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爱奇艺的「蝴蝶效应」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heima.com/article-214756.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7NnQreu.jpg!web

作者 郭朝飞 来源 蓝洞商业 (ID:value_creation)

昨晚8点刚过,爱奇艺服务器突然大面积宕机。

当晚,网剧《盗墓笔记》全集在爱奇艺上线,会员用户可以提前收看全部内容。仅仅5分钟,播放请求达到1.6亿次,爱奇艺并非没有准备,服务器资源已经较往常增加3倍,但瞬间涌入的流量过于凶猛。

这天是2015年7月3日,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身在香港,负责会员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杨向华坐在他旁边,有人通过微信将消息传递给他们。

爱奇艺技术团队冲上一线,紧急抢修。三个小时后,60%的VIP会员恢复正常观看。第二天,杨向华改变行程,提前回北京总部解决问题。

这些场景,杨向华至今历历在目。“新需求大量涌入,我们连续战斗三天,技术团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这边的团队几乎是全员客服。”

“宕机事件”打了爱奇艺一个措手不及,但也不完全是坏事,甚至意义重大。龚宇及团队意识到,会员收费模式不仅可行,而且要加速。

三年过去,爱奇艺成功了。2018年,其会员规模达到8740万,会员服务收入也突破百亿元。如果从月付费用户的规模来看,国内为内容买单的最大群体出现在爱奇艺。这是一个突变,有投资者认为,爱奇艺为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出一条新路,那就是内容付费。

此前,大家更愿意为广告、游戏付费,却从未有过一个大规模的群体愿意为内容付费。“好的内容就应该是交钱付费的。”龚宇和爱奇艺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回过头看,那次意外的“宕机事件”就像一只拍动着翅膀的蝴蝶,搅动了中国视频行业的惊涛骇浪,这不是爱奇艺第一次改变行业,也不是最后一次。

互联网不免费

2014年年底,爱奇艺放出消息,与欢瑞世纪联合出品《盗墓笔记》。 这一项目将斥资几千万,投入不可谓不多,但爱奇艺其实另有谋划。

半年多以后的2015年6月12日,《盗墓笔记》在爱奇艺独家上线,以周播形式更新,7月3日对会员开放全部剧集。这意味着会员可以一口气看完全剧,非会员用户每周只能收看一集,且无法跳过广告。

大手笔投资的《盗墓笔记》是爱奇艺用户付费模式的试金石,服务器宕机表明用户并不反感。

《盗墓笔记》上线前夕,爱奇艺只有500万付费用户,一年后这一数字达到2000万,2017年年底升至5080万。杨向华回忆,付费用户破千万时,爱奇艺还庆祝了一番,之后便无暇顾及,因为增长太快了。如果当时犹豫甚至停下的话,就没有今天的8740万会员。

用户付费不是拍脑袋决定的。2010年爱奇艺成立时,龚宇就在琢磨,后来他点将杨向华,让其负责新业务拓展,探索除已有PC业务、广告模式之外的任何模式。

“那时流行的是互联网免费模式,但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不是免费,我们那时候就想明白了,付费是一个方向。 杨向华说,他们算过一笔账,其他品类不说,至少电影很难靠广告模式赚钱。原因在于,电影制作成本高,一般播放时长两小时,贴片广告也就不到两分钟,杯水车薪。

2011年,爱奇艺尝试做电影用户付费,但时机并不成熟。龚宇回忆,当时定的年度KPI是几十万人,最后只完成了不到20%,整个团队都垂头丧气。

变化发生在2014年,政府大力打击网络盗版,快播等平台应声倒下。虽然盗版没有禁绝,但成本变高,也更隐蔽。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为用户解决了很多麻烦,更大规模的用户付费被爱奇艺提上日程。

年轻一代的用户习惯也在改变。杨向华注意到,《盗墓笔记》开播后,观众通过评论、微博等渠道,要求加快更新剧集,会员付费可以接受。

2015年,爱奇艺会员服务方面的营收为9.9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8.74%。此后三年,用户付费模式走向成熟。2016~2018年,会员服务收入分别为37.62亿、65.36亿、106亿,占公司总收入比例逐年提高,依次是33.45%、37.63%和42.4%。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爱奇艺会员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几乎撑起半壁江山。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跨越,在此之前,中国视频行业主要依赖广告收入。

比如,并入阿里体系前夕,优酷土豆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营收17亿元,广告净营收达到13.5亿元,包括订阅服务、互动直播娱乐、移动游戏等业务在内的消费者营收只有2.562亿元。

杨向华承认,爱奇艺宣布付费会员超过500万的时候,视频行业的态度还是不相信,甚至觉得在吹牛。但是当数字上升到1000万、2000万,其他视频平台开始重视并效仿起来,爱奇艺通过创新开创和引领了中国视频行业的付费制。

