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区块链创业公司解散后,我去美团送外卖了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8btc.com/article/363939?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我叫王成勇,我买过EOS代币,加入过区块链创业公司,创办了区块链自媒体,为了梦想不被饿死,现在在美团送外卖。

我仍然坚信区块链会改变世界,仍然期待实现财务自由,赚到一千万,别以为外卖小哥就不能搞区块链,你我都在趋势中,在扶梯上。

你知道么,大学退学之前,我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高三那年,央视有档节目叫创业英雄汇,火得不行,到处都在聊互联网+,后来又有人管它叫互联网泡沫,既是泡沫,映出色彩就是斑斓的,那个东西攫住我了。

读书的时候我没多少自我意识,但高中毕业的时候,未来不模糊了,一下子具体了起来。里头当然有取舍,我没去读师范类专业。我曾想过,去当个老师也不错,我对人、对事有责任心,应该能做好。

我也懂,媒体这行喜欢管人叫老师,但你们叫我王老师,我还是觉得很亲切。我是四川人,23岁,别问哪年高考,忘了,我现在在成都做美团外卖小哥。

6BFjeq6.jpg!web

图 | 我平时不怎么拍照,这是今年元宵节请店里的人帮忙拍的一张,在等餐中

说是美团骑手,但又透着暧昧,美团把每块区域的外卖配送承包出去,我们都是跟加盟公司签合同,我们每天裹着一张黄色皮囊,骑车跑来跑去,但你说,我跟那家几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有多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里,金钱关系算是最薄弱的一种关系吧?可我们连金钱关系都算不上,工资也是美团发给加盟公司,公司再发放给骑手。

送外卖有它有趣的地方。派单软件本身是个产品,面向配送员的产品,就像梁宁说的,产品有痛点和痒点,痛点就是外卖员要养家糊口,痒点我猜是产品经理创造出来的。他们把这个送餐设计得像游戏一样,从你接单,到送到顾客手里,很像打一场游戏,软件上有个“已送达”按钮,每当你送一单,划一下,就好像通关一次,感觉很爽;然后它还有骑手单量排行榜,有日榜,也有月榜,除了钱,榜单、排名本身也是驱动力,你总会忍不住地去刷新,查数据,和人竞争。

很多人抱怨外卖员骑车鲁莽,不守交规,但你们不了解,对外卖小哥来说,我们“永远都差1分钟”,这是经济规律,因为送外卖是一个边际效应很明显的例子。

比如我送一单是3公里,要15分钟,但如果在这3公里顺路的基础上,多500米的位置上又有一单,我两单一路顺过去,多花5分钟又把第二单送到,假设再多来一单,再加500米,又多花3分钟就能送到,这是一个边际效应问题,所以说我们永远差1分钟,如果我们能在每一单上节约1分钟下来,又可能多送一单,多挣点钱。

红灯会闯,红灯肯定是会闯的,我们要获得更高的收入,要去平衡的只有两个因素的关系,安全和效率,这个红灯你能不能闯得过去,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我出过几次车祸,都是小事故。有一次另外一个外卖小哥闯红灯,把我给撞了,也不严重,擦破皮,当时是很痛,但冷静后我让对方赔了50块钱,接着送餐去了。还有一次过天桥,天桥旁边有斜道,其实是不允许电动车、自行车通过的,比较危险,我们为了赶时间,经常从上面过,有一次我从那上边推车过去,没控制好刹车,差点冲到另一边的梯子上去。

身边也有同行发生过严重的交通事故,比如救护车直接拉走这种。我当然心里会唏嘘,但你陷入到这个游戏里边,你的时间那么紧迫,你只会想到我要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即使把餐送到了,也可能会出现状况。我把送餐的过程看作西天取经,妖魔鬼怪只是我的下酒菜。就像唐僧被妖怪抓多了之后,他看前面那座山乌云缠绕,他问,“悟空,那是不是有妖怪啊”。但麻烦都会解决的。跟创业的那帮人有点像。

这个行业离职率很高。我跟身边人的关系更像是战友。说白了,送外卖每时每刻可能都有危险,遇到各种状况,必须互相帮助。我有一次路上车坏了,马上过来一个同事帮我送单子,这种情况很多。

对于我们骑手来说,美团、饿了么、盒马鲜生、闪送这些平台,差异不大。我们不在乎保温箱印谁的LOGO,我们只在乎哪家挣钱多。对于底层人来说,我们只能、只会这么考虑问题,所以我会平衡安全和效率的关系,但不会把交规纳入进来,所以我不在乎给哪个平台送餐,只考虑谁开的价钱高。

