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押注可折叠手机,索尼还可以翻身吗?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3635102.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Q77Rvf.jpg!web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王新喜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认为可折叠手机的主要玩家是三星、华为。今年11月三星在旧金山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首款可折叠屏智能手机 Galaxy f,采用Infinity Flex Diaplay屏幕技术和新的UI设计。但目前可折叠手机迎来了新玩家,一个是索尼,一个是微软、一个是LG。

市场曝光的索尼可折叠手机,玩法有何不同

我们重点谈索尼。

根据PHConcepts曝光的概念机图片,索尼的这款可折叠手机Sony Xperia Slide带有许多活动部件,采用了8英寸的屏幕,展开以后该手机的大小会保持在5.7英寸左右,分辨率达到了4k的级别,这部索尼可折叠手机的折叠方式和目前已知三星可折叠手机的折叠方式是一致的,采用的是三块屏幕设计,即手机展开之后则是显示的两块折叠屏幕合并的一个完整的屏幕。在手机折叠以后,还能够呈现出曲面屏的效果。

另一个被曝光的设计是它搭载了伸缩式前置摄像头,这个设计可以让这款折叠手机打开之后,后置三颗摄像头和外侧屏幕是处于一个平面上,所以完全可以利用外侧屏幕进行显示而用后置三颗摄像头进行拍照。

不过,它在设计上跟三星有所区别,它不是采用链状的设计,而是通过钛合金接头形成一个双滑动显示屏。当面板对齐时,中间枢轴可以无缝地隐藏,甚至不会破坏它作为平板电子产品的体验。从目前曝光的原型机来看,索尼的可折叠手机的设计颇为超前。

索尼做可折叠手机或许早有意向。这在索尼早早就布局了可折叠柔性屏幕与专利可以看出。说到显示屏技术,很多人会想到三星。但其实LG在显示屏方面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实力。

根据韩媒Business Korea年初的报告,索尼和LG Display(LGD)扩大了他们之间的交易,LGD不仅向索尼提供OLED 屏幕,还提供柔性显示屏。据了解,LGD已经为高端索尼电视提供OLED屏幕。在目前,索尼和LGD的合作关系已经扩大,还包括用于智能手机的柔性面板。这为索尼做可折叠手机解决了柔性屏幕的供应问题。

另一方面是专利的储备。

今年5月份,索尼向WIPO提交一项专利,专利显示索尼的可折叠屏幕设备拥有前后两块屏幕,它们可以调节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显示屏可以切换到透明模式,而另一个显示屏可以切换到非透明模式。相对而言,专利中透露出来的索尼可折叠手机似乎颇为惊艳,也值得期待。

Vny2IfI.jpg!web

索尼加入可折叠手机的暗战与角逐,让可折叠手机市场变得更加热闹了。

在三星之外,华为余承东此前已经公开表示华为正在研发可折叠屏幕手机。早前韩媒称,华为即将推出的可折叠屏幕手机,柔性屏幕是由LG提供,并将于今年11月发布该机。但从目前来看,华为还没有发布可折叠手机。

而广发证券曾在发布的智能手机产业链报告中透露,华为5G可折叠屏新机将搭载8.0英寸京东方显示屏,具体是通过将手机屏幕向外合并、向内打开的方式进行大屏幕和正常手机屏的转换。从种种迹象来看,华为明后两年推出可折叠手机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个玩家是LG,据Lets Go Digital报道,11月21日,LG向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申请了三项商标注册,分别是FLEX、FOLDI和Duplex,分类为Class 9。而三星华为也有“F”“Flex”等类似的商标申请。由于LG该分类下包含智能手机,LG也曾经发布过名为G Flex的曲面手机,采取的是机身整体向屏幕内弯曲的形态,因此LG要做可折叠手机也是大概率事件。

在国内,关于进军可折叠手机的传闻中,包括了微软,也包括联想、小米等厂商。但从目前可折叠手机市场的各路玩家来看,到底谁会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家可折叠手机厂商还是未知之数。

流年不利,索尼不甘心智能手机市场的失败

索尼在手机市场的不甘心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曾经是日本第一大手机厂商,乔布斯也曾是忠实索粉。但索尼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流年不利,亏损、业务调整、裁员、出售业务资产和物业这些关键词一直伴随索尼一路走来。

在智能手机时代,索尼则几乎未进入过主流厂商阵营,2010年前后,HTC辉煌的时候,索尼不温不火,2012~2013年三星如日中天之时,索尼依然小众,等中国军团崛起,索尼基本已经边缘化,而中国手机厂商过去无论在营销、渠道、产品与对消费者需求洞察层面更新迭代都非常快,竞争激烈,而索尼则一直裹足不前。

尽管索尼当年雄心勃勃要打造“One Sony”计划,计划推出惊艳的手机产品,展示索尼的技术实力,但是一直以来,尽管索尼手机一直定位于中高端价位,但其旗舰无论在配置外观以及软硬件体验层面都无法拿出更好的差异化体验。

索尼过去的失败在于一直在与苹果三星竞争高端市场,但是索尼在市占率、软硬件层面的体验上却并没有做出口碑,在市场营销与渠道建设上更是严重落伍,对市场需求缺乏真实的理解能力。

