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下沉市场的红利与仍在亏损的趣头条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3691838.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UZzima3.jpg!web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薛洪言

2017年的某一天,在一个亲戚家做客,已经退休的阿姨热情地向我推荐一款资讯类APP——趣头条。这款APP阅读能赚钱,推荐亲友还能拿金币奖励,老一辈的亲朋好友差不多都被她成功推荐。在叮嘱她无论如何不能充钱、不能转账后,这事也就抛之脑后了。

2018年三季度,看到这家机构在美股上市,与快手、拼多多一起被称作下沉市场三巨头,倒真让我有了研究的兴趣。三个玩家中,两家仍处于亏损中,于下沉市场玩家而言,亏损获客的模式还可持续吗?于互联网机构而言,在一二线市场互联网红利枯竭的背景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会是新的增长空间吗?下沉市场的红利,又该如何分一杯羹?

用户红利:下沉市场的互联网获客打法

互联网商业模式,天然具有网络效应,客户规模超过一个临界点后,生态的价值会呈现指数级提升,助力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格。所以,在起步阶段,互联网企业都讲究以快取胜,销售及市场费用驱动的用户高增长是典型模式。

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360金融(消费金融领域开放平台)、简普科技(金融产品智选平台)、拼多多(电商平台)、趣头条(资讯平台)四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这四家机构都是平台型机构。以科技为支撑、获取流量并分发流量,是此类平台的典型商业模式。无一例外,四家公司的销售及市场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处于高位,基本都在50%以上。

yYnimuV.jpg!web

具体到销售及市场费用的结构,则又大不相同。360金融和简普科技,主要是渠道营销和市场推广支出,更多属于外部流量采买;而拼多多和趣头条,起步阶段依仗的是下沉市场里基于熟人社交的裂变增长模式,到了后期才开始进行流量采买。

以趣头条为例,2017年上半年,用户激励费用1.05亿元,在销售及市场费用中占比高达92.1%,随着第三方渠道获客的增加,2018年上半年,用户激励占比降至73.12%,仍然是大头;以拼多多为例,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8年1季度销售及市场费用支出12.17亿元,同比增加11.43亿元,其中,促销和优惠券费用增加5.49亿元,品牌推广的广告支出增加5.76亿元,各占一半左右。

主要的原因还是用户结构不同,对于下沉市场用户,更容易为小额现金激励所动,直接给钱比做广告更有效。以趣头条为例,用户激励分为新用户推荐激励和特定任务激励(阅读、分享、评论、互动)两类,从2018年2季度看,每推荐一个新用户的现金激励在3-8元之间,用户每分钟观看内容收到的现金激励约为0.002元到0.006元之间。从金额上看,对一二线城市用户缺少吸引力,不过,3-8元的获客成本是真的很低,这便是典型的下沉市场的用户红利。

在下沉市场中,拼多多依托低价拼团模式、趣头条则靠阅读奖励模式,相继成为下沉市场头部玩家。

2018年Q3,趣头条日活用户2130万(据最新数据,日活用户已达到3200万),日活用户的平均每日在线时间达到56分钟;就拼多多而言,2018年Q3,月活用户2.32亿,同比增长226%。

1546904631698.jpg!web

高速增长的辩证:持续亏损可持续吗?

互联网的江湖,竞争激烈,稍有不慎,便会翻车,尤其是站在当前这个节点回顾,明星模式和明星机构最终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于趣头条而言,在高速增长的路上,也不乏质疑之声。

经历了共享单车、无人货架等所谓风口的洗礼后,市场开始反思亏损拓客模式的可持续性,具有稳定现金流、可持续盈利的项目更受投资人青睐。

就趣头条而言,受高额的用户激励费用拖累,当前仍处于亏损阶段。2018年前三季度,共投入销售及营销费用18.82亿元,实现亏损15.47亿元,若不考虑股权激励因素,共亏损6.32亿元(下图2018年净利润均不考虑股权激励因素)。

bMJruyF.jpg!web

那么,趣头条的持续亏损,可持续吗?

共享单车的赛道中,巨头之间打代理人战争,胜负未分之前,多数支出都是无谓的消耗,今天你从我手里抢走一个用户,明天我再抢回去,更像消耗战,而非着力于做大市场蛋糕,用户规模未能有效增长,自然难以持续。

而趣头条聚焦下沉市场赛道,与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巨头走差异化路线,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销售及市场费用的支出能直接带来日活用户的增长,用户的增长,反过来提升生态本身的价值,拓宽广告收入的潜力。所以,只要用户规模仍能持续增长,以亏损为代价拓客的模式便是可持续的。

事实上,下沉市场仍有广阔的空间。

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目前下沉市场总人口是10亿人,移动设备5亿台,平均每人0.5台移动设备,相形之下,一二线市场3.5亿人,移动设备4.6亿台,人均设备已达到1.3台。在下沉市场中,农村市场更是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农村网民数量仅为2.11亿,人口渗透率为36.59%;相比之下,城镇网民渗透率已经达到72.65%。