当然啦,工作的价值我还是能感受的到。年底的时候,很多产品都在给用户做年度数据,美团派单软件上也有,你今年送了多少单量,服务了多少人次客户,你哪天晚上深夜三点还在送餐,触动我的事很少,可就是那几个数据让我动容,没想到,我已经服务过几千个顾客了。

这些数据的效应之一就是造梦,对我来说,它的感受很复杂,像是沉入到一个美梦里,梦境甚至和人生追求建立了联系。我意识到,我对其他人的贡献被量化了,并且呈现出来一组想像不到的、令人感动的数字,我突然觉得,不如就拿这个数字当作标杆吧,以后不论做什么工作,“服务更多人”,就是选择标准。

我想挣一千万,这是脑海中随意一个数字,但它是我对财务自由的标准。对于其他一些同龄人或同行来说,可能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但我觉得有了这些钱,才能做更多想做的事,那时我应该会买一套房,结婚。这其实是绕了好大一圈才想明白的。

我是大二退的学,当时特别梦幻,买了一张去深圳的火车票,但深圳那边我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当时火车路过广州,我想其实也可以在广州下车,也就是说我坐上的是没有明确目的地的火车。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会想将来一定要做一番事业,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我找了份酒店服务生的工作,这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后我去了富士康,那里我见识了什么是精细流程,每个人都被设定一个相对单一的动作,支持复杂的系统运转,但也仅仅做了六个月。

那时候心态是漂浮的,而且我开始意识到,当你一直在底层的时候,不管换多少份工作,处境其实是没多大变化的。于是我开始注意拓展自己信息获取的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上每天在发生什么。我觉得趋势很重要,而趋势往往伴随着机会。

我记得是通过李笑来了解到比特币,后来我花五千块钱参与了EOS众筹。EOS是最热门的币种之一,一年众筹募集了42亿美元,但后来政府打击ICO(首次代币发行),就退币了。当时区块链还不被众人熟知,我应该是身边人中唯一一个持有数字货币的。

我想看看,底层人民怎么就不能财务自由了?我把挣到人生的第一个千万,作为第一追求。几个月之后,比特币涨了不少,我手里面有一些钱了,就尝试做了一个区块链相关的自媒体。

那段时间整个人都有一点小膨胀,就像发现了一根命运的藤条,让我直接置身另一时空,甚至有些目眩。我曾经只能在公众号里才能看到的名字,那些互联网大咖们,和我一同关注着区块链的走向。这让我感觉,我和这些大佬在认知层面上处于一个平面上。那些五花八门的项目,他们来站台,我依靠自己的判断来挑选。到目前为止,我投资了3个区块链众筹项目。

但很快就到了熊市,资产也缩水了,我便找了一家做区块链的创业公司。但干了没几个月,币价跌的越来越厉害,小公司撑不住,大家就解散了。

在创业公司,人心不齐做事就很难,而且如果没有做一些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老板解散公司是他做的最明智的一个决定。

今年经济形势也不好,人总得先养活自己,梦想才不会被饿死。我就说,那做外卖配送吧。这份工作的好处是,它是多劳多得。我先挣钱,然后用挣的钱来投资,等待机会。在区块链世界,市场很重要,有了市场,更能吸引资金和技术。我想长期投资的那种项目,是不停留在底层设计,而是也在做行业应用类的公链,即先商业化,然后反哺公链。

穷人几乎是没有资格上赌桌的。我送外卖半年了,月均收入六七千,多的时候有一万多。我平时基本不休假,通常每天从早十点半到晚十点,都在送货,上个月单量是我们区域第三名,这个月目前是第一名。

我内心还是相信区块链行业会好起来。或许人就是这样,会更愿意相信自己付出过的东西,不过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越多,我越坚信区块链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我之前听老员工讲过,为了激励大家过年期间工作,会发放一些奖励,但美团把钱发给加盟商,加盟商却跑路了,最后承诺的奖励没有到账。如果用区块链的方式,就不会有这种风险。

或许区块链还要一次契机,大规模的信任危机会促让大众用脚投票,就像非典助力淘宝电子商务,人们对网购的怀疑,在那次尝试之后被击碎。

我是这么理解知足和安于现状的,前者是有追求,不强求;后者是纯粹没有追求。

我不强求一定会财务自由,如果投资不能让我财务自由,让我干一辈子配送员也可以,我就去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就可以了,但我还是会追求这个东西。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有一个逐渐萌生的愿望,我想改造社会。

