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分享一套简洁高效的方法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36kr.com/p/5163538.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作者 Lachel。36氪经授权转载。

传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大抵上,可以分为三种:

1)关键词。用关键词简要记录下要点,并标注出处和来源;

2)摘录。把整个句子、段落、知识点,直接抄录或复制粘贴,保存下来;

3)标注。在原文或者摘录的段落旁,加上自己的注解和思考。

这三类方法很常规,也很符合直觉,但你有没有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笔记堆积很多时,很难有效地进行整理和利用。

尤其当笔记数量达到成千上百条时,这个问题会尤为明显。

要么,就是堆在一边积灰,再也不去翻看它们;要么,就是在需要时怎么也找不到,甚至根本忘了「自己做过笔记」这件事,白白做了无用功。

你或许会说,可以给笔记分类,用层级和树状结构进行管理。但本质上,这并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复杂化。

举个例子:我今天读到一段数据:

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我该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什么分类下面呢?企业?日本?数据?

而当我想用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我又该到哪个分类下面去找呢?

本质上,树状分类是一种「还原论」的思维,它认为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被一步步拆解至更小的组成部分。

用这种思维处理文件、思考问题,都很有效,但唯独对知识并不成立。

为什么?因为知识是一种「联系」,它本身就是多元的。因此,你很难把一个知识「纳入」某个分类,因为它建立的联系不同,类别也会完全不同。

同样,标签看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实际上,它反而增加了认知和记忆的成本,造成大量的冗余。

如果你试过给笔记加标签,你就会发现:标签更适合的,是用在「封闭场景」—— 比如我在 不费力不费脑,几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中提到的「待处理 - 进行中 - 已完成」,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针对开放场景,最可能的后果就是,产生一连串层级不明、名称混淆的标签。光是要把它们整理好,都会消耗不少心力。

更别说用它们去管理成百上千、内容繁杂的笔记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背后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本质上,它的问题在于:把「收集」当成了「记录」。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收集,是把散落在外部渠道的资料、信息,汇总起来,转移到其他平台上,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方便我们去查找和搜索;

而记录,是把你的想法、思考、念头,进行外部化,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维。

举个例子:做一个项目,第一步先要收集资料,把它们汇总起来,归类放好,方便我们处理;第二步,再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阅读,提炼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去归纳出结论和解答。

后者才是真正有用的内容,也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我很理解这种想法:读到一个知识点,明明作者已经写得非常好了,文辞优美、表意精确,有什么必要自己重新写一遍呢?

再者,自己写的东西,很大概率是不如作者精确的,甚至有可能会出错。把错的东西保留下来,岂不更加有害?

但如果是复制和摘抄,那就只是停留在「收集」而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总是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我们只是把书上的知识「收集」了起来,根本没有进行深入吸收和内化。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那么,如何从「收集」转变为「记录」呢?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思考的参与。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无论聊到什么,都能从一个大的体系中拎出相关的东西?如何才能记住那么多的知识?

其实,我根本无需「刻意」去记住知识,我只是不断地对它们进行思考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就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

也就是说,通过思考去记住知识,而不是刻意去复述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加工水平模型」(LOP,Levels of Processing Model,由 Craik 和 Lockhart 提出)。

它告诉我们:是什么决定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效率呢?是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

举个例子,像前面这段信息:

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单纯读这段文字,摘录到笔记本里面,你是记不住的,甚至会忘记「自己曾经看过这段数据」,因为它属于「浅层加工」,起不到做笔记应有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记住呢?答案是:对这段信息进行分析,让思考参与进来。

比如:

为什么无印良品海外扩张的步调这么慢?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这段数据中还有哪些有用的信息缺失了?比如,无印良品开一家店的成本,是否远高于优衣库和大创?

这段信息可以用在什么场合中?我能用它来说明什么?它本身可靠吗?

诸如此类。甚至,你要记录的,不是这段信息本身,而是你这几个问题和相应的延伸思考。

这就叫做「精细加工」。它是把一段信息揉碎、拆开,强迫它跟我们脑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把这个新的知识点「固化」下来,把它牢牢地内化在脑海中,成为一个节点。

到了这里,具体的数字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节点,从笔记里或原始出处,再次去找到它。

这样,才能真正让笔记发挥起作用,成为连接我们跟实体世界的「联结」。

那么,有什么好的笔记方法,可以应用这个原理呢?

我在 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中,提到过一个自己总结的技巧,叫做「知识卡片」。

文章发出后,陆续收到许多留言,都说:试用了这个方法,感觉很赞,能否就这个方法再多谈一些?