2016年,优酷公布过一次付费会员数为3000万,之后再未披露具体数字。腾讯视频付费会员的增长节奏几乎与爱奇艺一致,2018年第三季度达到8200万。

爱奇艺《盗墓笔记》“会员看全集”之后,各视频平台围绕会员二字,在内容之外还拓展出很多功能与权限,包括向付费用户赠送观影劵、专享客服、定制弹幕等,甚至带粉丝线下与明星互动。 优质内容和更多的会员服务,提升视频平台的用户归属感、忠诚度和停留时长。

更重要的是,会员服务收入大幅增加,中国视频行业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也更健康,抵御风险能力增强,为整体盈利打下基础。

说起来,QQ最早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会员付费模式,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并没有带来示范作用。视频会员付费大规模出现,开始真正颠覆“互联网免费”这一司空见惯的行业认知,人们愿意在互联网为更好的体验买单。

会员付费模式的波澜震荡到整个中国互联网,2016年1月,京东PLUS会员上线,这是中国第一个电商付费会员体系。音乐、音频、电商、外卖,会员模式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用户习惯。

输不起的战争

用户付费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是持续的优质内容。对于视频平台来说,无非采购、自制两条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采购是主流,版权大战是常态。一时,内容成本超过带宽成本,变为视频平台最大的“销金窟”。

整个行业都承认,“如果只是采购,对平台来讲成本真的受不了,所以一定是部分现象级爆款剧是自制的,这样成本可控。” 成本之外,爱奇艺更在乎的是内容差异化。

在爱奇艺首席内容官、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看来,自制既能控制成本,又能实现自制内容的独特性,差异化应该成为视频网站最重要的目标。实现内容差异化,要依靠平台自制和定制内容,同时保持版权采购的丰富性。

龚宇曾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从一开始,我们就计划在内容上发力。第一个阶段搭建一个内容分发平台,里面的内容是采购来的,紧接着继续靠科技创新搭平台,这个平台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消费越来越高。第二个是自己给自己的用户做内容,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其实后来才知道好处更多,形成平台之间的差异化,自己做内容货币化能力更强等等。

jAneE36.jpg!web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爱奇艺率先在自制剧方面进行布局。2013年年末拿下湖南卫视5档节目的同时,更是下注3亿元用于2014年内容自制。龚宇的态度是,“如果表现好,会追加投资。”

2014年11月,《奇葩说》横空出世,马东、高晓松、蔡康永同台斗嘴,还都穿着苏格兰裙。

《奇葩说》上线24小时点击量即破百万,几度出现在微博话题榜。

不得不说,龚宇赌对了。

爱奇艺还博得了“爆款制造机”的名声,出品了大量热门自制剧和自制综艺,自制剧包括《盗墓笔记》《老九门》《延禧攻略》《新白娘子传奇》等,自制综艺《偶像练习生》《中国新说唱》《热血街舞团》《我是唱作人》等。

自制内容的成功,和爱奇艺自制内容模式息息相关,爱奇艺推出多个IP合作计划,与产业链共同创新制作。 比如打造超级网剧“保底+分成”方式的海豚计划,针对制片公司的幼虎计划、扶持青年演员的天鹅计划等。

爱奇艺与产业深度捆绑,更容易调动行业资源。在版权剧、自制剧制作中,与韩三平、冯小刚、王晶等制作人合作,吸引陈坤、倪妮、赵丽颖等明星加盟,同时还有华策影视、慈文传媒、正午阳光等头部制作公司支持,共同打造。

爱奇艺自制剧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全资投资,委托制作;二是联合出品,共同投资。但无论哪种方式,爱奇艺都会较早介入,以保证品质。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的经验是,所有项目的初期判断都要先看剧本。“一个项目如果剧本不好,制作团队再好也没用,救不了这个片子。剧本可以的话,我们才谈接下来的合作。如果有一个好剧本,我们帮忙搭建团队都是可以的。”

以网剧《无证之罪》为例,戴莹首先判断剧本不错,有可能拍出好剧。然后找到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年轻团队做拍摄,为了保证品质,请出韩三平做监制。2017年上线后,迅速成为爆款。

爱奇艺将自己定义成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伟大娱乐公司,内容成功背后是技术的支撑。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公司8000多名员工,一半是工程师。2018年,爱奇艺全年研发投入20亿元,比2017年增长57%。未来爱奇艺将通过加强AI能力,提升在娱乐行业的竞争优势。

在爱奇艺的带动下,内容自制早已成为视频行业的标准动作,腾讯视频和优酷都在大规模布局。2018年,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视频平台公布了两百多部影视作品,其中自制剧占比接近一半。