在今天,有业内人士对于售价5399元的索尼新款手机Xperia XZ3指出:“万年不变的方正形设计,指纹解锁还在背面,相机没有双摄,动态震动也没有跟进。”这其实也在印证了,今天的索尼手机,其实在软硬件层面还是跟不上潮流与大众需求,其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而索尼的高端手机也一直缺乏控价能力,高端旗舰上市没多久就价格跳水毛病多年来未曾改善,而索尼Xperia XZ3手机上市之时,XZ2则直降2000元,这种大幅度的跳水其实影响的是其产品的保值性与品牌价值,这也导致其手机品牌溢价不断下滑。

在今年,数据公司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索尼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跌出前20名,市场份额不足0.05%,索尼手机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了。

一直以来索尼都以黑科技著称,它的工业设计也曾被业内赞赏有加,但索尼的旗舰机型Xperia系列却长期游离在主流大众视野之内。在国内,线上渠道基本上没有宣传活动,各大电商平台几乎找不到索尼手机的位置,它在中国基本上是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品牌。

但索尼其实并不甘心这种失败,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过去索尼一直被称之为技术的索尼,它如果还有压箱底的黑科技,在技术的极点到来之际,还是可以抓住机会再搏一次的。

押注可折叠手机的索尼,还能搅动市场浪花吗?

笔者过去指出,可折叠手机因为它具备吸引人眼球并打破当前直板手机的形态的审美疲劳的创新价值,它对行业的影响,短期不能高估,但长期也不能低估。无论是产品形态与应用场景以及它可能出现的玩法创新、变革,都与直板手机不一样。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指出,在未来,每一个表面都可能成为屏幕,而这些屏幕也会改变人机交互模式,比如我们在看屏幕的时候,屏幕可以捕捉我们的情绪变化、眼球移动,从而呈现不同的内容。

凯文凯利似乎也在暗指,更灵活、延展性拓展性强的屏幕或许对应着智能手机的未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AI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与屏幕的创新与延展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度。

不久前据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宇透露了可折叠手机相当于将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可能三者合成一个,出差的时候只用带一个手机就行。如果可折叠手机能实现这一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市场需求度。

所以,当前Android阵营的华为与三星两大玩家都不愿意错失这个机会,索尼也看到了,这对于索尼来说,也确实是一个翻身的机会,因为这是一种全新形态的智能手机,所有厂商将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是所有手机厂商的新机会与新风口。

但是与三星华为苹果等厂商相比,索尼在品牌、市场营销、供应链、软硬件优化的市场反应能力以及渠道等诸多方面,都缺乏优势,尤其是在手机领域,索尼的品牌已经是一个衰落的形象,而一旦品牌形象趋于衰落,需花费更长的时间投入去重建。索尼当前唯一能做的是,拿出一款足够惊艳的产品来打破外界的期待。

从目前的曝光概念机信息来看,索尼的可折叠手机有它的创新价值在,包括它采用了透明显示屏+机身,在两块屏幕连接的部分似乎摒弃了当前三星华为都拥抱的链状设计,根据早前部分厂商流出的可折叠屏幕专利,手机实现折叠的答案在于手机中间的铰链,因为这个铰链,手机才能以此为中心进行折叠,但手机在被折叠起来后,中间也会出现一个缝隙,这对铰链的坚固程度提出了要求。

如果索尼能够摒弃这种链状设计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显然也会让索尼在该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在今年5月索尼提交的专利中,提到了某种透明的可卷曲显示器,或许这种显示器恰恰能够解决中间的铰链设计形态。从这个层面来看,索尼或许是有备而来。

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段内,直板触屏手机品类依然会是主流,但不妨碍可折叠屏幕手机也能赢得一部分已经玩腻直板触屏手机、愿意尝试创新产品形态的用户。这也可能是Android厂商通过全新品类打开市场,赶超苹果的一个机会。

但是对于索尼来说,由于市场渠道、产品口碑、用户规模全面收缩,即便做出惊艳的产品,但要重新赢得市场与用户,重建渠道与供应链体系,其实已经相当困难了。在今天这个时代,也已经不是依赖一款好产品就能通吃天下的时代,拥有海量用户与完善的技术储备与创新人才梯队,拥有完善的线上线下渠道体系、供应链体系是优质产品出炉并大卖的基础与前提,即便是当前头部阵营的阻击与模仿也会让索尼的步伐受阻。

另一方面,可折叠手机当前的诸多技术难题还有待解决。手机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电池需要适应可折叠屏幕的要求并要有一定的柔性度,需要制作出能应用到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上可弯曲的电路板,在操作设备时内部元器件需要经受大量的弯曲和非弯曲循环,从而避免在折叠时被损坏或者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故。而索尼今天在手机领域的技术储备是否能够应对这些要求还有待考量。

再一个是量产的难度。柔性屏的生产之外,手机内部空间元器件的摆放与设计更整个产业链上都需要去配合,这对手机厂商的供应链掌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供应链掌控能力方面,或许三星与华为要比索尼更有优势。

尽管如此,但索尼还没有放弃做手机,也想挽回曾经的索粉,不过,拿港剧里面常说的一句台词来说,只要你不死,就一定会有机会的。

祝福索尼。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yYr6fJ.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