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一文看懂百年飞利浦医疗 AI 布局全貌 | 钛度专访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3898802.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诞生于1891年,飞利浦跨越了三个世纪,也经历过几次重大转型。

90年代末期,飞利浦是一个高产量、技术驱动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在2000年受到科技泡沫影响后,飞利浦用十年时间转型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健康舒适、优质生活”公司;2015年,飞利浦收缩边界,将照明业务剥离,全面聚焦健康科技,整合了面向B端的医疗保健部门和面向C端的健康消费业务。

“以前飞利浦可能被认为是一家单纯做医疗设备的公司,同事们习惯销售大型、中型影像设备。”飞利浦大中华区CEO何国伟告诉钛媒体。过去三年, 飞利浦最大的进步,是从单纯的产品公司转型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处于转型中的不只飞利浦,随着中国市场高端设备市场饱和以及中国医疗改革的推进,GE、西门子也都正在摸索从单一产品的交易模式转向整体解决方案。

转型浪潮中,医疗器械三大巨头GPS(G指GE、P指飞利浦、S指西门子)在医疗AI这一新的战场再次相逢:GE将医疗业务拆分,聚焦于数字医疗应用和解决方案;飞利浦以医疗AI为突破点,自建生态平台、并购初创企业、联合生态合作伙伴;西门子医疗正从头开始构建AI能力,希望建立数字化医疗“Apple store”。

“谁开始的早,谁未来能赢到细分市场的机会就越来越大。”何国伟如是说。

单点突破难以产生协同

2019年1月,飞利浦将商业体系升级为3.0版本,形成了健康生活、精准诊疗、影像介入治疗、互联关护四大事业群,串联起患者从院内到院外的就医流程。

互联关护事业群大中华区主管梁建球告诉钛媒体,飞利浦过去会把不同的产品线放在一个事业群里,能够促进产品线之间互相辅助,今年做了一系列调整,把一些关联性比较强的、用户的需求比较接近,产品特色相近、能够互相互补促进的放在一个事业群里。

何国伟补充道,四个业务板块是为了整体解决方案。“其实我们原来是整合的部门,把共同业务整合起来,整合解决方案中心可以横向地把很多业务板块整合起来。”

飞利浦各业务板块的表现在财报中有更为直接的体现。从2014年-2018年的财报数据来看,诊断与治疗业务贡献了最大比例的营收,近三年的贡献比例分别为47.1%、47.6%、46.2%。

虽然个人健康业务营业收入相对稳定,但增速正在放缓。值得关注的是互联关护与医疗信息化业务,虽然业务营收贡献比例较少,但呈现出增长态势。

B7Br636.jpg!web

近期,飞利浦公布了2019-2020年业务发展目标:提到诊断和治疗业务的营收增长保持在5%-7%,利润率保持在14%-16%;互联关护及医疗信息化业务、个人健康业务:营收增长保持在4%-6%,利润率保持在16%-18%。

3月中旬,飞利浦互联关护事业群全球领导人Dr. Carla Kriwet上任后首次来到上海,她向钛媒体透露,飞利浦不是把关护业务看作各个部门单个产品,而是把它看成一种综合能力。

“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去关注整个诊疗过程的每个环节,不管是在院内还是在院外,不管是诊断、放射科、急诊室,把患者横向地打通,能够提高整体效率。”Dr. Carla Kriwet如是说。

与飞利浦全球不同的是,飞利浦中国实现了完全本地化。

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陈胜裕告诉钛媒体,为适应中国市场,飞利浦针对胸痛、卒中中心、肿瘤、呼吸睡眠、危急重症等几个疾病,共打造了十个解决方案。“过去这些年,飞利浦卖出的医疗设备积累了很多病人信息和临床知识,也掌握了精确算法。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模型,用于疾病诊断和风险评估。”

在这些整体解决方案中,按照不同的临床路径和场景,飞利浦把各个业务板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串联起来,包括建立各种不同的数据库,搜集数据,采集数据,利用AI分析相关数据和针对每一个疾病场景进行开发。

关于医疗AI在中国的落地,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刘士远告诉钛媒体,“现在的产品形态仅仅在于检测,还不能满足我们整个输出的场景。此外,医疗AI还没有融入PACS、RIS系统工作流。”

正因如此,虽然看似是苦活、累活,但何国伟告诉钛媒体,“单点突破难以产生协同,健康产业越来越强调从院内到家庭护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在这一转变与发展中,人工智能将成为突破的关键。”

通过AI突破,造生态

过去几年,软件开发和AI是飞利浦战略发展的重点,飞利浦每年投入近17亿欧元进行研发,其中60%用于软件和AI的开发。

但与高举着“人工智能”旗帜的企业不同,在飞利浦针对专科疾病的整体解决方案中,人工智能只是链路上的其中一环。

如果以场景来区分,飞利浦的AI技术有几种应用场景,分别包括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场景:在患者成像检查过程中,人工智能可提供关于活检结果和患者病历的关键信息(如实验室检查结果、既往病史、已有的放射成像报告),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读片诊断能力。

举例而言,飞利浦开发了多个基因组学平台,帮助病理学医生和肿瘤科医生综合运用基因组分析、 成像检查、病历查阅、病理切片化验等手段,以便为患者定制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急症护理场景:飞利浦研发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整合患者数据,运用智能技术及早(有时在不良事件发生前 6–8 小时)发现病情恶化迹象,然后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助其消除临床决策过程中 的臆测干扰。