自制剧让各平台差异化明显,各平台均有精品与爆款面世。优酷出品的网剧《白夜追凶》,豆瓣评分9.0,仅优酷播放量超过60亿,海外版权还被Netflix购买;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明日之子》等多档网综甚至得到《人民日报》的表扬。

目前,三大视频平台自制内容仍处于胶着竞争状态,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内容自制与会员服务相互依存,视频平台只有持续不断生产优秀内容,才能提高用户粘性,留住付费用户。

龚宇曾感叹,收费模式太残酷,很难多家共存。用户数越多,收到的钱越多,就能投资更多剧,马太效应更明显。

一鱼多吃

步入第9个年头,爱奇艺已经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模式亦从简单走向复杂。

2009年,百度有意进军视频行业。时任百度副总裁任旭阳与李彦宏统一意见,百度视频体外创业,需要找一个CEO来操刀。据说,任旭阳在众多候选人中,最后选中龚宇。

去年3月,爱奇艺在美国上市时,龚宇曾回忆起这段往事。

他与任旭阳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咖啡馆见面,任旭阳介绍说,美国有一个新的视频模式,叫Hulu模式,Hulu不做UGC,只做长视频,做专业的内容,卖广告,免费给用户看。龚宇说,那次谈话奠定了爱奇艺接下来几年的规模。

2015年之后,爱奇艺会员收费模式取得重大进展,又被业界看作是“中国的Netflix”。

Netflix用会员付费模式替代广告模式,2013年自制网剧《纸牌屋》第一季大获成功,到今天,Netflix 每年都有大量优质原创内容面世。从这个角度看,它的确是包括爱奇艺在内的中国视频平台的“师父”。

迪士尼的IP变现也让爱奇艺有所启发,迪士尼通过IP授权以及大量衍生商业变现,换来丰厚的商业回报。

爱奇艺与Netflix并不一样,也不是简单翻版迪士尼模式。从2018年第三财季开始,爱奇艺会员收入超过广告收入,二者并驾齐驱,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跟IP相关的衍生业务,比如小说、漫画、网络游戏、电商、直播打赏等,内容IP把这些业务串联起来,形成强协同效应。因此,爱奇艺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一鱼多吃”。

《花千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2015年,根据Fresh果果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玄幻仙侠剧《花千骨》在爱奇艺热播之后,围绕这一IP,爱奇艺借势打通剧集、游戏、电商等领域。

在未经市场推广的前提下,《花千骨》正版页游内测当天,就取得创号率96%,在线比18%,付费率5.8%的成绩。随后,又与天象互动联合发行《花千骨》手游,与上海视骊影视联合出品“番外”网剧《花千骨2015》。爱奇艺还与版权方合作,形成了版权方+平台方+生产商的合力,用户登陆爱奇艺商城即可购买剧集中的精美配饰、游戏道具、毛绒公仔等商品。

龚宇说,“美国电视行业收入,大概一半来自广告,一半来自订阅,这几年的发展更明显,订阅收入更多。这一趋势加上中国市场的特点,再加财务模型的搭建,我们确信这一模式是对的,也不会动摇。虽然现在爱奇艺还没有盈利,但显然已经证明靠单一收入是不可能生存的,这是好几年前我们就确定的。”

爱奇艺打破视频行业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也在搅动整个泛娱乐产业链。

产品策略上,爱奇艺从现在的一个超级APP变成若干个APP组成的产品矩阵,从卫星结构变为网状结构。

内容方面,即使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时间,爱奇艺很多仍会是采购的,或者是其他独立第三方公司制作的,制作方与爱奇艺分账,这是一个大策略。

爱奇艺也会投资制作一些相关领域的头部内容,但是其人员、管理都有瓶颈,不可能样样都做,头部的另一部分和腰部的内容由其他制作公司来做。

坚持做爆款综艺,这一点在爱奇艺从未改变。原因在于,综艺和平台捆绑很深,要求高、投资大。平台更了解用户喜好,更容易调动各种资源。独立制作公司有可能无法抵御风险,也很难调动平台资源。

中国电视剧产业发达,有各种类型公司,爱奇艺扮演的角色是培养制片人和前期开发。制作环节爱奇艺与专业公司合作,爱奇艺出钱,专业公司出内容,不过可能主要演员、剧本都要爱奇艺决定,甚至直接提供。

九年时间,包括爱奇艺付费会员制、自制剧模式与“苹果树”生态在内的创新动作,几乎无不搅动着整个泛娱乐产业。下一个十年,爱奇艺希望以迪士尼为蓝本,构建线上娱乐王国,未来依然可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