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青霖:不将就,赛特斯SD-WAN网络创新之道
source link: https://www.sdnlab.com/2259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18中国SD-WAN峰会已经圆满落幕,赛特斯柔性网络资深产品经理李青霖给我们带来了主题演讲:不将就,赛特斯SD-WAN网络创新之道。
李青霖:大家上午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赛特斯在SD-WAN的想法,演讲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终端,第二个是技术,第三个是运营。
终端,刚才刘院士提到一个通用的趋势,同时我们支持多种白盒硬件平台,从这边来看X86的平台,也支撑ARM的平台,也支持云化虚拟化的部署,面对不同的客户会有成本敏感的客户会选择成本偏低的平台,如果说对成本、性能有一个综合考虑会选择ARM平台,对于需要增值业务的客户会推荐X86。关于终端的第二个方向是SD,从最底层在连接上除了过去传统的路由器,交换机一些端口以外,一般的SD-WAN专线、互联网或者是LP的接口以外,还增加了物联网的设备,包括IOP智能终端的连接,包括云,这些连接就可以派出服务包括传统的虚拟混合云,另外增加了智能传感器,我们也可以统一的纳入智能摄像头或者说智能插排,智能空调等等,基于下面的平台又增加了saas服务,包括一些财务软件,方便你从SD-WAN大家都在讲的网络再闭管道化,通过增值软件把你的利润提上去。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平体,包括一站式服务,这是终端的。
另外一个想跟大家的就是技术,首先是大二层场景,大二层在数据中心提的比较多,通过跟客户的调研也发现,很多客户有大二层回传的需要,针对网络塔、电视信号、视频监控的信号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问题,因为视频的监控、摄像头它的量比较多,而且比较分散,原有传统专线组网会极大的提升成本。另外一个视频传输信号要求它的视频摄像头跟它的视频服务器天然产生一个大二层的需求,我们在场景上做了一些事情,针对这样的传输信号进行管网的加速。第二个做了协议上的SD-WAN改进。
关于技术第二个就是云网,刚才好多专家在讲到云网融合的时候更多是在讲网络,我们从统一的角度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从统一开通、统一监控、统一计费、统一告警,我们做了整体上的这么一个事情。
第三个方面,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关于运营方面的事情,第一个是规划和多团队开发,多团队开发,很多多团队的开发也是针对各种客户的需要,大家讲到SD-WAN要做到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应用,我们是把前端的团队放在一个贴近客户侧的部署上来。我们做到了模块化交付,开发完以后紧接着就是测试,除了自动化测试以外,我们建立了一个全球POP点测试,分两种,一类把它叫做接入口,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它里面有多种接入信息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接入信息的POP点,现有的POP点会给用户带来一些困惑,关于交付这一块我们做到了按月持续交付,每个月根据客户定制化的需求发布新的版本,包括基于ARM的,我们提供多环境的部署。我们网源的控制器能够在不终断客户业务的情况下进行平台化的升级。我们的控制器可以管理多个在网的版本。关于运营监控这一块,基于历史流量、告警的有监督机器学习,基于多维告聚的聚类、根因分析、对应决策,从而降低客户运营的成本。
我们还做了BOSS智能运营平台,这个运营平台从最上层来讲可以做到业务的一键订购,客户订购的所有业务是即视即所得,另外一个可以做到按需开通,随时调整,甚至包括网络运营都可以随时调整,可以做到业务端到端编排,可视化管理就是各种传统的网络状态的监控包括应用的分析,包括端到端的测试,在端到端测试我们有一个轻微的创新,也是类似于过去在传统的OSS系统里会有一个联动性,在客户还没有上线的时候就可以替客户运用我们的控制器把端到端的传输测速把它全部测出来。最后一个就是透明化服务,包括产品订购,包括工单管理,你的下一单处理达到了多少,都能够非常形象的展示。
最后要谈的一个就是智能运维,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基于多级的分权分域的运维,把控制器分为超级管理员、分销商管理员、企业管理员,在发展业务的时候,会有中间商、渠道商需要发展业务,在这个时候他对网络并不敏感,但是他需要对客户的计费模型感兴趣。另外针对运营商市场,二级管理员可以更好的配合审视做一些权限,企业管理我们做了几个事情,有一部分企业管理人他是可以做全网的变动包括CPE设备的增加、删除包括网络配置的改进。
还有一类管理员是从运维层面的配置,他只能看到网络的告警或者是网络的故障来及时通知相关的人员进行处理,通过多级分频分域,把每一个角色更专注于他所做的事情。
我们的智能运维还做了有点类似于IBN自测速、自修复,我们的自修复也是基于POP控制器的维持。在没有办法进行自修复的情况下,利用工单透明的处理,会集中派出一个工单看你当前的故障在哪一步,下一步由谁来处理。
最后一个是针对当前年轻人 - 深度的手机用户,我们开发了手机APP,通过手机APP随时管理用户,包括微信的智能机器人,进行关键词的检索来判断这个故障是否是常用故障,如果这个是常用故障我们会提供一个解决方法,客户通过手机微信就可以把网络进行及时的处理,对运营有一个比较好的效率提升。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的指正,谢谢大家。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