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5G还没来,就被这些手机厂商玩坏了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070.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uaqUvyz.jpg!web

关于5G的故事很多,公司前途、行业格局、国家利益都掺杂其中,从2016年以来的几次会议引人关注,联想甚至里外不是人,但真正被玩坏的是消费者。

这次挑事的还是联想,接棒的是小米。

多事之秋的联想8月2日在芝加哥发布了一款新手机moto z3,这也是日薄西山的摩托罗拉的最后贡献,9月的联想创新大会上,杨元庆确认这是全球首款5G智能手机,芯片也从原来的骁龙835升级为高通首发的855,异形开孔配备高通5G模块后,被充满想象力的命名为联想5G链接,用杨元庆的说法,这个模块“将于2019年进入市场”。

6vYr63r.jpg!web

moto z3的颜值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小米随后跟进,mix3此前已经有各种曝料,10月25日将正式官宣,大概率还是用骁龙845,文案保持了小米风格,“心够大,事就小了”等等。之前还悬在云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5G商用概念一夜之间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联想和小米联袂的这波热炒有两个实锤。

其一,不管是骁龙845还是855,也不管是855是不是传说中的8510,高通这代芯片都不支持5G,解决方案就是外挂28nm的X50 5G基带,完整的高通5G方案必须等待865的诞生,首发机型大概率是三星GALAXY Note 10而非国产手机。

其二,外挂的伪5G虽然只是个概念,仍不失为圈钱利器,moto z3配置平庸,造型奇葩,却站上4000元门槛,小米mix3还未公布售价,从上代机型来看,外界普遍估计在3000多元,是不是伪5G且不说,价格真是随行就市了。

小米和联想:汝可识得此阵

其他友商并没有急于推出5G手机,联想和小米为什么这么着急?二者情况又不同。 联想处境艰难,用概念炒热点是殊死一搏;mix是小米技术回归的产物,但除了创造全面屏这个名词并没有值得一提的创新,抢5G也是无奈之举 ,假如给这些早产儿做个恰当定义,最合适的提法就是无测试、无标准、无频谱、无牌照的四无产品。

魅族已是国产手机的三流角色,但黄章有个说法很实在:

“5G我们肯定要做,但5G第一代产品可以说就是测试机,第二代是测试机改进版,至少第三代后对普通用户来说才是尝鲜版,能否成熟大批投入市场都未必。 普通用户不用太心急,没必要买个5G半成品增加不必要的负累。我希望能比较成熟的时候再推出市场。”

移动和电信确实说过明年试商用5G,真的就是说说而已,目前5G频谱没有划分,牌照没有发放,网络没有建成,基础技术标准和原型机验证都付阙如,C端产品就出来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2013年3月面世的三星GALAXY S4就主打4G LTE,当年12月三大运营商分别拿到牌照,一切如在弦上,所以颇有好事者为此埋单,实际到2014年12月新浪微博组织4G测速活动时,发现即使在一线城市,4G信号的区域差异仍然极大,而4G升5G要比3G变4G复杂得多。

小米和联想的5G手机用的是高通的soc+X50 5G modem方案,OV早就做过测试,也是5GRelease-15标准诞生之前就有的老物,小米很乐观,林斌觉得“小米手机已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连接,本次连接使用高通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及配套射频方案,并针对手机主板堆叠、射频/天线设计做了针对性优化,为推出5G手机打下坚实基础。

QVZnAn7.jpg!web

小米放出的5G信号测试图

真相是由于无法集成在处理器之中,外挂模式的成本、功耗和天线都不好解决,连过渡方案都算不上。小米和联想都不是参与5G标准和协议制定的企业,此前第二轮5G投票50多家中国厂商的票源让华为胜出,小米也在其中,但为了抢第一波红利,实际机型押宝的却是高通方案,人称“买基带送AP”的高通方案其实并不便宜,单模5G手机专利授权费是2.275%,多模5G手机3.25%。

按单部手机2000元的价格计算,中国手机厂商一年向高通缴纳的专利费就有350亿元之巨,当然小米和联想这波也不亏,低端芯片控制了成本,信号差、兼容差都不重要,只要有人愿意为根本用不上的概念埋单,这事就有价值,周瑜打黄盖而已。

脑子是好东西,别为概念充值

5G这么热与它对用户体验的革命性改善有关,20gbps的传输速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云端计算和大数据处理问题,1ms的E2E低时延会让游戏中互动响应更快,100万/km2连接数密度将以更低的成本接入更多的物联设备。

但这是指未来的5G,对现时的5G手机只有三句话。

1. 不能买

小米喜欢讲技术,mix3如果用了骁龙845,不过是发布了1年的低端货,就算已经变成雷兔兔的安兔兔也没法撑场,除了远逊于7nm的10nm技术和软件AI,高通最后一代4G基带X20的网络支持也一直是弱项。

小米的拍照一直是短板,今年3月发布mix2S之后雷军才意识到这一点,2018年5月成立单独的相机部门,小米一直强调全面屏概念的归属权,但在大部分手机都强攻屏占比的今天,这个词本身已经没有任何溢出价值。

2. 不好用

国产手机抢话语权是本能,5G听起来很诱人,但消费者真没必要为一个不存在或者说几年内根本用不上的功能埋单。

按现在规划的路线图,5G普及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基础技术标准牵扯多方利益,需要经过主要玩家的反复讨论, 国家要给运营商发牌照,运营商拿到频谱才能走设备招标流程,小范围组网至少有1年的测试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乐观估计也要五年左右。

所谓5G手机已经不是好不好用的问题,而是根本没用。

3. 赶紧换

已经被信仰充值了怎么办?赶紧割肉,因为经济下行和手机同质化的双重影响,中国人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从18月延长到22个月,即使如此,你的手机也等不到5G真正普及就过气了,所以找到另一个被信仰充值的下家很重要。

手机何时才能与5G一起食用?

各种吊炸天的介绍很多了,但5G在产业、技术和标准层面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身为消费者,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很容易坠入某些品牌的恶意炒作。

1. 5G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建立

华为9月30日刚刚推出基于非独立组网(NSA)的全套5G商用网络解决方案,明年3月才会有基于独立组网(SA)的5G商用系统,5G技术标准要到明年12月才会最终确定,而且由于频段远多于4G,基站数量可能多出3-4倍,完成组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5G变成触手可及的消费品依赖三个前提条件:

(1)商用5G网络,这是一切的基础;

(2)运营商的5G网络商用通道,这是运营的载体;

(3)支持5G网络的芯片基带。

YFRj6nn.jpg!web

2. 提前销售未经测试的半成品有点不负责任

任何新技术在商用前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小范围测试,入网手机更需要一系列的安全和质量评估,5G现在没有公认的标准,好处是无法验证,可以随便吹牛,坏处是没有保障,处罚也没有依据。

3. 真正的5G手机3年后才会出现

抢票5G是国产手机的大趋势,小米和联想之外,OPPO也说自己是“首家量产5G手机的厂商”。纯粹从技术上说,4G足够满足一般需要了,5G的快只是表象,真正的优势在于高密度连接支持了万物互联,这涉及很多因素,如果不为了炫富,真没必要当小白鼠。

5G是好东西,但目前只是故事,听听各方吹牛无妨,但管好钱包比什么都重要,脑残粉愿意为信仰充值的例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虫二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070.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