既然市场的用户红利仍在,于参与者而言,格局未定,增长依旧大于盈利,远未到“刀枪入库、马归南山”的时候。从趣头条用户增长看,仍在高速增长期,从2017年末至今,日活用户从1000万增至3200万,增速220%。

巨头入局及模式壁垒

与一二线城市用户相比,下沉市场用户已经习惯了在阅读的时候赚取收益,或更容易被能赚收益的资讯类APP吸引,补贴依旧是获取用户的利器。不过,趣头条2018年Q3的市场及营销费用已经达到10.45亿元,从金额上看,非巨头型玩家已经没有太大机会了,市场的变局只能来自于巨头的入场。

显然巨头不会错过。继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相继崛起后,下沉市场红利便开始被广泛关注。在资讯这个赛道,巨头们相继推出类似的阅读激励机制,以今日头条为例,开始力推今日头条极速版,对标趣头条布局下沉市场。

i22QNnU.jpg!web

巨头玩家早已实现盈利,不差钱,且商业模式成熟、技术完善、内容体系也更丰富,巨头的入局必然对趣头条这类细分赛道先行者带来巨大压力。

那么,面对巨头入局,下沉市场玩家有没有竞争壁垒呢?在我看来,第一个壁垒便是没有历史包袱。

举个例子,2013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后,很快对银行存款产生了分流效应。余额宝的产品模式很清晰,就是货币基金,但银行迟迟不敢跟进,因为一旦银行推出类似的活期高息产品,首先会分流自家的存款资金,抬高资金成本,得不偿失。在迟疑中,便错过了最佳的狙击时间点,坐看余额宝快速做大。

同样地,若今日头条等巨头通过阅读奖励的方式拓展下沉市场用户,首先要对存量的用户支付补贴,这将是一笔巨额支出。为了避免与存量用户的左右互搏,今日头条选择了推出今日头条极速版,轻装上阵,不妨将其称之为分身APP。

问题来了,扶持分身APP拓展下沉市场,固然省去了对存量用户支付阅读奖励的巨额支出,同样也意味着无法享受用户社交关系链红利,第二个壁垒出现了。

亲友推荐机制是趣头条们用户裂变的法宝,也在平台沉淀了真实的用户社交关系链。当一个用户下载后,他推荐给身边的人下载,完成一定阅读任务后,可以让推荐人获得奖励,这对于低线级城市用户的熟人社交圈有天然的契合度,用户紧紧绑在一个APP上。以我那个阿姨为例,她就会向自己广场舞的舞友推荐,至少有6个人被她邀约成功,这种亲友间的“刺激”能够极大地提升APP的用户粘性。

据趣头条招股说明书,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在1.33亿注册用户中,约18.8%的用户成功推荐过新用户,约75.0%的用户来自于存量用户推荐。

某种意义上,庞大的用户社交关系链,便是这些先行者们最大的壁垒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巨头入局,未必能改变市场格局。

当前,在社交关系链已经建立起来后,或许是基于费用控制方面的考虑,趣头条已经停止了这种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好在,用户习惯已经培养起来。

前景展望

随着互联网席卷一切,繁华落尽,弊端也开始显露。在流量至上的思维逻辑下,下沉市场,远非乐土一片。

比如,人们质疑拼多多用低劣产品和傍名牌产品实现9.9包邮,质疑趣头条依靠低俗猎奇内容攫取下沉市场红利。就趣头条而言,尽管开办了趣生态的内容大会,但是内容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想做好内容,优化内容,困难和挑战都显而易见。

至于亏损,持续亏损当然不可持续,亏损的可行性以持续获客为前提。一旦用户增速下滑,亏损就会变得不可接受,只有扭亏为盈才能给市场一个交代。扭亏为盈,取决于广告变现能力。

数据显示, 2018年前三季度,趣头条实现广告收入15.66亿元,在营收中占比为92.39%。广告变现能力,决定着趣头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营收空间与增速。

而广告变现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用户数量和用户在线时长,二是广告主的认可。

基于趣头条的商业模式,用户数量和在线时长短期内都可借助用户奖励来解决,中长期看,则要不断拓宽内容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体验。据招股说明书,当前趣头条的内容提供方为持牌媒体机构和约23万自媒体,从内容类型上看,有资讯、短视频,还开辟了新的战线:米读小说。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验证,在此之前,还需要解决内容版权问题。

而对广告主而言,除了看中用户规模和粘性外,大概更看重用户属性和消费潜力。相比一二线城市用户,下沉市场用户的消费能力如何呢?拼多多的崛起大概是最好的例证。不过,把用户属性和消费潜力放一边,对很多品牌来讲,随着一二线市场用户红利的枯竭,下沉市场已经成为最大的用户粮仓,除了跨境出海,要保持用户增长,大概也没有其他选择。

守住基本盘、孵化新业务,对趣头条而言,前景还是可期的。(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yYr6fJ.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