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从程序员到技术管理--颠簸中改变我的认识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ocoachina.com/programmer/20190117/26156.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角色转变

自从7月份加入了当前的创业公司,承担起了iOS开发和技术管理任务。说是技术管理,其实就只带了五六个人,整个公司不到20人,谈不上什么专业管理,倒更像个“催活的”。不像大公司的leader ,我更偏向于细化任务,制定明确KPI,跟踪进度。

这个角色转变,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重新看待专业素养

以前,我把“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混为一谈。认为一个有较多的工作经验和能实现复杂的功能的工程师视为“高手”。我也把专业技能的精益求精作为第一追求目标,想着老子只要技术过硬,到哪里都吃香。这个目标本没错,作为技术人员,对技术的追求本来就无可厚非。

而作为一名“工程师”,仅仅搬得一手好砖,那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几年前我就认识到,不仅专业技能重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规划能力、汇报能力、工程思维也同等重要,都是“专业素养”的一部分。然而经过最近几个月的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认识更全面一些。

产品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并不是以工程师为导向。这点你必须接受。很多工程师会对产品的“改动”以及“不合理的设计”有极大的抵触。这种抵触心理,往往是由工程师的认识局限性和固执的性格引起。这里面有很多矛盾能沟通能解决的:你觉得这个设计有问题,你可以说出你的认识,但你的认识只能作为产品经理的参考,最后还是产品经理拍板;你觉得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小功能会导致工程结构的调整,那就在需求评审会上提出来,你的领导、架构师、产品经理认为你讲的有道理,那么这个需求是可以去掉的,最后还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架构设计上有缺陷。但最好不要附加太多的情绪,别那么小孩子脾气。

要有工程意识。做工程就会有工期计划问题、多部门配合问题、工程质量问题。就单说工期计划问题,有很多人不愿意去评估开发时间,不愿意做太多前期计划。功能需求来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编码,一顿操作猛如虎,两天之后去重构。工程中的环节都是承上启下的,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严谨的时间预估是对工程最起码的尊重。下一个环节的起始时间是根据你的截止时间作为参考的。否则整个工期就不可控了。程序员如何精确评估开发时间?

不要为所欲为。遇见过一个工程师,猎奇取向很重,对所有新兴技术都会去了解一下,这本来很好。但可恶的是,喜欢把公司的项目作为试验场。在不告知同事和领导的情况下,自己用一个新的框架重构一个小模块,结果出来一大堆新bug……,自称是“敢于追求新鲜事物”的人。另个哥们儿自称“崇尚自由”,可能所有的开发计划对他来说都是束缚吧,反正经常打乱计划顺序,经常延期。路子太野,会给同事领导和整个工程带来极大危害。

积极主动会提高自身价值。著名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一条就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人一般都比较受欢迎,更受领导器重。这不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亨利·戴维·梭罗

重新看待职场情商

这个标题其实是上面说的“积极主动”的延续。就简单列举一下笔者认为是“情商略低”的一些表现:

  • 从来不加班,老子效率高,工作已经做完了呀;

  • 情绪化严重,没耐心,易怒;

  • 矫情,对于一些“不公平”无法忍受,四处泄愤;

  • 犯错后第一反应是解释;

  • 废话太多。

列举的这五条,大多数人或多或许会沾点边,包括我自己。而这些不好的习惯,都会限制自己的发展,或者短期利益,比如评优。

人生来就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需要不断地雕刻自己。尤其刚毕业时间不长的新人,不主动快点收敛自己的任性,那么就会有人和事主动让你失去棱角。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了,慢慢地,就理解了之前的领导说的话和做的决定,理解了之前年长一些的同事的工作状态了。并对之前自己的一些任性的、自以为是行为感到懊悔。

工程师的潜力和规划

由于职责的原因,我要关注队员们的输出结果和平时表现。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特质、态度、专业技能以及潜力很容易展现得清清楚楚。

一个人当前的特质和态度,会决定未来三五年的成长速度。有时候会很明显,很明显地能看出一个人三年后还是只能写UI和简单的逻辑;很明显地能看出如果公司裁员,第一批裁的是谁;很明显地看出三年后这个人能成长为leader;很明显地能看出这个人的发展方向是技术专家。

但人往往是会改变的,有的是自我蜕变,有的是有高人指导,有的是被重大事件瞬间改变的。自我蜕变往往很难,现在的特质是几十年养成的结果,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我认为有以下这么四点可以帮助自己:

  • 选择一个优秀的环境(团队);

  • 制定目标,并付诸行动;

  • 逼迫自己,勤奋起来;

  • 多接触其他圈子和比你厉害的人。

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也在努力成长的路上。

说说自己

这半年,经历了很多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习到了很多,自认为成长了不少。上面写的这些东西,是我看到的一些现象,和自我反思后的总结,只为大家都能进步。

脾气变好了不少。以前只做纯开发,相对还是很纯粹的。现在不得不考虑更多的事情。项目虽然很简单,你也要多方面考虑架构设计、技术选型、项目进度、项目质量。要和队员们把关系搞好,保证大家团结起来把事情做好。面对个别不好好配合的同事,要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去“对付”。很多棘手的事情,只能压制住自己的脾气,耐心处理。压着压着,脾气就变好了,可能胸怀也变大了。

沟通技巧有点改善。一直崇尚简单、高效、直接的沟通方式的我,对沟通方式重新认识了一番。刚开始有位同事不太配合工作,后来才知道其原因是觉得我有点“领导口气”,表示不服。以至于一度关系紧张。反思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刚开始我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再加上太直接的表达方式才让仁兄感到不适。

后来老板给我支了一招:把“你今天把碗洗了!”改成“你今天给咱把碗洗了如何?”。还有,对于别人提出的错误观点,不应该去直接否定,最好是让他去试错,给出几个他没考虑到的点,让他去试试。这样会增加民主性,也顺带提升了自己“威信”。现在和这位仁兄关系处理的不错。

其实语言技巧只是交流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内容、语气、和相互理解。

底层leader的定位。我的原则是别以为自己“当官”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官,而是工作职责问题。在老板视角里,你是第一责任人,要帮老板落实开发任务。在同事眼里,首先你应该是帮他们扛雷的人,他们的利益保护者,其次是协调大家一起更高效工作的人,最后你是一些技术问题的决策者。所以呢,你既要落实公司的决定,实现公司的利益,也要和大家打成一片,让大家觉得“我们是一波的”。其实挺难的,基本都是同龄人,不像相差七八岁的leader能天然形成威信力。

总之,这个过程给我提供了磨练的机会,让我去思考了以前从没遇到过的问题。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够了。

---------------------

作者:Eric_LG

原文:https://blog.csdn.net/gang544043963/article/details/8652148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