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马斯克推免费卫星wifi计划后,这家中国公司宣布用30亿发射272颗卫星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36kr.com/p/5164278.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文本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虹蕾。36氪经授权转载。

卫星网络正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竞相角逐的热土,OneWeb、Telesat和马斯克创立的SpaceX等公司都在这片领域“跑马圈地”。

今年年初,随着“猎鹰9号”升空,SpaceX发射1.2万颗卫星,向全球提供WiFi服务的“星链”计划拉开序幕。时隔大半年,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公布了颇为相似的“玩法”。

11月27日,WIFI万能钥匙运营商连尚网络宣布正式启动卫星上网计划——“连尚蜂群星座系统”,并宣称在2026年为全球提供免费卫星网络。

免费卫星WIFI投资不菲,对国际巨头和国内企业来说,其商业模式都远未清晰。在宣布投资计划争抢先机的同时,能否拿出真金白银投资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连尚网络轮值总裁王小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从目前到2026年,计划整体投入项目的资金约为30亿元,项目目前均依靠自有资金推进,未来可能考虑引入外部资金。

计划投资30亿

号称30亿元打造的连尚蜂群星座系统,是由272颗分布于中、低轨道的卫星和数据处理应用中心组成,星座分为外层和内层。其中外层由距离地面1000km上的72颗骨干星组成,内层由距离地面600km的200颗节点星组成。

“当我们第一天开始去调研的时候,旁人一听觉得这个事情非常难,技术挑战很大,投入也很大。”谈及布局卫星网络的原因,王小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纯粹的地面网络不能触达所有的地方,目前一线城市和大城市在网络连接方面已达到很高覆盖率,但一些边远山区和自然环境恶劣地方依然缺乏高效网络解决方案。

“步入5G时代,未来的通信模式一定是天地一体化。”连尚网络卫星团队首席科学家安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谱段不断提升,基站覆盖性越来越差,卫星网络的出现将能做到有益补充。

早在连尚网络公布上述计划之前,国际市场也有众多科技公司抢跑,Facebook、Google等国际互联网公司都将“连接”作为重要战略之一。Google提出了热气球上网计划,Facebook也推出太阳能无人机计划,全球通信公司Oneweb及SpaceX旗下的星链计划,都希望通过卫星网络实现快速、经济的网络接入。

王小书透露,2016年刚开始选择这条路线时,马斯克还未公布方案,彼时看过OneWeb的模式,对其模式进行了学习和探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相关文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国报告《2017年宽带状况》称,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仍有39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

安洋介绍,2016年连尚卫星团队正式筹建,星座系统正按计划推进。目前,2019年首发星已经获得了发射许可和频谱。第一颗卫星“连尚一号”将于2019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系列火箭发射,2020年计划完成星座系统第一批十颗卫星的发射。

此外,对于频谱资源,安洋提到,此前存在没有卫星抢先占据频谱的情况,目前已经不允许。目前国家也鼓励企业申请频谱,在国际竞争中抢占“高地”。

盈利模式尚未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卫星网络计划之后,王小书表示未来整个卫星网络在向C端开放用户体验十分重要,使用时会采取免费策略,通过数据运营进行定制服务、挖掘增值空间。

不过,布局网络卫星并非易事,一颗卫星的发射成本动辄几千万,高额的资本投入下提出免费模式,显然是布局者面临的挑战之一。王小书坦言,成本高昂是打造卫星网络不可回避的挑战,但通过商业模式的变革和技术的提升,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

“按照国际测算,卫星投入产出比1:7或者1:14。”提到高额的投资成本对免费商业模式的挑战,安洋表示,卫星上网的费用仅占很小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处理、产业应用等多种方式获取收益则更为重要。

安洋介绍,272颗卫星中,大卫星的发射成本基本在2000万左右的量级,小卫星发射成本大概在200万左右的量级,所有卫星发射成本大概占据20多亿,其他资金用于地面运维系统,卫星测控方面。

在王小书看来,卫星网络是典型的网状业务,目前先抢占赛道找准方向十分重要,眼下入局者很少,更希望有企业开放探索,而不是形成“你死我活”的竞争态势。

安洋表示,卫星网络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目前国内从事卫星整体设计和研制的人其实非常少,连尚网络卫星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航天院所总体设计单位,需要通过研发和探索慢慢打开市场。

一位航空领域从业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前国家队对卫星网络也有布局,随着商业航天和卫星网络的放开,民营企业的入局意在抢占其中市场。但比起国家队沉淀的科研力量和资金水平,民营企业布局卫星网络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还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目前处于初步探索期。

民航专家李晓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空中网络蕴含巨大商机,但目前处于试水阶段,卫星网络刚刚起步,且属于投入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免费模式可以作为吸引消费者使用的方式,怎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数据分析仍然需要探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