以纽约萨拉托加医院为例,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该院转诊至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数量减少了63%。

远程监护场景:飞利浦CareSage 等互联技术具备预测分析功能,可实现患者居家监护,通过监测患者行为有无异常来分析患者健康状况是否有变,CareSage 统合患者的人口统计数据、身体状况数据和飞利浦 Lifeline 医疗警报服务数据,评估未来 30 天内患者入院就诊的可能性。

据美国医疗联盟体系互联医疗项目的研究显示,CareSage 为2318名患者提供的监护服务,每年可减少 224 例再入院患者,将再入院率降低 40%,为患者省下220万美元治疗费用。

“AI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取代那些经常重复性的工作,另外一方面辅助医护人员做出更好的决定。”梁建球告诉钛媒体。围绕着疾病生命周期和场景,飞利浦进行相关AI产品开发,做出一个平台,让其他人加入进来,打造成一个平台生态圈。

以“飞利浦星云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为例,去年8月份,飞利浦宣布平台首次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落地,该平台包含ISP(支持临床影像诊断,涵盖心脏病学、肿瘤学和神经学)和ISD(医用科研平台)两个平台。

“过去飞利浦没有把星云叫成人工智能平台,而是星云工作站。”陈胜裕告诉钛媒体,“星云工作站”由飞利浦经过十几年研发推出,这套辅助诊断系统已经获得FDA和CFDA的认证。

目前该平台在国内已经卖到第九个版本,研发已经作出第十五个版本,新版本中包含更多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模块。 “在全球,我们装机量也非常大。国内第十版已经准备上市了。”

左手并购,右手联合

去年五月份,钛媒体曾报道过,腾讯觅影目前也包含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平台以及辅助诊疗平台。在《医疗影像 AI 告别野蛮期:巨头做平台,创企走细分,抱团探寻商业化》一文提到,以飞利浦、腾讯为代表的两类巨头侧重各有不同,但都正朝着平台方向布局。

但飞利浦、腾讯为代表的两类巨头所铺设的生态平台有何不同?

2018年5月份,时任腾讯互联网+医疗业务负责人常佳告诉钛媒体,器械厂商的好处是数据获得有优势,“但现在医生操作的时候,很多医院的科室设备不会纯粹只用一家。所以我们认为在效果和质量上需要一个长线的发展,其实大家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质量,而不是共同探讨大家怎么做分工。”

但飞利浦中国研究院AI实验室负责人周子捷认为,“我们还是基于更多临床实验的优势,知道医生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怎么去用这个平台。”

类比USB接口的思路,周振宇坦言,任何公司、大学、医院都可以容易地植入临床诊断思路的新产品,以插件的形式存在平台上。“这里面的产品除了我们自己开发外,还有跟科隆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它们会把自己放疗、脑机接口、脑机交互等对临床非常有价值的功能,对临床非常有价值的产品都做进来。”

延续自建生态平台的逻辑,飞利浦正在通过并购与合作的方式扩大自己的生态圈。

3月份,飞利浦宣布收购锐珂医疗的医疗保健信息系统(HCIS)业务;4月初,飞利浦又宣布注资“君联资本健康医疗人民币第二期基金”,以投资中国地区的医疗创新项目。

从全球到中国,飞利浦正在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拓展创新业务。通过收购的方式以丰富健康科技羽翼,这是飞利浦过去十几年的惯用方式。

67Fnaef.jpg!web

钛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开始,飞利浦的收购/投资动作共计25起,涵盖了医疗器械、移动医疗、大数据等项目。

2017年,飞利浦收购了基于云计算的人口健康管理公司VitalHealth,这个平台通过配置可以完成多种院外管理健康计划方案。通过这一收购,飞利浦可以把病人的数据在院外更有效地收集,放在合适的模型上应用。这是飞利浦丰富其互联关护业务的重要一环。

除了收购外,飞利浦还正在加强与互联网巨头的联合。3月22日,飞利浦和腾讯在电子阴道镜系统方面展开合作;三天后,飞利浦和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协议。

陈胜裕告诉钛媒体,与腾讯和阿里是从两个方面展开合作。“腾讯是以点出发,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深度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去挖掘在这个专病领域的人工智能的突破。跟阿里是整个集团的战略合作。”

在陈胜裕看来,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C端的强力作用,“而我们这样的传统医疗设备供应商这方面是欠缺的。”

除了BAT,飞利浦前两年也跟华为有战略合作,陈胜裕坦言,“不管是AI还是健康科技,没有单独一家公司可以做所有事情,我们过去几年跟国内重要的生态体系、重要的公司都有很多战略合作。在医疗方面,我们跟不同联盟和不同疾病协会有各种不同合作,希望打造一个健康科技的生态体系。”

从2016年聚焦健康科技至今,何国伟认为飞利浦做了三点比较重要。

第一,把全球好的科技产品带来中国;第二,在把国外的技术带来中国时,很多临床的路径和数据都不能用,团队把那些东西变成综合性解决方案散射出去;第三,飞利浦从单纯的产品公司转型,现在不少客户跟飞利浦的业务来往是一个整体。

“我们和合作伙伴的关系更加长远。”何国伟如是说。 (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付梦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NfANziy.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