所以今天,我会系统地拆解这套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是「知识卡片」的模板:

JR3auqR.jpg!web

我们一项项来拆解。

1. 主题:这条笔记关于什么?

很多人做读书笔记时,喜欢一股脑把信息全部放进来。

比如这么一条笔记:

汤姆·彼得斯在写作《追求卓越》时,研究了43家优秀公司,从中找出8条共性,写入书中。该书因而一炮走红,成为商业管理经典。然而从图书出版至今,这43家公司里,只有15家公司的股票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有20家公司股票低于市场水平(共有35家公司上市)。

这个轶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会把这一整段都复制下来,放进笔记里。但如果到此为止,是没什么用的,因为过不了几天,你很快就会忘记它,忘记自己曾经记下过这段轶事。

为什么呢?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一个主题。

一段缺乏主题的材料,是没法在你的记忆里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的 —— 它没法成为一个单独的节点。

用认知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你没法给它一个编码。

所以,第一步,是给每一条笔记一个明确的、具体的主题,告诉你的大脑:

  • 这条笔记是关于什么的?

  • 是哪一点吸引了你?

  • 它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比如,像刚才这例子,就可以赋予这样的主题:

《追求卓越》的成书过程;

商业管理的书未必靠谱;

一个关于选择性观察偏差的实例;

……

诸如此类,按你的兴趣而定。

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故而在记忆里也会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会藉由不同的触发点被联想到、提取出来。

但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储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优于没有编码。

所以,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它相当于对这段笔记进行提炼,提取出它的核心信息。

其实,从这一步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在进行「精细加工」了。

2. 信息:这条笔记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对笔记进行剖析和分离。

每一条笔记,吸引你的点可能都不一样。它可能是一段精辟的断言,一个巧妙的观点,一则重要的数据,一个浓缩的片段……无论是哪一种,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把它进行分析,把其中描述的新信息提取出来。

什么是新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你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的东西,并且有一定的可靠性。

它往往是一些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者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观察视角。

如果一段笔记没有新信息,那它其实就是无价值的。就算写得再精彩,也不过是把你知道的东西重新讲了一遍而已。

比如:

不要拒绝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这是我们渺小的生命,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发出的光。

这段话,有必要记下来吗?没有。因为它没有告诉你任何新的东西,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它只是把你已经知道的内容(思考很重要),重新描述了一遍。

但像这一段: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这里,「集邮式笔记」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新信息。那么,你或许就可以进一步去发问:什么是集邮式笔记?它有哪些特征?它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它?诸如此类。

这就可以构成一条有效的笔记。

它会在你的脑海中,创建一个新的节点「集邮式笔记」,并把它跟其他节点联系起来。

这才是我们通过做卡片,需要达成的效果。

3. 思考: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什么?

对一段内容进行「信息分离」之后,你脑海中一定会自然地产生一些想法:可能是对这条笔记的共鸣、感触,也可能是进一步的问题、疑惑、联想到的其他信息,甚至天马行空的灵感火花,等等。

这其实才是阅读时,最有价值,也最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把书看完」,或者耽于传统教育「被动灌输」的惯性思维,忽视了这些想法的价值,一心埋头于书中去寻章摘句,任由它们转瞬即逝。

这实在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实际上,我自己读书时,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选择大脑活跃的时段」。因为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想法。

我的读书笔记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在读书时闪现出来的思维碎片和灵感,而不是书中的知识点。

可以说,我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收集想法的过程。

相比之下,书里面讲了什么,提供了什么信息,只不过是催生和支撑想法的土壤而已。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唐代高层文官》(赖瑞和著),这本书是研究唐代官僚体制的集大成作。那么,我有必要把书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官员体系等记录下来吗?没有。因为这本书已经帮我整理好了,我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查就行了。

我要记录的是什么东西?是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想法和结论。比如:

唐代的宰相其实是一种「使职」,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岗位。只在有需要时,才让其他官员来兼任。这更像我们所说的「智囊」和「议事会」。

像这条内容,我就可以把它记录在「思考」一栏中,然后从书里找到相对应的客观事实,记录在「信息」一栏里。比如:

唐代的宰相都没有品级,也没有人员编制;

上至一品,下至五品,都有担任过宰相的记录;

……

当然,更细化的,你可以在「思考」中,注明这是作者自己得出的结论,还是你的想法。

我一般会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个符号「#」表示,以作区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比如:

#这种制度是只有唐代如此,还是其他朝代也有?

诸如此类。

这不仅仅是在记录知识,也是在不断训练和强化你的思考能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