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鸡你太美”蔡徐坤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yzone.cn/article/517591.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iEfuQj2.jpg!web

编者按:本文转自深几度,作者吴俊宇,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鸡你太美”火了。这句蔡徐坤的歌词成了网络上当下最红的一句“空耳”。

配合着前段时间微信的bug“你打篮球像蔡徐坤”,“鸡你太美”成了“坤坤黑”们嘲讽蔡徐坤的最佳语言工具。

“鸡你太美”的原句其实是SWIN的歌曲《只因你太美》中的一句歌词——只因你太美。蔡徐坤参加选秀节目的自我介绍时这句唱的太快、调太怪,被人“空耳”成了“鸡你太美“。再加上原视频中非常尬的篮球秀和舞蹈,直接成了恶搞蔡徐坤的最佳素材。

蔡徐坤如同一件“男色”商品,被“坤坤粉”追捧,又被“坤坤黑”拉扯黑化。

一场关于消费蔡徐坤和解构蔡徐坤的战争正在社交媒体上暗潮涌动。

男色的消费

空耳来源于日语词语“そらみみ”,原来在日语中是“幻听”的意思,但后来渐渐转义为将歌词中的一句话(或一个字)的读音,造出发音相似的另一句话,常用在歌词和鬼畜中,是一种在文字领域进行恶搞娱乐的方式。

比较有名的一句空耳就是“敌羞!吾去脱他衣!”。

这句空耳来源于《真·三国无双》击破敌将的台词空耳,是日语取得敌将的首级的中文谐音。在粉丝们的恶搞下,最终成了如此之“污”的一句话。

法国哲学家福柯曾经提到,分析“无意识的语言”,可以把主体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这些成分就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规范系统。一旦发现行为主题的功能实际上属于通过主体而起作用的各个系统。

如果我们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去探讨“鸡你太美”这句看似无意义的“空耳”弹幕就会发现,其实背后充满了“男色消费”的潜在意味。

“鸡你太美”的“空耳”如果拆开看就会发现,其中包含“鸡”和“美”这两个关键词。“鸡”如果作为一个不雅的词汇去解读,潜在意涵大家都懂。“美”某种意义上则是“鸡”的必备元素。

我可以绘制一个符号演变的表格来展现整个语言符号系统的变异与对应。

作为娱乐工业中的产物,蔡徐坤如同一件商品,在这段“鸡你太美”的视频中充分展现了如何兜售符号的全过程。

坦率说,这段视频虽尬,却充分展现了“男色消费”的符号经济学:

烈焰红唇、迷离眼神、掏裆动作、掉下的背带,以及扭动的翘臀,外加“鸡你太美”的喘息声。

这一系列符号让我一个直男都意乱情迷、怦然心动,反复看了十几遍。

是啊,我对蔡徐坤并没有什么太多偏好,然而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这些“男色货币”很硬通货。

这正如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说的:

在功能性的遮蔽之下,它构建了某种意指关系的模式,其中所有围绕它的符号都在逻辑的可计算性中充当了一些简单的要素,在符号/交换价值体系的框架中互相认指。

表面上看,蔡徐坤仅仅只是跳了一个舞蹈,而背后处处却是迎合年轻女性消费者的男色消费符号。这些符号有一个强大的审核系统在对蔡徐坤进行身体规训——也就是选秀评审。

评审团队作为大众娱乐工业的机器,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和规训标准,他们会按照这套标准把一个个好的“消费材料”进行筛选、调整,最终让这些“消费材料”适应市场的需求。

法国医生和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中就曾解释:

肉体是温顺的,可以被驾驭、使用、改造和改善。

可以说,大众娱乐工业的权力可以对艺人的身体进行深入骨髓的摆布,制造出让娱乐消费者所钟爱的身体。这也是为何人们常常惊叹,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练习生公司总能制造出千篇一律面孔的主要原因。

这种千篇一律,对艺人来说,即使规训,也是惩罚。

空耳的解构

“鸡你太美”这类“空耳”的出现,恰恰是“坤坤黑”们对大众娱乐工业,对滥用权力的“坤坤粉”们的强烈反叛。

蔡徐坤一直被誉为是“顶级流量”。我去百度指数中调取了这一个月来蔡徐坤的搜索指数。把蔡徐坤和吴亦凡、王俊凯、鹿晗这些流量小生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蔡徐坤居然碾压其他三人,超出不止一个身位。