我受到过很多别人给的恩惠和善意。有时候我的电瓶车停在路边,车灯忘关了,旁边的保洁阿姨会提醒我,让我的车节约电。有一次外面下很大的雨,天气很冷,我在一个商家处等出餐,因为没时间停下来吃饭,我就在那儿啃从外面买的烧饼,店里的一个服务员当时给我舀了碗银耳汤,说干吃烧饼容易噎着。接受的帮助很多,我难以一个个去回报他们,就想回报这个社会。

我觉得社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食品安全,每年曝光可能用处没那么大,甚至有些商家可能都习惯了。倒不如鼓励那些做得好的,形成示范效应。我也会去审视,现在社会上的公司做的好还是不好。

你问我对商业的理解,我是有自己理解的,就是把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交付给用户。拿美团来说,它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也是一家追求效率的公司。但有的外卖商家,它的食物我们小哥看到都很恶心,我就觉得作为平台,美团在产品质量把控上没有下太多功夫。

对我们配送员,它也缺人情味。我是这么理解的,美团更多是把骑手管理作为效率提高的手段,而不是从它系统的角度去提升效率。

效率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是个数学问题,是数学问题就有最优解,配送时间最短能多少,大概每天会有多少骑手发生意外,车祸要耽误整体配送几分钟;如果严重要给家属赔偿多少钱。但对我们骑手来说,安全和用户体验可能是一个哲学问题。

下午站长还在说,从顾客下单,到送达顾客手里,时间绝不能超过55分钟。可你知道,有些单子距离非常远,每到高峰期,我们手里最多会攥着8、9单,那你想想,肯定会超过55分钟。

提升效率其实有很多个环节可以做,比如出餐那些环节,还有一个我自己都能想到,就是转单。

我在这个商家已经取到餐了,甚至已经在半路上了,但如果我附近有更顺路的人,我这一单转给他,他顺路把这个餐拿去送了,效率会更高。如果配送费四块钱,我就只拿一块钱,剩余三块钱我就付给那个兄弟。但是现在的派单系统只有在你接到单子的时候可以转单,如果我们想中途转单,就是靠在多个群里面沟通。

“接地气”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在中医中,指“饮食五谷之气”。既如此,若没有一定时间的浸淫,总难真正理解。举两个特别小的例子,我们到商家处取餐,美团要求说“我是美团配送员,来取多少号餐”,但其实我们到店都是直接说“美团多少号”;配送到达的时候,美团要求是说一句“祝您用餐愉快”,我觉得说一句“不客气”要真实得多,因为时间都很紧,我们就是要简单明了快捷。

美团倒不会去核实和惩罚,只是每天早上开早会的时候,都会重复念这个口号。我也能够理解这些领导,他们认为就是,你们属于底层的人,一定要反复跟你讲,你才会明白。

大年三十,天还未黑,我送出第十单后,派单系统关闭。

我前两年都没回家过年。家对每个人的寓意不同,对于我这种在外孑然一身的人来说,家有点像游丝,我活得越体面,才觉得有能力、也有勇气循着游丝回去。

今年春节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忙。平时我每天会有40-50单,以为春节至少会有二十单,但初一只接了十单,下午3点就关闭系统了;初二晚上6点下班;再之后几天订单稍微多了些,干到晚上8点左右。期间下班没什么事情,还去电影院看了两场电影,白天闲暇的时候会在外面晒晒太阳。

春节留下来送外卖的,每个人会有个88元的开工红包,每单配送会涨到16块钱。同伴中,春节回家的有一大半,剩下的有年轻人,也有家里的顶梁柱,都想多挣一点钱。

过年期间有一个朋友来,当时我刚送完餐,黄色工作服没换,还带着头盔,我去接她,想着路上可以多聊聊。结果另一个朋友也去接了,见面后大家聊了几句,他们一起打车先走了。内心或许有一小点失落吧,但送餐冲淡一切。

UVzeMzY.jpg!web

图 | 元宵节当天的战绩,晚上9:30下班,46单,区域排名第一名

因为我在底层打拼,我给自己规定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不看电视剧、不谈恋爱、不嫖娼,我觉得这是一些在底层奋斗的男人的一些最低的要求,我不想今后另一半跟我一起过苦日子。

《肖申克的救赎》里,体制化会慢慢改变一个人。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我之前一直以为他没什么爱好,原来他年轻的时候喜欢游泳、台球,这是我大学期间偶然知道的。我以前也有一些爱好,打羽毛球,弹吉他。现在没多少时间,也没多少心思。我们早班是7:30,我有时去的路上会慢慢踩着车,听听音乐。

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回报社会,有时候自己也会矛盾,不知道是有雄心,亦或就是个不切实际的傻X。

但生活就像巧克力,谁知道呢?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姓名为化名)

来源:创业邦,巴比特资讯经授权转载

作者:钟小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