的眼里,美国的封锁是因为对方无法争夺华为掌握的5G战略高地,这是他”乐观主义“的源泉,以至于有了斗争越残酷越兴奋的感觉。 这种斗争精神,要有热血支撑,也是一家中国科技创新企业、一位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家的生存和发展本能。

好一个充满热血和斗争精神的任正非。

未雨绸缪任正非

在禁令之后,美国政府接着出台了针对华为的 90天”临时许可“。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问任正非华为该如何利用这个”窗口机会“时,任正非的回答令很多人颇感意外:

“90天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这并非一种虚张声势的强硬,背后是华为和任正非的未雨绸缪和”理性算计“。

任正非很清醒:美国这次授予华为的”临时执照“,其实跟华为关系不大,只是为了给美国企业一定的缓冲期,减少美国公司的损失。更重要的,任正非对华为的核心技术,有理性算计过的自信。他管理下的华为,10多年以来一直未雨绸缪。

核心技术领先世界要靠研发投入。根据华为的财报,2018年华为研发投入达1015亿元,占总收入的14.1%。近10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超过4800亿元。而即便这样的高投入,也依然无法让任正非满意,他每年都批评常务董事会”利润增长太大,战略投入不够”。

任正非对华为的技术布局十分清晰。在所有业务都要保证可持续的基础上,核心技术必须要做到世界第一。也就是他口中所谓“越高端,备胎越充分”。至于一些边缘技术,则会战略性放弃。

“在最先进的领域(美国的禁令)不会有多少影响,至少5G不会影响,不仅不影响,别人两三年也不会追上我们的。”任正非说。

这种自信靠的不是自我催眠的幻觉,而是事实。在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聚集的场景下,华为提供的通信网络可以保证流畅运转。“我们通过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来解决我们的形象。我们已经很先进,客户一用就知道多厉害了。”

而对人们关注的海思芯片的“备胎”战略,其实早已经在华为内部被频频提及。在美国的”封锁令“发出后,人们发现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上,都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因此即便美国的禁令继续下去,华为也不会有死掉的危险。

“我们肯定能继续为客户服务,我们的量产能力还是很大的,并没有因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受到多少影响,我们在全球的竞标还是在前进。增长速度会减慢,但是不会造成我们公司负增长,或者对产业发展带来伤害。”

“总是挨打,就觉得有危机了。”任正非如此说。在危机下,华为营收连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在2018年突破了千亿美元。

“我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关注世界相关领域技术,确定我们战略上哪些有错误。”

这是一个未雨绸缪、精于审慎算计,对华为技术现状了如指掌的任正非。

清醒任正非

不同于外界对美国禁令的惊诧,任正非对这一天的到来并不意外。

“我年初判断这个事情的出现可能是两年以后,因为总要等美国和我们的官司法庭判决以后,美国才会对我们实施打击,无论结论怎样,(美国)都会对我们打击。这样我们还有两年时间,足够准备。由于孟晚舟被捕,就把“导火索”时间推前了。”

随着封锁加紧,很多人习惯性认为,美国在打击华为这件事上依然对欧洲等“盟友”拥有一如既往的号召力,担心整个产业链都会被破坏。任正非的判断有所不同:他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华为有最适合欧洲的技术,比如能装到欧洲老城下水道里的5G装置。“这样的方便对欧洲最适合…在工程费用上在欧洲还可以降低一万欧元”,任正非在采访中举例。

正是基于这种对商业逻辑和基本规律的相信,任正非才能说出这样的判断:“每个国家有独自的利益,美国不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号召所有人都跟它走。”

既然断定了是朋友,可以团结的就要团结。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

在美国政府的禁令发出后,一些围观者热衷于高喊“华为不需要美国”,对”断供“的美国科技企业——如Google、高通、德州仪器和英特尔等展开了无差别的攻击。在这种情势面前,任正非显出一个优秀领袖的冷静和理性:“我们永远需要美国的芯片,我们能做和美国一样的芯片不代表我们就不买了。”

他清楚如果华为想获得更快的发展、更高的产能和更坚不可摧的市场影响力,全球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都是必须团结的对象,也是能团结的对象。

为此,任正非提醒人们对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进行区分,美国企业是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30年来帮助了华为很多。美国科技企业是团结的对象,要反对的是美国政客们。

这样的任正非,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少和更精准的敌人。好一个清醒的、不受狭隘民族主义舆论丝毫影响的任正非。

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家任正非

事到如今,任正非面对的问题早已经不只是华为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于人类科技创新究竟应该被谁掌握、怎样发展、造福于谁的斗争。

令我们与有荣焉的是:这一次站在代表着进步方向一边、拥有强大核心技术自信、坚信开放与全球合作、拒绝被狭隘的民粹情绪所裹挟的,是一家响当当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

在美国的禁令中,任正非依然相信这只是短暂的波折,全球化分工才是未来:

“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我们和美国公司之间的友好是几十年形成的,不是一张纸就可以摧毁的。”

“我们还是会保持跟美国公司的正常贸易,要共同建设人类信息社会,而不是孤家寡人来建设信息社会。”

这样的思考和言论,相较于美国政府一些人士坚守的、曾在20世纪上半期一度流行的孤立主义和脱钩主义论调,高下立现。

在国内,在眼看着鸡血上头的又一场全民造神冲动中,任正非保持着冷静:“我从来不是什么民族英雄。”

对”爱国“和”华为“的关系,任正非特别强调:“不能说用华为产品就爱国,不用就是不爱国。华为产品只是商品,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挂钩。”

他指出:“千万不能煽起民粹主义的风。”

在与媒体的谈话中,任正非拒绝人们对华为及他自己的妖魔化或是神化,他只把自己看作一个企业家。而对当下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尽管经历了奇迹般发展的10年,但仍然处在一个需要普及常识和强调理性的阶段。“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对华为来说,”能打赢“意味着在禁令和美国政府不断游说欧洲的压力下,巩固和收获更大的全球市场,它需要一家科技创新企业和一位科技创新企业领袖的全球化视野。在对民粹主义的警惕,对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坚信,对包括美国在内全球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对全球贸易契约的恪守等方面,华为证明了自己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任正非证明了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家。

但没有人会怀疑,华为同时也是一家响当当的中国科技创新公司,任正非同时也是一位响当当的爱国者。

人们看到了一个热血、理性和审慎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家应该有的样子,看到了一家自信、开放和灵活的全球科技创新公司的中国范本。这是信心和力量的来源。

本文作者:玄宁、王仙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