“顶级流量”的身后则是强大的“战斗力”。这种“战斗力”并没有给人带来太多好感,反而引发了更大的逆反心理。强行安利、疯狂护犊、无脑应援以及网络暴力成了很多“坤坤粉”惹人厌的核心原因。

今年3月,在某综艺节目现场根据图片猜人名的这一游戏环节中,小品演员潘长江因为未认出蔡徐坤,被“坤坤粉”出言辱骂,潘长江的女儿甚至也因此遭殃。

事实上,“坤坤粉”们惹过的祸远远不止这一次。我们如果在网络上搜索蔡徐坤粉丝,四处可以发现蔡徐坤粉丝和人战斗的场景。

阑夕在4月3日曾经在微博转发一篇名为《用大数据扒一扒蔡徐坤的真假流量粉》的文章,在阑夕的微博下,和菜头开玩笑道:

3月14日这篇文章出来,我就去看阑夕转了没有。没见到,我不禁感慨:成熟了!互联网磨砺人,互联网培养人啊!没想到,是我天真了。

某种意义上说,蔡徐坤的疯狂粉丝成了国内愈发畸形发展的“饭圈文化”缩影。粉丝们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如同暴力机器,四处挥舞着权力的斧头,砸向一个又一个无辜者。

蔡徐坤因狂热的粉丝,形成了一种被动的权力效应。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噤若寒蝉”的失声现象,避谈蔡徐坤成了很多大V的理性抉择。

然而,空耳本质上是一种解构。

“御宅研究室”在《这个空耳真厉害!空耳,真的不止听个响》中就曾提到:

空耳是对原有文本进行的“二度加工”,站在空耳使用者角度看,自己将原文本改写、拼贴、逾挪,原作被当成素材拿来使用,消解了原作的神圣性,原本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掌握了二次传播的主动权,空耳创作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尤其是在蔡徐坤粉丝的网络霸权之下,针对蔡徐坤的“空耳”成了某种反抗“坤坤粉”权威的工具。在B站中,网友疯狂借助弹幕嘲讽蔡徐坤。

所谓“白带异常”被用于形容那滑下的背带。“中国女篮的希望”则是被用于嘲讽蔡徐坤的性别。

法国媒介理论家鲍里斯·格罗伊斯在《揣测与媒介》中的解释很容易让人理解这类弹幕的价值:

面对媒介的强大优势,主体丧失了对意义与无意义、精神与物质、真理与谎言、文化与自然、固守与自决等之间的界线进行监管与稳固的能力。因此这一切间的界线都消失了,随之产生的是无限的、无结构的,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的、在时间与空间中流动的大量符号,这样的符号可以躲避一切有意识的控制、描绘和把握。

B站弹幕恰恰就是“无限的、无结构的,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的……躲避一切有意识的控制、描绘和把握”的最佳工具。

蔡徐坤粉丝们在微博上原有的控评权力体系在这种嘲讽之下轰然失效。

娱乐消费的重复

蔡徐坤究竟还能红多久,没人知道。

但是从鹿晗,到吴亦凡,再到今天的蔡徐坤,他们的走红某种意义上正是“娱乐消费主义”强大作用力的结果。

娱乐工业如同机器一般生产了相同的“男色商品”后,再制造了一批表现一致的狂热粉丝。蔡徐坤和鹿晗、吴亦凡不一样,但也没什么不一样。

粉丝却同样毫无差异,普遍呈现出了低龄、反智的特点。这些粉丝的控评、回怼、护犊行为甚至也趋于一致。他们如同偶像的复读机,始终重复着“XX爱你”、“最好的XX”、“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类无意义的赞美话语。

英国历史学家斯图亚特·艾文在《意识的船长们》指出:

对大众的控制要求人们具备机器的特性,就像他们生活中的世界一样—其行为可以预期,也没有任何要求自主的愿望。由于工业化机器生产标准化产品,同样消费主义心理试图形成一个实际上在所有思想和社会特点上完全同一的“大众”概念。

我们看似喧闹丰富的娱乐消费,不过是在重复着历史的鼓点,仅此而已。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